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有人对今天的年轻人这样描述:“吃着麦当劳,喝着可口可乐,穿着奇装异服,看着美国大片,听着爵士摇滚,读着网络小说,学着西方礼仪,说着各国洋文……”外表光鲜青春时尚的背后,隐藏着的却是苍白的思想和一颗浮躁的心。这是一个“物质主义”盛行、“快餐文化”畅销的时代,传统精神之于大众已渐行渐远。  相似文献   

2.
随着社会的发展,时尚流行的东西已经成为广大社会青年的追求。与此同时,各种时尚潮流的冲击也正逐渐向中学生蔓延,尤其是一些“奇装异服”也已经在校园里流行。这在一定程度上给学校的日常管理带来了不少麻烦。因此,如何正确地分析学生“奇装异服”背后隐藏的心理原因,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服饰观、审美观也就成为我们当前必须面对的课题。  相似文献   

3.
美育即审美教育、美感教育或情感教育,其根本任务是要丰富学生的精神世界,提高学生的审美修养,发展形象思维,激发创新意识,促进学生个性健康发展。然而在美育越来越被人们所重视的今天,又常常出现一些不和谐的画面:在生活中不少学生穿着奇装异服却自诩新潮,跟风“超女”“快男”,言行粗鲁无礼并以丑为美;面对一幅作品,除了“好看”“不好看”之外再找不出其他形容词……  相似文献   

4.
薛秋影 《考试》2011,(4):11-12
还记得刚担任班主任的时候,我经常遇到一些不曾料想到的尴尬场面。比如,穿着刚买的一套新衣服,还没走到教室,便遇到班里最调皮的男生:"哎哟,美女班主任来啦!可不得了,还穿着奇装异服呢!"他的高声叫唤,立即引来了全班同学好奇的目光,我顿时手足无措;在批评一名学生作业不能按时完成的时候,有个调皮的学生突然在旁边来一句:“还不许别人忘记了?谁的脑子都是爱因斯坦呀?”意外情况一下子便让我瞠目结舌……  相似文献   

5.
在国庆的漫展上,最令人印象深刻的一件事是,—位带着孩子来逛漫展的家长望着表演Cos的场地中形形色色穿着“奇装异服”的Cosplayer和台上“狂放”“出位”的表演时,紧皱着眉头,一副“世风日下”的样子,但在看到商家陈列的7、8种水手服的时候,眉头舒展了,点点头对女儿说:你穿这个我还能接受,不太露,还象个学生的样子。先不说这位家长的观点我们认不认同,但非常明显的一个事实是,这位家长的观点恐怕代表了相  相似文献   

6.
到牛津来的旅客,夏季最多,一是天气好,另一个原因可能是每逢六月都会有别地方罕见的人造景观出现在牛津的街头。它可算是奇装异服的游行,表演者是学生,他们穿着引人注目的大学礼袍赶赴考场!男生穿着黑色西装绑个白色蝴蝶结领结,女生穿着白衬衫,脖子上绑着黑丝带,男女都披着礼袍。给大一生穿的礼袍是裁剪简  相似文献   

7.
感受时尚     
“时尚”的解释是当时的风尚,它的近义词是“流行”。“流”是一种速度,而“行”则是一种状态。年轻人喜欢追求时尚,因此时尚总是与青春有着密切的联系。我是个中学生,每天穿着学校里统一发的校服,背着沉重的书包,两点一线地穿梭在家和学校,自以为是被时尚拒之门外的寂寞小孩。每每看着邻居的小女孩穿着时尚的衣服,背着时尚的小包,去看时尚的电影,心里难免有点蠢蠢欲动的感觉。有一次,爸爸妈妈不在家,我试着去接触时尚,穿上了妈妈的高跟鞋,顿时觉得高多了,拎起一个时尚的小包,感觉特好!一路上,学着平时看到的时尚女孩,扭着腰,一摆一摇地走在…  相似文献   

8.
今年的新生话剧大赛几乎成了造型大比拼.现场四处蹦趾着穿着各式奇装异服的人物,有头顶锅盖的.胸顶气球的.还有背上插着两把扫把,扫把上还挂着一大串铃铛的。  相似文献   

9.
新词句     
Fag Hag “Fag”在美国俚语中可以指男同性恋。“Hag”指女妖、女巫。“Fag hag”是一个褒贬因人而异的俚语,指和男同性恋者有亲密友谊的女性。“Fag Hag”在美网东西海岸的大城市很常见,尤其是时尚、演艺、音乐界。  相似文献   

10.
“这道题的答案你是如何得出来的?”老师问,“这道题我做过,我知道答案。”学生答。 “学校不让穿奇装异服,你为什么还穿?”老师问,“我看满大街的人都穿,我就穿。”学生答。  相似文献   

