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语文教师有效地深入地进行文本解读成为推行小学语文对话教学的重要准备阶段,而语文教师进行文本解读需要从哪几个方面入手呢?本文主要从三个方面研究小学语文对话教学中教师进行文本解读的主要策略。  相似文献   

2.
解读文本是语文教学中的重要任务,解读文本的过程是语文教师提高专业水平和增强语文修养的过程。解读文本既不能完全停留在文本本身,也不能单纯停留于纯粹个人化的认识上。语文教师要驾驭自己的理解力和想象力,反复吟咏、慢慢咀嚼、不断感悟,形成自己独特而又切中文本内涵的见解。  相似文献   

3.
孟召平 《考试周刊》2010,(53):47-48
新的语文课程标准已经施行很长一段时间,对语文教学的有效性也进行了深入的探讨.但仍有不少人对语文新课标理解有所疏忽,对语文教学认识有所偏颇. 一、对文本解读认识上的误区 某些教师在语文教学中存在轻视文本的解读现象,没有认识到文本解读是语文教学的基础,语文教师的教学根本是培养学生语文能力的重要途径.语文教师应该把文本作为一个宝贵的资源,作为学生提高语文素养的一个平台、一种媒介,让学生从中获取语文的养料,从中获取语文学习的方法、途径,获取传承中国文化的力量及动力.  相似文献   

4.
准确、深入、透彻地解读文本是语文教师最重要的能力。解读好文本是进行创造性的教学设计的前提,也是引领学生展开深入对话、灵活应对、驾驭课堂的基础。当下,教师们对解读文本在语文教学中的重要性已有充分的认识,人们从宏观的层面对文本解读的方向、路径,尤其是从接受美学的多元解读方面展开了充分的讨论,但微观的解读文本的策略与方法并不多。  相似文献   

5.
沈:语文课改正在向纵深发展,提高语文教师的自身素养日益成为大家关注的问题。我认为老师要上好一节阅读课,有三个关键:一是要正确深入地解读文本,二是要创造性地进行教学设计,三是要灵活机动地进行课堂实施。其中文本解读是基础。今天我们就来谈谈文本解读这个话题。  相似文献   

6.
语文教学中的文本解读,是指在教师指导下学生积极感知、理解、评价、创获文本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解读的主体——教师和学生通过文本与作者展开积极的对话,最终完成对文本的体验,达到文本育人的价值。但大量课堂实例说明,现今在语文教学过程中,由于多种因素,教师在对文本解读的时候往往存在着一些误区。本文探讨了语文教学中文本解读的误区并提出一些对策。  相似文献   

7.
教材中的文本是语文教学的媒介和凭借,是重要的学习资源。语文课堂教学中的文本解读是指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感知、理解、评价、创获文本的过程。正确解读文本,有助于我们准确把握文本的内涵,感受和领略文本赋予的历史价值;  相似文献   

8.
语文新课程标准强调:语文教学应引导学生钻研文本,并通过深入解读文本,引领学生走进文本的世界,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因此,文本解读已经成为了广大语文教师积极思考的一个重要问题。笔者从文本解读的重要性入手,对文本解读的方式以及应注意的问题进行了详细的论述,以期为广大同仁的教学提供一些有益的借鉴与参考。  相似文献   

9.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规范与高效首先取决于教师对教材的解读。只有当教师对文本有了深入的理解和深刻的把握,学生才能受到真正的感染和熏陶;语文教学要将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者和谐统一起来。更需要教师深入地解读文本。笔者觉得解读教材不妨从以下“三要”着手。  相似文献   

10.
文本解读能力是语文教师教学能力的重要方面之一,教师的文本解读能力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语文教学的效益。只有在文本解读中努力读出自己的真实情感以及文本言语表达的奇妙独特之处,才会有厚重丰盈、扎实有效、精彩纷呈的语文课堂出现。文本解读要努力读出自我的感受,可以从裸读文本、走近作者、通读全篇、转换视角、联系现实等五个方面建构文本解读策略。  相似文献   

