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3 毫秒
1.
张诗茉  张爽  徐杰  孙巍 《北京档案》2017,(12):22-24
本文重点着眼于大数据背景下企业档案的发展现状,分析和论证全面构建企业档案信息服务体系的必要性,提出信息化服务的具体思路和相关措施,为构建适应新形势下的企业档案信息服务体系提出建设性的意见和建议.  相似文献   

2.
由政府主导的"一部手机游云南"APP软件平台开发,初步实现了省域旅游资源与文旅供给服务的信息集成。文章阐释了"一部手机游云南"软件平台的特点与开发、服务现状,分析了平台与档案信息资源融合发展的必要性,提出要推动数据时代档案馆的功能与定位、优化档案信息资源的再开发流程、创新"档案+"的服务体系的实现策略,为边疆民族地区档案信息服务体系的数字化构建提供了参考范式和初步构想。  相似文献   

3.
大数据技术能搜集存储和智能处理海量的信息,为数据分析和应用提供有力的支持。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我国医保制度的不断完善,国内参保人数不断增加,医保档案的内容越来越多,管理难度越来越大,传统的管理方法已经越来越不能满足需要。而运用大数据进行医保档案信息化管理,能提高医保档案信息的质量以及管理效率。做好医保档案登记备份工作(以下简称“档案登记备份”工作),是构建新形势下医保档案安全保障体系和信息服务体系、加快医保档案资源整合的现实需要,是构建结构优化、充分共享的档案信息资源体系,提高档案资源开发利用水平,使之更好地服务于医保的可持续发展的现实需要。  相似文献   

4.
档案利用者的信息需求由于用户自身专业方向、知识结构、工作背景、认知偏好等因素的各异而不同。随着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和数字档案资源的日益丰富,数字档案个性化服务体系的构建也开始提上了议事日程,它的构建可以为不同档案利用者提供分级分类的信息服务,满足不同类型的需求。本文从Agent技术与功能和个性化信息服务特性角度出发,探讨如何构建基于Agent的数字档案信息的个性化服务体系。  相似文献   

5.
近日,国家档案局与湖北省政府签署<关于构建武汉城市圈"两型社会"建设档案信息服务体系合作协议书>,进一步整合利用武汉城市圈内档案信息资源,优势互补,团结合作,努力为'两型社会'试验区的发展提供优质服务,成为9个城市档案部门的共识.  相似文献   

6.
关联数据是一种有效的语义网信息组织规范,将其应用于数字档案资源知识组织工作是切实可行的.本文在分析其可行性与必要性的基础上,构建了数字档案资源知识“关联”组织框架模型,并从档案领域本体建设、档案关联数据质量提升、数据关联关系利用以及关联组织协调机制构建等方面提出了具体建议.  相似文献   

7.
如何更高效地实现档案的利用价值,是档案工作者在网络环境中面临新的挑战.本文以笔者所在单位为例,就档案信息资源利用方式中存在的问题,结合实践工作,提出构建档案信息资源目录中心、搭建综档系统共享平台、实现档案数据全文检索等有效的实践探索.  相似文献   

8.
近日,国家档案局与湖北省政府签署《关于构建武汉城市圈“两型社会”建设档案信息服务体系合作协议书》,进一步整合利刚武汉城市圈内档案信息资源,优势互补,团结合作,努力为‘两型社会’试验区的发展提供优质服务.成为9个城市档案部门的共识。11月3日至4日,武汉城市圈档案局(馆)长联席会议存汉召开。省档案局副局长章笑梅存会上通报了省、部际档案信息服务体系合作内容。  相似文献   

9.
随着大数据时代的到来以及云存储技术的成熟,档案信息资源共享平台的功能也更加完善.在移动互联网飞速发展的今天,文章通过系统地研究档案信息资源共享平台前端框架构建的总体原则、技术方案和实现路径,提出在最新的Wet前端技术基础上,使用Bootstrap框架来构建档案信息资源共享平台,采用该前端框架能够在不同的设备上显示平台的内容,并做到自动适应主流移动设备及主流的浏览器,从而克服采用传统的方式开发平台存在的各种弊端,最终实现构建跨平台的档案信息资源共享平台前端框架.  相似文献   

10.
目前,高校建设发展规模在不断扩大,高校档案信息资源随之增加,种类也愈加丰富,形式更加多样化。面对海量的档案数据内容,做好高校档案管理工作,发挥大数据优势,提升高校档案信息服务水平,是当前高校相关人员需要深入思考的问题。唯有建设符合现代化高校发展需求的智慧档案馆,才能够借助大数据思维模式对传统高校信息管理模式进行改革,借助大数据技术建设档案大数据智能化服务体系,发掘档案资源的价值,为高校的建设发展提供优质服务。  相似文献   

