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叶鹏松 《物理教师》2007,28(10):25-25
1提出问题因为平板玻璃既能反射光,又可透光,所以许多初中物理教材常选用它替代平面镜去探究平面镜的成像特点,如苏科版、沪科版8年级物理教科书.在教学中,笔者发现有些学生,甚至教师因此而产生一种认识,即以为平面镜不透光,用它就无法确定像的位置,所以不能直接用于探究平面镜的成像特点.事实果真如此吗?2实验探究针对这一问题,在教学中笔者引导学生,尝试直接用平面镜进行实验探究,最终不仅找出了平面镜中像的位置,而且还成功验证了物像之间的大小关系,从而及时纠正了某些学生头脑中的错误认识.下面分别介绍确定平面镜中像的位置的两种基本…  相似文献   

2.
一、探究光的反射规律 例1(2015年1月枣庄五校联考题)小明在探究“光反射的规律”时将一块平面镜放在水平桌面上,再把一张纸板放置在平面镜上. (1)小明让一束光贴着纸板斜射到O点(如图甲),要使入射光线和其反射光线的径迹同时在纸板上出现,纸板与平面镜的位置关系是(选填“一定垂直”“一定不垂直”或“可以垂直也可以不垂直”).  相似文献   

3.
正用一定厚度透明的玻璃做平面镜,在物体的另一侧可能会出现两个像;而凸透镜成像时,也会出现这一现象。例1如图,在"探究成像特点"的实验中,小华他们小组用蜡烛、玻璃板、刻度尺等器材进行实验。请回答下列问题:  相似文献   

4.
一、填空题1.一般情况下,光传播时的路径是看不到的,你在实验中显示光路的方法是.(答出一种即可) 2.小明在穿衣镜中所成的像的左手是他的_(填“左”或“右”)手所成的像. 3.用一块平面镜可以把一束太阳光反射到教室里,而用一张白纸却不能,这是因为平面镜表面_,光射到上面发生的是_.太阳光属于_,经平面镜反射后反射光依然是_.白纸纸面_,光射到上面发生的是_,太阳光射到上面经反射后向四周散开,4.如图1所示,小明用两个相同的棋子研究平面镜成像规律.在实验中小明发现,无论怎样移动甲棋子,都可以使乙棋子与甲棋子的像完全重合他进…  相似文献   

5.
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实验的是中考中常考到的一个实验.1.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实验中,(1)用玻璃板代替平面镜,主要是利用玻璃板透  相似文献   

6.
毕业卷 一、填空题(每空3分,共60分) 1.反射光线和平面镜的夹角为15°,则入射角为__。若转动平面镜,使入射角减小到30°,则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的夹角为__。 2.光在真空中的速度是__米/秒,月球到地球之间的距离为3.8×10~8米,太阳光从月球反射到地球上需要的时间为__秒。  相似文献   

7.
1.叶绿体色素、光质(光谱成分)与光合作用强度的关系 例1 ,图1表示某栽培蔬菜叶绿体色素对不同波长光线的相对吸收量,那么用玻璃大棚种植蔬菜时,应选择_颜色__(填透明或不透明)的玻璃.  相似文献   

8.
一、填空题 1.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是__米/秒,在同一种物质中,光是沿__传播的. 2.如图1所示,入射光线跟平面镜的夹角是30°,那么它的反射角等于__度. 3.在热传递的三种方式中,能够在真空中传热的方式是__. 4.冬天,晾在室外的湿衣服里的水会结成冰,这是属于物态变化中的__现象;冰冻的湿衣服最终也会变干,这又是__现象.  相似文献   

9.
1.设计思想。平面镜成像与生活紧密相连。因此,本节课遵循了"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生活"的新课程理念,从生活中的水面、玻璃、镜子、光滑的地砖都可以成像引入新课,按照探究实验的一般过程,得到平面镜成像的规律,然后了解平面镜在生活中有许多应用,并掌握平面镜成像的原理。  相似文献   

10.
"平面镜成像"是初中光学部分的教学重点,也是教学难点。实验是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重要教学手段。教材的实验设计和传统的实验方法是,将平整的硬白纸铺在水平实验台上,正中间划1条直线;用平行玻璃板(平行玻璃板既能够反射光成像,又能够透光看到对面物体的性质)代替平面镜,竖直放置在白纸上,一面下端与纸上直线重合;成像物体和像  相似文献   

