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化学学科核心素养包括"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变化观念与平衡思想""证据推理与模型认知""科学探究与创新意识""科学精神与社会责任"5个维度。证据推理与模型认知:具有证据意识,能基于证据对物质组成、结构及其变化提出可能的假设,通过分析推理加以证实或证伪;建立观点、结论和证据之间的逻辑关系;知道可以通过分析、推理等方法认识研究对象的本质特征、构成要素及其相互关系,建立模型。能运用模型解释化学现象,揭示现象的本质和规律。通过高中有机化学基础《同分异构体》教学策略的分析,如何实现化学核心素养的培养。  相似文献   

2.
"记据推理与模型认知"核心素养是指通过分析、推理等方法认识研究对象的本质特征、构成要素关系,建立认知模型,并运用模型解释化学现象,揭示现象的本质和规律。本文在分析2018年高考理综化学(天津卷)试题特点和对考生的作答表现进行诊断性评价的基础上,重点提出提升"证据推理与模型认知"学科核心素养的教学建议,为发展学生学科素养提供有益的参考。  相似文献   

3.
2018年教育部颁布了《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2017年版)》(以下简称"课程标准")提出了化学学科核心素养的基本要求,包括"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变化观念与平衡思想""证据推理与模型认知""科学探究与创新意识""科学态度与社会责任"五个方面。化学学科核心素养中的模型认知素养要求"知道可以通过分析、推理等方法认识研究对象的本质特征、构成要素及其相互关系,建立认知模型,并能运用模型解释化学现象,揭示现象的本质和规律"。  相似文献   

4.
<正>一、问题的提出“证据推理与模型认知”是五个化学学科核心素养之一。其中,“证据推理”是指“能基于证据对物质的组成、结构及其变化提出可能的假设,通过分析推理加以证实或证伪;建立观点、结论和证据之间的逻辑关系”。“模型认知”是指建立认知模型,并能运用模型解释化学现象,揭示现象背后本质和规律。  相似文献   

5.
“证据推理与模型认知”是《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提出的五个核心素养之一,“课标”对其的描述体现两个层面的问题:一是基于证据的推理和证据的作用,创生为“证据意识”;二是模型建立和运用,凝练为“模型认知”。从“证据推理”的内涵、“模型认知”的内涵以及“证据推理”与“模型认知”的关联三个层面谈起:突出“证据推理”在“科学推理”中的作用和“证据意识”的形成;突出“模型认知”的文化视野;突出二者关联的途径和作用。由“证据推理”到“科学模型”建立中建模者的认知在情感领域中所体现的价值信奉,凸显了这一核心素养的文化特征。  相似文献   

6.
《考试周刊》2020,(4):145-146
化学作为高中理科综合的重要科目,在教学中占据着十分重要的作用。要想提高学生学习效率,就必须提高化学学科的核心素养。而对于化学学科而言,核心素养的培养主要体现在对于化学知识的证据推理与相关模型认知的培养上。所以若想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就必须着力培养学生的证据推理与模型认知能力。但是很多老师对如何基于"证据推理与模型认知"素养培养进行相关的化学课堂教学感到束手无策,对此笔者提出了相应教学策略。  相似文献   

7.
“证据推理与模型认知”是五大核心素养的思维核心,指向“证据推理与模型认知”的课堂教学,有利于学生化学学习方式的转变和化学学科核心素养的自我构建。通过人类发现和利用元素的历史情境,逐步构建“位置—结构—性质”认识模型;通过历史证据和实验证据开展研究,建构元素周期表模型、优化元素周期表模型、运用元素周期表模型,发展学生证据推理和模型认知素养。当学生利用模型解决真实问题时,知识、能力和素养都得到了提升。  相似文献   

8.
“证据推理与模型认知”是化学核心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五大化学学科核心素养的核心思想。本文以“证据推理”的内涵及理论基础为切入点,结合高中生化学学科“证据推理”核心素养的发展现状,深入剖析高中化学培养学生“证据推理”核心素养的有效策略,旨在全面提升高中生化学学科的证据推理能力,为提升高中生化学学科核心素养找寻可行性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9.
曹艳  尉言勋 《教学考试》2024,(14):49-52
<正>《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指出,要具有证据意识,能基于证据对物质组成、结构及其变化提出可能的假设,通过分析推理加以证实或证伪;知道可以通过分析、推理等方法认识研究对象的本质特征、构成要素及其相互关系,建立认知模型,并能运用模型解释化学现象,揭示现象的本质和规律。氧化还原反应相关知识的考查很好地落实了证据推理与模型认知的学科核心素养,其中陌生氧化还原方程式的书写是高考化学中的高频考点和易错点。  相似文献   

