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1 毫秒
1.
毋庸置疑,因为互联网和数字技术的介入,使得这个世界的边界、规则和图景一天天以令人眼花缭乱的方式发生着改变,也使得世界及中国的传媒业发展都处在了一个深刻转型的变革海洋之中。当然,不仅仅是那些由报纸等传统媒体衍生的网络媒体,也包括大大小小的门户网站们,它们的发展重心,发展模式都与以前呈现出了很大的不同,处处体现着信息时代的崭新特点。[第一段]  相似文献   

2.
当数字技术以眼花缭乱的方式改变着我们这个世界的边界、规则和图景的时候,惟有深刻把握其力量作用的价值底蕴的人,才能在这场伟大变革中成为时代的弄潮儿。《全国报纸出版业“十一五”发展纲要(2006~2010)》提出,在未来5年的时间里,报纸出版业发展主要目标之一就是发展数字报业。我们认为,从网络版的经营做起,是实现我国报业从纸媒向数字报业平滑过渡的基本路径。  相似文献   

3.
一、经营网络版:实现我国报业从纸媒向数字报业平滑过渡的基本路径 当数字技术以眼花缭乱的方式改变着我们这个世界的边界、规则和图景的时候,惟有深刻把握其力量作用的价值底蕴的人,才能在这场伟大变革中成为时代的弄潮儿.《全国报纸出版业"十一五"发展纲要(2006-2010)》提出,在未来5年的时间里,报纸出版业发展主要目标之一就是发展数字报业.我们认为,从网络版的经营做起,是实现我国报业从纸媒向数字报业平滑过渡的基本路径.  相似文献   

4.
谌笛 《新闻窗》2007,(5):95-95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发布的《全国报纸出版业“十一五”发展纲要》,在深刻总结了当代中外报业发展经验的基础上,第一次正式明确提出了“数字报业”的理念,要求全国报业要在以往推行报业数字化的基础上,积极推行数字报业发展战略,“重塑报纸出版业的行业边界和业务形态,推动多元传播格局下报纸出版方式和经营模式的转型,[第一段]  相似文献   

5.
曾凡斌 《新闻传播》2006,(10):14-16
“数字报业”战略,已经写入《全国报纸出版业“十一五”发展纲要》(2006-2010)。国内的数字报纸也正在如火如茶地发展起来。但是数字报业战略的关键及需注意的问题是什么呢?本文从发行与广告入手。分析了数字报业战略的关键环节。并从收费、版权等方面指出数字报业战略发展所需要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6.
互联网时代的到来,为传媒业带来了发展契机,也给传统纸质报业带来了新的挑战。2006年8月,新闻出版总署报纸期刊管理司发布的《全国报纸出版业“十一五”发展纲要(2006-2010)》提出在未来五年的时间里,报纸出版业发展主要目标之一就是发展数字报业,同时启动了传统报业向数字报业转型的“数字报业实验室计划”,  相似文献   

7.
在全球化、数字化的大背景下,国家新闻出版总署在“全国报纸出版业‘十一五’发展纲要”中提出大力发展数字报业的战略目标,同时启动了“中国数字报业实验室计划”,这为报业集团的发展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历史机遇,也为现代传媒产业迎来了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中国的报业应如何面对新媒体的竞争与挑战,如何创新报业的竞争管理,数字化将如何发展,这些是所有传媒人都十分关心的问题。  相似文献   

8.
2005年国家新闻出版总署发布的年度报业报告中明确提出"树立数字报业发展战略";2006年8月,又将"中国数字报业实验计划"写入《中国报纸出版业十一五发展规划纲要》,总体要求是"形成以传统纸介质报纸为基础,数字化、网络化内容产品和信息增值服务产品齐头并进的内容产品发展格局,把握舆论宣传和市场竞争主导权",与此同时成立了"中国数字报业实验室"(CDNL),目标是:探索数字化、网络化的新型报纸出版形态、运营环境和监管方式。  相似文献   

9.
为积极响应《全国报纸出版业十一五发展纲要》,近几年,国内报业纷纷开展了对数字出版的探索与实践。近日,中国出版科学研究所发布了《2007~2008中国数字出版产业年度报告》,报告指出,传统出版业日益加快从出版工艺到出版介质再到出版物传播与流通方式的数字化转型的步伐,这个步伐正在全方位地改变着出版业的生存方式后者已经被层出不穷且日益壮大的新媒体公司所证明。2007年,  相似文献   

10.
曾凡斌 《新闻实践》2006,(10):19-20
“数字报业”战略,已经写入《全国报业出版业“十一五”发展纲要》(2006—2010),国内的数字报纸也正在如火如茶发展起来。数字报业战略的关键及需注意的问题是什么呢?本文从发行与广告入手,分析了数字报业战略的关键环节,并从收费、版权等方面提出数字报业战略发展需要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11.
2006年8月在北京召开第三届中国报业竞争力年会,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提出“数字报业”战略,并且正式写入《全国报业出版业“十一五”发展纲要》(2006-2010),纲要中指出确立数字报业发展战略,就是要积极应对传播技术变革挑战,重塑报纸出版业的行业边界和业务形态,推动多元传播格局下报纸出版方式和报业经营模式的转型,实现报业核心竞争能力与信息网络传播技术的深度融合,牢牢把握数字化、网络化条件下舆论宣传和市场竞争主导权。其中的所谓的报纸出版方式和报业经营模式,其关键还是离不开发行与广告,也就是说,实行数字报业之后,其发行与广告将有什么样的转型?报业将如何应对?  相似文献   

