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新媒体发展与传统媒体革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迅猛发展,人们的生活方式与阅读习惯发生了巨大的改变;而移动互联网技术的不断成熟,也将与互联网一道以其高效、即时、便捷、互动、个性等特点进一步瓜分媒体市场。传统的报纸优势缺失、无序竞争加剧,使报纸面临多重困境。本文通过对报纸自身问题的研究以及对互联网及移动互联网趋势与特点的探讨,试图寻找出报纸与网络合作新途径。  相似文献   

2.
移动互联网正快速影响着人们的阅读习惯。中国税务报凭借自身行业优势,积极探索新闻传播的创新思路,整合自身行业媒体资源优势,与方正电子共同打造了移动新媒体移动阅读App。中国税务报社在移动新媒体业务布局中,着重在行业化新闻信息传播、行业内服务、互动问答、手机读报、听报、图说新闻等领域开展了一系列对外信息传播工作。  相似文献   

3.
张元林 《传媒》2015,(14):11-12
当前,媒体行业正在经历剧烈的转换.传统的纸媒急剧衰落,新媒体的市场竞争格局还没有定型,技术驱动的媒体形态层出不穷.对于媒体从业者来说,一方面要积极应对这种变化,一方面也要对未来趋势进行预判,并找到应对挑战的正确路径. 在转换过程中,纸媒由于其传递效率较低而被新兴的互联网媒体、移动媒体所取代.新兴互联网媒体和移动媒体的特点是快速、海量、移动化、个性化、互动化.  相似文献   

4.
李佳  初鲁京 《传媒》2016,(8):46-47
自2008年以来,移动互联网在我国迅速普及.到2015年,中国移动互联网网民已达到7.1亿.移动新媒体改变着人们的信息接收方式和阅读习惯,在其每天海量的信息中,人们更加趋向于接收具有较强可视性的图片、视频等内容的信息,这一规律使得各类社交媒体、新闻客户端等信息平台纷纷增加图片推送功能和可视化内容,以抢占移动互联时代的关注高地.其中,图片内容以其直观、简洁、便于传播的特点被大量地使用于新媒体平台中,也使得图片摄影行业随之发生变化.  相似文献   

5.
随着近年来我国经济快速的发展,在互联网信息技术的影响下,新闻信息的传播模式发生了根本的改变。以社交媒体、移动媒体、共享媒体为核心的新媒体平台逐渐成为了新闻信息传播的主流,依据移动新闻信息平台用户不仅能随时随地地收看新闻信息,还能依据自身的新闻阅读兴趣进行个性化选择,便捷快速的阅览新闻。鉴于此,本文就新闻传播视域下互联网新闻媒体平台给传统的新闻信息传播带来的影响展开分析,并如何根据互联网技术创新新闻传播模式打造新媒体矩阵突出思路,以供广大读者借鉴。  相似文献   

6.
来势汹汹的移动互联网对于人们生活乃至整个社会的渗透更为猛烈,传统的广播媒体对移动互联网技术的应用需求更为迫切,与移动互联网平台的融合需求也更为迫切.本文从广播行业发展的瓶颈、传统媒体与新媒体融合的必然趋势,广播行业与新媒体融合的方式几个方面做一探索.  相似文献   

7.
随着移动通信技术的发展,移动终端的类型更加多样化,带给人们的使用体验日益丰富,移动阅读正在更新人类的阅读方式和媒体的传播方式,报刊等传统媒体掀起了向移动互联新媒体转型的热潮。文章在分析移动互联新媒体阅读特点的基础上,阐述了移动互联环境下媒体编辑应关注的几个问题。  相似文献   

8.
随着移动互联网的迅猛发展,人们的阅读方式发生了重大改变,技术进步引领整个社会进入了浅阅读时代,其典型特征就是粗读、浏览,不认真阅读。这是一个不可逆转的大趋势。虽然以移动互联网为特征的新媒体对阅读冲击最大,但这并不意味着内容不再重要。实际上,遇到自己感兴趣的内容,尤其是与自己有关的内容,人们还是会认真阅读。因此,在浅阅读时代,媒体必须因应网络环境的变化而作出自己的调整。对于传  相似文献   

9.
自2015年"两会"期间,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互联网+"的概念后,我国接连出台各种利好于互联网、推动新媒体发展的政策.随着时代的发展,互联网在很大程度上改变着我们的生活习惯,也改变着各行各业的发展.互联网带来传播技术的更新和各种新媒体普及和交叉运用,不仅使人们获取信息的方式由原先的单一模式变为多种渠道并用,而且也使得读者原先的阅读习惯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在百度移动云事业部和百度商业分析部联合攥写的《移动互联网发展趋势报告2014Q2》中,164页的PPT有36页的内容和智能电视、视听媒体相关,可见视听媒体已成为新媒体发展变化过程中的重要环节.  相似文献   

10.
正互联网之于人类的影响,人们的理解更多地还停留于技术手段与功能体验的描述中。其实,互联,首先是一种精神的交互与共享,而非关系的碾平和连结。由移动通讯网、电视有线网和无线网构成的网络场域,其发展趋势必然是"三网融合"与"三屏对接"。这是互联网时代每一个媒体所处的真实生态。在这样的媒体生态下,一向崇尚"内容为王"的传统媒体,其专业自信正在遭遇数字化渠道与技术的一再威胁。人们越来越急切地提问自己也提问业界:新媒体崛起的"支点",除了"内容为王"的资源优势之外,更取决于能否实现"用户为王""影响为王""渠道为王"和"传播为王"?  相似文献   

