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师:小朋友,今天老师带你们去参加动物的森林运动会好吗? [多媒体屏幕显示:森林运动会画面,其中小兔、小鸡小狗在进行跳远比赛。] 师:小兔、小鸡、小狗谁跳得远呢?老牛大叔邀请小朋友当裁判,现在小朋友就学点裁判规则。 教师出示表示小兔和小鸡跳的距离的纸条,分别横着、竖着贴在小黑板上。 师:怎样才能知道究竟是谁跳得远呢? 教师拿出米尺,告诉学生要知道谁跳得远,可以用米尺去量一量。然后直观演示用米尺量纸条的过程。 师:哪根纸条长?谁跳得远?(生:横放的纸条长,即小兔跳得远。) 师:要想…  相似文献   

2.
一、复习师:同学们,大家知道量一个物体的长度或量距离时用长度单位,我们已经学过的长度单位有哪些?生:米、厘米。师:谁能用手比划一下1厘米、1米分别大约有多长?(学生比划。)二、导入新课师:如果我们要量教室的长,用什么单位比较合适?生:用米比较合适。师:如果要量课本的宽呢?(学生答用厘米。)师:要量橡皮的厚度呢?(学生答用厘米。)师:是吗?你知道橡皮的厚度在哪儿吗?请同学们拿起自己的橡皮捏一捏。(学生捏橡皮。)师:为了让大家看得更清楚,请看这是放大的橡皮(图略),从上边起量到下边的长度是橡皮的厚度…  相似文献   

3.
片断1引导自学教师在黑板上给出一些例子,如3×、×、×等,学生试做之后——师:在计算中,你们注意到有什么特别的现象?生:每题两个数的乘积都是1。师:这种现象在数学中可取个什么新名称呢?请同学们自学课本第23页前6行。学生阅读课本,并与同桌交流后汇报。师:通过自学,你学到了什么新知识?生:认识了“倒数”。师:请你们说说什么是“倒数”?学生复述教材中倒数的定义。师:请结合黑板上的例子具体说说,谁与谁是互为倒数?生:因为3×=1,所以3是的倒数,是3的倒数,3与互为倒数。师:说得真好。还有谁愿意用黑板…  相似文献   

4.
课例:《火车开了》教学片断师:你坐过火车吗?生:坐过!师:你能描述一下火车的样子吗?生:火车会发出“呜”的声音。生:火车的轮子是这样运动的(生边说边用双手模仿轮子运动)。生:火车轮子还会发出“咔嚓、咔嚓”的声音。师:你们观察的真仔细!那我们现在就来玩一玩开火车的游戏,你们愿意吗?(教室里顿时一片欢呼声。)(教师将歌曲作为背景音乐播放,请一个学生当车头,然后师生一起一个接一个摆成火车车厢状,师生游戏。)师:司机同志,我们的火车开往哪里?生:各位旅客,火车现在开往北京,请您坐好!(有的学生口中发出“…  相似文献   

5.
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一年级上册“高矮”教学的一个片段为:师(让一位中等个子学生站起来):谁来说说,这位同学的个子是高还是矮呢?生1:他很高。生2:他很矮。生3:既可以说这位同学的个子高也可以说这位同学的个子矮。生4:要互相比较后才知道这位同学的个子是高还是矮。师:你们的说法都不错,今天我们就一起来讨论“高矮”问题。(板书“高矮”并请身高差不多的几位学生分开站着)现在谁来说一说他们谁高谁矮?生5:好像差不多高。生6:都一样高。生7:比一比就知道了。师:你打算怎样来比较出他们的高矮呢?大…  相似文献   

6.
(先引导学生完成复习题,为新课学习做好准备)师:刚才我们复习了20以内的退位减法、整十数加一位数以及带有小括号的两步式题,同学们掌握得很好。下面请同学们看一下黑板上这道题,谁愿意给大家读一读?生:读题。师:题里说的是一件什么事?生:说的是小红家养兔子,爸爸卖兔子的事。师:小红家养了23只兔子,爸爸卖了2只,还剩多少只?怎样列式?生:(纷纷举手)23-2=21师:你是怎样想的?生:从23只里面拿出去2只,得数就是还剩的只数。师:23-2=?应该怎样计算呢?生:用个位上的3-2=1,再用20+1=2…  相似文献   

