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新闻观察     
《青年记者》2006,(17):50-50
中国目前只有时尚杂志。没有新闻杂志吗?新闻杂志的广告受众和新闻受众一致的环境还没形成吗?“冷风劲吹”——《中国杂志:陶醉在自恋的幻境中》  相似文献   

2.
朱文轩 《青年记者》2006,(17):51-51
中国目前只有时尚杂志,没有新闻杂志吗?新闻杂志的广告受众和新闻受众一致的环境还没形成吗?“冷风劲吹”——《中国杂志:陶醉在自恋的幻境中》上海《第一财经日报》两记者遭遇富士康索赔3千万,这是全国目前索赔金额最大的名誉侵权案,同时首开大型企业查封记者个人私有财产的先例。此事件虽一波三折,但财大气粗的企业直接针对记者个人,通过财产保全的方式给记者造成压力,是耶?非耶?  相似文献   

3.
《新闻战线》第六期《读者·作者·编者》栏征询:《海明威“站着写”出典何处?》6月30日星期天,我们几乎用了一上午的时间,在家翻了几书柜的报章杂志,好容易在《译文》1956  相似文献   

4.
《新闻战线》第六期《读者·作者·编者》栏征询:《海明威“站着写”出典何处?》6月30日星期天,我们几乎用了一上午的时间,在家翻了几书柜的报章杂志,好容易在《译文》1956  相似文献   

5.
在每期的《新闻知识》上,都能看到“读者·作者·编者”和“评刊员之窗”这两个栏目,我觉得,贵刊这两个栏目办得好,它对于读者、作者和编者均有好处。好处之一,读者的心声能够得到反映。一个刊物办得怎么样,广大读者是最好的裁判。而读者的心声能否得到反映,则取决于编者的编辑思想如何。《新闻知识》的编者存  相似文献   

6.
《图书馆杂志》是我自费订阅多年的重点刊物,其中“经验交流”、“学校图书馆、”“读者·作者·编者”等栏目最受我欢迎。每篇文章我都仔细阅读,在它们的启发下,我结合工作实践写文章。因我校  相似文献   

7.
一《中国图书评论》杂志1993年第6期的“期刊评介”栏目发表了周维强先生撰写的《对历史的敬意——1992年度〈史学史研究〉读后》一文。作者把握住“对历史的敬意”这一主题,对《史学史研究》杂志作了入情入理的评述。 多年以来,《史学史研究》杂志的编者也曾耳闻目睹过国内外同行对刊物的反映和评论,但如此有系统的公开评论,尚属少见,因而引起了编者的极大兴趣。 在常人看来,学术性研究往往是与枯燥乏味、晦涩难懂联系在一起的,学术殿堂也会使人敬而远之。在我国现阶段,由于商品大潮的直接冲击所产生的在价值判断上的某种  相似文献   

8.
研读《图书馆杂志》1982年第二期《浅议图书分类法“综合性图书”的立类问题》一文(以下称《浅议》),甚感困惑,进而质疑。在《浅议》起首,作者对“综合性图书”类(以下除引文外,均称之综合类)在列举其二级类目后指出,“正如类名所示,是单纯以综合性图书为内容”的;且断言该类“立类之初,就存在着一个根本缺陷——把综合性图书与有关学科人为地拆开了”;并进而概之曰:“类内过于绝对化地以图书形式作立类标  相似文献   

9.
王昕 《青年记者》2016,(3):66-67
“粉丝”是最为积极的一个群体,是积极受众的典范.正是由于这些特定的“粉丝型”积极受众的存在,我国众多影视企业开始专门为粉丝群体拍摄电影作品,使得新一类电影类型——“粉丝电影”得以诞生. “粉丝电影”的受众特点 根据学界对于“粉丝电影”的几点共识,可以将其概括为:依据名IP、明星主演或主创人员(包括导演和作者)的社会关注力,为其特定粉丝受众群拍摄的新型电影.这类电影受众细分程度高,先天具备“明星效应”,广受粉丝群体欢迎,票房不断刷新.近几年,我国电影市场推出的《小时代》《后会无期》《致我们终将逝去的青春》等影片都是“粉丝电影”的代表作,其受众特点可以从三个方面加以概括.  相似文献   