11.
李森  沈月娥 《青年记者》2017,(32):56-57
英国广播公司(BBC)克里斯·韦斯科特在其《数字化生存》一书中曾说:“广播不会因为互联网的出现而死亡,但是会改变.”随着传播技术的快速发展,以移动互联网和自媒体的快速发展为主要特征的新媒体时代逐步到来.移动互联网具有信息传播速度快、传播形态多样化、传播互动性强等传播特征,这使得传统媒体环境下的广播面临着巨大的挑战.如何在新媒体环境下创新广播节目的内容和表现形式,成为当前广播行业急需解决的重要问题之一.  相似文献   

12.
目前,互联网技术迅猛发展,QQ、博客、微博、微信、手机电视……新媒体的不断涌现发展,致使媒体格局发生了根本性改变,报纸、电视等传统媒体不再是人们获取新闻的重要途径,很多人都把获取新闻的方式转移到网络媒体上。报纸读者的急剧减少,不仅导致传统报业的影响力下降,而且导致了生命力面临严峻挑战。是坐以待毙、苟延残喘,还是突破重围、涅槃重生?答案无疑是后者。阅读方式的变化伴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发展,中国互  相似文献   

13.
数字化是当今社会不可抵挡的一股浪潮,在科技日益发达的大背景下,依托新兴互联网技术和移动客户端的完善,新媒体阅读异军突起,迅速渗透到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在这种情况下,传统纸质媒体的发展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如何转型,是纸质媒体首先要解决的一大问题.文章对近几年来传统纸质媒体的发展现状进行分析,指出传统纸质媒体应与“互联网+”思维紧密结合起来.  相似文献   

14.
互联网技术的飞速发展与广泛应用对传统媒体造成了颠覆性的改变,一方面,传统媒体业态、格局迅速瓦解,层出不穷的新媒体成为社会舆论传播和监督的主体力量。另一方面,互联网技术带动媒介改革,从平面、广电媒体发展到互联网媒体、移动智能终端媒体,为"媒体融合"提供了必要的硬件条件。基于此,传统媒体和新媒体之间既存在博弈也存在合作,如何促进双方的融合发展是一个时代命题。本文中笔者结合这一论题展开研究,并提出合理的融合策略。  相似文献   

15.
随着互联网技术尤其是移动互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微博、微信等诸多移动客户端媒体平台成为人们日常接触最多的媒介,也宣告着新媒体时代的到来.图书、报刊、广播、电视等传统媒体受到了巨大的冲击与影响.传统新闻、出版行业的文字编辑人员,面对新媒体时代这一大趋势、大环境,需要做出更好的应对,综合提高自身的素养和能力. 一、文字编辑应保有的基本素养 大众传播学中有一个著名的观点——"内容为王",这一概念最早由美国媒体巨头维亚康姆(Viacom)集团总裁雷石东提出.在现代传播学中,"内容为王"的观点常被阐述为无论内容传播的形式、渠道如何,传播内容本身的质量才是关键决定因素.对于文字编辑来说,这一原理同样适用:不管面对何种传播形式,都必须做好内容的编辑、加工工作.  相似文献   

16.
互联网技术的迅猛发展,催生了新媒体的出现,改变了人们接收信息和处理信息的方式,新媒体具有便捷度高、内容丰富、形式多样、互动性强等显著优势,对传统的媒体行业,尤其是报纸行业产生了极大的冲击。因此,笔者将根据自身多年在报纸行业工作的经验,从新媒体对读者信息接收的冲击出发,分析新媒体对报纸版式设计的影响,然后针对性地提出在新时期下,如何设计报纸的版式更能受到读者的青睐,为传统媒介增添更多的活力和生命力。  相似文献   

17.
20世纪90年代以来,信息通讯技术日新月异,飞速发展的电脑、移动通讯、多媒体、互联网等等,正在深刻地改变着人们的生活方式、思维方式乃至生存方式,由"比特"组成  相似文献   

18.
由移动通讯网、电视有线网和无线网构成的网络场域,其发展趋势必然是“三网融合”与“三屏对接”.这是互联网时代每一个媒体所处的真实生态. 在这样的媒体生态下,一向崇尚“内容为王”的传统媒体,其专业自信正在遭遇数字化渠道与技术的一再威胁.人们越来越急切地提问自己也提问业界:新媒体崛起的“支点”,除了“内容为王”的资源优势之外,更取决于能否实现“用户为王” “影响为王” “渠道为王”和“传播为王”?  相似文献   

19.
新媒体时代,人们的阅读方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信息零散化、碎片化,以及随时随地获取信息的移动媒体一次次刷新人们的阅读习惯。从传播媒介的历史发展趋势可以看出,更方便、快捷、高效的媒介最终会取代落后的媒介。互联网时代,传统媒体的地位可谓一落千丈,纷纷转型寻找新的出路。  相似文献   

20.
浅论传统媒体如何应对新媒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卫星 《中国广播》2010,(12):69-71
随着互联网的兴起和数字化技术的应用,人类进入了“知识经济时代”和“注意力经济时代”,“数字化生存”正在改变着人们的传统价值观念,并逐渐成为社会的主流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本文以网络和广播这两种新老媒体为例,简要论述传统媒体在日后的媒体竞争中,对于新媒体的应对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