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我认为,照相机的闪光灯之所以影响拍照,是因为闪光灯光源在单位面积内太亮。所以我想把闪光灯的光源藏进相机里,用一种特殊的外罩纸(能透光,且有磨砂玻璃效果)把刺眼的灯光遮住,  相似文献   

2.
秋风 《课外阅读》2007,(7):17-17
同学们,当你到名胜古迹游览时,可以看到很多古迹都挂着"禁止拍照"的牌子。禁止拍照并不是产权的原因,而是因为拍照时的闪光灯会对文物造成损坏。  相似文献   

3.
还有些寒意,老师就带着我们出门了。我们分成两人一组,其中一个当"照相机",另一个当摄影师,要给悄悄冒出来的春天拍照。到了江边。我请搭档李远阳闭上眼睛,然后选准一棵不知名的树,"调"好"焦距",让她的眼睛(这是照相机的镜头  相似文献   

4.
跑道周围有一大批来自各国的记者,纷纷将照相机对准了张卡,闪光灯发出的光让张卡有些睁不开眼睛。观众台上座无虚席,右面是中国的观  相似文献   

5.
引例:下列关于实像和虚像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虚像能用眼直接观察到但不能显现在屏上。 B.实像能呈在屏上但不能用眼睛直接观察到。 C.实像是实际光线会聚而成的,能用照相机拍照。 D.虚像是由光线的反向延长线会聚而成的,能用照相机拍照。  相似文献   

6.
木木 《小读者》2010,(4):53-53
缩微书这种书是用缩微胶卷或缩微卡片来储存图书的。用微型的照相机,把书上的文字和图画拍照下来,缩得很小很小,人的眼睛是看不见的。阅读时,借助读书器或复印机,能把文字和图画放大,供人们使用。如果用最先进的激光打点法,则可在一盘特殊的胶卷上记录100多万册图书的全部内容。  相似文献   

7.
《红领巾》2007,(10):56-56
我们在名胜古迹参观游览时,常常看到“禁止拍照”的牌子。为什么禁止拍照呢?因为拍照时闪光灯发出的光会对文物造成损坏。[第一段]  相似文献   

8.
到名胜古迹浏览,可以看到很多古迹都挂着“禁止拍照”的牌子。禁止拍照并不是产权的原因而是因为拍照时的闪光灯会对文物造成损坏。  相似文献   

9.
例1 请指出以下三句话中的不当之:(1)虚像不能呈现在屏上,因此照相无法拍摄虚像.(2)物体在眼睛的视网膜上所成的都是正立的.(3)某人站在岸边,用渔叉对准水中鱼叉去,一定能百发百中.分析和解:(1)虚像可以用照相机摄.被平面镜反射的发散光,或被凸透折射后的发散光,跟从“虚像处射来”光是一样的,因而可以拍照,但拍摄时物距,是照相机镜头到虚像的距离.图即为用照相机拍摄的山在水中的虚像。(2)眼睛的晶状体相当于凸透镜,物通过晶状体在视网膜上所成的像,是倒、缩小的实像.(3)我们知道,通常眼睛看到水中的,实际是鱼的虚像.人对着鱼的虚像叉,这…  相似文献   

10.
同学们知道,我们的眼睛好像一架精密的照相机。眼睛前面的晶状体就像照相机的镜头,它是用凸透镜成像的。当看到景物时视网膜上就会形成清晰的像,由视神经把这些信息传递到脑,我们就感觉到景物的形象了,也就是看到这些景物了。  相似文献   

11.
瞳孔最主要的机能是调节入进眼睛的光量,如同照相机上光圈的作用。当在光亮处时,瞳孔则缩小,在暗处,瞳孔则扩大。因此,当看近处物体时,由于物体的反射光强,瞳孔就缩  相似文献   

