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爱的猜想     
爱是什么,有谁能描绘出它的真面目? 爱是流动的风,爱是七彩的虹,爱是心中的梦,爱是天上人间共同的使者……古往今来,多少人苦苦追寻它,多少人努力破解它,但又有谁能给它一个确切的定义呢?难怪哲学家克罗奇说爱不涉及概念与判断。有人说,爱是上天赐给你的美丽声音,它与生俱来,在你的细胞中,在你的血液里。婴儿的第一声啼哭,让母亲真真切切的感受到一个生命的实体给她带来的巨大幸福,她抱着亲着,她让孩子拼命地吮吸乳汁……其实,爱不能没有本能,这样的本能在动物世界中,特别在哺乳动物世界中表现明显。本能的外显是对象的欲求,男婚女嫁,婚姻即繁衍后代,爱的动因基于种群繁衍的对象化欲求,这大概就是哲学家所认定的“感性实体”之本能状态吧!  相似文献   

2.
爱在飞扬     
王红 《辽宁教育》2005,(4):24-24
有位教育家曾说过这样一句话:爱是教育的基础,是教育永恒的主题,没有爱就无所谓教育。疼爱自己的孩子是本能,这种爱是伟大的,而教师以慈母般的爱去热爱别人的孩子则是可敬的、神圣的,因为教师对学生的爱是一种只求付出不记回报的、无私的、广泛的、没有血缘的爱。八年来,我不仅  相似文献   

3.
童真如一曲叮当作响的泉,在青山绿树间率真地流淌;童年如一只寻梦的白兰鸽,任自由和畅想在蓝天中放飞。这人生最美的孩提世界,无时无刻不吸引着郑霞执着的脚步、爱恋的目光……“爱孩子,所以爱当孩子王;爱当孩子王,所以就终身无悔地爱教育事业……”这是郑霞13年前初为人师时写下的一段话。没有理由,没有原因,一切只缘于一个字——“爱”。  相似文献   

4.
爱的奉献     
“没有爱就没有教育”。参加小学青年教师“我的追求”征文演讲活动的青年老师都深深地知道这一点。但“爱”不是高昂的表白,也不是狭隘的付予。它是一种发自内心深处的高尚情感,教师的爱是渗透着党和人民对于青少年一代寄予无限的爱,是教师对于事业,对于祖国和民族无限忠诚的爱。奉献爱,就意味着要有一种爱的奉献精神,没有奉献精神,“爱”仅是一句空话。  相似文献   

5.
牛翠平 《山东教育》2005,(12):45-46
在儿童的成长道路上,父母起着很重要的作用。应该说,世上没有一个父母不爱自己的子女,因为爱子女产人类的一种本能。但并不是每一个父母都懂得爱子女的艺术。在现实生活中,  相似文献   

6.
一、撒播爱的种子,营造温馨班级 爱自己的孩子是本能,爱别人的孩子是神圣。温家宝曾说过,“无爱则无教育。”  相似文献   

7.
没有爱,就没有教育。会爱孩子,才会教育孩子。对孩子的爱与对教育的爱是成正比的,对孩子冷冰冰的人,对教育也必然缺乏热情。母爱不能取代师爱(暂且让我这样称呼吧)。母爱的生物学基础是母性的本能:师爱的源泉是教师对祖国、对人民,对事业,对未来的爱的汇合.前者,有如乳汁;后者,却是心血!孩子感受到教师的爱,就会激起对教师的敬爱,对学习的热爱,对本身的自爱。从孩子的身上可以反射出教师  相似文献   

8.
爱孩子,是父母的本能情感——天性。爱孩子,是父母诸多情感中最不易改变的一种情感,每个做父母的人都有这种情感。  相似文献   

9.
前苏联教育家马卡连柯说过:“爱是教育的基础,没有爱就没有教育。”也有人说:“一位班级管理不成功的班主任,其失败的理由可能会有一百条:而一百位优秀的班主任,其成功的经验肯定有一条,那就是热爱学生。”爱是教育的基础和前提,只有热爱学生,才能走进他们的心灵,在从事多年的班主任工作中,我深深地体会到了爱的教育作用。  相似文献   

10.
爱是一个人类永恒的话题。作为一名小学语文教师,我深深地体会到,爱能让春雪融化,爱能让磐石软化。爱有无数种。最简单的是以血为界,即血缘之爱和非血之爱。血缘之爱是无法选择的,它让人们感到世间的温暖与光明,让人们健康成长。爱一个和你有血缘关系的人是一种本能,是一种幸福,是一种责任;爱一个和你没有血缘关系的人是一种渴望,是一种智慧。一、学校教育的误区在这个生活节奏日益加快、效率占先的时代,人们往往都只爱自己。校园是一方净土,"爱生如子"是一种传统。  相似文献   

11.
爱的诠释     
高尔基曾经说过:“谁不爱孩子,孩子就不爱他,只有爱孩子的人,才能教育孩子“。师爱是人间任何一种爱都无法比拟的,因为这种爱是一种不计回报的、无私的、广泛的、没有血缘关系的爱,是无比  相似文献   

