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体育教学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质量的好坏受很多因素的影响,如教师、学生、教材、设施、心理、环境等。这些要素之间既相互对立,又相互联系。因此.要提高体育教学质量,必须从整体出发.把握各要素之间的内在联系.为学生创造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让学生全心投人到学习中.教师顺利完成教学目标。本文就体育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如何提高教学质量.从以下方面提出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2.
社会心理学认为.人际关系是人与人之间心理上的关系和距离。体育教学中,师生相互平等、相互尊重、相互帮助、相互爱护时,心理上就亲近,学生进行学习是主动的,与教师的配合是积极的;反之,心理上就疏远.学生学习则是一种形式主义,不是真正地想学、爱学、自觉积极的学。因此,教师与学生的心理关系对教学质量有着重要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发展学生智力,培养学生能力,对提高教学质量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在体育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充分认识非智力因素对教学质量的影响,发展学生良好的非智力因素.  相似文献   

4.
教师的爱如春雨,没有爱就没有教育.这就是要求在教学活动中一定要注入情感因素,处于成长阶段的中学生自我意识不断增强,迫切要求得到承认和尊重,而教师对学生的爱护、关心和信任会使学生产生愉快的心理体验、强烈的求知欲和难以估量的行为力量.在这种状态下的教学会"心有灵犀一点通",这正是心理学上的罗森塔尔效应.由此可使学生产生学习的心理--学习兴趣的萌发.兴趣是主动学习的良好前提,故在教学中我采用了以下几种做法:  相似文献   

5.
如何使中学语文教学从枯燥的语言知识的讲解和死记硬背的学习模式中解脱出来,"师生互动"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同时,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是教育规律的客观要求.师生间的沟通和互动越多越深,就促使师生关系的情感体验越强烈,师生在心理和情感上的接近,预示双方的密切度.学生对教师的尊重、信赖,有助于接受教师的影响和教育,教师对学生的关心、爱护,有助于忠实履行自己的职守和获得教育效果.因此,教学中的师生互动促进师生的共同发展.  相似文献   

6.
体育教学是当前教学体系中的重要组成成分,随着当前社会发展中,各种教学模式和教学制度的不断完善,在高校教学的过程中对体育教学人认识不断地增加.高校作为当前学校体育教育的最终阶段,是培养大学生身体思想健康的最关键的时刻.其在教学的过程中不但保证当前教学质量的良好有序进行,更要保证在教育的过程中其教育模式对学生的日后社会影响.本文就当前高校体育教学的改革措施进行分析和探讨,提出其教学模式对终身体育的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7.
建立高职体育教学多因素质量评价体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高职体育教学质量评价指标体系要改变单纯强调"增强体质"的教育理念,要加强对学生终身体育意识的培养.评价方式不能单方由教师采用应试模式给学生打分定成绩,而要加大学生参与教学评价的力度,要突出学生爱好体育的隐形因素,如相对体质的增强、钟爱非竞技性的体育活动,避免本来很爱体育活动,却因为生理、心理影响而在个别项目上达不到"远度"、"高度"和"时间"被考评不及格等现象出现.要客观、公正的反映体育教学过程.  相似文献   

8.
如何使中学语文教学从枯燥的语言知识的讲解和死记硬背的学习模式中解脱出来,"师生互动"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同时,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是教育规律的客观要求。师生间的沟通和互动越多越深,就促使师生关系的情感体验越强烈,师生在心理和情感上的接近,预示双方的密切度。学生对教师的尊重、信赖,有助于接受教师的影响和教育,教师对学生的关心、爱护,有助于  相似文献   

9.
卞程纲 《林区教学》2013,(5):98-100
体育教学是实现学校体育教育工作的主要方法和手段。体育教学的对象是由不同的生理、心理、身体素质所组成的群体。每个人的身体状况不同,学习中所表现的学习效果也就不同。教师要掌握学生各种不同的生理、心理、身体素质、接受能力等方面的情况,因材施教,采取相应有效的教学手段,才能提高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10.
古人云:亲其师,信其道。良好的师生关系,是学生接受教师教育的前提。师生关系是教师和学生在教育、教学中结成的相互关系,体育教学是以实践课为主的一门课程,师生之间相互期待着良好的师生关系,从而影响着教学效果和教学质量。文章阐述了如何在体育教学中构建理解、尊重、平等、和谐的关系,供同行们商榷。  相似文献   