11.
档案资源精准化服务是提高档案资源利用率、为用户提供个性化服务的重要途径。本文梳理了小数据的概念,厘清小数据和大数据的区别和联系,并且基于小数据思维分析档案用户小数据的价值优势和小数据应用于我国档案信息资源精准化服务的可行性,从数据收集、数据存储、数据分析、数据利用,建立评估、反馈机制,监督问责、数据共享等角度构建我国档案信息资源精准化服务路径,以期为我国档案信息资源精准化服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在信息化的大潮下,数字化建设已成为评价一个国家信息基础水平的重要标志。档案馆作为社会信息资源系统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正面临着数字化时代的挑战,构建档案馆网上服务体系,实现档案资源的信息化、现代化,对推动整个档案事业的快速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3.
依据大数据定义,简要分析档案资源符合大数据特征,构建档案工作中的大数据框架,指出目前档案工作开展大数据条件尚不具备,但应从服务观念、档案信息质量、档案资源云平台构建三个方面为大数据应用做好准备,并以郑州市为案例分析了大数据试点的研究思路与实施路径。  相似文献   

14.
张燕 《兰台世界》2017,(16):30-32
随着大数据时代的到来,档案在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中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同时对档案管理人员的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从大数据时代档案信息的特点出发,对档案管理人员在档案建立、档案的利用服务等方面应具备的素质进行分析,提出了档案管理人员应主动顺应潮流,加强档案大数据技术的学习,科学利用大数据时代带来的资源和技术优势,完善档案信息及档案利用服务体系,更好地为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服务。  相似文献   

15.
基于信息融合的档案知识服务,是借助信息融合的理念和技术,对档案信息资源、用户需求信息等进行综合处理与协同利用,推动档案信息资源在数据层面的关联和知识层面的重构,实现面向用户需求的档案知识发现和知识服务的过程.论文构建了由一个目标、两种资源、三个模块、四个环节构成的基于信息融合的档案知识服务框架,并从多源信息获取、信息综合处理、信息融合和档案知识服务方面,探讨了基于信息融合的档案知识服务实现流程.  相似文献   

16.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档案事业取得长足发展,数字档案馆成为新时代档案管理的重要形式。因此,要以现代社会为依托,积极融入创新思维,对基于知识管理的档案信息服务体系进行构建、优化及完善。本文以档案管理实践为背景,介绍了数字档案馆信息服务发展历程,剖析了知识管理应用的必然性,将信息服务创新体系的构建作为发展策略,以期推动档案事业的稳定与可持续发展,适应全社会对档案资源的服务需求。  相似文献   

17.
陈宇 《北京档案》2021,(8):28-31
明确数字人文及数字人文服务平台的内涵,解析目前数字人文服务平台建设中存在的误区.通过提炼民国档案数字人文服务平台建设的价值目标,确立民国档案数字人文服务平台的功能定位,进一步(从完善跨学科研究体系、构建档案整理开发自动化体系、优化知识服务体系、加强网络文献资源采集和信息组织等四个方面)提出民国档案数字人文服务平台的建设思路.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档案界对大数据技术的研究较热,但整体来看在目前条件下应用大数据技术开发数字档案信息资源存在现实困境,数字档案信息资源开发中的数据化、结构化不足等问题与大数据技术的应用条件之间有一定距离.本文认为应该从完成数字档案数据化、结构化,捕获档案数据流建立档案数据资源库,强化档案数据流的分析处理等方面将大数据技术应用于数字档案信息资源的开发.  相似文献   

19.
战英 《山东档案》2020,(1):15-18
档案利用是档案工作的最终目的,衡量利用效果优劣的标准在于利用需求是否得到充分满足.利用需求本身具有多样性、差异性和层次性,本文借助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将档案利用需求划分为实证需求、数据需求、知识需求、决策需求、文化需求五个层面,并对其特性进行了逐一分析.基于分析结果,提出了构建以利用需求为中心,以数字资源为基础,以信息技术为手段,以档案数据信息库、档案知识信息库、档案决策信息库和档案文化信息库为依托的个性化、便捷化和精准化档案服务体系.  相似文献   

20.
在大数据时代背景下,人们如何面对数据风险,档案馆可以通过构建以数据中心为核心的信息安全管理体系、控制数字档案信息资源在业务流转中的风险、数据容灾备份等几个方式建立数字档案信息资源安全保障体系来解决这个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