12.
师之爱     
马卡连柯说过:“爱是教育的基础,没有爱就没有教育。”的确,没有的爱的教育就和没有水的池塘一样。但是,到底要怎样爱才能为为受教育者所接受呢?一个字——真,正如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所说的“把整个心灵献给孩子们”,真心实意地对学生,这就是我接下来要讲的真爱。世界上的爱各种各样,而班主任对学生的爱是一种复杂而高尚的精神境界,教育心理学家认为,这种爱是由班主任的理智感、美感和道德感凝聚而成的一种高尚的教育情操。这种爱不同于父母对子女的天然的爱,它蕴含更多的社会内容,具有广泛的社会意义。  相似文献   

13.
爱生二三事     
教育家夏丐尊说:“教育之没有情感,没有爱,如同池塘里没有水一样。没有水就不成为池塘。没有爱就没有教育。”师爱对学生来说是一种鞭策和激励,能够得到教师的关爱,是每个学生最起码的心理需求。我秉承“用爱来交换爱”的理念,时时给予学生爱的温馨,爱的信任,爱的享受和爱的期待,对学生的成长和进步起了很大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14.
用爱去召唤     
爱是教育的一个永恒的主题,没有爱便没有教育。正因为有了爱,一个个教育的神话才应运而生。爱是一种信任、一种尊重、一种鞭策、一种激情,爱是一种触及灵魂的教育过程。也正是“爱”赋予了我们教师人格的魅力。  相似文献   

15.
教育学生是我们教师的崇高职责,但如何用爱心来教育学生,存在着两种不同方式爱的误区。一种是采用高压狠罚的变态之爱,理由是古人曰:“打是喜欢,骂是爱”;另一种是  相似文献   

16.
<正>爱是人们身上普遍存在的一种心理需要,世界上没有任何一种爱能和师爱相比拟。人们都说母爱伟大,可是母爱在某种意义上却是一种生物的、本能的、自然的骨肉之情,而师爱则是一种社会的、高级的、政治的感情。师爱是教师热爱人民、热爱教育事业、热爱祖国未来的具体表现,是教师师德的核心内容,是教师承载人类精神文明的重要标志,师爱是教师做好教育、教学工作的前提。为此,在二十一世纪的今天,研究师爱,进一步加深对"师爱"的理性认识,使师爱在教育教学中作  相似文献   

17.
如果向已经做了父母的人问上一句:您爱自己的孩子吗?或许大家都认为这是多此一问。但是在笔者看来,“爱孩子”和“会爱孩子”是完全不同的概念——“爱孩子”是一种连老母鸡都会的本能,而“会爱孩子”则是时代对现代父母提出的更高要求。特别是现在,家里只有一个孩子,既要让他成人又得让他成才。所以,作为孩子成长道路上的第一任老师,父母不应该只是给予孩子爱,更应该给予孩子正确的爱。一、爱孩子,要给他一个好的家庭环境。美国的教育家黛安·E·帕普利和萨利·W·奥尔兹有这样一段话:“如果儿童生活在批评的环境中,他就学会指责;如果生活…  相似文献   

18.
<正>当校长以来,我一直在思考一个问题,就是如何当好一位校长。如何当好校长呢?这绝不是一两句话就能说清楚的事。不同的人,当着不同的校长,看法也不尽相同。在思索中摸索,在摸索中思索,我对如何当一位好校长产生了自己的想法。一、爱是教育成功的基础没有爱就没有教育,没有爱的情怀,就没有优秀的教师和优秀的校长。有人说爱自己的孩子,是动物的本能,爱别人的孩子是圣人。我觉得,作为校长,不仅要爱学生,也要爱教师,不仅要爱优秀教师,更要试着去爱与你作对的教师,去爱那些有这样那样缺点、错误的教师,爱教师这个职业,爱校长这个职位,爱让校长学会包容教师和学生。爱往往让我们创造奇迹。大家能在一起  相似文献   

19.
有人说:教育就是爱,成功的教育就是巧妙地施爱。在社会飞速发展、改革开放不断深入的今天,人们对教育工作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对师德师风有了更高的期待。我认为,师德的核心是爱与责任。师爱是教育的灵魂,爱自己的孩子是本能,爱别人的孩子是神圣。"以己之爱,启他心灵。"许多教育家都指出,没有爱就没有教育。教师要圆满完成教学任务,不断提高教育教学效果,"爱学生"是前提。教师要用满腔的爱心营造平等、民主、和谐的学习氛围。以  相似文献   

20.
没有空气、阳光和雨露,就没有绿色的大自然。没有爱,幼小的人类雏体,就不可能健康成长。谁个父母不爱自己的子女,孩子是父母的血肉,在许多人心里,甚至比自己的生命更重要。但对于每位父母来说,需要明辨的是:爱是一种本能,又决不仅仅是一种本能,在它的升华过程中,要排放出若干杂质和废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