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女性身体符号的生产与消费成为现代人消费的一种动力和催化剂,在网络传播中,这种消费得到强化,它所携带的精神文化因素,强化抑或解构了现代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女性身体被物化为符号并被大众所消费,她们既是消费的主体,又是消费的客体,是流行文化的参与者和推动者.本文以定性研究的方法从符号学和大众流行文化角度对女性身体符号进行解读,揭示当代女性身体符号消费的内涵与逻辑.  相似文献   

2.
马静 《新闻世界》2009,(11):124-125
本文分析了消费主义时代背景下电视广告中的女性身体现象,并对这一现象进行了女性主义的解读,认为在男权思想仍然占主导地位的当下,广告中大量“女色消费”的存在不仅是男性主导的社会文化的体现,更是女性对自己身体自恋与自我规训的悖论即对男性主导的社会文化的无意识依顺。  相似文献   

3.
许静 《大观周刊》2012,(10):33-33
女性消费一直被女性学者认为是“身体性消费”、“被肢解的消费”,它压迫女性主体性的崛起。然而部分现代女性所认为的“消费的解放”也并没有逃脱父权制度文化的影响。本文以此展开讨论与思考。  相似文献   

4.
新中国成立以来,国家实行男女平等的基本国策,并将其落实到经济社会发展的各个方面,男女平等事业不断发展.不过,在当前各类娱乐选秀节目中,由于受到传统性别文化以及全球化时代消费文化的影响,仍存在着资本市场将女性身体商品化的趋向.受此影响,一些女性将对自身的物化话语内化于自我的行动之中,使女性的身体在工具理性当中极化了身体的物性而丢失了身体的灵性,造成身心分离的状况,使人无法"以全部的感觉在对象世界当中肯定自己".透过娱乐选秀节目中女性身体消费的现象,深入分析其本质,并探寻改变的可能性,既对推动女性全面发展至关重要,又是新时代文明发展的内在要求.  相似文献   

5.
在消费社会和视觉文化主导下的选美比赛中,女性身体成为重要的消费符号和视觉元素,这种单性别狂欢除了女性主体为了获得他人的认同和自身的满足感之外,电视媒体的大肆渲染也成为这种镜像中虚幻的自我的主要推动力,通过身体的展示获得身份认同的同时也是另一种禁锢。  相似文献   

6.
李东晓 《今传媒》2013,(2):153-154
当代文化具有鲜明的审美性与消费性,在文化消费活动中,女性"被看"的客体地位进一步强化,女性的"边缘化"处境引起了女性主义者的抗争。男女两性既是文化消费的主体也文化价值建构的主体,共同参与文化产品及价值的生产与再生产。文化生产者与消费者应该警惕女性身体及形象的客体化的现象,提高性别意识,共同建构两性和谐的文化氛围。  相似文献   

7.
电视"无痛人流"广告中存在着现代消费社会"女性范例"的符号化过程。具体地说,广告通过女性对男权意识形态的臣服(情色身体)——女性对技术意识形态的接受(技术化的身体)——女性对消费意识形态的接受(消费化的身体)的符号化机制来构建"女性范例"及"代入感身份"。并且,广告中还存在着技术意识形态和消费意识形态的共谋关系。  相似文献   

8.
梁雪梅 《报刊之友》2012,(11):149-150
当下消费社会中,奢侈品消费中的身体文化传播研究可从“奢侈”的历史入手。“身体文化”卷入传播领域,成为“最美的消费品”。受人类“好奇”本性推动,人们不断追求“奢侈”,将“身体”进行“自恋式投入”,因此奢侈品得以推陈出新。“身体文化”进入奢侈品消费的过程,好比“红楔刺白”:首先“身体文化”(楔子)在消费文化(蛋白)中不胫而走,成为主导论述话语,再直击核心(蛋黄)——奢侈品消费。结果,“蛋黄”穿破,和“蛋白”融为一体,意味着奢侈品消费充斥、填满了整个消费文化的话语体系。  相似文献   

9.
随着视觉文化与消费主义的融合,短视频成为了影响女性身体审美标准的重要工具,而关键意见领袖在构建女性身体消费的视觉隐喻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存在于一切使用视觉形象的媒介中的视觉隐喻,源于其认知性,表现为视听修辞形式,间接地传达隐喻使用者的真实意图,以期实现隐喻生产者与用户的共鸣。本文选取了四位顶级关键意见领袖,在视觉隐喻的理论视域下,考察隐喻机制的生成规律和表现特征,为女性身体消费的建构提供有益的借鉴。  相似文献   

