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向芬 《传媒观察》2005,(3):19-20
十五年前,《世界时装之苑ELLE》登陆中国,印刷精美、形象豪华、风格洋派,给80年代的中国读者带来了香车美女华服、精致优雅自信和绚烂热情浪漫;五年后,本土《时尚》诞生,促成中国十年时尚风起;邻家女孩《瑞丽》随后轻盈出世,清新可人的东瀛韵味、亲和实用的生活原则、风姿各异的三姐妹融入到中国女性的时尚生活。  相似文献   

2.
时尚的欲望     
当读者面对令人眼花缭乱的时尚杂志时,很少人是被杂志里展示着动辄上千、上万的奢侈品打动,似乎附杂志陪送的一支唇彩、一枚胸针更能激发他们的购买欲。在中国,各类时尚杂志所能做的,只能是帮助中国读者完成时尚意识的启蒙。1988年,《ELLE》以《世界时装之苑》之名来到中国时是这样,如今的《VOGUE》仍无法改变这个角色。  相似文献   

3.
解读《时尚》连环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频 《中国编辑》2003,(5):44-50
《时尚》创刊于1993年8月8日。历经创业(1993-1995)、合作(1996-1999)、发展(2000-)三个阶段,时尚杂志社已发展成为拥有十二种杂志,三百六十多名员工的大型企业。集团雏形初现,前景看好。正如其企业精神“注重细节、追求卓越、引导潮流”所示,《时尚》是中国当代期刊界标异领先的“时尚现象”。值此创刊十周年之际,略析时尚模式的社会文化意义与市场营销内涵,以求教于方家。  相似文献   

4.
刘大勇 《传媒》2003,(6):54-55
20世纪90年代,国人刚刚解决了温饱,有了些许闲暇和闲钱,激荡在80年代的"时髦"便裹挟着异域风情,打着"人文"的旗帜摇身一变,改名"时尚".时尚媒体便是这一现代重要大众文化现象粉墨登场的主要舞台.  相似文献   

5.
如果以1980年2月《时装》创刊为发端,中国时尚期刊已经走过了近30年的发展历程。但在近30年中,中国时尚期刊市场一直呈现出阴阳失衡的现象:女性时尚期刊一路高歌,风潮迭起;男性时尚期刊曲曲折  相似文献   

6.
岚子 《传媒》2003,(Z1)
在《时尚》流传着这样一个故事——从前有一个女人(《时尚·COSMOPOLITAN》,前身为《时尚·伊人》),跟一个男人(《时尚·ESQUIRE》,前身为《时尚·先生》)结了婚,成了一个家(《时尚家居》),他们崇尚健康的生活(《时尚健康》),经常出去旅游(《时尚·中国旅游》),对流行的时装也非常关注(《时尚·中国时装》)……  相似文献   

7.
王育楠 《新闻前哨》2011,(12):81+87-81,87
在中国,时尚媒体是继妇女、生活类读物之后的一个新类别,追溯其成长史大概要从纺织服装类期刊开始。受1979年皮尔·卡丹制造的中国首场时尚处女秀的触动,1980年《时装》杂志创办,继而1985年《上海服饰》面世。1988年,《世界时装之苑》借助与法国桦榭集团的版权合作,在中国第一次找到了纺织服装类期刊与时尚生活之间的契合点。1993年,中国第一本专业时尚杂志《时尚》的出现,奠定了时尚纸媒体的初级形态。《瑞丽》、《风采》、《中国服饰报》、《服装时报》等一批时尚纸媒体的随之崛起,从某种程度上见证了这些年中国经济的加速度和时尚生活的方程式。"中国时尚媒体"群体由此逐渐清晰起来。  相似文献   

8.
以《世界时装之苑》和《瑞丽》为例,从品牌价值、产品线发展战略、版权合作三方面分析我国高端女性时尚期刊的核心竞争力.研究发现,塑造品牌是时尚期刊竞争的基础,差异化战略是时尚期刊开拓市场的核心,版权合作共享优势资源是时尚期刊实现国际化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9.
女性时尚期刊作为一种特殊的精神文化商品,在上世纪80年代开始在我国的期刊市场崭露头角,90年代中期以后以惊人的速度发展。随着我国女性时尚期刊市场的竞争愈演愈烈,品牌营销已经成为该领域竞争的主要手段。利用品牌的优势,保证期刊获得稳定的广告收益的同时,也帮助广告主锁定城市女性中的高端消费人群,用品牌价值实现利润最大化。女性时尚期刊的品牌营销应该如何开展?本文从品牌定位、品牌延伸、活动营销等几个方面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0.
对时尚刊物出版热的反思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中国普通民众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对“生活之美”需求的进一步加大,人们对时尚刊物(书籍)的需要也不断拓展,这是近年来中国时尚出版物不断掀起热潮的最为根本和直接的原因。有关调查显示,2006年中国时尚出版显然已达到近几年的最高峰,时尚刊物对于目标读者的争夺已经到白热化阶段。最为明显的案例就是,自2005年8月《VOGUE》杂志以高调姿态进入中国市场,使得世界五大知名女性时尚刊物《Cosmopolitan》(《时尚·COSMO》)、《ELLE》(《世界时装之苑》)、《MarieClaire》(《嘉人》)、《Harper’sBazaar》(《时尚·芭莎》)都已完成在中…  相似文献   