12.
2007年7月16日,在北京国际会议中心举办的第二届中国数字出版博览会开幕式上,新闻出版总署副署长、国家版权局副局长阎晓宏,发表了题为《大力推进数字出版业发展》的主题报告。该报告包括数字出版业的现状,问题与未来几年的发展战略三部分。以下为报告摘要。[编者按]  相似文献   

13.
李萍  李立靖 《新闻窗》2008,(4):108-109
2006年,新闻出版总署报刊出版管理司颁发了《全国报纸出版业“十一五”发展纲要》,正式提出了发展数字报业的战略。  相似文献   

14.
正电子信息技术的发展,将人类社会带入了数字时代。数字出版对传统出版业带来的机遇和挑战是显而易见的。在经历了网络的冲击与洗礼后,部分报纸、期刊出版单位的生产经营面临着举步维艰的境地,更多的报纸、期刊出版单位转变经营方式,纷纷加入数字化的竞争中。近年来,  相似文献   

15.
出版业对于社会文化宣传、教育、文化传承起着重要作用,同时还能够创造巨大经济利润,是具有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重要产业。新中国成立以来,尤其在改革开放后,我国多次进行国出版业改革,在出版强国战略实施中中国出版业得到空前发展,数字出版、传统出版都保持着良好发展势头。二零一四年,国家出版总局印发《关于推动传统出版和新兴出版融合发展的指导意见》,为出版业健康发展创造了良好政策环境,加快了中国出版业发展步伐。新时代背景下,中国出版业必须认清时代发展形势,积极探索新的发展思路,适应时代发展需求。本文将针对我国出版业现状与发展思路展开研究和分析。  相似文献   

16.
特区建设30年来,厦门新闻出版业在出版、发行、印刷等方面都取得了可喜的成就,新兴数字出版媒体正在崛起。但是其发展依然面临着诸如书报刊业出版弱势明显、数字出版进展偏慢、走向市场化的改革转型难度较大等难题和挑战。必须深化改革,以深练内功、虽小尤精;突出特色、彰显优势;增量改革,促进转型;利用同城化契机整合厦漳泉出版业资源,提升区域竞争力;调整产业政策,拓展行业发展空间;体现以人为本,创造有利于人才成长的体制机制等有力举措,来推动厦门新闻出版业的进一步创新发展。  相似文献   

17.
王毅 《军事记者》2011,(9):27-28
随着数字技术和互联网技术的广泛应用,数字报业已经成为世界报业发展的方向和潮流。传统的报纸编辑方式和经营模式已不能适应向国际化、市场化发展的需要,报业必须积极实施业态转型和数字化建设。报纸编辑必须改变传统的工作模式,适应报业的数字化、网络化发展。  相似文献   

18.
媒体技术的变革使得多数城市党报与其他类型的报纸一样,走上了报网融合、数字制作、数字发行的道路,尽管各类报纸之间、同类报纸之间,数字化的模式与程度各有不同,但却面临着一个相同的问题,即如何通过有效的广告经营使数字报纸获得可观的经济效益,使其具有和纸质报纸  相似文献   

19.
杨驰原 《传媒》2005,(7):4-8
2005年7月8日,首届数字出版博览会在北京国际会议中心召开,标志着我国数字出版直会大幕开启。国家有关行政管理部门的领导、科研机构、出版单位、数字出版相关企业、国外知名数字出版厂商的代表共聚蛊会,在“互联互通,共建共享”的会议主题下,展示国内外数字出版先进技术和成果,研讨中国数字出版发展的问题与出路。由于历史原因,我国很多产业的发展,都远远落后于西方发达国家,而在电脑技术和网络的发展与应用方面,我们抓住了发展机遇、几乎与发达国家同步。枝术的进步和网络的广泛应用,铺就了一条数字出版的高速路,而我国数字出版业却始终在高速路外的辅路上行走。如何认识产业发展的现状,破解产业发展的难题,使产业得以健康快速发展,是我国数字出版业亟待解决的问题,也是本届博览会主旨所在。我们认为,本届盛会是我国数字出版业驶入高速路前的盘整,对我国数字出版业的发展,将产生巨大推动作用,将引领我国数字出版业驰入高速发展的快车道。  相似文献   

20.
<正>数字报业,是近两年来报业应对新技术挑战中谈论比较多的一个话题。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已经把报纸出版业推向了历史性的变革关头。2006年8月,国家新闻出版总署制定的《全国报纸出版业"十一五"发展纲要》,首次把"大力发展数字报业"放在了一个战略高度,制定规划,精心实施。但是,要全面实施数字报业发展战略,不能只停留在概念上,而应当加紧探索、寻找实现产业升级的科学道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