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在高中《物理》(必修加选修)第十八章“电磁振荡”一节中,振荡电流的变化图象超前电荷变化图象π/2相位(T/4时间).这是什么原因呢?在多年的教学中,经常会遇到学生提出这样的问题,如果能让学生掌握振荡电流的变化规律和电容器极板上电荷的变化规律,并且能  相似文献   

2.
上学期,我在教学工作中经多次实验,成功地制作了“演示用晶体管低频振荡器”.它可以演示无阻尼低频等幅振荡电流的产生,并定性说明振荡电流的频率跟电感量和电容量之间的关系,使用效果良好.现介绍于后,供同志们参考.一、电路原理与元件选择“晶体管低频振荡器”的电路如图一所示.由  相似文献   

3.
用发光二极管演示振荡电流实验的研究通城县双龙乡学校吴忠甫(437400)图1是用大型演示电流表做LC振荡电流实验的原理图,为了便于学生观察,电流表指针的偏角要尽量大,因此实验中产生的振荡电流的周期要与演示电表的固有周期相近。我们知道电流表指针的固有振...  相似文献   

4.
由电容器C和线圈L组成的回路称为LC振荡电路,在振荡电路中,由于发生电磁振荡丽产生的按正弦规律变化的交变电流叫振荡电流.在振荡电路产生振荡电流的过程中,  相似文献   

5.
振荡电流是交流电的一种,可是普通的交流电频率很低,只有几十Hz,比如我国的交流电是50Hz,振荡电路是发射或接收电磁信号的电路,要很好地发射电磁信号,就要尽可能地向四周辐射电磁能量,而辐射的能量跟振荡电流频率的4次方成正比,即频率越高,辐射效果越理想.振荡电流就是高频交流电,其频率范围一般是1~几十MHz,所以普通交流电的辐射效果很差,一般不能发射电磁信号.  相似文献   

6.
为帮助学生熟练地掌握LC振荡电路图象类试题的解题方法,在教学中,必须使学生掌握以下三点:1电磁振荡的本质是电场能与磁场能之间周期性的相互转化过程;2电磁振荡的过程是利用电容和线圈的共同作用通过振荡电流和电容器两极间的电压的变化实现的;3把电磁振荡中涉及到的七个物理量分为两类:一类是与电容器有关的物理量(电容器的带电量Q、电容器两极间的电压u、电容器内部电场的电场强度E和电场能EE);另一类是与线圈相关的物理量(振荡电流i、线圈内部磁场的磁感应强度B和磁场能EB)。这两类物理量的变化规律都按…  相似文献   

7.
一、知识要点(一)无线电通信利用电磁波来传送声音信号和图象信号.电磁波:当导体中有迅速变化的电流时,在周围空间会在电磁波向外传播.电磁波的波长、频率和波速的概念及其关系.波速=波长×频率电磁波的发射过程:利问振荡器产生高频率振荡电流,利用调制器把高频振荡电流和声音信号电流结合在一起,使高频振荡电流随着声音电流变化而变化,最后输利发射天线上发月}.电磁波的接收过程:利用天线接收各种频率的电磁波.通过调谐器选出我们需要的带有声音信号的高频振荡电流,再经过检波器取出声音电流,声音电流再通过耳机而发出裁…  相似文献   

8.
关于电磁振荡实验,中师和高中物理教材均用电流计来显示振荡电流。由于没有足够大的电感线圈,电流计指针摆动总存在惯性,与振荡电流方向不同步。因此,我们对此实验做了改进。 1.用示波器显示振荡电流波形。电路如右图,电感线圈L用40W镇流器,电容C容量为20μF左右(可用两只47μF、16V电解电容负极与负极相连代替),示波器用J2459型学生示波器,电源电压为直流8~12V。实验时,把示波器的“衰减”和“扫描范同”分别置于“10倍”和“10Hz”挡,“扫描微调”调到最小位置,适当调节“X增益”和“y增益”旋钮,在荧光屏上就显  相似文献   

9.
在电磁振荡演示实验中,一般教参书中给了两种方法:一是把电流表串在LC振荡电路中,通过电流表指针的摆动来演示LC回路中振荡电流的存在;二是将示波器的输入端并接在L或C两端,通过显示电路中电压变化情况来演示.LC回路中振荡电流的存在.  相似文献   

10.
一、选择题 l一矩形线圈,绕垂直于匀强磁场并位于线圈平面内的固定 轴转动,线圈中的感应电动势e随时间t的变化规律如图1所示,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t,时刻通过线圈的磁通量为零 B.t:时刻通过线圈的磁通量绝对值最大 C.t:时刻通过线圈的磁通量的变化率绝对值最大 D.每当。转换方向时,通过线圈磁通量的绝对值最大 肥甘 2.如图2所示的电路中有振荡电流形成,且i一几si佃t,将一重力 不计的带电粒子放于平行板电容器两极板之间某处,现让它于t=O 时刻由静止释放,则(). A.粒子的位移一定按正弦规律变化 B.粒子的位移一定按余弦规律…  相似文献   

