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不妨学学曹操的“教子经”●李德山大家谈三国时期,曹操有一个儿子叫曹彰,很喜欢习武,曹操就根据他“好为将”的天性,向他传授武艺并教育他怎样才能当好一个指挥千军万马的将军。而曹操的另一个儿子曹植,聪颖过人,喜欢读书,曹操就支持、辅导他写诗作赋。后来,曹彰...  相似文献   

2.
7.曹操严格教子执法如山曹操,安徽亳县人,三国时期著名的军事家、政治家和诗人。他20岁时就被拜为仪郎的官职。他敢作敢为,执法如山。后来参与镇压黄巾起义,击败了多股封建势力,逐渐统一北方,官至丞相及大将军,封魏公。他的儿子曹丕称帝后,追尊他为武帝。曹操精兵法,善诗歌,有多种著述传世。同时在子女教育领域,他也有其独到的思想和做法。曹操在历史上被称为一代“枭雄”,其实他是一个有才华、有作为的人。曹操希望儿子能像自己一样秉公守法、成就一番事业。因此,在教育儿子的过程中,曹操不但言教,而且注重身教,促使他们努力成才。曹操有好…  相似文献   

3.
老牛舐犊     
三国时,曹操手下有一个极聪明的人名叫杨修。他恃才傲物,聪明得太外露了,几次让曹操差点下不了台。曹操十分气恼,后来终于找了个借口把他杀了。杨修的父亲杨彪,自儿子被杀以后十分悲伤,吃不下饭,睡不着觉,没几天工夫就瘦得不成样子。有一次曹操碰见他,惊异地问:“杨老先生为何瘦  相似文献   

4.
NO.1乔玄识曹操曹操小时候也是个混蛋,他叔叔是个老实人,看不惯他天天捣乱,便告知曹操的老爸好好管教他。曹操特别恨叔叔,一次看叔叔来,马上装犯病,口吐白沫。他叔叔吓坏了,赶紧告诉他爸,他爸过来一看,儿子不是挺好的嘛?曹操马上装作委屈:“叔叔一直不喜欢  相似文献   

5.
这是三国时期的一个故事:一天,丞相曹操想要称出大象的重量。他的大儿子和二儿子没有想出好的办法。他的小儿子曹冲建议,把大象牵到一只大船上,船承重之后下沉,在船的边上刻下吃水线深浅的记号,再将  相似文献   

6.
曹操这个人,历史上争议较大,褒贬不一,"功首罪魁非两人,遗臭流芳本一身",但总的来说,褒大于贬。《三国志》中称颂他"非常之人,超世之杰",《后汉书》中评价他"乱世之英雄",力主变法的政治家王安石更是他的粉丝,盛赞他"功名盖世知谁是,气力回天到此休",鲁迅先生也肯定他"至少是一个英雄"。曹操的几个儿子也很是了得,  相似文献   

7.
上期回顾:曹操的小儿子曹熊文不得武不得,惟一的爱好竟是打弹子,这让曹操伤透了脑筋。可曹熊不知悔改,还跟一个老乞丐学到了打弹子的绝招……曹熊开始闯荡弹坛。先扫平了他住的那条滚蛋街。滚蛋街上的弹子爱好者都想拜他为师,但曹熊现在没工夫教徒弟。不久曹熊便已称霸许昌。来  相似文献   

8.
三国时,魏王曹操的长子曹丕,8岁时便能画善骑,好弄刀剑;幼子曹植天资聪颖,思维灵敏。这年秋季的一天,曹操和夫人带着儿子曹丕和曹植在郊外游玩。日薄西山时,来到一座庄园前,曹操蓦地抬头一看,墙外攀有一物。他借题发挥,将此物用七言诗编成哑谜,让两个儿子猜出谜底,借以  相似文献   

9.
名人教子拾趣韩长代,张守生在我国,古今许多有识之士都极为重视对子女进行品德教育,而且讲究教育艺术,常寓教于文化艺术之中,被传为佳话。令教:东汉末期的政治家曹操对儿子们的要求很严格,他还特地颁布了一个《诸儿令》,主要内容是:儿子们在年幼的时候,我虽都喜...  相似文献   

10.
三国英雄论     
曹简评操和刘备是三国时代的乱世枭雄。现在人们都认为曹操是阴谋篡位的奸雄,而刘备是汉室的忠臣。我却不这么认为。表面看来,刘备忠于汉室,没有丝毫的称王称帝之欲。其实,只是刘备当时还没有这样的实力,当皇帝的想法他是早就有了。他儿子中有两个,一个名封,另一个名禅,合起来为封禅,即天子祭天地之礼,可见他念念不忘此类事,心底里想什么不是昭然若揭了吗?他在称帝时再三推让,这不过是做做表面文章而已。而曹操才是真正没有做皇帝这样的想法。他当时的实力已经足以称帝,但他却没有这样做,真正篡汉的是他的儿子曹丕。曹丕篡位称帝后,追封曹操…  相似文献   

11.
周锐 《小火炬》2008,(3):10-13
曹操的大儿子曹丕整天心事重重。他最大的心事是:四兄弟中,爸爸会让谁来接班?一天,早餐吃的是烧饼和油条。曹操就对儿子们说:"谁能以《烧饼与油条》为题做一首诗?"老三曹植面无难色,出口成章:  相似文献   

