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设计基础课是联系形态基础课和专业设计课之间的桥梁和纽带。设计是随着社会经济、技术发展而发展起来的学科。由此而诞生的设计教育会给设计的发展带来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贾力庸 《林区教学》2008,(5):145-146
艺术设计教育的目的是培养符合社会需求、满足人们需要、具有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高素质、综合性设计人才。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市场对艺术人才的需求日益增大,这给设计专业人才就业带来了广阔的市场。怎样适应社会需求,培养实用型人才,我们的教学就要为适应学生就业需求而设置、改革。注重学生设计基础课与设计专业课衔接,通过有目的的课题训练,培养学生的职业设计意识,通过一定的实践训练,有利于就业及就业后在工作岗位上缩短实践时间。  相似文献   

3.
设计师具有高素质、高能力这是艺术设计的本质要求.教学改革的前提是改进教学理念.现代艺术形态中,艺术教育肩负着培养符合社会文化需求的设计人才.新教学应该“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积极实行启发式和讨论式教学,激发学生独立思考和创新的能力,是学科发展及顺应时代要求的必然.  相似文献   

4.
设计已变成一种融合科技与艺术的综合学科。设计艺术的发展必须适应科技的变革。艺术设计是一种生产力,推动社会经济的发展。设计艺术的发展必须符合社会文化背景,将可持续发展思想纳入其中。  相似文献   

5.
艺术设计是人类为实现某种特定的目的而进行的富有美感的创造性行为。它是一门相对独立的艺术学科,它所研究的内容与服务对象有别于其他传统的艺术门类。同时,艺术设计又是一门综合性非常强的学科,它涉及社会、文化、经济、市场、科技等各个领域的各个方面,其审美标准也随着这诸多因素的变化而改变。艺术设计所包含的内容有装潢艺术设计、环境艺术设计、媒体广告设计、工艺美术等装饰艺术设计。艺术设计将艺术与生活紧密联系起来,艺术设计的产品不仅具有实际的使用功能,还具有装点和美化生活的作用。此外,艺术设计的创新性还为社会创造了一种新的设计文化,创造一种新的设计生活。笔者从艺术设计产品的实用性、艺术性、创新性3个特点来谈艺术设计在生活中有哪些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6.
造型基础课程是艺术设计教学中的重点,对培养学生的设计意识起着很大的作用。造型基础课课堂练习要应用点、线、面的元素组织形态之间的关系.应用的好就构成了美好的格局,用不好就成了缺乏美感的形式,因此,我们研究造型基础课的无意识训练.对艺术设计的基础课教学起促进和提升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艺术设计的发展与艺术设计教学模式的发展是紧密相连的,随着信息技术应用于设计教育,原有的设计课程的教学模式、教学环境、教材形态、教学方式方法、教学体制以及教学管理均在发生一系列变革。中国艺术设计产业将会随着国民经济的增长而迅速提升,中国的艺术设计教学方法也会在社会文化、经济的发展中得到不断调整和提高,为中国企业的设计创新培养更多的人才。  相似文献   

8.
近几年,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无论是国际市场还是国内市场,竞争都是十分激烈的。在某种意义上讲,市场竞争实际上是设计的竞争,设计的竞争体现在人才的竞争上,而人才的竞争归根结底是设计教育的竞争。设计教育作为一门学科得到不断深入研究,面对新形势,适应市场发展需求,究竟该如何发展,这仍然是当前艺术设计教育决策者和教育工作者深思的问题。一、基础课教学从艺术设计的本质(或概念)出发,设计是人类有目的的创造活动,在设计教育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始终贯彻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的基本原则。在这方面中央美院设计学院基础课教研室做了比较好…  相似文献   

9.
艺术设计专业的基础课程应该是为专业学习和设计打基础的,但通过教学实践我们体会到,基础课有时候孤立了起来,自成一派,和专业设计严重脱节.本文通过对目前艺术设计基础课教学中存在问题的分析,确立基础课程教学改革目标,在基础课程中将传统的素描、色彩以及三大构成和专业设计优化整合,使其更适应艺术设计专业发展的需要.  相似文献   

10.
传统装饰图案是艺术设计专业的重要基础课,具有装饰性和实用性,有特定的适用范围,作为构建现代艺术设计课程体系中的基础科目,与三大构成成为艺术设计教育的基础必修课程,在艺术设计领域中运用非常广泛,因而,传统装饰图案在设计学科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本文阐述了传统图案在艺术设计专业教学中的作用,旨在于弘扬民族传统文化,推动现代艺术设计教育创新。  相似文献   

