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清制,殿试有大金榜、小金榜之制.金榜,即"殿试揭晓的榜式"[1].乾隆<钦定大清会典则例>卷二<内阁>云:"殿试天下贡士……中书书大小金榜及三传折.  相似文献   

2.
魏特 《全国新书目》2008,(18):16-17
康熙年间,那些"老老外"们来华,他们以其特殊的身份,走进了神秘的紫禁城,他们教皇帝西方的科学文化知识,用西药为皇帝治病……他们时时进入康熙皇帝内廷,和皇帝形成了亦师亦友的关系。他们在日常的书信、日记、给自己国家皇帝的奏折中记下了康熙皇帝的种种大事小事。《老老外眼中的康熙大帝》为我们全面了解真实鲜活的康熙大帝提供了第一手资料。本文摘自该书。  相似文献   

3.
正上海图书馆收藏有乾隆十九年(1754年)纪昀殿试卷。原件尺寸47.8×13.5cm,经折装。首页题:"应殿试举人臣纪昀。"次页题:"应殿试举人臣纪昀,年三十一岁,系直隶河间府献县人,由原廪膳生应乾隆十二年乡试中式,由举人应乾隆十九年会试中式,今应殿试。谨将三代脚色并所习经书开具于后:一、三代:曾祖钰未仕故,祖天申未仕故,父容舒仕存。一、习《书经》。"第三页空白。第四页题:"第二甲第四名,拟七。"第五页始为正文。每页12行,每行22字。正文末尾  相似文献   

4.
"华北之大,已经安放不得一张平静的书桌了!" 这就是1935年"一二·九"运动中北平学生喊出的脍炙人口的名言,但这宣言又出自谁的手笔,却不甚了了.不过,几十年来,人们都猜想不断,那当然是出自清华的才子们.  相似文献   

5.
殿试是清代科举体系内最高级别的考试。殿试结束后,读卷官将开展阅卷工作,并将其中优秀的10份试卷列入荐卷内,其名次等待皇帝的最终裁决。在这些殿试试卷判定过程中,读卷官会以圈、尖、点、直、叉等标识符号在试卷上标注以别优劣,并在"弥封官关防印"边上写下他们拟定的名次。由此可见,清代殿试阅卷的标识符号有着特殊而重要的意义,也是清代科举阅卷制度中的重要一环。  相似文献   

6.
殿试是清代科举体系内最高级别的考试。殿试结束后,读卷官将开展阅卷工作,并将其中优秀的10份试卷列入荐卷内,其名次等待皇帝的最终裁决。在这些殿试试卷判定过程中,读卷官会以圈、尖、点、直、叉等标识符号在试卷上标注以别优劣,并在"弥封官关防印"边上写下他们拟定的名次。由此可见,清代殿试阅卷的标识符号有着特殊而重要的意义,也是清代科举阅卷制度中的重要一环。  相似文献   

7.
殿试卷     
王澈  霍华 《历史档案》2004,(4):F002-F002
殿试是科举制度中由皇帝亲自主持的最高一级考试。始于唐代武则天载初元年(公元689年),北宋开宝六年(公元973年)成为定制。清代自顺治三年(公元1646年)起,殿试每三年一次,但具体时间、地点屡有改易。乾隆年间规定,大比之年三月会试,四月二十一日殿试,二十五日传胪,殿试地点也确定在保和殿内。清代科举考试分为文科、武科,  相似文献   

8.
非常道     
亡国君 清末殿试,有贡士名叫王国钧,名字含义本不错,国钧者,国家和重任也.王国钧在殿试中名列前茅,慈禧念了王的姓名却说:"好难听."因为这三个字与"亡国君"相谐,实在太不吉利,王国钧固此被抑置三甲,蹉跎以终.  相似文献   

9.
贾谊才华横溢,又因为命运对他不公而受到古今中外文学才子们的赞誉和同情。刘勰在《文心雕龙》中称他的作品"理既切至,辞亦通畅",鲁迅也赞他的文章是"西汉鸿文",对后世文学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10.
<正>金榜是中国古代科举制度标志性档案文献。是科举考试最高级——殿试的成绩榜,也是封建统治者选任官员的重要依据。清代的金榜原存于清朝内阁,大、小金榜成套。大金榜最长者近二十米,加盖"皇帝之宝",用于张挂昭示天下。小金榜用于皇帝御览和举行典礼时宣布名次使用。全部金榜为黄纸墨书,满、汉文合壁。钤用"皇帝之宝"。光绪二十年(1894)殿试大金榜,是科举制度终结前的最后一张"金榜"。这份世间惟一的"大金榜"高80厘米,长  相似文献   

