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从历史与逻辑的角度,通过论述古代审美关系与和谐美向现代审美关系与崇高美的转换过程,揭示了“和谐”与“崇高”这对不同审美范畴各自的历史内涵及其联系,进而指出中国近百年来美学发展的进程,“仍然是一段古代美学与现代美学复杂交织的历史”;而中国现代美学要摆脱这种由于交织而经常使自己“处于停滞徘徊的困境”,就“应当在美学范畴体系上更新和发展崇高”,“从而完成和谐与崇高的转换,完成推动中国美学从古代走向现代的任务”。  相似文献   

2.
西方艺术精神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转换是一个从“悲剧”走向“荒诞”的过程。本文旨在提取古典艺术与现代艺术的美学灵魂作以比较分析,从而揭示这一历史性转换发生的必然性与合理性,追问西方艺术流变的潜在意蕴:以“悲剧”为美学灵魂的西方古典艺术的理性精神、乐观主义气质及艺术形式上的和谐完整性;走向“荒诞”的现代艺术如何以非理性、悲观及破碎裂变的艺术形式向古典艺术发起反叛;从悲剧走向荒诞的这一转换发生的美学、哲学、历史现实原因,及两者共通的美学主脉。  相似文献   

3.
从美学角度看,《等待戈多》突破传统美学的基本原则,以一种全新的艺术形式揭示现代西方社会人存在的虚无与绝望。这部看似不和谐的荒诞剧,却以荒诞的形式直喻荒诞的内容,以荒诞的主题展示真实的人生,达到形式与内容、精神世界与现实生活的统一,体现出不和谐中的和谐。  相似文献   

4.
阿多诺提出的艺术的否定性含义,与他对丑的论述密切相关.对于丑,他是从其历史性运动的现实把握中展开研究的.丑是现代艺术的契机.阿多诺力图通过审美乌托邦的建造来拯救异化的现实和异化的人性.然而,丑和荒诞的现代艺术并不是终极的理想化的艺术形式,它的社会功能更多的是一种形式上的颠覆能力.这是现代艺术的困境,也是阿多诺的否定美学理论的困境.但阿多诺宁愿受苦于艰难的理论地位,也要正视人类的基本痛苦,并通过阻止产生出这些痛苦的策略来消除人类的基本痛苦.从这个意义上说,也许可以将阿多诺对现代艺术的褒扬和对自主自律的艺术的呼唤视为一种理论思考的策略.  相似文献   

5.
周来祥先生在《美和崇高纵横论》(载《中国社会科学》1987年第4期)中把艺术分为美(侠义)和崇高两种基本的美学形态,认为美艺术是一种和谐、均衡、稳定、有序的形态,属于古典的历史范畴;崇高艺术是一种对立、斗争、动荡、无序的形态,属于近代的历史范畴,而以“反和谐的丑作为追求的理想”的西方现代派艺术,周先生则认为是近代崇高型艺术的“极端发展”,仍属崇高的范畴。  相似文献   

6.
后期和谐说     
崇高从静态的逻辑范畴转化为动态的历史范畴,这是和谐说中最具启发性的思想内容。以崇高与和谐的关系为依据,和谐说分为前后两个时期。在前一个时期中,崇高仅仅是从属于和谐的一个短暂的过渡性范畴,而在后一个时期中,崇高的比重则逐渐加大,在理论上也更加深化。对于中国现代美学来说,如何突破狭隘封闭的古代和谐,如何在崇高美理想的引导下走向未来的发展,这仍是一个值得重视和研究的重大课题。  相似文献   

7.
第一章 引导儿童体验和发现美,什么是美? 在美学中所讨论的“美”,并不只是我们通常认为的好看,漂亮。“美“所指的是一种广义的美,它包括多种审美形态,如优美、崇高、悲伤、喜悦.还包括丑和荒诞。艺术和美是不可分的。  相似文献   

8.
本文认为,刘纲纪作为我国美学界坚持客观论美学体系的重要人物之一,在80年代客观论美学处于冷落的态势中,出版了他的《艺术哲学》一书。这部集中了刘纲纪美学思想的内容和观点的巨著(连同他的其他著作),从劳动与人类生活的创造、反映概念的广泛性、古代和谐向现代崇高的转换等不同方面,“可以看作是胡风美学思想的更高形态,它不仅展开和深化了胡风美学思想的基本命题,而且总结了胡风以来客观论美学的历史经验和成果”。尤其值得注意的是,它“在体系形式的建构上呈现为一种严密的逻辑过程和有机的范畴联系”。因而“在客观论美学的历史发展上,这种具系统性和流动性的理论形态是不多见的”。  相似文献   

9.
20世纪上半叶是丑的时代;20世纪下半叶,由于否定性主题和多极互补模式逐渐推向极端,丑逐渐被荒诞所取代。伴随着从丑向荒诞转移的,是50年代前后西方美学思想的重大转型,这就是所谓现代主义美学向后现代主义美学的转型  相似文献   