10.
身体作为知觉与行动的根本来源,其重要性在媒介技术的飞速更迭中解构并重塑,摆脱旧的媒介中介地位,女性媒介形象的塑造也随着媒介虚拟性提高成为重要话题。本文在身体美学视域下,分析媒介诱导性广告数量增长,兜售外貌;塑造统一审美模式与风格、传递固定的身体标准与意识形态等方面对女性媒介形象塑造产生影响,并分析消费社会下的女性形体神话,认为消费社会环境下媒体应承担责任,培育更强的身体审美能量与身体审美意识,塑造健康的女性媒介形象,打破女性附属品地位的恶性循环,解放被束缚的女性思想与命运。  相似文献   

11.
本文对消费社会的内涵进行了阐述,从符号学意义上对消费社会中电视广告的作用及与社会文化发展的关系进行分析,进而从“身体政治的狂欢”和“个体的自我认同”两方面对消费社会电视广告中的自我消费进行了论述。  相似文献   

12.
黄艳 《新闻世界》2012,(10):160-161
如今以《女人我最大》为代表的电视时尚美容节目形成持续的收视热潮。本文从符号学视角对该类节目所反映的消费内涵进行分析,并对该类电视节目里女性身体成为影像消费的现象给予反思。  相似文献   

13.
在消费社会背景下,各类网络红人不断涌现,成为了大众消费的商品,其中出现了李子柒、丁真这类具有影响力的乡村网红.文章以符号消费为理论背景,以李子柒和丁真的走红为案例,分析此类乡村网红建构符号的过程,从身体消费、景观消费以及情感消费三个维度分析大众对于网红所构建出的文化符号的消费,并指出大众在这场群体狂欢中存在的非理性行为...  相似文献   

14.
消费社会是指物质产品极大丰富,大众消费已超越了温饱水平之上的社会,是一个极度商品化的社会。在当今消费背后承载的更多的是人的欲望,欲望的表达首先是一种视觉层面的快感享受,身体首先是作为看与凝视的对象来满足人们的消费需求的。正如费瑟斯通所说:"大量存在的视觉形象主宰了消费文化中人们对身体的理解。  相似文献   

15.
张甄 《新闻世界》2010,(10):93-94
本文以两则香水广告为例,探讨和分析了化妆品广告中男性和女性的形象特征及其关系地位,认为不论男性形象还是女性形象都在被观看和消费,二者均依照异性的审美和价值而塑造。现代商业广告的理念标准不是男权社会的价值投射,而是商业文化和消费社会的必然产物,这些广告通过塑造男性和女性形象的理想典范,诱导男女受众进行模仿消费,以达到销售获利的目的。  相似文献   

16.
胡鹏 《新闻世界》2011,(7):97-98
在大众消费时代里,女性成为消费的主力军,她们追随流行,制造流行,并有许多并非来自"需求"的消费行为,大众传媒对这种现象的产生起着引导和推动作用。本文从传播学视角对这种现象进行分析,反思其对女性消费文化应有的引导倾向。  相似文献   

17.
明星现象是大众文化的重要现象,明星身体文化的研究却在学术界姗姗来迟.“身体转向”文化热潮中,身体得到前所未有的解放,却未能得到真正地表达.消费主义文化盛行时,观众游走在视觉狂欢的审美与消费之间,精神与灵魂被闲置甚至摒弃.如何解决电影身体文化的内在矛盾和缺陷成为当下电影身体文化发展的紧迫问题.在反思和批评之际,如何重构中国电影文化的未来,则是研究身体文化的主要目的和落脚点.  相似文献   

18.
人的身体分为自然身体和社会身体,自然身体向社会身体转化的过程就是人的社会化过程,呈现一个合适的形象是社会身体对自然身体的必然要求.在消费日渐成为主流的当前社会,为呈现合适的形象而引发了一场巨大的“身体消费”.身体消费现象无处不在,特别是在广告作品中.本文分析了身体消费现象在广告中的表现,探寻了广告引发身体消费的原因,对...  相似文献   

19.
艾依璇 《新闻传播》2009,(12):29-30
本文通过缀连《消费文化读本》中有关女性消费的内容.阐述了在消费领域内女性的重要性。首先是女性的购买热情高:其次她们在家庭购买的几乎所有领域都行使着或者参与了决策权:再次她们在广告作品中起到了吸引眼球的作用。资本强大的贪欲甚至因此而深化了新的社会文化甚至是巩固了新的社会关系.完成对新的社会建构的追捧。文章的最后指出.这种在消费领域中的尊崇永远无法撼动男权社会的根基.  相似文献   

20.
刘云 《新闻传播》2013,(6):175-176
现代消费文化使女性身体的物化倾向愈发明显,而这一趋势在作为大众文化心理诉求重要承载者的广告中得到了最为集中的阐释。本文结合具体实例,分析了现代广告中女性身体审美观物化倾向的几种表达路径,指出它反映的是女性在社会中作为被定义对象的"客体性别"存在的现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