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读出真面目     
琚金民 《教师博览》2013,(11):31-31
<正>唐宣宗时,有个不太出名的诗人叫李远,四川人,进士出身。李远很有政治才干,当过几任刺史,颇有政绩。当时的宰相令狐陶很欣赏李远,极力向皇帝推荐。令狐陶为人正直,有贤德,唐宣宗非常信任他,拿他当"自己人",但唐宣宗就是不答应重用李远。令狐陶不解,就问宣宗,宣宗拿出李远写的一首诗,指着其中一句说":你看,‘青山不压三杯酒,长日惟消一局棋’。既贪酒,又沉溺于玩乐,这样的人怎能担当大任?"宣宗史称"小太宗",生活节俭,也很自律,最看不惯那些骄奢淫逸贪图享乐的官员,这是他用人的一条底线。  相似文献   

2.
17.教女俭朴、感化百姓的唐宣宗李忱,唐朝后期的一个皇帝,历史上称他为唐宣宗。他在位13年,致力于社会稳定、经济发展,取得了一定的成  相似文献   

3.
唐朝的21位皇帝中,迷恋丹药的至少有11位皇帝,即唐太宗、唐高宗、武则天、唐玄宗、唐宪宗、唐穆宗、唐敬宗、唐宗、唐武宗、唐宣宗、唐僖宗,新旧唐书多有记载。  相似文献   

4.
纸醉金迷     
唐朝时,有一个叫孟斧的医生医术非常高明。当时,他生活在都城长安,经常被请到宫中帮皇帝和妃子们治病。因为经常出入宫廷,所以他对皇宫的一切都很熟悉。在皇宫里,孟斧领略了许多在宫廷  相似文献   

5.
很久以前有个皇帝,他很聪明,也很狡猾。 虽然有许多老百姓和大臣,还有手下的将士都投诉他没有资格当皇帝,这个神圣的位置应该由其他人来坐。可谁都知道皇帝是那么聪明,有谁能比得过他呢?  相似文献   

6.
失宠的大臣 从前有一个大臣很受皇帝的器重,但是有一次,由于他极力反对皇帝的一个提案而惹怒了皇帝,于是,皇帝下令将他流放到边陲放羊。  相似文献   

7.
传说故事     
《小朋友》2002,(6)
屈原是我国古代一位很有名的诗人,他为人正直,得罪了不少人。那些人想陷害他,常在皇帝面前说他坏话,皇帝因此不重用他。屈原愤愤不平,跳进汨罗江自杀了。传说汨罗江里有很多吃人的大鱼,当地的百姓为了不让大鱼吃屈  相似文献   

8.
寓言的马甲     
口蜜腹剑 唐玄宗时.有个大臣叫李林甫皇帝喜欢什么,他就做什么.因此.得到唐玄宗的信任和宠爱李林甫对有才能的人非常嫉妒谁的才能、功劳超过了他,或者谁受到了皇帝的信任.他就想方设法地除掉那个人他和人交往时.总是装得很和善,很谦虚,说起话来满嘴甜言蜜语.  相似文献   

9.
分道扬镳     
在南北朝的时候,北魏有一个名叫元齐的人,他很有才能,屡建功勋。皇帝非常敬重他,封他为河间公。元齐有一个儿子叫元志, 他聪慧过人,饱读诗书,是一个有才华但又很骄傲的年轻人。孝文帝很赏识他,任命他  相似文献   

10.
一天,某个皇帝,他想让人们回答三个问题:1.什么时间是最重要的?2.工作中谁是最重要的人?3.什么事情最重要?皇帝颁布了一项法令宣布,谁能回答这些问题会得到极大的奖赏。很多人都进宫回答这三个问题,每个人都有不同的答案。皇帝对他们的回答都不满意。经过几昼夜的思考,皇帝决定访问山上的隐士,听说他是很有智慧的人,皇帝想向他提出这三个问题。他听说隐士从未离开过山区,他周围只有穷人,他拒  相似文献   

11.
正高一刚开学,班长就来向我告状:"李远睡懒觉,宿舍同学怎么招呼都不起床,还发脾气、骂人。"听到这里,我立马领着几名班干部来到男生宿舍把李远从被窝里揪了出来,劈头盖脸地训了一顿。本以为他能有所收敛,可他不但没有改进,反而变本加厉起  相似文献   