12.
七步之才     
此语出自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文学》。曹植是曹操的第三个儿子,从小爱好文学,具有非凡的文学才华,很受曹操的宠爱。曹丕是曹操的第二个儿子,一心想当魏世子,为了达到自己的愿望,想方设法使曹操对曹植反感,最后曹丕终被立为魏世子。  相似文献   

13.
煮豆燃萁     
【解释】燃:烧。萁:豆茎。用豆萁作燃料煮豆子。比喻兄弟间自相残害。魏武帝曹操的第四个儿子曹植,和曹丕是同母兄弟,很聪明,深得曹操的宠爱。到了公元220年,曹丕即帝位,史称魏文帝。虽然当了皇帝,可他很怕曹植篡权,总想找个借口把他杀掉,以除心腹之患。  相似文献   

14.
《观沧海》 师 同学们,有谁能讲一点关于曹操的故事? 生 我知道,他是一个很坏的人,他逃跑的时候杀了他的救命恩人。 生 曹操是一个奸雄,他想篡位当皇帝。 生 他多疑,而且很凶残,杀死华佗,自己脑颅里长毒瘤死了。 师 看来,曹操在同学们的眼里没有好的印象。其实,曹操是一  相似文献   

15.
才思敏捷的曹植曹操有个小儿子叫曹植,特别富有文采。十几岁的孩子就把《诗经》、《尚书》、诸子百家的书读遍了,而且善于创作诗赋。有一次,他正在写文章,曹操来到旁边站色言他写字。吕经超蠢越吕欢他这个儿子,自富自语地说:“我的儿子长得问英俊国!”回栩听了和非...  相似文献   

16.
一提起曹操,不少人就会把他和“奸雄”这个词联系起来。不是吗?他 “挟天子以令诸侯”,他“宁可我负天下人,不让天下人负我”,杀了杨修、华 佗…… 不错,这些看法中的确有一些历史的影子,但更多的根据却是小说《三 国演义》。由于作者是站在蜀汉王朝的立场来观察分析一切的,就自然会用 艺术的虚构与夸张的手法来把曹操塑造为一个反面的典型,更由于数百年 来戏曲舞台上的反复加工,曹操的那张“大白脸”的确是难以洗干净了。 其实,曹操不仅是汉末一位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和文学家,还是一位 大诗人,他和他的儿子曹丕、曹植以及“建安七子”再加上女诗人蔡琰(蔡文 姬),共同掀起了一个文人诗歌的高潮,形成了以复兴乐府诗、繁盛五言诗 为内容,以突出“现实性、抒发性、通俗性”为特点,以“风清骨峻”的建安风 骨为标志的富有阳刚崇高之壮美的文学流派。曹操是建安文学的开创者, 对于这一流派的发展,他功不可没。 曹操的诗歌,流传至今的有20余首,全是乐府诗。这些诗反映了汉末  相似文献   

17.
曹操有四个儿子,其中曹丕(pī)和曹植是一母所生。曹植从小聪明非凡,十几岁的时候,就读了不少书,能写很出色的文章。曹操试了曹植几次,觉得他确实才华出众,就对他特别宠爱,多次想立他为太子,只是因为有些大臣反对,才决定不下来。曹丕文才也很好,但比不上曹植。他怕自己地位不稳,就想方设法讨曹操喜欢。有一次,曹操外出打仗,曹丕、曹植都去送行。临别的时候,曹植马上念了一段颂扬曹操功德的文章,大家听了十分赞赏。这时有人在曹丕耳边小声说:“大王要离开了,你只要表示伤心就是了。”曹丕赶紧抹着眼泪向曹操告别,曹操很受感动,也掉下了泪。这…  相似文献   

18.
名人谱曹冲:字仓舒,是曹操的第七子,建安元年(公元196年)由环夫人所生。曹操有二十五个儿子,其中曹操最  相似文献   

19.
曹冲是曹操的儿子,他非常聪明。据说,他小时候称过一只大象。有一年,外国使节送给曹操一只大象。丞相,这就是大象。送象是好事,但你为何牵着象不走大路,专走百姓的农田呢?毁坏农田,你该当何罪?冤枉啊,我是遵照中国的风俗来做的。中国人不是常说“马走日,象走田”嘛!对了,丞相能  相似文献   

20.
鲁迅先生曾经说过,其实,曹操是一个很有本事的人,至少是个英雄。然而,一部罗贯中的《三国演义》却将曹操塑造成一个大奸大恶的人物,以至在世人眼中,曹操也变得十恶不赦了。那么,曹操究竟是一个什么样的人物呢?他与《三国》中的正面人物刘玄德,到底谁更接近“英雄”这两个字呢?请容我发表一番浅见。首先,在世人眼光中,刘备区别于曹操的第一大特点就是忠诚。刘备是汉朝的帝室之胄,是中山靖王刘胜之后,他对于汉朝,可谓忠心耿耿,而曹操位极人臣,在朝中飞扬跋扈,常怀篡逆之心。其实,早期的曹操对汉室也是忠心耿耿的,否则,他就不会冒生命危险行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