11.
一天深夜,人们已经进入了梦乡,一个房间里的家具们谈起了悄悄话。"听说茶色玻璃哥哥要搬走了,要换上夹丝网玻璃。唉!"沙发难过地说。突然,眼前闪过一道红光。哦,原来是美丽的彩灯妹妹:"其实我们的主人也很好,书桌的四条腿断了三条,可是主人又给他钉上了三条腿。""我比他还要悲惨。"呀!原来是大名鼎鼎的"书呆子"书柜呀!"你是怎么个惨法?"大家异口同声  相似文献   

12.
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平面镜成像的特点;了解平面镜成虚像,了解虚像是怎样形成的;理解日常生活中平面镜成像的现象;初步了解凹面镜对光的会聚作用、凸面镜对光的发散作用,以及了解它们的应用。2.过程与方法:经历"平面镜成像特点"探究,学习对实验过程中信息记录;观察实验现象,感知虚像的含义;通过观察感知球面镜对光线的作用。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中,领略物理现象的美妙与和谐,获得"发现"成功的喜悦;培养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通过对平面镜、球面镜的应用的  相似文献   

13.
<正>要点提炼如图1是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实验,在实验中需要注意以下4点:(1)器材选择:实验中为了便于确定像的位置,实验时应选择茶色玻璃板来代替平面镜;实验时为了比较像与物体的大小关系,应选择两支完全相同的蜡烛;实验时需要利用刻度尺测量两支蜡烛到玻璃板的距离,这是为了比较像与物到镜面的距离是否相等。  相似文献   

14.
一、填空题(每空3分,共60分) 1.反射光线和平面镜的夹角为15。,则入射角为 .若转动平面镜,使入射角减小到3。。,则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的夹角为_. 2.光在真空中的速度是__米/秒,月球到地球之间的距离为3.8又10.米,太阳光从月球反射到地球上需要的时间为秒. 3.图l为体温计,其示数  相似文献   

15.
许云凤 《物理教师》2002,23(11):37-38
我们可以把表面光洁平滑的反射面都叫做平面镜。但实际上人们选用的平面镜只是那些反射能力较强的反射面,如古代的铜镜、现代的玻璃平面镜、抛光  相似文献   

16.
利用原有的玻璃水槽上方镀上双面反射膜,这样改进后的玻璃槽替代附件平面镜,减少了实验步骤,方便待测件的调节,降低了测量误差。  相似文献   

17.
在1987年北京市初中物理竞赛决赛试题中,有这样一道光学题目: 如图1所示,一束光平行于平面镜M_1的镜面射来,经过平面镜M_2、M_1的反射后,又平行于另一平面镜M_2的镜面射出,则平面镜M_1M_2间的夹角应为__。一般学生填上60°就以为完事大吉了,如图2所示,其实,这道题应有无限多个解,现证明如下: 设:两平面镜的夹角为θ,即∠M_1OM_2=θ,如图3所示。  相似文献   

18.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24分) 1.张明的家到学校的路程是1.5千米,他骑自行车的平均速度是15千米/时,他骑车上学路上所需的时间为__小时,合__分钟。 2.蒸发是发生在液体___的汽化现象,它在___温度下都可以发生。 3.入射光线与平面镜的夹角是30℃,则入射光线与反射光线间的夹角是___。 4.用20牛顿的水平拉力将100牛顿重的  相似文献   

19.
初中物理教学仪器--平面镜成像实验器,在学生用其进行探究平面镜成像规律后,往往会将蜡烛油不小心滴在平面镜上,这样不仅影响到平面镜的美观,更主要的是影响实验时的观察效果.如何将这些讨厌的油污去掉呢?用小刀刮除,绝对不行!因为这样不仅除油结果不彻底还很容易损坏平面镜表面的镀膜.  相似文献   

20.
"平面镜"是苏科版物理教材八年级上册第三章第四节的教学内容.平面镜成像是光的反射的重要应用,是光现象中的重点内容.对平面镜成像规律和特点学生只停留在感性认识的基础上,缺乏较理性的认识和科学探究.出于知识掌握和培养物理素养的需要,本节课我采用了探究模式进行教学,让学生在物理学习中尝到"做科学"的乐趣.下面是我教学中创新尝试与反思.一、让学生课前有活动准备从而集疑1.课前准备的要求:让学生回去按要求照镜子看看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