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我们经常研究学生“喜欢体育而不喜欢体育课”的现象,并找出了不少“病因”和“治疗”的“妙方”。其中,教学内容安排随意、重复无序,使体育课失去了思维的深度,失去了问题,更失去了体育学习的价值,成为大家关注的焦点。基于此,我在常态的体育教学过程中,注重根据教学目标和重点,有目的地创设不同的问题情境,引导学生在“分析情境——提出假设、尝试练习——合作练习、验证假设——再现情境、问题解决”中,掌握基本知识,形成技能,增强体育情感体验。一、把“问题”作为教学的起点:问题情境的设置问题情境是问题解决教学的核心。按照纽威尔和…  相似文献   

2.
<正>教学过程中发现场地器材的合理设计能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如练习50米跑,如果只画出起点线和终点线,学生练习起来往往没有在跑道上比赛兴奋,这是分跑道的效应。由此可见,要激发和保持学生的运动兴趣,体育教学中场地器材设置很重要。  相似文献   

3.
在中学《体育教学大纲》中,篮球教学时数仅次子田径与体操,是一项深受青少年欢迎的运动项目。过去,在中学篮球课的教学中存在两种倾向:一是“放羊式”,为了满足学生的“比赛心理”,上课铃一响,队一站,球一发,既无目的又无要求,学生就“开战”,强者“大运动量”,弱者“靠边站”;二是,过于强调基本技术的学习,因为场地器材有限,学生站的时间多,练的时间少,同时单调的重复某一种练习,学生感到兴趣不大,课堂气氛很不活跃,一堂课下来,既未掌握好基本技术,又没有达到增强学生体质的目的,这两种教  相似文献   

4.
健美课教学 ,受场地、器材条件的限制 ,特别是受到时间的制约 ,使教师在安排练习内容和训练量有一定的局限性 ,一堂教学课最多90分钟 ,除去准备活动、结束部分的时间 ,一堂教学课实际的练习时间也就是60 -70分钟时间 ,这还包括教师讲解动作技术要领所占的时间 ,因此如何合理安排健美课的内容和运动负荷 ,是每位教师的教学难点 ,“量”小 ,练习效果不佳 ;“量”大 ,时间不够 ,学生难以完成。本人总结多年健美教学实践经验 ,摸索出了一套适合当代大学生健美课运动负荷的安排方法 ,供大家参考。将一学期的键美选修课(一般为16周)均分…  相似文献   

5.
一、兴趣法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而教师的引导又特别重要。因此,在体育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创造生动的愉快情境,渲染课堂气氛,让学生带着浓厚的兴趣去主动练习。如“弯道跑技术教学时,可提问学生:问“汽车转弯时,为什么乘客们会向外倒?”应如何克服这一现象?通过提问让学生理解弯道跑技术要求,这样,就会诱发学生想试试看的好奇好胜心理,调动了大家练习的积极性。  相似文献   

6.
<正> 以往,我们基本上采用小沙包和小皮球作为学生投掷练习的主要器材。考虑到安全问题,多数用同向投掷的练习方法。由于学生上肢力量、协调性等的差异,以及一小部分学生持球困难等因素造成手臂肌肉紧张,所以投掷成绩相差悬殊。加以球的反弹力好,捡球要花去一定的时间,练习所需场地也大。练习过程中捡球间歇时间多,练习次数相对减少,容易分散学生的注意力,造成学生大脑皮层抑制扩散,影响技术动作掌握,对投掷项目感到乏味,课余活动也因此不大喜爱投掷练习。这是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因此,我们认为应该解决的关键性问题是练习器材。通过一段时间的观察和探讨,我们于1985年初选用了乓乒球作为投掷练习的主要  相似文献   