11.
佚名 《传媒》2003,(Z1)
随着中国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和公众生活消费水平的提高,继《大众电影》、《黄金时代》、《故事会》、《知音》、《家庭》、《读者》等引领中国期刊风骚后,生活时尚类刊物已经成为期刊界的新宠,其迅捷的扩张发展速度让业内人士瞠目。由于它们关注都市生活、关注女性、注重个性化,借天时地利占据了都市期刊消费市场的有利位置,受者甚众,且因其受众的消费习惯有别于传统刊物的读者,同时成为广告主的宠儿,其中尤以《时尚》、《瑞丽》和《世界时装之苑》等引进了国外版权的刊物为甚。 正因为这些刊物在知名度、发行、广告等方面的成功,刺激了国内众多的刊物和投资者一窝蜂地加入到了时尚类杂志的战团,报摊上到处挂满了炫目美女作封面的时尚类刊物,可以说,  相似文献   

12.
如同“时尚”这个词在当今社会的大肆流行一样,时尚类报刊也成了近年来报刊市场风头日益强劲的一支新军。《时尚》、《瑞丽》、《世界时装之苑》等时尚类杂志暂且不论,单说报纸,最早叫响的是北京的《精品购物指南》,随后上海的《申江服务导报》在短时间内迅速崛起,发行量很快飙升至40万份。于是,这一市场被多家媒体垂涎,纷纷跟进瓜分,仅上海,就很快冒出《上海星期三》、《上海壹周》等时尚类报纸与《申江服务导报》竞争,后来者的发展势头  相似文献   

13.
析女性时尚期刊的“两次售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女性时尚期刊是一种特别的传媒产品类群,在读者尤其是女性读者中享有很高的知名度。走过书报亭,你会发现,形形色色的女性时尚期刊占据了最显眼的位置,《世界时装之苑-ELIE》、《时尚-COSMOPOLITAN》、《瑞丽服饰美容》、《FRENDS风采》、《HOW好》、《世界都市LOOK》、《MISS现代服装》……精致的封面、豪华的包装无时无刻不在吸引着过路人的注意力。然而,自1988年《世界时装之苑》在上海创刊算起,女性时尚期刊经历了相当长的发展时期,却始终保持着极为低调的姿态。在业界,它们也未曾像新闻时政期刊、财经期刊那样引起研究者广泛的关注。 以发行量而言,女性时尚期刊很少有超过五十万份的,大多  相似文献   

14.
西风东渐中国时尚类期刊的来时路时尚类期刊是与时尚产业相伴随而发展起来的,同时也是时尚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欧美发达国家,随着中产阶级成为社会主流人群,带动了包括时装、化妆品、珠宝首饰等在内的奢侈品时尚产业的迅猛发展,  相似文献   

15.
红尘 《编辑学刊》2007,(1):62-66
在我国的期刊市场上已经发展起来一批具有集团化经营能力的期刊社,比如《读者》《知音》《时尚》等.而《时尚》杂志集团率先在中国实现的集团化、产业化经营策略,为中国的期刊杂志改革探索出了一条可供参考与借鉴的成功之路.  相似文献   

16.
时尚类女性杂志是指那些拥有较高素质读者的女性杂志,目前,市面上常见的有《时尚》、《瑞丽》、《世界时装之苑》、《嘉人》,等等。它们一般采用优质的铜版纸,印刷精美,价格在20~30元之间。和那些只有一次性阅读价值的一般女性杂志相比,时尚类女性杂志优质的纸张、精美的印刷使得它们具有一定的保存价值。  相似文献   

17.
《传媒》2008,(10)
伴随着《时尚》15岁生日的到来,中国时尚类期刊也迎来了发展的第15个年头,无论是品牌塑造还是版权合作,时尚类期刊都为我国期刊业的发展注入了新鲜的血液。在这个受众越来越细分、技术越来越进步的时代,媒体竞争日趋激  相似文献   

18.
女性期刊是指内容以女性为主或主要为女性服务的期刊,它主要报道女性在社会各个领域的状况,体现女性独有的生活体验,反映女性生存状态并为其服务。我国70余种女性期刊大致可以分为三类:一是以广告收入为主要盈利模式的时尚女性期刊,如《时尚》、《瑞丽》、《都市丽人》、《世界时装之苑——ELLE》等。  相似文献   

19.
从90年代初到21世纪初,时尚期刊崛起,涌现了《时尚》、《瑞丽》、《世界服装之苑》、《追求》、《世界都市》等一批时尚品牌期刊。时尚品牌期刊的读者对象主要是年轻女性。其广告市场目标主要是服装和化妆品。时尚品牌期刊是典型的以广告收入为主的期刊。在全国期刊发行市场上,  相似文献   

20.
一份类似于《时尚》、《VOGUE》、《世界时装之苑》这样的高端时尚杂志会让人爱不释手,反之.一份动辄以CHANEL、GUCCI、LV这样的高端品牌为探讨内容的大众报纸却可能被读者抛弃。究其缘由,综合性报纸属于大众快餐文化,所真正面对的是普通读者.就像太过专业晦涩的术语会让人敬而远之,太过高端的时尚定位也会让人产生遥不可及之感。同时.报纸无论版面规模、图片印刷质量都无法与专业的时尚杂志相媲美.因而其赖以植根的土壤,必须是读者生活的实际环境,至少应在“跳一跳就能够到”的视线范围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