11.
康熙创制     
<正>清代皇帝巡幸盛京回乡祭祖意起清世祖福临,虽筹划数次但终未遂行成为遗憾。康熙皇帝于康熙十年(1671),第一次巡幸盛京,开启清帝东巡之始,之后又分别于康熙二十一年、三十七年两次回归故里,创立了清帝东巡定制及各项活动仪轨,后嗣皇帝遵循并发扬光大。根据辽宁省档案馆所藏《大清圣祖仁皇帝实录》及"盛京内务府文书档案"记载,我们还原康熙皇帝东巡创制过程。康熙九年九月初二日,玄烨颁谕礼部明志东巡缘由,不替父亲完成东巡祭祖夙愿寝食难安:"太祖高皇帝创建鸿图,肇兴景  相似文献   

12.
陈三立(1853—1937),字伯严,号散原,江西义宁(今修水县)人,近代著名诗人、散文家。著有《散原精舍诗》、《续集》、《别集》及《散原精舍文集》。陈三立光绪八年壬午(1882)中举后,光绪十二年丙戌(1886)入京会试,中式,徐一士《谈陈三立》及陈隆恪(三立次子)等《散原精舍文集题识》均称:"是年未应殿试,已丑成进士。"但考诸陈三立丁亥(1887)《致许振祎书》,不难发现丙戌"未应殿试"之说有可疑之处。三立此札原件存江西南昌藏书家王咨臣先生处,《江西社会  相似文献   

13.
2003年7月下旬,陕西媒体报道《北大才子长安街头卖肉》后,引起了社会的轰动,报纸上、网上、电视台关于陆步轩本人、关于人事制度的改革、关于"文凭与才华"的讨论火爆异常。经统计,叫得最响、最多的声音却是"才子卖肉有何不可?",与当地媒体最先意图相违背。本文运用传播学的有关理论对此现象作了阐释。  相似文献   

14.
清光绪三十年甲辰,公历1904年,中国举行最后一次会试、殿试,是科举制度的末班车。因为八国联军攻占北京后的破坏,加上几年前公车上书的影响,这次会试与上一科(1903年癸卯恩科)同样,移至河南开封举行,殿试才回到北京。末班车主考(总裁)四人:大学士  相似文献   

15.
《声屏世界》2013,(6):32-33
花生酥,自古有之,花生炒后与糖相混,闲时可做点心,忙时即是干粮,物虽小,营养极高。康熙年间,四川黄氏家族所献黄氏秘制花生酥因其"甜而不腻,酥脆化渣"等特点,得皇家恩宠,特赐"御酥"称号,一时传为佳话。300年制酥技艺传承做有故事的花生酥提到四川婆城威远,老饕们就会想起一种让人口水直流的美食,这就是让康熙皇帝龙颜大悦,特赐"御酥"称号的黄老五花生酥原型——黄氏花生酥。  相似文献   

16.
状元是中国科举制度的产物,科举起始于隋朝。状元又称状头,是数以万计举子的代表。唐载初元年(公元689年)首创殿试,把殿试第一名称为状头或状元,以后逐渐得以习用。中国科举史上第一个状元是唐武德五年(公元622年)的孙伏伽,最后一个状元是清光绪三十年(公元1904年)的刘春霖。前后  相似文献   

17.
王铭珍 《北京档案》2004,(11):48-49
如今人们游览紫禁城,大多从天安门、午门进,神武门出,只游览内廷前朝、后宫及东西六宫,而很少有游览外朝东路的.也就是说,人们所看到的,只是皇帝举行登基、朝会升殿、寿典寿宴、殿试传胪的宫殿以及皇后、嫔妃们的起居之所,而看不到皇子皇孙们居住生活的地方,因为他们既不住在前朝,也不住在后宫或东西六宫,而是住在外朝东路阿哥所."阿哥"乃满洲语皇子之意,阿哥所,即皇子住所也.笔者从事古建研究,出于工作之需,常到故宫"行走",也常同这里的明清史专家们探讨有关阿哥所事宜.  相似文献   

18.
康熙皇帝不仅在政治、治国以及军事上有非常高的成就,同时对外来文化也特别喜欢,尤其是西方古钢琴深受康熙皇帝痴迷,促使其开始学习西方音乐和古钢琴。正是由于康熙皇帝的敏而好学,使得西方音乐文化在中国得到传播和发展。  相似文献   

19.
康熙与臣僚     
刘研 《兰台世界》1998,(3):43-45
在1998年的春节假期,我仔细地看了看<康熙朝汉文朱批奏折汇编>第一册和第二册,从中知道康熙皇帝治理朝政的许多事情.在看各折和康熙皇帝对有关奏折所作的朱批中,感到康熙皇帝与朝庭官员、州府要员、封疆督抚总兵有着特殊的关系,有的就是康熙的亲信,有的是康熙的鹰犬爪牙,有的是康熙的追随者、亡命徒.  相似文献   

20.
乾隆十七年,皇太后六十圣诞的万寿恩科,殿试结束后,主考官照例将前十名考生的试卷上呈皇帝,等待钦点状元。评卷大臣们一致推秦大士为一甲一名,但这不能算数,最终结果还得由皇帝亲自定夺。秦大士是南京士子,自幼聪明好学,十岁便能写诗作文,二十三岁考中举人,而且写得一手好书法,的确才华横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