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观点     
如何破除发达地区的"高考特权"?大众日报近日,全国人大代表洪可柱在博客上发表《取消发达地区的高考特权》的议案,提出要"取消发达地区高考特权"。他摆出了"在北京能上清华的分数,在一些地方上不了重点大学,在北京能上重点的,在一些省则无学可上"等事实,提出了"建立30所名校联考统招的制度"的操作方法。(3月4日《新快报》)洪可柱代表的议案,提出了一个无法回避的现实问题。在高校录取方面,发达地区明显比其他地区具有较大的"优势",由此而形成了一种巨大的教育不公——不仅是受教育机会的不平等,还有享受教育资源的不平等。因此,消除发达地区的高考特权,是高考改革的大方向,这一点毫无疑问。  相似文献   

2.
"高考移民"是指考生为了增加录取的机会,利用各地高考分数线和录取率的差别而采用转学、迁移户口等方式,到教育欠发达地区或教育发达地区应考的现象.  相似文献   

3.
所谓“高考移民”,是指由于我国在教育欠发达地区、北京地区以及其它教育发达地区实行差别高考录取分数线,于是录取分数线高的教育发达地区的考生,纷纷采取转学,迁移户口等办法到教育欠发达地区和录取分数线低的教育发达地区去应考的特有的现象。  相似文献   

4.
愈演愈烈的高考移民现象,实质是在当前高考监督机制和录取机制不完善情况下高考移民收益大于移民成本的产物。通过提高高考报名门槛、加大对教育不发达地区的教育投入和缩小各地分数线的差距等方法,从根本上提高移民成本、降低移民收益,才是缓解、遏制考移民的良方。  相似文献   

5.
《教育》2010,(8)
熊丙奇3月3日在《大河报》撰文:《规划纲要》提出了未来高考的五种录取办法。对于这一多元录取机制,舆论在认为其有突破的同时,也担忧会不会拉大不公平。对于不发达地区、农村地区的孩子来说,这五种录取办法,如果操作不好,考上重点大学的机会就会更小。  相似文献   

6.
师范教育是可持续发展战略中非常重要的一个方面。从现今师范专业学生就业状况看,仍出现教育资源配置不均衡的问题。2007年基础教育单位就业市场呈现经济发达地区重点中学师范趋向饱和,高考改革对小学科学教师需求减少等特点。  相似文献   

7.
在现行教育投资体制下,由于贫困地区地方财政薄弱和困高考不断向发达地区输送人才而形成地方教育财政流失,贫困地区的教育发展严重缺乏经费保障。改革现行教育投资体制既须强化“分级办学”,保证地方投入,又须增加中央和省对发达地区征收宏观调控教育税及发达地区对贫困地区的教育成本补偿税。  相似文献   

8.
张衡科 《教师》2022,(5):57-59
基于物理学科核心素养的竞赛培养及高考复习不仅是新课程改革的具体要求,也是取得新高考评价成果的保证.文章作者在西部县区不断摸索学科竞赛与高考复习的教学实践策略,借鉴发达地区学校的经验,结合甘肃省陇西县第一中学实际,组织竞赛辅导与课堂教学,致力寻求适应西部发展中地区高中物理竞赛教学策略及高考复习的经验总结与成果分享.文章从...  相似文献   

9.
沈彬 《高中生》2012,(28):49
最近,"异地高考"改革进入快车道。一方面这是为了解决城市新移民的子女升学障碍,另一方面",异地高考"还指向高考录取公平问题。一些"高考大省"的考生,对以京沪为代表的发达城市,以及边疆教育落后地区的低分录取,一直难以认同。  相似文献   

10.
我国的高考从2004年开始部分省份分省自主命题,到2016年11个省份主动放弃自主命题,高考经历了从"统一"到"多元"再到"相对统一"的过程。分省命题后,部分省市对命题积极改革创新,促进了英语命题质量的提升。与此同时,相对统一命题,分省命题也有自身显著的弊端。为了鼓励改革同时减小改革风险,现阶段仍然很有必要保留少数几个发达地区的自主命题权。  相似文献   