10.
刘畅 《记者摇篮》2005,(9):46-47
作者送来两篇稿子,一篇“大”的。一篇“小”的,编者留下了这篇“小”的,“忍痛”把那篇“大”的退了回去——提了修改意见,请作者重新写来。很显然,编者退稿之所以“忍痛”,是深感作者为了那篇洋洋几千字的“大”稿肯定费了不少心血——为作者的“吃力”而“痛”。但在编者看来,写这样的“大”稿虽“吃力”却“不讨好”,原因是编者认为它有些“言之无物”。相比之下,这篇《提倡写“羊尾巴”新闻》的“一得”,却很新颖实在,绝无“无病呻吟”之嫌,读来有些味道。由此看来,写论文虽不是“纪实”,但要求文章“实在”却是“通例”。我们在本刊改版时特意设了一个“编采一得”的栏目。就是想让编辑记者把在新闻实践中的“一得”记下来,从实践的“一得”中悟出“多得”来。  相似文献   

11.
广播“经济专题”向来被认为是枯燥乏味、费力难办的节目。究其原因,是没有找准传播内容与受众需求的结合点,受众心理、受众诉求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在经济体制改革不断深化的新形势下,广播经济专题应该怎么办?近三年来,我们江西人民广播电台的一千期《经济半小时》节目,对此作了有益的探索。每天一个话题,给受众以新奇我们曾经作过社会调查,发现受众收听广播,一是为了满足好奇,二是为了求知,而热点宣传最富新奇色彩,最为世人所关注,当然传播效果也就最佳。为此,我们在《经济半小时》节目里开设了一个“今日话题”栏目,尽力…  相似文献   

12.
在都市类报纸崛起的当今,党报的周刊如何办?我们办周日刊《城市杂志》做法是:避免同质化,坚持走特色之路,锻造品牌影响力。大连日报社委会针对报业市场竞争形势,于2004年9月1日开始了旨在“办读者喜爱的党报”的新一轮报纸改革。其中,就双休日党报版面少,可读性差问题,决定创办周六的《家庭杂志》和周日的《城市杂志》(均为对开四版)明确两个周刊一是抓话题:“一家一世界”,引导读者正确认识家庭中的新观念,新问题,主打“服务”品牌;一是抓主题:“诠释城市精彩”,主打“领你认知城市”品牌。品牌的基础是特色,而特色的基础是差异伴随着报业…  相似文献   

13.
有一本名为《传播理论——起源、方法与应用》(华夏出版社2000年版)的书中写道: “借助于将市场分割,也就是将受众分成许多小的群体,广告者可以针对不同的群体规划不同的传播策略。”这里说的就是近年来流传于我国媒体市场上的“受众分割”理论,或称“受众细分”理论。这一理论的最初动议者是广告商,如今已被广大媒体界人士认可和应用。那么它对期刊建设和发展的作用自然也是不能忽视的。  相似文献   

14.
在近几年的中国期刊市场中,增长速度最快的莫过于将高收入、高消费人群作为目标受众的时尚类杂志了。它们在编辑形式上力求新潮前卫,在印刷上极尽豪华精美,是广告商的“宠儿”。时尚类期刊的冲击的确不容小觑,但是它们读者定位较为狭窄,因而在普通民众中的影响不很大。倒是一些传统的期刊,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由于发挥了品牌优势,成为期刊界的强者,比如《读者》、《知音》、《家庭》、《故事会》等。这些期刊是读者公认的“品牌期刊”。期刊“品牌”是怎么形成的呢,笔者选取了《家庭》杂志为考察对象。《家庭》的品牌塑造——贵在一贯继承的…  相似文献   

15.
最近,台湾“新闻局”公布了1988年金鼎奖得奖名单: 一、新闻类: ①公共服务奖:曹原彰、方俭(民生报)——《进口马肉何处去》等31篇。②新闻报导奖:A、姜云龙(中央日报)——《猎鼠未案》等37篇;B、陈炳宏(中时晚报)——《社会关怀》等16篇。③新闻评论奖:杨乃藩(中国时报)——《翟宗泉首席为司法尊严做了最佳诠释》等10篇。④副刊编辑奖:蔡文甫(中华日报)——第14版共10版。⑤新闻编辑奖:康锦卿(联合晚报)——“要闻版”共10版。⑥新闻摄影奖:吴景腾(联合报)——《鸡鸣》等5帧。二、杂志类: ①优良杂志奖:A、人文科学类——当代。B、科学技术类——牛  相似文献   

