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夏鑫 《新闻知识》2004,(12):41-42
不久前,湖南师范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某讲师对外宣称,将出版一部暂名为《新闻炒作学》的新,并将在该校开设一门名为“商业策划与新闻炒作”的课程。消息经媒体报道之后,立即引起轩然大波。各界人士纷纷提出质疑,认为开设“新闻炒作学”课程违背了新闻职业道德。近日,该讲师通知院方,  相似文献   

2.
“新闻炒作”一词的最初出现,原本是读者对有人把新闻像商品、广告一样炒作不满而提出的,然而正如当前存在的好多词义转换现象一样,如今“新闻炒作”也成了新闻界一些人推崇的东西。他们认为:好的新闻题材就是要炒,“新闻炒作”的目的是为了最大限度地引起人们对新闻的关注,问题的关键不是使用了哪一个词,而是看新闻事实本身该不该炒,炒到什么程度。 在讨论问题的关键词时,应该遵守同一律。“炒作”一词,最新版的《辞海》没有辑入,只对“炒”字标了三种解释,其中只有“把东西放在锅里翻拨使热”的解释或许与“新闻炒作”中的“…  相似文献   

3.
王田田 《军事记者》2002,(11):45-47
一、媒体炒作的冷与热每年的高考,都是全国考生、家长的头等大事。往往还未进入7月,考生和家长便如临大敌,而大大小小的媒体却如过节一般,早早搭起戏台,唱起了名目繁多的“高考经济”大戏,什么保健品、高考房、高考套餐、高考状员出高招、考前预测、考后分析,你方唱罢我登场。不知怎的,今年媒体格外沉得住气,进了7月,也没见擦出多少火药味来。实在令人心里纳闷,媒体都忙着炒什么去啦?一日到网上溜达,见到一则消息,才恍然大悟。上面说,教育部新闻发言人已呼吁各媒体“决不炒作高考”,因为“高考是中国一年一度的教育工作,为…  相似文献   

4.
周士君 《新闻界》2004,(1):69-69
目前传出消息,某大学一教师正和一位商业界策划人士合著一本叫《商业策划与新闻炒作》的书。该教师说,像景岗山摇头丸事件、观众看《英雄》电影押身份证、木子美性爱日记都是成功的新闻炒作、但大学要不要开“新闻炒作”课?这门被称作《新闻炒作学》的选修课还没搬上课堂,就已使同学们闹得不可开交了。该教师能否通过新兴的《新闻炒作学》把含有太多贬义的“新闻炒作”扶正,并使之从此登上大雅之堂呢?  相似文献   

5.
谨防新闻炒作的危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这几年,“炒”成了一个非常时髦的词,“炒股”、“炒房地产”,天南地北,参与炒作的人越来越多。不知从何时起,新闻界也出现了“炒作”的现象,那就是“炒新闻”。所谓炒新闻就是将一些新闻价值不大,甚至没有新闻价值的东西,一登再登,一播再播,人为炒作,人为地制造新闻热点。“炒新闻”现象的出现带来了许多危害。首先是造成了“假新闻”的蔓延。近几年,假新闻愈演愈烈。牡丹江热电厂职工刘克华杜撰的长篇通讯“45年前的恋人从死亡名单上走来”被揭露以后,又有“电影院因为只有一名观众而拒放映片,该观众打官司胜诉”,“两名…  相似文献   

6.
王东 《青年记者》2003,(1):37-38
在今年10月17日出版的《球报》上,刊登了一组以“王超家庭暴力案调查”为题的特别报道,报道使用了13个版面。随后,《齐鲁晚报》、《体坛周报》等媒体报道了鲁能俱乐部和王超本人的声明。至此,“王超伤亲案”走进了公众视线。  相似文献   

7.
"希望新闻学"是个假命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学学“希望新闻学”》一文,似乎以崭新的视角提出了所谓的“希望新闻学”一词,但笔者仍然认为,“希望新闻学”是一个不折不扣的假命题。这一极不规范的提法,既不能促进新闻学术视野的开拓,更无助于培养一个理性的、建设性的新闻媒介环境,其潜在的危害性不容忽视。  相似文献   

8.
新闻炒作与舆论的公正性中国新闻社石本秀自“炒作”这一时髦的词汇被引入新闻领域,新闻炒作之风便有了愈演愈烈之势。“炒”者,把东西放在锅里搅拌着弄熟也。炒作者,把不太成熟或不成熟的事实通过人为加热变得成熟也。据知,“炒作”一词的使用最早是从演艺界和广告界...  相似文献   

9.
《学学“希望新闻学”》一文的确介绍了“希望新闻学”在处理稿件方面的做法和传播的社会效果上的一些新的认识,有可借鉴的意义。但是,操作起来,会发现问题多多。以下一些问题,是在实践“希望新闻学”中可能会遇到并需要加以警惕的。  相似文献   

