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沈坚 《历史教学问题》2006,(6):F0003-F0004
①歙县老城阳和门安徽歙县历史悠久,始于秦代置县,迄今已有2000年之久。因地近歙浦而获名。隋开皇9年(589)置歙州。北宋宣和3年(1121)改为徽州;元至正14年(1277)升徽州路。朱元璋时又改为徽州府,直至1912年废。“一生痴绝处,无梦到徽州。”步入徽州老城,(即今歙县县城徽城镇),古风扑面而来,行走城街,俨然置身历史,这里有著名的许国牌坊、练江大桥、斗山老街。图为歙县老城东谯楼阳和门,原为钟楼,建于明弘治年间,重檐式双层楼阁。阁内现已辟作古歙历史博物馆。②玉垒关位于四川都江堰市城区西玉垒山虎头崖上,下临岷江,地势险要,可俯瞰都江堰…  相似文献   

2.
二百五十万年前,东太平洋中部的水开始沸腾。熔岩从海底喷射出来。持续喷发了几个世纪之后,一座岛屿诞生了。今天,这座小岛仅有22.4公里长、11.2公里宽.孤零零地飘浮在茫茫大洋中。往东4000公里(2500英里)才是南美大陆,往西4800公里(3000英里)是位于太平洋中心地带的塔西提岛。  相似文献   

3.
段霞 《大学生》2015,(7):57
"一带一路"是"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简称。这两条丝绸之路古而有之,一条沿路向西,从西汉张骞出使西域,就有了一条以古长安(今西安)和洛阳为东起点,经甘肃、新疆,到中亚、西亚,并联结地中海各国的陆上通道。一条向海,秦汉时期开通,到明代郑和下西洋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这两条丝绸之路一直是古代连接东西方的陆上、海上交通贸易要道,也是中外文化交流的象征。  相似文献   

4.
潮州牌坊街     
《新作文》2013,(12):2
碧水青山人缱绻粤东古城遍美景潮州牌坊街系潮州八景之一。盛建于明、清两代。2006年,潮州市启动牌坊街修复工程,采取"原址、原貌"和"原形制、原结构、原材料、原工艺"的原则,至2009年10月1日竣工对外开放,共修复明代牌坊18座,清代牌坊4座,后又增修"三阳门""十相留声"坊二座,使其成为了国内最大规模的古牌坊街暨世界上独一无二的标志性景点。  相似文献   

5.
歙县鲍氏石坊群,系鲍氏一门祖辈所建。它屹立在棠樾村东头一条约千余米的石板驿道上,共有建筑格调各不相同的七座石坊,首尾相接。据说,这样完美的古石坊群,在国内属绝无仅有的艺术珍品了。 牌坊,在封建社会中,是门庭显赫的标志,殊荣的象征。鲍氏石坊群  相似文献   

6.
威尼斯素有“亚得里亚海明珠”之称,它既是旅游胜地,又是意大利的重要港口,更是座船与桥的城市。威尼斯城四周环海,位于威纳托省(Veneto)的威尼斯,其实包括了一百座大大小小的岛屿,只有西北角有一条4公里长的长堤,是1846年建造的铁路桥,1932年又与之并列建造了公路桥,与大陆相通。  相似文献   

7.
棠樾牌坊群     
在古老的徽州,树牌坊是旌表德行、承沐后恩、流芳百世之举,是一个人一生的最高追求。在众多的牌坊之中,棠樾牌坊群雄伟壮观,全国罕见,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棠樾牌坊群坐落在历史文化名城歙县城西10多华里的棠樾村头大道上,共有7座牌坊依次排列,勾勒出封建社会“忠孝节义”伦理道德的概貌。这里着重介绍“慈孝里”牌坊和乐善好施坊。“慈孝里”牌坊是为旌表宋末处士鲍佘岩、鲍寿松父子而建。据史书记载,元代歙县守将李世达率部叛乱,四处劫掠百姓,棠樾人鲍寿松和其父均为叛军所获。叛军决定二人只能存活其一,并由他们自行商定。于是父…  相似文献   

8.
明代辽东开发述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明代辽东开发述论孙鸿波本文所述“辽东”,是指明辽东都指挥使司统辖之区域:北起开原,南抵旅顺,西从山海关,东到鸭绿江。即相当今辽宁省大部分区域。历史上辽东地区地旷人稀,“民以猎为业,农作次之”①,经济文化等各方面比较落后。辽、金、元时虽有一定开发,但从...  相似文献   

9.
光看这个称谓,很多人都会误以为是北宋时期的牌坊,其实不然。北宋只是个地名。广西环江毛南族自治县明伦镇北宋村,是这座牌坊的所在地。立于光绪二十年(公元1894年)。中国很多地方都有牌坊,但全部用青石条、石板、石柱叠砌  相似文献   

10.
晋溪书院     
晋溪书院原名晋溪园,位于山西太原晋祠之侧,创建于明嘉靖五年(公元1526年),为明代“三朝功臣、两部阁老”王琼所建,后改名晋溪书院。  相似文献   

11.
据悬泉里程简Ⅱ90DXT0214①:130A,汉代酒泉郡自东而西设有表是、玉门、池头(沙头)、乾齐等十一处驿置,从酒泉郡表是到敦煌郡渊泉的道路里程为694汉里(约合289公里),每个站点平均相距28.9公里(69.4汉里)。表是为酒泉郡自东向西的第一处驿置。西汉乐涫县治当在肃南明花乡明海城遗址,绥弥县治当在下河清乡皇城故城。据里程判断,绥弥到禄福之间还应设有一处驿置。禄福与玉门之间有天等三处驿置,天居中,其余两处驿置一东一西,位于东西大道之上。天当治骟马西古城。汉玉门县当在今赤金绿洲之内低窝铺以东、赤金镇西北一带,沙头县在今玉门镇中渠村一带,或即中渠村古城。乾齐是酒泉郡最西一处驿置,位于沙头之西,现存"渊泉县故城"或即汉乾齐县城。渊泉为西汉敦煌郡属县,其故城不在三道沟镇,当从他处寻之。  相似文献   