11.
不同年代的高考,都有各自的烦恼 提到高考,每一个经历过的人,都有一份属于自己的独特记忆.想到我的高考,在那个单纯、青春的年华里,同现在众多的考生一样,为了考上一所理想的大学而努力学习着.现在想想,那个时候能顺利被理想大学录取困难还是比较大的,估分填志愿、梯度志愿、几乎不存在的高校宣传以及并不发达的网络资源等,都是志愿填...  相似文献   

12.
高招录取的季节,“分数线不统一”以及“高考移民”问题再次成为人们关注的热点。毫无疑问,现行的凸显地区差异的条块分割式的高招政策确有问题,至少在逻辑上是讲不通的。录取分数线低的地区被形象地称为“高考洼地”。但现在的“高考洼地”却明显分为两类:一类是教育比较落后的地区,如西藏、青海、新疆、云南、内蒙古等省区;一类是教育比较发达的地区,如北京、上海。落后地区的教育资源少、教育环境差,所以要照顾,这是一种逻辑;发达地区自认为教育质量高、学生素质高,所以也要照顾,这又是一种逻辑这难道不是典型的“自相矛盾”吗?因为我国…  相似文献   

13.
何勇 《师道》2013,(1):12-12
该方案的条件并不算高,比较公平,绝大多数农民工子女能够达到这一标准l但此方案不具有可复制性。因为并非全国各省都存在异地高考难题,而只是少数省份存在,即北京、上海、广东、山东、浙江、江苏等沿海发达省份才存在严重的异地高考难题,而黑龙江省恰恰属于异地高考问题不太严重的非主要农民工输入地、故黑龙江版异地高考方案对于沿海发达的农民工输入地省份来说没有可复制性。  相似文献   

14.
我国按经济发达程度可分为发达地区、不发达地区和贫困地区三类,其城乡差别自然也有上述三类。在这三类地区中,各类地区的城乡差别就其生产方式、生活方式以及思想文化诸方面也各有其自己的特点。和发达地区相比,不发达地区与落后地区占国土面积最大,人口也最多,研究这两个地区的城乡差别,并从中找出规律性的东西,在今天颇具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5.
高考加分政策通过竞赛优胜加分的方式来引导中学实施素质教育,其初衷是好的,可是在发展的过程中间,由于操作的人为性和趋利性影响,高考加分政策已经异化为一种权钱的交易,扭曲了教育的公平原则,拉大了发达地区和欠发达地区之间教育的差距,产生了一系列不良的社会影响。  相似文献   

16.
作为与京师大学堂同时问世的百年学府,我校曾创造过无数让人引以为傲的辉煌。但近年来,我校发展却遭遇瓶颈,这与现行高考加分政策不无关系。它深刻影响了高考布局,急剧拉大了我校与发达地区学校的差距,使我校面临极大困境。  相似文献   

17.
本文运用现代发展经济学的分析方法,结合我国实际,对我国不发达地区的基本经济特征进行实证性分析,以期对我国不发达地区的现状加深认识和了解,明确不发达地区在经济发展过程中面临的主要困难和经济发展的主要目标和方向。这种研究,对于发展经济学与我国经济发展实践的结合,对于国家研究和制定不发达地区的经济发展政策都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18.
曾莉萍 《成才之路》2013,(34):26-26
从高考录取的比例来看,经济较落后的地区考生要比经济发达地区考生的录取比例低得多。要结合山区经济条件和实际情况,构建实验教学环境,对物理实验教学进行改革,进一步培养学生实践能力,促进学生成才。  相似文献   

19.
用可持续发展理论,分析影响不发达地区可持续发展的制约因素,提出了不发达地区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原则和途径.  相似文献   

20.
二元经济的区域发展政策发展中国家存在着经济发达写不发达地区的二元结构。作为二元主体的发达地区与不发达地区的经济不是孤立存在的,它们彼此之间存在着两种相反相成的效应。即“扩散效应”和“回程效益”。前者使生产要素从发达地区向落后地区分散,客观上起了缩小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