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09 毫秒
1.
本文分析了实验教育学论者对实验教育学的相关论述和实践教育学论者对实践教育学的相关论述,在此基础之上对实验教育学与实践教育学学科领域、研究对象、主要特征和科学性等进行了相应的比较研究。  相似文献   

2.
中国教育学就是具有中国文化特质的教育学。在21世纪,中国教育学走向世界不仅非常必要而且具有现实可能性;中国教育学走向世界有多种途径:系统梳理中国教育思想理论和创造性吸收国外先进的教育理论,进行教育理论的原创性研究,建构中国特色的教育创造学,进行教育创新实验,用有中国特色的教育创造理论有效指导教育创造活动。  相似文献   

3.
论教育学的性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教育学的性质是指教学这种知识所具有的内在特征,它主要是由教育学的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决定的。尤其是研究方法对教育学性质的影响:体悟、总结赋予教育学经验性质;反思、批判赋予教育学哲学性质;实证、实验赋予教学学科学性质;价值沉思赋予教育学化性质。教育学性质的多重性,使得教育学获得了多元化发展。即使有了单数的教育学体系,教育学的性质也不会改变。  相似文献   

4.
移植法作为教育学研究中的一个重要的方法论特征是由赫尔巴特成功开创的,它促进了教育学的科学化,扩大了教育学的研究范围,但也带来了人们对教育学科学性的质疑、研究对象的模糊化和专业人员的研究迷惘。交融式的移植是移植法在教育学研究中的正确运用。  相似文献   

5.
文章对教育学课程实施研究型教学模式教改实验的指导思想、实施方案作了较全面的阐述 ,对教改实验的过程、结果和存在问题作了较系统的分析 ,由此提出改进建议  相似文献   

6.
比较教育学与教育现代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通过探讨比较教育学的产生和发展与现代教育的关系,指山比较教育学对教育现代化具有重要的作用.比较教育学既推动了世界教育现代化的进程,而且发动了战后著名的国家教育现代化运动.比较教育学是一门前沿性学科,发展比较教育学为中国教育现代化所必需.  相似文献   

7.
教育学课程实施研究型教学教改实验研究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对教育学课程实施研究型教学模式教改实验的指导思想、实施方案作了较全面的阐述,对教改实验的过程、结果和存在问题作了较系统的分析,由此提出改进建议。  相似文献   

8.
当前教育学研究面临的困境要求教育学研究者从根本上反思教育学研究的现状、发展水平与生存方式.研究表明,教育理论思维的缺失是制约教育学研究进展的重要因素,教育学研究的实质性进展必须诉诸于教育理论思维.因此,检视教育学研究发展史,反思教育学研究存在的问题,进而变革教育学研究的路径已成为当前教育学研究的一个重要问题.  相似文献   

9.
批判教育学倡导培养学生的批判精神,通过对后现代理论的吸收,特别是后现代主义中对整体性、普遍性的否定。对现代观念的理性与主观性的质疑,批判教育学得以发展,并提出了具有开创意义的一系列教育学原则。  相似文献   

10.
人才学的诞生,给教育学带来了新的推动力。这是很值得庆贺的。在教育学的发展史上,有关科学的产生和发展,总是对教育学起了促进作用。心理学、特别是实验心理学的产生,不仅使教育学获得一个方面的新的基础,而且使教育学有可能采取一种新的研究方法。历史唯物主义的产生,给了教育学以决定性的影响,引起教育学的科学变革。今天,人才学的诞生,它对教育学的影响也将是很大的,它将使教育学列入研究人才的科学的系统之中,将对教育学工作者的思想方法发生深刻的作用,使他们从新的角度和新的高度思考问题。  相似文献   

11.
呼唤现代教师教育学的学科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教师教育学是以对基础教育包括中小学和幼儿园教师职前职后一体化的教育为对象,以荟萃其认识成果、揭示其发展规律、指导其实践活动为目标,进而融科研、教学、育人于一体的专门化、应用性知识体系。应在教育学一级学科门下增设教师教育学二级学科,促进教师教育的理论研究,加强对教师教育实践的科学指导。应注重教师教育学科的组织、队伍、专业、课程与教材建设,运用历史和逻辑相结合的研究思维及形而上和形而下、思辨和经验、实证和实地等多种研究方法,对教师教育由低到高、由独立封闭到开放多元的运演轨迹及其主体与客体、目的与手段等要素进行全景式的考察,以建设科学与教学相统一的现代教师教育学科。  相似文献   