12.
宋徽宗赵佶不是个好皇帝 ,却是个好画家 ;李后主也不是个好皇帝 ,却是个优秀的词人。如果让他们“各尽所能” ,老老实实地干他们擅长的事 ,说不定还能对社会做出点有益的贡献。这一类皇帝还真不少。晋惠帝司马衷有个儿子叫司马辶 ,是个很聪明懂事的人。后来当了太子 ,却不爱读书 ,而喜欢学做买卖。他在宫中让人同他一起杀猪卖酒 ,竟锻炼到可以用手来估掂肉的斤两 ,不差毫厘。这种人 ,让他当个售货员一定会是很称职的 ,却非得要他去当皇帝 ,结果搞得一塌糊涂 ,最后自己也呜呼哀哉了。还有一位明朝的天启皇帝朱由校。他的爱好是盖房子并亲自…  相似文献   

13.
佚名 《高中生》2008,(9):38-38
明朝万历年间,有个叫马绍良的人在朝中做官。他年轻气盛,自以为博学多才,满腹文章,经常在同僚面前卖弄自己,因此得罪了不少人,皇帝对他的所作所为也时有耳闻。  相似文献   

14.
电视剧《康熙大帝》中曾有这样一组镜头:康熙皇帝少年学习时,由其父亲——顺治皇帝的师傅(曾受顺治皇帝重托)教他学习。康熙皇帝起初学习很不认真,不愿学师傅所教的内容。于是某天清晨,他晚到了学堂一刻钟,却  相似文献   

15.
电视剧《康熙大帝》中曾有这样一组镜头:康熙皇帝少年学习时,由其父亲——顺治皇帝的师傅(曾受顺治皇帝重托)教他学习。康熙皇帝起初学习很不认真,不愿学师傅所教的内容。于是某天清晨,他晚到了学堂一刻钟,却见师傅正跪在顺治皇帝的画像前。他惊讶地问:“师傅为何跪在  相似文献   

16.
不伤牛心     
近日读书,见一小故事:皇帝微服出访,在田间遇到一农人正驾着黄黑两头牛耕地,皇帝很有兴致地问:“你的这两头牛,哪一头表现得更好些?”谁知连问三次,农人竟然不吱声。皇帝很扫兴,却不便发作。农人将一趟地耕完后,将牛拴好,走过来将皇帝领出很远,才贴在他耳边小声说:“那头黑的要  相似文献   

17.
谈时间     
<正>希腊哲学家第欧根尼经常睡在一只瓦缸里,有一天亚历山大皇帝去看他,以皇帝惯用的口吻问他:"你对我有什么请求吗?"这位玩世不恭的哲人翻了翻白眼,答道:"我请求你走开一点,不要遮住我的阳光。"这个家喻户晓的小故事究竟含义何在,恐怕见仁见智,各有不同的看法。我们通常觉得,那位哲人视尊荣犹敝屣,富贵如浮云,虽然皇帝驾到,殊无异于等闲  相似文献   

18.
以前有很多人问我最喜欢哪些历史人物?如果让我选,我最想当哪个历史人物?其实中国历史上最舒服的人就是乾隆皇帝,他一生下来就是皇帝人选,也没皇位争夺问题,一生舒舒服服当个太平皇帝,还为中国扩张了很大的版图,享受荣华富贵至死。他的人生算是很圆满的。  相似文献   

19.
据说,道光皇帝很有节俭美德,“观国史所载,帝节俭之德,亦不可及。至暮年尤甚”。这话说的是,道光皇帝节俭之德是没人可以比,“然帝或思食一物,而知其价甚昂,则止而不索”,他想吃东西了,首先都要问个价,如果价格很高,他就不吃了,比如他想吃鸡蛋,内务府给的价格是每枚七八两,道光皇帝就常常省着不吃。  相似文献   

20.
苏轼续诗     
唐文宗时代,有一个大书法家名叫柳公权。柳公权为人正直,平时在朝廷经常勇敢地向皇帝提意见,朝廷上下都称赞他是一个、《有所作为的忠臣。柳公权不仅敢于向皇帝提意见,有时提意见的方法还十分巧妙。有一段时间,文宗不理国事,一天到晚饮酒作乐,朝政因此荒废了。柳公权看在眼里,急在心上,怎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