11.
吴强 《考试周刊》2008,(24):142-143
我国高校艺术设计专业的素描基础课长期受传统素描模式的影响,出现了观念上的误区和教学上的低迷现象.本文从设计专业的视角入手,试图从观看方式、思维模式和创意表达层面来实现观念转型、思维变通和课题转换,从而在自然形态与设计形态之间和素描技能与艺术设计之间架起一座桥梁.  相似文献   

12.
在艺术设计教学中,存在着专业基础课与专业设计课脱节、重技能轻创意等问题。这种情况,已明显不符合整个设计教学和时代的要求。面对当前设计专业知识更新之快,要培养与时俱进的设计师,就必须改革专业基础课教学,重视学生创新思维的开发。  相似文献   

13.
自高校扩招以来,设计学科突飞猛进,尤其是很多民办高校也开设了艺术设计学科。民办高校艺术设计学科要形成自己的特色与发展,必须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竞赛参与性,创建工作室,重视积累和成果展示,扩大社会知名度。  相似文献   

14.
艺术设计是一门独立的学科,有别于纯艺术而涉及到社会各个领域,它的生产与发展,与人类社会有着息息相关的紧密联系。艺术设计是将艺术的形式、美感结合社会、文化、经济、市场、科技等诸多因素再现于我们生活相关的设计当中,使之不但具有审美功能而且还具有极为广泛的使用功能。因此,艺术设计作为一门实用技术,  相似文献   

15.
王磊 《大学教育》2015,(8):106-107
高校设计艺术学科改革,应该对国内高等院校设计艺术学科现状进行分析,立足当今教育,着眼未来社会需求。在培养高层次设计人才的某些环节还需不断改进和完善的现状下,怎样使高校艺术设计专业的培养模式标准符合当今社会对人才的需求,是教育工作者还应不断探索和总结的。在当今全球多元化、经济高速发展这一背景下,怎样让当代设计人跟得上时代的步伐以满足社会的需求,值得我们教育工作者深思。  相似文献   

16.
艺术设计是一门综合性极强的学科,它涉及到社会、文化、经济、市场、科技等诸多方面的因素,其审美标准也随着这诸多因素的变化而改变.具有中国特色传统的设计元素在现代艺术设计领域中已经崭露头角,形成的一股具有独特韵味、包含中国气息的设计思潮并影响着中国现代艺术设计的发展.  相似文献   

17.
如何尊重设计学科的教育发展规律,在新形势下使设计人才的培养符合创意产业发展需求,有效推进设计教育与设计产业对接,这是设计教育与设计产业转型升级必须解决的问题“。三师协同三业共建”就是在促进卓越艺术设计人才培养、提高设计教育的社会服务功能过程中逐渐提炼出来的人才培养新理念。  相似文献   

18.
中国的艺术设计教育在21世纪初开始进入蓬勃发展的时期,作为一门“创造性”和“实用性”兼具的艺术学科,现代艺术设计的发展开始注重艺术实践,这一理念应用在教育中,不仅符合了新课改的课程要求,还遵循了艺术设计本身的特质与学科规律。目前关于现代艺术设计教育的研究层出不穷,但是从“创造性”“实用性”角度进行深度挖掘的书籍并不多,现代艺术设计的“创造性”是其教育过程中面对社会经济与文化发展的应对策略,同时也是中国艺术设计融入全球市场的一个判断标准。在近百年的时间里,我国的现代艺术设计教育发展出了一定的规模,并借助文化全球化的趋势,开始与国际艺术设计潮流逐渐结合,新的设计理念进入中国,并且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激起浪花,激发了中国现代艺术设计的新发展,同时催生了艺术设计教育的长足进步,各个高校分别扩招,但同时更多的问题开始浮现,如理论先行、师资跟不上等。  相似文献   

19.
环艺设计专业是近年来热门的艺术设计专业,它在本质上和理工科一样都是基于研究的学科.理工科研究和发现的是事物的本质,而艺术设计学科研究和发现的是人类的精神和审美的需求.对于艺术设计实践,需要我们用创造性极高的思维和方法在客观世界里探索和发现.在我国的高职高专院校中,艺术设计专业一般建立和发展得比较晚,办学经验相对不足.人才培养模式陈旧,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与社会适应能力的培养明显不足,实践教学途径比较单一,教师缺乏足够的社会实践经验.要克服这些弊端,在高职高专艺术设计专业中进行实践教学的研究就是一个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20.
正一、实践教学对艺术设计专业的重要性艺术设计专业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学科,旨在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学生通过理论学习掌握艺术设计的基础知识和比较前沿的设计理念,在教师指导下,构思并创作出自己的作品,如何能让学生的作品更加符合社会需求,这就需要实践教学训练,让学生在实际训练过程中,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学生实际动手能力。艺术设计专业其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