12.
班华 《学科教育》2011,(1):21-25
"民间教育学"是非官方的、未进入科学化的教育理论体系和制度化的教育实践系统的,以观念形态或实践形态存在的教育学知识;流传在民间的原初的、朴素的教育观念、教育方式,是劳动人民在长期的教育活动和生活实践中形成的教育思想与教育经验;其存在方式类别有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民间教育学"的基础之一是"民间心理学",包括可以相互转化的缄默知识和显性知识。民间教育学具有育德、益智、审美等教育价值,反映历史上一代又一代人的教育经验;传承人民的教育智慧,支配人们教育活动。民间教育学学习可直接学习显性知识,显性知识隐性化,学习他人的隐性知识,隐性知识显性化;学习中宜采取分析的态度和方法,吸取其合乎科学的内容,舍弃陈腐的落后的东西。  相似文献   

13.
作为思辨教育学的对应范畴,经验教育学力图把教育学从传统的、思辨的和形而上学的体系中解放出来,建立起一门与其他经验科学相媲美的真正科学的教育学。立足德国教育学之发展,勾勒出了经验教育学在方法论上的四次变革:经验—规范型、实验—实证型、事实—描述型、经验—分析型,从而阐明方法论变革之于教育知识建构的深层意义。  相似文献   

14.
在教育学的科学维度之外,还有一种玄学维度。玄学是以内省、诠释的方式对内在世界进行领会,它回答的是科学无法涉及的关于人的精神、心灵的问题。教育的内在空间是科学所无法、无力达至的领地,教育最终要实现的是心、性的转化和提升,要达成内在领悟、道德智慧、默观洞见、诠释知识、内省感知、美感表现,这些方面不能完全靠科学化的路径,而是要从"玄"门进入。教育中知识发挥作用的方式与自然科学中知识的"运动方式"是完全不同的,我们不能用对待自然知识的方式(科学)对待教育中的知识。当前,在世界范围内,教育学研究已经出现一种由重视知识技能的掌握向重视心灵发展、内在认知、内在领悟的玄学转向。  相似文献   

15.
学科产生伴随着知识分化,学科地位的高低又与知识分层密不可分,故知识与学科之间存在着唇齿相依的关系。从知识的角度来看,一种知识能不能成为一门学科,涉及到该科知识有没有分化并在大学得以建制,而一门学科的地位如何,涉及到该种知识的权力大小问题。从教育学知识及其学科权力的形成来看,教育学要真正突显其学科价值,就应以开放的态度迎接各学科知识的融合,积极投身于大学科系统之中,为社会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探讨教育学的形成以及教育学学科地位的形成,相较于就教育学谈教育学学科地位来说,更能说明教育学的学科地位及其未来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6.
在对教育何以可能和教育学如何名副其实的思考中,教育学知识逐渐浮出水面。之所以教育成"学"的过程一波三折、教育学屡遭困境,是因为生活的、实践的教育学知识观并未能取代本质主义的、宏伟叙事的和规范描述的教育学知识观。教育学知识不是静止的、符号化的陈述,而是实践的、生成的智慧,是站在生活和实践的立场上对教育不断进行批判的一种教育学思维。在芜杂纷乱的教育实践中,只有站在教育学知识的立场上,才能真正把握教育学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7.
教育学的人文沉思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探讨教育学的学科归属问题是学界长期以来从未放弃的追求。本试图对教育学体系建构过程中凸现出的科学主义倾向的方法论、基础及表征作理论上的梳理,对教育学学科建设与人精神的内在联系作初步思考与阐释。  相似文献   

18.
In the process of problematizing what intellectual work looks like, poststructuralist discourses have opened up new spaces through which to examine the processes of knowledge production. Our purpose is to engage with these processes of knowledge production as they attempt to tell particular truths about good pedagogy in Physical Education (PE). Indeed, there has been a long running debate between various forms of expertise claiming to tell the truth about what constitutes good pedagogy in PE. In this paper, we revisit this debate via a mobilization of Hall's (1985) theorization of articulation, and the reflexive modernization thesis of Beck, Giddens and Lash (1994). These lenses lead us to argue that a more reflexive modernity profoundly problematizes all forms of truth telling in Education.  相似文献   

19.
本文从张楚廷先生的教育学著作解读出发,揭示其由科学探究而人文引领的教育学研究路径.从科学教育学的起步、成型,到哲学视角的凸显,再到其教育人文思考的全面深化,先生独到的科学-人文主义的学术发展理路,对当前我国教育学的发展具有重要的启示和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20.
高师院校确立以体验为核心的教学逻辑,对于教育学的教学具有规约与引领作用,主要表现在体验能够促进他者知识的转化,有助于高师学生属性的复归,并成为学生专业成长的支点。为此,教育学教师必须在深刻领会教育学内涵的基础上,努力寻求构建教育学的教学逻辑的现实路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