10.
高中化学教学要以培养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为目标,注重培养学生的证据推理与模型认知能力,在学习活动中,鼓励学生提出观点,做出假设,分析推理,证实论点,建构模型,强化应用,明确证据、假设、结论之间的联系,形成模型认知,从而利用模型解决化学问题,在实践中不断提升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相似文献   

11.
基于化学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以"化学平衡的移动"教学为例,通过"证据推理--建构模型--模型应用"等教学流程,利用浓度商与化学平衡常数数图模型,揭示化学平衡移动的原因。同时教会学生收集证据、建构模型、应用模型解决问题的方法,发展学生的"变化观念与平衡思想""证据推理与模型认知"等化学学科核心素养。  相似文献   

12.
“证据推理与模型认知”核心素养是化学学科核心素养的“思维核心”。以培养学生“证据推理与模型认知”素养为导向的高中化学课堂对于学生思维的科学性、严谨性、逻辑性、系统性的提升有不容小觑的影响。但学生“证据推理与模型认知”核心素养的发展并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层层递进、螺旋上升的。因此,以“乙醇”教学为例,通过“证据→猜想→结论→模型”的过程探索了学生“证据推理与模型认知”核心素养培养的螺旋上升过程。  相似文献   

13.
《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2017年版)》提出了化学学科五大核心素养,其中包括“证据推理与模型认知”。对“模型认知”提出的素养要求为“建立相应的认知模型,并运用模型解释相关化学现象,揭示现象的本质和规律”。所以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认识模型、理解模型、运用和构建模型,使学生在认知的基础上能够进一步自主进行更深层次的学习和研究就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14.
在元素化合物高三复习课教学中,围绕核心物质性质,创设真实问题情境,引发学生认知冲突,通过实验探究和证据推理解决冲突,以实现知识结构化和思维程序化,促进证据推理与模型认知等核心素养的发展.以"S02的性质探究"为例,创设基于认知冲突的实验探究情境,引导学生在解决认知冲突的过程中提高证据推理能力,发展化学学科核心素养.  相似文献   

15.
新课程改革要求各学科教师加强对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化学学科在社会经济发展中有着重要作用,有助于国民经济发展。所以,发展化学学科核心素养是当前教育改革的重要任务之一。在化学核心素养中,证据推理与模型认知是核心内容。基于此,以证据推理与模型认知核心素养为重心,对高中化学教学中培养学生这一核心素养的重要意义与教学实践进行了相关研究,以促进高中化学学科教学水平的有效提高,提高学生证据推理与模型认知素养。  相似文献   

16.
高中化学学科核心素养包括“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变化观念与平衡思想”“模型认知与证据推理”“科学探究与创新认识”等。“模型认知”的核心内容是“建立观点、证据和结论之间的推理关系。通过推理、分析等方法研究认识对象的构成要素、本质特征及其相互关系并建立认知模型。[1]”“模型认知”是指人们构建模型并利用模型解决生活和学习中的现实问题,是提高学生化学学科核心素养不可或缺的内容之一(见图1)。  相似文献   

17.
2020年秋季浙江省开始使用人教版高中化学教材,教材新增“物质结构”模块。在此模块第一课时“原子核外电子排布”的教学中,以发展学生证据推理和模型认知等化学核心素养为目标,以科学史实为素材,以教学情境为载体,以问题讨论为路径开展教学,通过寻找宏观证据,结合微观分析,进行模型优化,并运用模型,解释实验现象,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  相似文献   

18.
《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2017年版)》提出了化学学科核心素养,证据推理是其中的一项内容。通过分析证据推理素养的含义及培养实施中的问题与挑战,有针对性地提出证据推理素养培养的途径与方法:重视问题转化和提出假设;强调实验条件控制,从不同角度收集充分可靠的证据;凸显推理的建构和作用。  相似文献   

19.
化学学科核心素养是学生解决化学问题所需具备的关键素养,是学生综合素质的具体体现。证据推理属于化学学科核心素养的一个维度。对化学实验现象的分析,是培养学生证据推理能力的重要载体,是提升学生证据推理素养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20.
一、问题的提出化学学科核心素养是化学学科育人价值的集中体现,是学生通过化学学习逐步形成的必备品格、价值观念和关键能力[1]。开展以"素养为本"的化学教学,通过学生化学学习方式的改变,发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下的学科育人价值,对学生全面终身学习发展起具有深远的影响。在化学学科的所有核心素养中,"证据推理与模型认知"是指基于证据提出可能的假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