11.
一、电磁振荡和电磁波 1.判断下列说法正确与否,如不正确加以改正。 (1) 赫兹首先用实验证实了火花放电; (2) 振荡电流的周期越短,辐射能量的本领越大; (3) 目前,我国无线电广播电台都以发射调频波为主; (4) 在谐振的时候,电路中只存在所需要的电磁波激起的一种电流; (5) 一般收音机听短波广播时,声音常是忽大忽小,这是由于电离层不稳定所造成的; (6) 电磁波和电荷的运动是不可分割的,一旦振动的电荷停止了运动,它所激起的电磁波也不复存在。 2.在LC振荡电路中,当振荡电流最大时,  相似文献   

12.
在电磁振荡这一节中 ,教材分析了LC振荡电路中振荡电流是怎样产生的过程 ,并指出了“在振荡电路里产生振荡电流的过程中 ,电容器极板上的电荷 ,通过线圈的电流以及跟电流以及跟电流和电荷相联系的磁场和电场都发生周期性的变化 ,这种现象叫电磁振荡” ,然而本节内容是抽象的 ,我们发现学生在解题时 ,常常是难于理解想象而无从下手 .在多年的教学中我们利用图象配置的方法归纳总结振荡过程中各量变化 ,较巧妙地解决了学生不便想象和不好解决的问题 .一个视图 ,二种方法 ,三个层次 ,四个区间 ,五种状态 .1、一个视图 :将LC振荡电路和振荡…  相似文献   

13.
1 电磁振荡 1) 概念 振荡电路在产生振荡电流的过程中,线圈中的电流、电容器两极板上的电荷量及其与之相联系的磁场能和电场能都做周期性变化的现象.  相似文献   

14.
在中学里讲授电磁振荡课题对,常用大电感、大电容组成超低频振荡电路,并用示教电流计来演示这电路的阻尼振荡。一般示教电流计指针摆动的固有周期,总在2~3秒以上,因此要用这种电流计来观察电路中的振荡电流,振荡电流的周期至少也得长达2~3秒才行。但人们在设计这个实验时,往往只考虑尽量增大电感,电容的数值,和忽略了LC电路能产生阻尼振荡和用示教电流计能清楚地显示这个振荡的条件,以致在实验中观察到的,仅是一种假象。现在让我们研究一下这个实验成功的条件,并对《高中物理教学参考书》上介绍的两种做法作一个分析。  相似文献   

15.
电磁振荡中的某些物理问题,都与振荡电流、电荷量等密切相关,其变化过程繁琐复杂,尤其是在已知条件不明显的情况下,我们在分析、解决过程中就更容易出错;若借助图像来对此进行处理,就会化繁为简、化难为易,进而达到正确解题的目的,今通过下列两题来说明图像法在巧解电磁振荡题的应用.  相似文献   

16.
一、演示原理及基本器材电磁振荡是章节的重点,其概念比较抽象,研究的是看不见摸不着的电磁场及其运动.在这种情况下,为便于学生理解和接受,做好课堂演示,就显得十分重要.我校实验室现有J2434电磁振荡演示仪教具,原理如图1,教学效果不理想.由于电感线圈电阻不够小,电感不够大,使得电路中不能直接形成振荡电流,或形成的振荡电流周期过小.这时虽然能看到电流表指针来回摆动,但学生怀疑这是指针系统自身惯性做自由振荡造成的假象.为解决此问题,我校选用阻尼振荡示教板(原理如图2),并用示波器代替电流表并联在振荡线圈L的…  相似文献   

17.
物理是一门以观察和实验为基础的科学。演示实验是增加学生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一种主要渠道和有效手段。设计好演示实验,是物理教师应有的素质,也是当前物理教学改革的重要课题。结合多年的教学经验,笔者认为设计一个好的物理演示实验应遵循以下原则。一、科学性要强演示实验重现的物理现象要力求真实、正确、符合科学。例如,用大型示教用电流计演示LC 振荡电路产生振荡电流时,看到电流计指针来回摆动,于是就解释说振荡回路产生了振荡电流,这是不科学的。因为在一般情况下 LC 回路振荡频率很高,电流计指针根本来不及摆动,指  相似文献   

18.
一、本月知识学习指要了解电磁波的产生是由于导体中有振荡电流.知道电磁波频率、波长的概念,电磁波的传播速度跟光速相同,在真空中是3×108米/秒,且波速=波长×频率.了解无线电广播和电视的发射、接收的主要过程.了解能源的各种分类:一次能源、二次能源、常...  相似文献   

19.
为增强该实验演示效果,笔者采用J0401型大型演示电表来显示振荡电流、电压的变化,效果甚为理想。 (1)振荡电压显示:把作为电压表的J0401型大型电表的功能转换开关置于“AV”挡,表针调节至刻度板中央,接上“10V”量程的通路板后,把电表并联接到原  相似文献   

20.
一、本月知识学习指要1.当导体中有振荡电流时 ,在它的周围空间就会产生电磁波 .电磁波每秒振荡的次数叫做它的频率 ,每振荡一次电磁波向前传播的距离等于它的波长 .电磁波的传播速度跟光速一样 ,波速 =波长×频率 .无线电通信是利用电磁波来传递声音信号和图像信号的 .广播电台和电视台把载有声音信号和图像信号的电磁波发射出去 .收音机和电视机接收载有信号的电磁波 ,并把信号检出 ,还原成声音和图像 .2 .能够提供能量的物质资源叫做能源 .能源从不同角度可分为 :一次能源、二次能源、常规能源和新能源 .原子核由质子和中子组成 .获得核…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