11.
《初中生》2014,(2):42-43
正兔子服、恐龙服、哈利波特学院服、超级马里奥战袍……2013年10月24日,在江苏镇江一中学校运动会的开幕式上,一群身着奇装异服的学生入场。这是一场与众不同的运动会开幕式。学生们的穿着混合着古代风、民国风、少数民族风、外国风,还有各种没有名字的原创服装,令人眼花缭乱,堪称一场"cosplay(角色扮演)大会"。  相似文献   

12.
“奇服”不奇“余幼好此奇服兮”中“奇服”一词 ,教材注为“奇特的服装 ,指下文的长铗、切云冠等”。人教版教参也就据此理解为屈原自小爱着奇特服装 ,以示德行高洁 ,志向远大。这种解释或许本于王逸的《楚辞章句》 :“言己怀德不用 ,复高我之冠 ,长我之佩 ,尊其威仪 ,整其服饰 ,以异于众也。”殊不知 ,《周礼·阍人》中严格规定 :“奇服怪民不入宫。”而且先秦时期 ,“服以为礼 ,服以为仪” ,冠服与仪礼是密切关联着的。试想 :深谙礼制的楚大夫屈原 ,又怎会穿着奇装异服出入宫廷呢 ?也许有人认为 ,这只是诗人借机表露自身的高洁品质而已 ,…  相似文献   

13.
双周犀利事     
与GOZO携手演绎80年代经典风格 今次为大家带来一个全新的日系品牌Gozo。以日本东京街头的年轻族群为主.整体设计风格以“运动’、“轻松”及“活泼”为调性,偏离传统与前卫,拥有自我主张的新世代族群,在“GOZO”的时尚衣橱中轻松享受穿着的乐趣,依个人的喜好重复搭配展现出拥有自我风格的百变造型。  相似文献   

14.
古时所称“足衣”,有内外之分,既指鞋,也包括袜。汉代以前的鞋称为“屦”,是用丝、麻、草或皮等材料制成。一般百姓只能穿着草编的屦,即草鞋。草屦也作为丧服或罪人的刑服。比草屦稍好一些的是葛屦,即用葛藤纤维编织的鞋,是一般平民穿着的鞋。  相似文献   

15.
我担任班主任的这个高中班,学生们思想活跃,敢想敢说。但有些学生由于思想方法片面,对社会、对生活缺乏本质的理解,因此有许多见解似是而非。比如,有的学生认为穿奇装异服、留长发是“个人兴趣”问题,没有什么了不起;还有的学生专注社会上的“阴暗面”,在生活上同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比,说泄气话。  相似文献   

16.
学生抱着鸡蛋,整天“心惊胆战”,度日如年;大冷天.学生穿着拖鞋进教室上课,寒冷难当。实施这一切,教师的理由冠冕堂皇,美其名曰“感悟真情”.“培养学生讲卫生的习惯”。  相似文献   

17.
《小学教学参考》2008,(6):24-24
据华盛顿当地媒体报道,美国佛罗里达州参议院近日通过一项法案,禁止学生在校内穿“哈哈裤”(腰线低于胯部的裤子)或露出内衣。这一法案的推动者、民主党参议员加里·斯普林说:“佛罗里达州是美国第一个推行这项法案的地区,这一措施将使学生明白:应以学习为主,而奇装异服会影响他们的前途。”  相似文献   

18.
有一个人,不论严寒酷暑,不论刮风下雨,总在上学的第一时间站立校门口迎接师生;人进中年,肤色黝黑,体型富态,穿着朴素而不乏时尚,谈吐风趣而无架子,让人总觉一见如故;使一所西部山区“县城中学”在2006年创下高考奇迹,引起世人瞩目,媒体关注;老师尊他“贺校长”,学生称他“和(贺  相似文献   

19.
<正>在日本,女孩子满20岁时要举行成人礼。那一天她们要穿着量身定制的和服,化着精致的妆容,去神社祈福,与同伴漫步。所有人都会向身着民族服饰的她们投去祝福和欣赏的目光,不会有人觉得她们穿着"戏服"和"奇装异服",因为她们始终都保持着在重大庆典、节日时,穿着民族传统服饰的习俗。除了日本,朝鲜和韩国也会在重大的节日时穿着自己的民族服饰庆祝。我们中国有56个民族,每一个  相似文献   

20.
真正的“潮人”,并不是穿着举止时尚的人,而是引领潮流、影响一代年轻人的人物;真正的“潮事”,并不是许多人争相去做的事,而是真正能震撼你内心、改变你人生的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