7.
学习“蹲踞式起跑”,主要是通过练习,初步掌握“蹲踞式起跑”的动作环节和动作方法,重点在于训练学生的反应速度,并能够把起跑与起跑后的加速跑结合起来,发展快速跑的能力。一、教学中需解决的难点问题在“蹲踞式起跑”的教学中,要想顺利地完成组织教学,必须要解决以下三个问题:首先,跑得练习量较大,练习枯燥,学生易疲劳、倦怠;其次,教学中的技术重、难点要求较多,动作方法较为复杂,不易掌握;再次,该项目对身体有一定要求,部分学生很难体会到成功,兴趣不足。二、教学策略结合以上问题,相应的改变以往的“讲-练-讲”的教学模式,分散教学中的…  相似文献   

8.
<正> 根据目前农村的办学条件,大多数中、小学校运动场地都比较狭小,器材又短缺,给体育教学带来了一定困难。在教学中往往出现少数人练习、大多数人等候的现象,影响了学生的身体锻炼及体育课的教学效果。据我多年的教学实践,认为采用多组轮换教学法,可以缓解这一矛盾。多组轮换教学法,就是把学生分成若干组,在教师指导和小组长的协助下,各组学生分别学习不同的教材或进行不同内容的练习,按预定的时间、一定的顺序进行轮换,从而增加课的密度和运动负荷。采用这种教学法,教师不易全面指导学生,也不易使各组的运动负荷都符合逐步上升的原则。因此在运用多组轮换教学时应做到“四结合”和“四注意”。  相似文献   

9.
一、影响游戏利用率的因素1.游戏的重复使用。体育教学中学生喜欢的一些游戏经常在教学中使用,时间长了难免会引起学生的厌烦,从而产生抵触心理。如“开火车”和“长江·黄河”等游戏。2.学生人数多,游戏时间短。大部分学校每班人数都在六、七十人以上,而在教学中游戏练习的时间一般都在十分钟左右,在练习时间短、人数多的情况下进行游戏练习,必然造成练习密度和强度小,使学生身体各器官机能得不到充分的活动,游戏效果降低,教学质量得不到保证。3.游戏器材不足或缺乏,使得很多实用性强、锻炼价值高的游戏在体育教学中无法进行。二、进行游戏…  相似文献   

10.
在小学体育教学中进行适合儿童的教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体育教学中,实施素质教育,首先要转变教育思想和教学观念。今后一个时期体育教学的主要任务是:从以“育体”为主的体育观向以“育人”为目标的体育观转变;从单纯的“技术教学”或“体质教学”观向生理、心理、社会、生活的综合体育观转交。在小学体育教学中开展适合儿童的教育,我体会最深的有三个方面。一、创设情境,寓教于乐在体育教学中,儿童在欢乐的情境中,会产生愉快、兴奋的情感,可激发他们的活动乐趣;儿童在乏味、压抑,甚至紧张的气氛中会表现出低沉、不安、忧郁的动作情感和消极情绪,所以让学生在欢快的活动情境中进行练习,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还可以发展儿童情感、意志、合作精  相似文献   

11.
解志鹏 《体育教学》2009,(11):23-24
在小学滚翻教学中,小折垫是一种使用频率较高的体育器材,本人在前、后滚翻教学中针对提高学生前、后滚翻技能学习效果目的,创新改进了小折垫。利用小折垫改进成“斜坡垫”的作用,促进滚翻教学质量的提高。降低体育教师准备器材的难度,不用搬多个大体操垫、多个踏跳板,使教师容易教,使学生容易学,配以相应的练习分组数量的改变,使学生练习数量不减少、练习效果更好、  相似文献   

12.
如何创设有价值的体育教学情境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正>教学情境是一种特殊的教学环境,是教师为了发展学生的心理机能,通过创设相关的故事情节、场地器材和情境氛围,从而提高学生体育学习情趣,调动“情商”来增强教学效果。教学情境是体育课堂教学的基本要素,创设有价值的教学情境则是体育教学改革的重要  相似文献   