16.
马年的央视春节联欢文艺晚会伴随着亿万观众的无限宽容渐渐离我们而去。这届晚会依旧亮点不多、创意难寻。尽管电视媒体的装饰感被弘扬到极致,晚会也办得连贯、热闹、喜庆,但过目即忘;没有一个节目让人流连忘返、津津乐道。虽然众口难调不失为一个精妙的理由,但面对观众的不买帐,电视人不得不感慨:如今的受众怎一个“难搞”了得。另一方面,受众的心理就更加捉摸不定;既不满意,又离不开,要求年年搞。真有点“端起碗来吃肉,放下碗来骂娘”的味道。电视人与受众之间,因晚会而相识,又因晚会而分手。据《羊城晚报·娱乐新闻版》2月13日报道:中国最大的专业媒介与市场研究公司——央视市场研究,执行了自1996年以来历年的中央电视台春节联欢晚会的实施收视调查,并于2002年2月  相似文献   

17.
《世界真奇妙》一书,突出宣传幽灵的存在。除特设“我看过死后的世界”、“人们眼睛看不到的世界”、“鬼怪·幽灵之谜”三个专栏,发表了近20篇长文短文外,又在其他栏目中零散刊出“出现在电影银幕上的幽灵”等多篇。可谓之用心良苦了。编者肯定幽灵的存在:“你信不信幽灵的存在?我们有时候在周刊、月刊杂志里看标题是《我看过幽灵》的文章,你看了这个一定‘疑信参半”或是破口大骂呢!”“但是这一个人却是领到举世最高荣誉的诺贝尔化学奖金的得主——英人威廉·克洛克斯博士。”(该书42页)编者在搬出这位著名化学家相信幽灵存在说之后,又抬出英国牛津、剑桥两所大学设置“幽灵研  相似文献   

18.
《今传媒》1997,(7)
家庭,一本读不尽的书——二读《家庭之友》“社会·家庭·纪实”栏目文/耀晗若文明善再读《家庭之友》“社会·家庭·纪实”栏目,其中,今年第二期《情歌一曲动九天》一文,又使我们心波激荡久而不息。主人公赵建俊的事迹昭示我们,家庭是一本书,通俗具体,悉心潜读不...  相似文献   

19.
股民关注涨涨跌跌的股市,股票类书关注悲悲喜喜的股民,而笔者仅对花花绿绿的股票类书感兴趣。说句戏言,现在出的此类书比沪、深两个市场上的股票还多。那究竟什么书好卖呢? 《短线是银》系列,从之一到之四,共卖了60余万册,冠军铁定是它的了!面对如此骄人的成绩,四川人民社总编室汪弥主任仍意犹未尽:“要不是盗版,发行量起码翻一番。”(本刊今年第1期曾报道过——编者)有意思的是,当初作者给它起的是一个专业化的名字,后来被社里改成此名的。但当初,并没有多少人会想到它会如此火爆。有短线,就有长线。“我们的确推出过一本《长线是金》”汪主任说。当问到发了多少时,他笑了笑。 《炒股就这几招》系列大有后程发力之势,虽然它已  相似文献   

20.
今年第二期《中国记者》的“外国新闻佳作赏析”专栏中刊登了熊昌义同志的文章《“没有什么新闻”的好新闻——介绍美国新闻史上的一篇名作》。“赏析”也好,“介绍”也好,属于评论的范畴应该无疑。然而,先读过被评论的佳作,再来读这篇评论,却使人产生一种憋闷之感,不鸣不快。首先冲到舌尖的话是一个问句——这篇新闻名作的新闻究竟是什么?《“没有什么新闻”的好新闻》,这是一个绝好的题目,然而读到最后,欲从评论中获知“好新闻”内容的读者恐怕会大失所望:这“好新闻”无非是用了巧妙的文学笔法写出的“旧闻”,真真地“没有什么新闻”了。评者(为下面叙述方便,姑以“评者”和“记者”分别称评论的作者和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