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08 毫秒
1.
文章主要是对屯堡文化的研究意义与价值,屯堡文化研究的动力,屯堡文化研究的方法、组织以及屯堡文化研究所面临的困惑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作者阐述了屯堡文化研究的方向,还为屯堡文化在地方知识体系的建设中更好地发挥作用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2.
屯堡文化研究的动力、方法、组织与困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主要是对屯堡文化的研究意义与价值,屯堡文化研究的动力,屯堡文化研究的方法、组织以及屯堡文化研究所面临的困惑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作者阐述了屯堡文化研究的方向,还为屯堡文化在地方知识体系的建设中更好地发挥作用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3.
屯堡文化这一研究领域基础雄厚,其研究成果已经得到了学术界、社会的普遍认可,具备了构建"屯堡学"的条件.构建"屯堡学"能够将屯堡研究上升到国家层面乃至世界级的高度,开辟屯堡文化研究的新方向,有利于促进屯堡文化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4.
在前人对屯堡文化多角度研究的基础上,从建筑学、建筑工程技术视野对屯堡文化的研究缺环——屯堡建筑的技术性保护进行了专题研究,以期为安顺屯堡文化的研究开辟出一片新的园地,为屯堡建筑完整地保护与合理地利用提供良好的学术依据,为我国喀斯特地区屯堡建筑群落的规划建设起到一定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5.
文章试图将普通话和其它与屯堡方言相关的地方语言作参照系,考察屯堡方言的语音和词汇的特点及其同屯堡文化的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6.
屯堡乡土小说主要以屯堡文化为背景,通过对屯堡人的生产生活、社会交往、人情风俗的描写,反映他们的文化观念、心理情感以及集体性格。屯堡乡土小说创作展示了屯堡文化的自觉、屯堡民俗文化"常"与"变"以及屯堡乡村文化精英之间的博弈。  相似文献   

7.
屯堡乡土小说主要以屯堡文化为背景,通过对屯堡人的生产生活、社会交往、人情风俗的描写,反映他们的文化观念、心理情感以及集体性格。屯堡乡土小说创作展示了屯堡文化的自觉、屯堡民俗文化"常"与"变"以及屯堡乡村文化精英之间的博弈。  相似文献   

8.
本文基于费孝通先生的"文化自觉"理论,提出了新型城镇化进程中贵州屯堡文化自觉的路径,即:要重视屯堡文化在黔中文化中的地位和作用,并处理好屯堡文化与各民族文化之间的关系;树立屯堡文化自信,注重屯堡文化认同,促使人们对屯堡文化自觉.  相似文献   

9.
文章试图将普通话和其它与屯堡方言相关的地方语言作参照系,考察屯堡方言的语音和词汇的特点及其同屯堡文化的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10.
吴斌 《教育文化论坛》2011,3(1):72-77,107
作为中国地域文化中的一个特殊存在,屯堡文化是连接地域历史与现实的桥梁。而作为历史与传统的承载者,屯堡文化具有建构与重塑的能力,屯堡文化的价值因此凸显。尊重它、面对它、研究它就被赋予了一定的急迫性和时效性。  相似文献   

11.
东晋葛洪所著《抱朴子内篇》是研治中古道教史的重要文献,在传世过程中产生了大量异文,王明《抱朴子内篇校释》(增订本)对此有所整理和考辨,但仍留下了不少问题值得进一步探索。本文以《抱朴子内篇校释》所揭举的异文为中心,对其中十五条异文作了考辨,提出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12.
通过简单介绍客家文化和屯堡文化,并在此基础上,运用比较方法分析这两种文化的相似性与差异性,并进一步阐述这两种文化在当今时代为中华文化的传承和发展所起的独特作用。客家文化和屯堡文化都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研究客家文化和屯堡文化可以揭示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传播规律,有利于弘扬中华传统文化。  相似文献   

13.
进行武夷文化研究的相关资料中发现,研究朱熹的二大专家皆未明言陈旦与陈焞的关系,究竟陈旦与陈焞是二人呢?抑或就是一人?至今没有现成的答案。为了弄清陈旦与陈焞关系,就有必要梳理考证,寻找答案。  相似文献   

14.
普洱茶文化是千百年来澜沧江畔云南多民族文化交汇的土地上开放出的一朵耀眼奇葩。它与云南各民族的自然、地理、经济、文化、历史紧密相连,其悠久的历史、浓厚的文化底蕴,为云南、为中国、为世界创造并保留了璀璨夺目的物质、精神文化遗产,其独特的"和谐"文化内核和魅力,对当代人类的和谐发展具有积极、深远的文化价值。  相似文献   

15.
腾冲和顺《阳温暾小引》体系完整,传播儒家道德思想,关注民众理想教育,重视家庭情感教育,突出人生礼仪教育,较早地提出禁毒反赌教育思想,尤为重要的是特别关注大众生存技能的培养,"义利并重",较早提出了生存和职业教育思想。同时,教育方法灵活多样,常用摆事实讲道理、树榜样立标杆、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等方式进行,语言口语化方言化,便于大众接受。  相似文献   

16.
《抱朴子内篇》是道教史上里程碑式的著作,是魏晋神仙道教的代表作,也是集战国至魏晋的道教理论和方术之大成的重要典籍。《内篇》的本体论思想在道教思想史上有着承前启后的地位,分析了“玄”作为宇宙本体在葛洪神仙道教思想体系中的重要性,以及“玄”、“道”、“一”三个概念在葛洪神仙道教思想体系中的关系,论述了葛洪本体论思想对老子、文子、关尹子以及庄子等先秦道家以及早期道教中的本体论思想的继承与发展。  相似文献   

17.
濮族是史学界争论最多的民族,"裸濮"因带有"濮"字,其族属也一直争论不息,一直列入佤崩语支先民之列。其实"濮"与"羌"同源,同是东夷民族的后裔。"裸濮"应是"羌濮"的一支。  相似文献   

18.
蒲风的诗深受客家文化的影响,不但内容上如实反映了客家农人的血泪心酸,语言、结构上也借鉴于客家山歌;同时,客家人民勤劳、勇敢、积极向上的精神在其诗歌中也有突出表现。蒲风诗歌可以说是生动的客家文化民俗风情史,是世人认识、理解客家文化和客家精神的珍贵文本。  相似文献   

19.
有段有肩石器并非越人所专有,夜郎主体民族是濮人,贵州是华南地区文化发源地.  相似文献   

20.
曾朴的小说创作是富有探索性和超越性的;作家以一种前进的精神,在小说创作中表现出对社会人生的探索,突破了传统偏重伦理的取向,又以暴露内幕新闻般的写实手法,真实再现当下晚清社会的风俗史。这在中国小说史上昭示着一个崭新的时代的到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