13.
<正>一、课前精心准备器材运动技能的掌握关键在于学习者应循序渐进地反复练习,直至在头脑中建立正确的动作表象,实现自动化。这一过程需要一定时间、次数作保证,也就是说一线教师应加大此类项目教学的练习密度。在技巧教学中,体育教师首先要满足学生练习时需要的器材。如果受条件所限没有足够的器材,教师可利用校本已有资源,主动开发器材为技巧教学所用。如,在进行凳上平衡教学时,可利用音乐教室带有置物功能的小方凳(或小木箱),将其卧放组成比较稳固的"体操凳";利用"背对墙  相似文献   

14.
由于攀爬练习对学生的力量、灵敏素质和空间感觉要求较高,为确保安全,在进行攀爬教学时应注意以下安全措施。一、场地与器材的安全是攀爬教学安全的前提教学前主要检查:1. 器械牢固的程度。2. 爬绳和爬竿光滑的程度。3. 场地松软的程度。二、正确的技术动作和适宜的练习高度与次数是攀爬教学安全的关键要让学生掌握正确的技术动作,教师在手臂用力的方法、时机和顺序;身体重心的控制;手、脚、躯体三者之间的协调配合等方面应正确示范。在学生进行尝试性练习时,要严格规定练习的方式、高度和练习的次数,使学生的练习在教师有效的控制范围之内,…  相似文献   

15.
<正>一、在队列练习中培养学生的责任感在体育教学中,学生对队列队形的兴趣和练习积极性并不高。但是,如果在队列队形练习中加入国防教育情境,学生会非常乐意接受,而且这也是对学生进行国防教育的一个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6.
<正>小体操垫是体育教学中常用的器材,本人通过教学实践,总结出巧用小体操垫的几种练习方法,可有效激发学生的练习兴趣,发展学生的身体素质,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7.
小负荷练习是指学生在掷投练习中,采用小于器材重量的轻器材,以较小负荷进行练习的一种方法。比如:在铅球投掷教学中,可采用推网球、垒球、乒乓球或纸团等较轻的器材,以达到同样的教学目的。这种教学方法能适应中专中学生的生理特点,使之能更好地体会器械出手的最后用力的感觉,克服了因器材过重而引起的技术走形。同时,这种练习可以在不同的环境中采用,便于组织教学,教学效果显著。1.利于体会器械出手前的最后用力动作  相似文献   

18.
<正>一、足球射门教学器材的开发教学现状:标准的足球场地面积大、球门少,两个球门不能满足实际教学需要,在教学中教师难以对学生进行分组,练习方法就显得单一。器材开发:利用废弃的布料做成"球门",用挂钩固定在铁丝网上(见图1)。实效1:增加球门个数。在足球教学中,球门个数的增加有利于提高练习密度,提高学生练习的积极性,能有效提高和巩固学生的技术动作。布"球门"的制  相似文献   

19.
在日常的体育教学过程中,常听到不少教师这样抱怨:“学生的身体素质差异太大”,“女生练习的积极性不如男生高”,“现在的学生大多是独生子女,意志品质太差”等等。其实这种“差异”是客观存在的,当你用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方法来对待“差异”时,就会惊喜地发现这曾令许多教师抱怨、头疼的“差异”现象竟是指导体育教学的一种依据。它好比位差与电压,没有位差就没有水的流动,而只有死水一潭;没有电压就没有电流。那么,体育教学中如何合理利用“差异”现象呢?一、利用学生个体素质之间的差异,设计新颖的  相似文献   

20.
陈玉庆 《体育师友》2010,33(1):22-23
为情境教学“保鲜”,是小学体育常态课实现情境教学,保持学生对体育课练习的高昂激情,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水平的保证。我们尝试通过与学校安全教育结合,渗透生命教育、安全教育的知识;与小学各科教材结合,以不同的方式演绎学生熟悉的情境;善于捕捉新闻热点,使之成为教学情境的源泉等方法,实现“保鲜”的目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