11.
高职体育教学质量评价指标体系要改革单纯强调“增强体质”的教育理念,加强对学生终身体育意识的培养。评价方式不能单方面由教师采用应试模式给学生打分定成绩,而要加大学生参与教学、参与教学评价的力度,要突出学生爱好体育的隐性因素,如相对体质的增强,钟爱非竞技性的体育活动,避免本来很爱体育活动,却因为生理、心理影响而在个别项目上达不到“远度”、“高度”和“时  相似文献   

12.
体育教学中促进学生心理教育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体育教学中开展心理教育,将有力地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心理素质的培养,将提高人才培养的质量.在体育教学中如何加强学生心理教育和如何提高教师的心理素质,是我们每个体育工作者面临的一个问题,本文重点研究体育教学中如何促进心理健康教育.  相似文献   

13.
表扬法是教师在体育教学过程中采用的一种必不可少的教育手段,也是对学生所掌握体育的基础知识、基本技术和基本技能给以肯定的评价。教师如果能恰当的运用表扬,就能大大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进而为提高教学质量打下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14.
情感是影响教学质量的一个重要因素,是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方面。在体育教学中,教师不但要重视对学生知识的传授和能力的培养, 而且更应重视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良好的情感能激发学生奋发向上的精神,能传递信号,激发动力和感染情绪。  相似文献   

15.
情感是影响教学质量的一个重要因素,情感教育是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方面,在体育教学中,不但要重视对学生的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而且更应重视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人的情感是多种多样的,在体育教学中主要是培养学生的社会情感。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善于以自己的情感去  相似文献   

16.
情感是人对客观事物是否符合自己的需要而产生的态度的体验。心理学研究表明:情感是影响教学质量的一个重要因素,情感教育是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方面。在体育教学中,不但要重视对学生的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而且更应重视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人的情感是多种多样的,在教学中教师应善于以自己的情感去感染学生。教师在教学中精神饱满、情绪高昂就可影响、感染学生,使学生精神振作、情绪高昂,从而提高教学质量。情感的上述功能是相互渗透,相互影响的。在体育教学中应如何调动这些功能来提高教学质量呢?  相似文献   

17.
正在体育教学中,应该有效地融入德育内容。其实体育教材中已含有大量的德育因素,如何发挥作用,取决于教师和学生。学生是受教育的主体,学生是否愿意接受,接收到什么程度,则取决于他们的个性爱好和认知需要。作为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就应该把学生的需求调整到接受教育的平台上,从而使他们乐于接受教育。在农村初中体育课堂教学中,我针对学生开展德育,有一些思考和实践,在这里和大家交流。一.体育教学的德育内容和任务  相似文献   

18.
在高职体育教学中,掌握学生的心理状态,能够很好的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体育观念,树立“终身体育”思想,提高学生的体育成绩.本文主要通过对高职学生在接受体育教育时心理活动的调查与分析,掌握学生的心理状况,运用一些教学手段或心理知识帮助学生排解心理障碍,从而帮助高职体育教学质量的逐步提高.  相似文献   

19.
教师的爱如春雨,没有爱就没有教育。这就是要求在教学活动中一定要注入情感因素,处于成长阶段的中学生自我意识不断增强,迫切要求得到承认和尊重,而教师对学生的爱护、关心和信任会使学生产生愉快的心理体验、强烈的求知欲和难以估量的行为力量。在这种状态下的教学会“心有灵犀一点通”,这正是心理学上的罗森塔尔效应。由此可使学生产生学习的心理——学习兴趣的萌发。兴趣是主动学习的良好前提,故在教学中我采用了以下几种做法:  相似文献   

20.
情感是影响教学质量的一个重要因素,情感教育是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方面,在体育教学中,不但要重视对学生的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而且更应重视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人的情感是多种多样的,在体育教学中主要是培养学生的社会情感。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善于以自己的情感去感染学生,从而使他们精神振作、情绪高昂,进而提高教学质量。[第一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