12.
早教Q&A     
Q 我家是个大家庭,靓靓是我家第一个宝贝,所有的人都很宠爱她。为了记录下她成长的点点滴滴,家里人老是抓着相机给宝宝拍照。但我觉得闪光灯很刺眼,它会不会对宝宝造成伤害呢?A 宝宝出生时眼睛还没有完全发育好,出生第一年,他的视力能力会逐渐的发展,在1周岁的时候接近成人水平。在这一年中,任何强光刺激都会对宝宝的视力造成伤害。你们应将相机设定为不闪光模式,并尽量选择在自然光下拍照。  相似文献   

13.
自动对焦的革命ContaxAX采用在照相机机身内部移动输片机构进行自动对焦。当1985年出现能自动对焦的35毫米的照相机时,它提供了一种能更快获得清晰照片的方法。除此之外,它还让不会使用标准单镜头反光相机(SLR)的人能用先进的相机拍照。实际上过去的...  相似文献   

14.
照相机拍照时,在不同的光照环境下,光圈和快门都有一定的组合.按照其组合调节照相机,才能拍摄到理想的照片.下面是第13届初中应用物理知识竞赛中的一道题所提供的数据,它是某一照相机在某一光照条件下光圈与快门的几种正确组合:  相似文献   

15.
通过实验可知:凸透镜成实像时,当物距逐渐增大的时候,像距逐渐减小,像的大小也逐渐变小;当物距逐渐减小的时候,像距逐渐增大,像也逐渐变大.上述规律,可以把它归纳为这样一句简短的话:“物近、像远、像大;物远、像近、像小.”这样,记忆起来就比较容易,而且应用也方便.例题用同一只镜头焦距不变的照相机拍照时,要使底片上的人像再大一些,应当:()A.人离照相机远一些,暗箱拉长一些;B.人离照相机远一些,暗箱缩短一些;C.人离照相机近一些,暗箱拉长一些;D.人离照相机近一些,暗箱缩短一些.解析照相机是利用凸透…  相似文献   

16.
生活体验:在用照相机拍摄远处的物体和近处的物体时,通过调节像距(即调节暗箱的长度),使远处的物体和近处的物体通过镜头(凸透镜)所成的像都能清晰地落在胶片上.提出问题:人的眼睛也相当于照相机,那么眼睛是怎样清晰地看到远处的物体和近处的物体呢?猜测和假设:人眼睛能看到物体,是物体通过晶状体(相当于照相机的镜头——凸透镜)在视网膜上成倒立、缩小的实像.这时,像距(即晶状体到视网膜的距离)是不变的,眼睛要将远处的物体和近处的物体的像都成在视网膜上,由于物距的不同,势必是晶状体焦距发生了变化.制定计划和设计实验:选用焦距分别为f…  相似文献   

17.
小欣有一只会拍照的熊猫玩具。你看,小熊猫多神气,身上背着照相机套,手中捧着一架照相机,它一边转圈,一边拍照。拍的时候,照相机还会一闪一闪地发亮呢!小欣可喜欢这只小熊猫啦,每天让小熊猫给他拍照,一会儿背支冲锋枪,一会儿又学个孙悟空,小熊猫咔嚓、咔嚓把这些模样  相似文献   

18.
橡皮+铅笔=橡皮头铅笔,帽子+大衣=风雪大衣,闪光灯+照相机=带闪光灯的照相机,水杯+调色盘=带水杯的调色盘……你能在这件东西上添加些什么吗?把这件东西和其他东西组合在一起,会有什么结果?在"星期天发明俱乐部"里,老师在给同学们讲解"加一加"的发明原理,  相似文献   

19.
片断一:“拍照” 师:今天这节课,我们要学习“照相”。你们都带照相机了吗?生:(露出疑惑的表情)没带!师:别“骗”我!我都看见了,人人都带来了。(生更加迷惑了)师:(在黑板上迅速勾画出一双眼睛)这是什么?  相似文献   

20.
人的眼睛相当于一架照相机,晶状体相当于照相机的镜头,视网膜相当于照相机内的胶片,从物体发出的光线经过晶状体(相当于一个凸透镜)在视网膜上形成一个倒立、缩小的实像,分布在视网膜上的感光细胞将这种刺激通过视神经传给大脑,人们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