7.
教例:二年级《葡萄沟》师:大家读第二自然段第3句话。(学生自由读)师:你又看到了什么?生:我看到葡萄成熟了,什么颜色都有,红的、紫的、暗红的、淡绿的。生:我看到了一大串一大串葡萄挂满了架子。师:大家看到的是不是这个样子多媒体课件出示各种颜色的葡萄),你们喜欢这些葡萄吗?请你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表达你对葡萄的喜爱有的陶醉地读,有的用彩色笔画,还有几个到黑板上用彩色粉笔画。师:(板书“五光十色”)现在大家知道“五光十色”的意思了吗?生:五光十色就是有许多种颜色。生:五光十色就是五颜六色,闪闪发光……师:…  相似文献   

8.
关注习作教学中的有效指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有效指导应增强学生的需要意识【案例一】师: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一样东西。(举起一朵大红花给同学们看)这是什么?生:大红花。师:(板书:大红花)下面的红带上写的是什么字?生:文明少年。师:这朵花该献给我们班的哪位同学呢?请你们推荐一下。生:我推荐刘一秋。师:同意献给她的举手。(有一半学生举手)请你把她的名字写在黑板上。  相似文献   

9.
[课堂实录] 一、导入新课,激发兴趣师:同学们,我们先来欣赏我们班蓝天同学画的一幅画(实物投影仪展示画面,学生观察)。请同学们用一句话概括出画面内容。生:画面上有一条马路,旁边有很多花草树木。生:我还能说得再细一些、再具体一些———画面上有一条弯曲的马路,路旁有很多行道树。师:说得太好了。你们喜欢这些行道树吗?全班:喜欢。师:同学们,你们是喜欢蓝天同学画得好呢,还是喜欢行道树本身?(学生笑,有人说“都喜欢”。)好,那就让我们一同走进台湾女作家张晓风为我们描绘的行道树(师板书课题),看看我们所…  相似文献   

10.
犤教学片断犦角的意义与组成部分师:我们知道射线有一个端点,现在老师从一点引出了一条射线。(多媒体演示从一点引出一条射线)这条线有多长呢?还可以画得更长一些吗?为什么?生:还可以画得更长些,因为射线是无限的。师:从这一点出发只能引出这一条射线吗?生:不是的,还可以引出无数条射线。(师多媒体演示从一点引出无数条射线)师:你能用一句完整的话描述以上的现象吗?生:从一点出发可以引出无数条射线。师:现在,从一点引出两条射线,能组成什么图形?生:组成的图形像对号。生:组成了一个角。师:是吗?每个同学都画画看…  相似文献   

11.
一、创设情境产生问题 师:听说我们班有许多同学哑剧表演得特别好。谁来表演一个? 生:我来。 生:我也来。 师:你先来吧!大家边看表演边想想,他们的表演说明什么?(教师先请一学生表演之后,再请另一个学生表演。)  相似文献   

12.
人教版实验教材小学语文第二册《两只鸟蛋》的教学片段如下:师:你最喜欢这首诗的哪个小节呢?请听录音。(生听录音,体会)师:现在,请你们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把自己喜欢的部分读给伙伴听,好吗?(学生找自己的伙伴自由练习朗读,有的读一节,有的读全诗)生:我最喜欢第一节。(读)师:他读得怎么样?生:他读得很流利。生:他应该把“凉凉的”读得轻点儿。生:不,我觉得要读重点儿。师:那就按自己的想法再读一读。(两人分别读这句)师:你们还想评一评吗?生:他没有把“真好玩”的感觉读出来。师:你们听得很仔细。谁能再有感情地…  相似文献   

13.
一、开门见山,引入话题师:我们在前面的活动中对身高进行了测量,现在请各小组组长按座位号把各位同学的身高写到黑板上。师:我们把这些通过测量获得的数据称为资料。师:除了数据资料外,你认为资料还包括哪些?生:文字资料。生:有许多图片也是资料。生:音响磁带也是资料。师:对,这些我们都可称之为资料。二、初次活动,感知排序师:如果我们要对身高作进一步研究的话,就需要对这些数据资料进行整理。那么怎样整理才有利于我们完成科学研究或发现呢?生:将身高进行分类或分段。生:将身高从低到高排列。师:好,我们就选择其中的一种方法:各小组将身…  相似文献   