12.
沈坚 《历史教学问题》2008,(5):F0003-F0004
①②北京古城正阳门 俗称前门,为明清两代北京内城正门。今城楼始建于明代,1900年八国联军入侵时一度被毁,箭楼亦罹遭火焚,后依原状重修。图①为前门箭楼。其东、西、南三面楼墙上及两檐间开有箭窗82孔,重修时又曾加筑平座护栏与箭窗遮阳,月墙断面添建西洋花饰。图②为主城楼。灰筒瓦绿剪边二楼三重檐歇山顶,下有涂朱砖墙,恢宏大度,极富明代城楼建筑的昂扬之气。  相似文献   

13.
西递风情     
第一天来到西递,就感觉到那里的风特柔,特软,特暖,特清净。在村口,安安稳稳地矗立着一块牌坊,而且是惟一的一座了。西递有“地灵人杰”之雅称。这座牌坊就是明代胡文光的。从这里走进拱形门的村口,满眼望去全是钩心斗角的屋檐与青灰色的墙壁,还有那嵌在墙上的一扇扇精致的木窗。远远眺去,高低不一却又紧密相连的房子,还真像一个个人儿紧接着呆在那里呢。而那晨阳仍旧是明清的吧,斜斜地照在肩头,将人们都半晦半明地写意出来了。偶尔地,一缕缕携着尘土与晨光的微风吹来,感觉很柔和。到这里来,不品尝美味的农家小吃则是一种遗憾了,因此,画完画,…  相似文献   

14.
杨经明 《历史学习》2001,(10):31-31
秦朝的长城是把原来战国时秦、赵、燕三国北方的长城连接起来,再向东向西延伸,西到临洮,东到辽东,全长1万多华里,合5000多公里。此后,历代大多进行整修,其中汉代和明代长城最为宏伟,汉长城超过了两万里。明长城东起鸭绿江,西到嘉峪关,蜿蜒6000多公里,气势雄伟,是世界奇迹之一。  相似文献   

15.
美国三藩市(又称旧金山)的唐人街始于这座著名的牌坊——绿琉璃瓦八字儿排开,双金龙戏珠,中国传统式的飞檐下是四个醒目的大字:“天下为公”。牌坊小小的,约三个人高。论气派,无法跟北京、西安的古迹相比;论艺术价值,说粗制滥造未免不公,但绝对称不上精雕细刻。不过,这座牌坊却很出名,外国观光客、旅游者到了三藩市,若不到此一游,肯定有“枉此一行”的遗憾。而旅美华侨,特别是三藩市的华人,不仅把它作为中国城与美国大世界的分界线,且视它为精神上的“图腾”。  相似文献   

16.
和顺的牌坊     
鲁兴勇 《保山师专学报》2007,26(3):F0002-F0002
在近代中国,凡是财产和文化富集之乡,均会出现大量的牌坊,这是一种很独特的文化现象。作为"精神文明"与"物质文明"都"丰收"的和顺,历史上曾有过九座牌坊。其中全石质牌坊有四座,木石牌坊有五座。按性质分牌坊为四类。一类为乡村标识性质的牌坊。如村头双虹桥边的"老牌坊"。  相似文献   

17.
位于山西省中部的平遥,是一座有着2700多年历史的文化古城,列我国目前保存最完整的4座古城(平遥、阆中、丽江、歙县)之首。明清以来,平遥曾先后进行过十几次修葺、更新,城池蔚为壮观。城墙高约12米,总长6163米,四面建有城楼,将2.25平方公里的平遥城隔为风格迥异的两个世界。城内街市格局、商贾店铺、民居院落、佛寺庙宇等坐落有序,各具特色,  相似文献   

18.
①②③④赫图阿拉老城努尔哈赤所建后金政权的第一个都城遗址,位于今辽宁省新宾满族自治县永陵镇东,苏子河与二道河汇合处左岸。该城始建于明万历31年(1603),后金天聪8年(1634)改称兴京,与辽阳、沈阳并列为清初关外三个都城之一,为辽宁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赫  相似文献   

19.
结合特定历史时空的文化、文学及词学背景,可将明代词选的发展变化,大致分为三个时期.即从洪武元年(1368)到正德十六年(1521)共153年为第一期,这是明代选词活动的沉寂期或酝酿期;从嘉靖元年(1522)到隆庆六年(1572)约50年为第二期,这是《草堂诗馀》的各种改编、续编本流行的时期,也可以说是明代选词活动的探索期;从万历元年(1573)到崇祯十七年(1644)共约70年时间,人们泛称为晚明时期,这是明代选词活动的发展期与收获期.一方面可以说是词学发展水平决定了词选的水平,同时也可以说词选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词的发展,故明代词选的选编刊行情况与明代词学的发展大致同步.晚明词选能够超越偏见而指向通博,打通宋词与明词的阻隔,合古、今为一体;打通词选与词谱的畛域,合谱、选为一体;打通正宗与别调的界限,合婉约、豪放为一体.因而,它代表着明代词选的水平,并对清代词选产生一定的影响.  相似文献   

20.
明清时代徽州商人与宗族组织──以歙县柳山方氏为中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徽州歙县柳山方氏将始祖方储的真应庙改建为方氏统宗祠始于明代万历年间,竣工于康熙九年。这主要是由方氏商人出资的。《方氏会宗统谱》也主要借商人之力纂修,目的是为了强化扩大宗族组织。商人认识到扩大宗族势力与自身致富有直接的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