10.
近几年,随着媒介市场竞争的日益激烈,我国新闻界刮起了一股新闻炒作的恶俗之风。作为新闻报道策划的“异化物”。新闻炒作所导致的媚俗、煽情乃至虚假新闻报道不仅降低了新闻业的品格,而且导致了媒介公信力的普遍下降。那么,记者是如何炒作新闻的呢?  相似文献   

11.
时评是近来报刊上的一种当红体。与以往评论稿件在版面上往往流为“花边学”、“框框学”,成为一种用楷体字排版的纯粹点缀品不同,现今时评的地位可谓如日中天。不少有实力的报纸甚至不惜拿出整个版面,推出“天天时评”,使时评实实在在地成了报纸的一大卖点。  相似文献   

12.
最近读了一本西安地图出版社2004年10月出版的新书——郭平安《编辑批评学概论》,我觉得传统编辑学受到了一次有力的冲击,或说挑战。传统“编辑学”在郭平安这里发展成了“编辑批评学”。  相似文献   

13.
本文记述了京津两个“四库学中心”同仁联合举办关于四库学研究问题的一次座谈会内容,主要包括两个“四库学中心”的机构性质、工作重点、人才培养,以及今后业务合作等方面。  相似文献   

14.
刘珺  邱建明 《新闻前哨》2002,(12):10-11
随着新闻市场竞争日趋激烈,一些报纸盲目追求“卖点”,导致新闻炒作之风愈演愈烈,还美其名曰“策划”。对此,有必要溯本清源,从理论上弄清楚新闻报道策划与新闻炒作的区别。一、新闻报道策划的本质和特征新闻报道策划就是新闻工作者根据媒介的新闻传播宗旨与原则,对报道的内容与形式加以选择,并通过对新闻资源的最佳配置和对报道过程的组织控制,以获得最佳报道效果的过程。新闻报道策划能够确保新闻报道主题鲜明,导向正确,并有助于组织最佳采访方案,确定最佳报道形式。新闻策划的第一个特征,是创新性。新闻策划之所以在90年代…  相似文献   

15.
陈力丹 《今传媒》2007,(6):21-22
1."炒作"这一说法在学理上如何解释?是否合理? 2004-2005年,有传媒曾经把湖南师大新闻传播学院的一门拟议中的"企业策划与新闻运作"课,炒作为"新闻炒作学",闹得全国各地的传媒没头没脑地跟着报道.这门课的主讲教师魏剑美对"新闻炒作"的定义是:"在新闻发生和传播过程中,新闻提供者或新闻传播者有意识地介入其中,引导、强化部分新闻要素,以达到吸引受众注意、获取直接或间接商业利益的一种新闻运作手段.  相似文献   

16.
在21世纪的今天,新闻策划备受推崇。而被称作“新闻策划的一种异化”的新闻炒作则遭受读、观众的唾弃。如何划清新闻策划与新闻炒作界限,对做好新闻策划,显得十分重要。  相似文献   

17.
新闻策划与新闻炒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新闻竞争日趋激烈,一些媒体不顾新闻规律,盲目追求“卖点”,时常推出种种所谓的新闻“策划”,结果导致新闻炒作之风愈来愈炽。诚然,就传播主体而言,新闻策划和新闻炒作都是传播的主动意识适应现代传播环境的一种表现,但两者有着鲜明的界限。在新闻题材的价值判断上迥然相异新闻炒作在本质上基于一种反常的新闻价值观。它在选材上  相似文献   

18.
新闻炒作之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闻炒作,很简单的比喻,把炒作比作是“炒饭炒菜”,那么望文生义,炒作就是反复炒动,添油加醋,任意配置材料,注意烹调火候,讲究色香味型,还要尽量让食客满意。  相似文献   

19.
2002年1月8日,新疆诸家媒体同时发布“悬赏100万寻找新疆虎”的消息,沸沸扬扬闹腾了4个月后,宣布无果而终。某些粗心的媒体事后发现,被他们大肆炒作并声名远播的“新疆探险旅游公司”,实际上是拿不出100万元却悬100万元的赏,并且是在已知找虎几率微乎其微的前提下把“宝”押在找虎上的。找虎之举意不在找虎,该公司不得不承认是想借机宣传自己,带动旅游业务。诸多媒体后悔被此公司的一条妙计狠狠地“耍”了一回。2002年4月,广东东莞市金娃食品工业有限公司宣布将在全国寻找《金娃娃》这首童谣的作者,一经权威公证证实,即付其20万元酬金。消息…  相似文献   

20.
“新闻线人”又称“新闻报料人”,有学把“新闻线人”定义为“通过提供新闻线索而从新闻媒体获得报酬的人”。在我国,“报料”最早兴盛于香港,称为“爆料”,这一词在内地首先为广东媒体效仿,并很快为北京、上海、南京、长沙、成都、深圳、武汉等地的媒体接受。而央视的焦点访谈则是较早受惠于“报料”的栏目,在其播出早期,依靠“报料”,挖掘出大量有重大价值的新闻。[第一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