14.
提出问题 ,寻求策略 ,解决问题 ,是“问题解决”的精髓。下面是运用“问题解决”思想 ,教学“圆的周长”的一个片断。师 :现在就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 ,请同学们利用自己的学具圆 ,动手操作 ,大胆实践 ,看看测量圆的周长有哪几种方法?师 :(学生测量完后)谁来说说你是怎样测量的?生1 :把圆在直尺上滚动一周来量出它的周长。生2 :用线绕圆一周 ,拉直量出它的长度。生3 :把圆环截断拉直量出它的周长。师 :这些方法我们把它叫做“化曲为直”的测量方法。师 :现在请同学们观察一下(教师拿出一个系有小球的绳子不停地转动 ,形成了一个“虚圆…  相似文献   

15.
丛蓉  丛筱燕 《山东教育》2002,(34):30-31
师:同学们好。这堂课我们一起学习第10课《翠鸟》。谁会写这两个字?好,请你写到黑板上。大家一起看,他写得对不对。师:写对了吗?生:“翠”字写错了。师:谁来给他提个醒,怎样改对这个字。请你自己找个小伙伴来讲吧。生:“翠”字上面的“羽”字没有钩,下面的一竖刚刚出一点头,不穿过去。师:对,赶快改一改。师:同学们,预习了课文,知道为什么给这种小鸟取名为翠鸟?“翠”是什么意思?生:是因为这种鸟身上的羽毛大部分是翠绿色的,“翠”是翠绿的意思。师:你是怎么知道的?生:我查字典了。师:真好。不懂的词查字典,你很…  相似文献   

16.
巧妙导入,激发情趣 师:同学们,昨天,我和你们的数学老师吵架了! 生:(吃惊地)为什么? 师:我做了一道数学题,可是你们的数学老师说我做得不对,于是我们就争吵起来了。现在请小朋友们给评评理。请看黑板。(板书:-=20)我的这道数学题对不对呀?(生答:不对)啊?那谁能说说,为什么不对?[第一段]  相似文献   

17.
片断实录师:铁罐是怎样奚落陶罐的?请大家把书上的句子划一划、读一读。(学生一边划一边读,教师画出陶罐和铁罐的外形,如图所示。)师:下面请一个同学读读铁罐第一次说的话。生:你敢碰我吗?陶罐子!师:同学们,你们觉得他读得怎么样?生:我觉得他的语气运用得好,读出了铁罐的傲慢,但我觉得他的表情还不够,应该像黑板上的铁罐那样高昂着头,眼睛里还要露出不屑一顾的神情。师:你读读看。(该生有表情地朗读。)师:读得好。现在老师请全体同学用傲慢的语气、带着轻蔑的神气读铁罐第二次说的话。(学生有表情地朗读。)师:为了…  相似文献   

18.
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人教版)一年级(下册)教学目的:学生通过对数据统计过程的体验,学习一些简单的收集、整理和描述数据的方法,初步了解分类统计的意义。教学过程:师:“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生日,下面我们来当一个小小统计员,一起来把我们班同学的生日做一个小小的统计。(师生互动,现场调查全班同学的生日。)(实物投影仪显示统计表,现场记录。)师:现在你拿出作业纸,把全班同学的生日做成一张统计图。生:老师,我们可以用自己喜欢的颜色涂吗?师:当然可以了。(学生独立完成统计图,并上台展示自己的作…  相似文献   

19.
师:老师的家乡威海是一座美丽的海滨小城,那儿有许多驰名中外的旅游景点,你想了解吗?(播放课件)犤评析:以优美的画面吸引学生,调动学生想去威海旅游的兴趣,为后面的学习做好准备。犦师:如果我们准备到威海旅游,首先要确定一个旅游景点。在这几个景点中你最想到哪个地方去?师:看来咱们同学的想法不一样,这样吧,我们按照少数服从多数的原则来确定旅游景点,好吗?那想到这四个旅游景点的人数分别是多少呢?我们该怎样统计出人数来?(教师板书:统计)生:让同学们举手,数一数有多少人。师:这个办法可以吗?好,请你上来统计…  相似文献   

20.
【教例】四年级《五彩池》师: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五彩池十分神奇?生:“池边是金黄色的石粉凝成的,像一圈圈彩带,把大大小小的水池围成各种不同的形状,有像葫芦的,有像镰刀的,有像盘子的,有像莲花的……”从这段话可以看出五彩池的神奇。师:(根据学生回答出示相应的句子,贴出涂好颜色的图案)神奇在哪?生:水池的形状非常多,各不相同。师:请你拿起桌上的彩色泡沫纸,在30秒内剪出一个你想象中的水池的形状,贴到黑板上。生:(各自动手剪,有的学生没有剪刀就用手撕)师:(手指着布满学生贴的水池图片的黑板)五彩池就在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