10.
中国当代美学课题的提出,应以中国美学的历史发展为依据,特别应以密切关系着当代现实人生的20世纪美学的运行为依据。就中国美学的现代发展而论,要真正理解它所呈现的复杂现象,则必须进入动态的历史研究。在方法论上,遵循辩证逻辑的要求,强调历史和逻辑的统一、从抽象上升到具体的原则。在研究过程中尤其要注意中国现代美学的逻辑起点、两极对立的基本格局、古代审美理想的制动作用、诗化美学传统的历史更新、开辟认知再现的新领域、美学历史凝结为逻辑范畴等问题。在对以上研究课题总体把握,即从历史上升到理论的基础上,还要从相反的思路,亦即从理论照应历史的思路出发,提出当代美学建构的种种设想,诸如“人性结构双重涵义”理论、古代审美意识的两个基本规定、古代审美方式的特性、“人性结构主体化”理论、人性结构主体化进程的分裂、恶扩张与丑增加、美的历史形态转换、现象化再现与抽象化表现、“审美错位”理论,等等。要强调通过概念、范畴的逻辑推演,将中国美学的历史蕴含以理论的方式展现出来  相似文献   

11.
文明的高度发展和两次世界大战的创伤孕育了荒诞这一美学主潮 ,荒诞是丑的极端表现 ,是人类心灵对所有现实倾向的接纳。荒诞使世界的矛盾性存在彻底公开化、清晰化 ;荒诞的出现是对传统美学的反抗 ,是美学向弱者的敞开  相似文献   

12.
20世纪上半叶是丑的时代;20世纪下半叶,由于否定性主题和多极互补模式逐渐推向极端,丑逐渐被荒诞所取代,伴随着从丑向荒诞转移的,是50年代前后西方美学思想的重大转型,这就是所谓现代主义美学向后现代主义美学的转型。  相似文献   

13.
篇名作者期页李文瑞6·3毕明雷定安张和平2。262。3]3。64森平杨金王明汉5.74一勺5曲七心d 8 OLI Jd.,.仓0 90口口月,11,白口曰华林邹李反目决卜甘 纪念毛泽东诞辰100周年从生活到艺术 —学习毛泽东关于艺术美的理论 哲学浅论建立在福要荃础上的知行统一观试论现代环境意识的构成要素马尔库塞的“爱欲”说探析依赖·指导·超越 —唯物主义和自然科学的关系论略 共学向主体外部世界拓展的崇高 —刘纲纪的美学思想老子美学与黑格尔美学比较概要“丑”在中西美学思想史中的逻辑发展审美关系的系统综合研究现代科学与现代西方美学的发展浅论康…  相似文献   

14.
20世纪西方现代派作家们集中运用了荒诞这一艺术手法,随着世界的变幻和艺术的发展,荒诞逐渐发展成为一种艺术思潮,并在20世纪50~60年代取代了丑的中心地位,成为又一新的审美范畴。荒诞的美学意义与荒诞产生的文化背景、成为审美范畴的缘由以及审美特征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5.
在20世纪现代派文学中,审丑取向代替了审美取向,丑与荒诞代替了崇高与滑稽,构成了奇特的非理性的审美理想.  相似文献   

16.
本文认为,梁实秋所推崇的理性节制与中庸平和,是古代和谐在中国现代美学发展进程中的第一次明确的显示,也是古代和谐对崇高的第一次有力抗衡,它出现在中国现代美学启动阶段上的这一事实表明,古代和谐即使以残留的形式进入以崇高为主潮的历史流程,也仍然能够对崇高所展开的矛盾冲突作出迅速的反应,它封闭矛盾抑制冲突的力量仍然是强大的。与此相关,贯穿在梁实秋批评理论中的主要问题是强调理性节制精神,而其文艺批评则侧重于艺术家的审美理想以及欣赏和批评的美学标准,具有较高的概括性。  相似文献   

17.
建设一个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已成为当代中国所面对的新主题。从美学的角度看,和谐便是一种美;从物理学角度看,这是一种对称和平衡;从哲学角度看,这便是辩证的统一;从政治和管理的角度看,这便是一种公正和稳定,所反映的是社会组织的控制和发展的良性循环。本文试从"和谐"的历史认识与现实价值目标作一思考。  相似文献   

18.
在《西游记》中,猪八戒的形象之丑主要是从形貌之丑和性格之丑来塑造的,他的形象之丑通过以丑衬美、化丑为美、化丑为喜、化丑为悲四个途径而转换成了一种艺术美。猪八戒形象之丑的美学意义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即他的形象之丑是一种否定性的美学评价,表现的是人的感性生命的解放,同时又拓展了审美表现的空间。  相似文献   

19.
荒诞美学是贯穿现代、后现代时期重要的美学形态.在主体性衰落的后现代主义时期,荒诞美学存在的合法性产生了危机.但是主体性的式微也意味着另类意义的解放,解构化的时代也彰显更自由的审美建构.荒诞在审美范畴上的否定性与客观性,审美表征上的“悖论”、“戏仿”与“不确定性”,美学形态上的平面化以及美学价值上的自由超越性产生了丰富的意义内涵.荒诞是对传统美学的反抗,更促使后现代美学历史的转型.  相似文献   

20.
毛泽东诗词除了具有中国古典诗词现实主义、浪漫主义及表达上的抒情美、精炼美、音乐美等美学特点的共性外,还有其思维空间三维合一、人格蕴含壮丽崇高、生命根须继承庄苏、历史源流推陈出新等独到的特征.他从天地人三维空间的角度辩证地表现世界;其诗词偏于豪放,不废婉约,继承豪放派庄子、苏轼的风格;他继承创新,在诗词创作上开一代先河,成为"现代诗词派"的杰出代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