11.
孙文琴 《山东教育》2012,(Z4):60-61
文本解读指的是教师和学生对文本(课标、教材及有关的课外阅读资料等)的内容和意义的感知、理解和评价,形成对文本材料的价值取向的过程。教师文本解读得准确与否、深入与否,直接影响着语文教学设计和教学效果。教师文本解读的能力是语文教师专业成长和发展的重要能力之一。这里谈一谈文本解读的几种策略。一、走进文本文本解读是对文本逐步走进的过程,从陌生到亲切再到创新。首先,要善待文本。犹如观察的视线,对文本的正确态度应该是"平视",不是"仰视",也不是"俯视"。文本是小学语文教学的主要凭借,应多一些文本,少些架空分析、少些课外文献、少些  相似文献   

12.
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个人的文本解读一定要有深度,但课堂上教师必须把握好“有深度”的“度”,使课堂上的文本解读“适度”地深入.只有符合学生解读视域的解读才是真正的“有深度”的文本解读.“依靠问题引领,把思维引向深入”“简化教学形式,让语文回归本真”“把准引导力度,让智慧及时开启”与“转换问题视角,使解读视域变得开阔”,是课堂教学实践中四种行之有效的将文本解读推向“适度”深入的教学方式.  相似文献   

13.
章丽 《学子》2014,(17)
语文教学文本解读的"方法"是为了解读文本而采用的一种技巧性的行为方式,而语文教学文本解读的"路径"是为了解读文本寻求的一个方向性的角度。对这两者的辨析可以帮助语文教师建立对自己教学行为的反思根据,在此基础上可以更客观、更理性地选择解读文本,从而提高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14.
语文阅读教学中的文本解读具有开放性、多元性、个性等多重特点。文本解读是语文教师的教学基本功。文本的精细化解读是我们语文老师展示自己语文教学素养的一种方式。但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有的老师在问题的设计方面、文本内容的拓展延伸方面、语感的正确定位方面存在过犹不及的现象。  相似文献   

15.
一、准确深入解读文本,优化文本使用 准确地解读文本是每一位语文教师都必须掌握的基本功,是每一位语文教师实施课堂教学、引导学生准确理解文本,从而提高阅读能力的基本要求。只有在正确深入的解读文本的基础上,才能有好的设计和好的教学过程,才能为学生搭建良好的支架、平台。  相似文献   

16.
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进行教学设计前充分重视文本解读这一环节,为教学目标的设定、教学过程的生成乃至教学重点、难点的把握提供了必要的依据。如何提高学生解读文本的能力,逐渐成为语文界关注的焦点话题之一。教师应指引学生寻找最恰当的解读路径,才能化难为易,达到小学语文的最优化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7.
文本解读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深度文本解读要求教师掌握文本主要倾向,钻研文本表现手法与语言特点,思索本文教学与教育的价值,有针对性地引导学生走进文本。就如何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进行文本解读提出了几点建议,希望为广大教师开展文本解读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18.
在高中语文教学活动中,阅读教学是最为重要的一项教学内容,而在阅读教学中,文本解读又是学生获取语文知识信息、掌握语文学习方法、提升语文核心素养的重要途径。所以教师要高度重视对教材文本的深入解读,在参考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及现有知识水平的基础上,设计科学有效的教学策略,帮助学生通过有效的文本解读方式获取有价值的语文信息,提高学生阅读能力,提高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  相似文献   

19.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规范与高效首先取决于教师对教材的解读。只有当教师对文本有了深入的理解和深刻的把握,学生才能受到真正的感染和熏陶;语文教学要将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者和谐统一起来,更需要教师深入地解读文本。笔者觉得解读教材不妨从以下三要着手。  相似文献   

20.
董峰 《现代教学》2013,(1):62-62
解读文本是教学的一项基本功,是教师对文本的感知、理解和评价,进而产生感受、体验和理解并形成对文本材料的价值取向的一个过程,是教学的准备阶段。语文教师对文本的解读是站稳课堂的关键,而做好解读文本与课堂之间的转换更是体现一名语文教师教学基本功的重要环节。那么,作为一名语文教师,如何才能做好文本的解读呢?本文就其中教师对文本的认识与理解这一部分谈谈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