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法》域外适用问题的探讨与实施对于完善我国域外法律体系建设、维护我国国家利益以及推动我国档案法制现代化具有重要意义.本文根据法律域外适用的属地原则、属人原则以及保护性原则界定了《档案法》域外适用的规制对象,指明了当前我国《档案法》域外适用还存在法理束缚、缺乏先例借鉴、涉外法律人才短缺等困境,并建议增设...  相似文献   

2.
《天津档案》2006,(7):I0002-I0003
近年来,天津市房地产登记发证交易中心档案工作成果斐然。房地产权属档案管理基本实现了“四化”,即法制化、规范化、现代化、专业化。法制化建设方面:《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法》是档案刨勺专业法;建设部《房地产权属档案管理办法》是档案部门的规章,《天津市房屋权属档案管理办法》、《天津市房屋权属档案管理技术规范》是《天津市房屋权属登记条例》的配套件,它们都具有一定的法律地位,都是房地产权属档案管理的根本性件。  相似文献   

3.
文物和档案在形式上均表现为一定物质形态。文物关系和档案关系分别属于《文物保护法》和《档案法》。有些文物具有档案的法律特征,因此,文物性档案关系可能存在适用法律上的冲突。要解决这些冲突,需要对《文物保护法》、《档案法》及《刑法》的某些法律制度,进行比较分析,得出适用规则。  相似文献   

4.
档案工作者一面是档案执法者,另一面又是适法对象;一方面是监督者,另一方面又是被监督者。《档案法》的有效实施,必须从执法、守法和法律监督抓起。《档案法》的实施,是指档案法律规范在档案管理、保护、利用、开放等一系列工作中的具体运用和实现。它包括执法、司法、守法和档案法律监督人档案法》的实施一方面要求国家执法、司法机关及非公职人员严格执行档案法律、适用档案法律;另一方面要求适法对家遵守档案法律,从而保证该法律的实现。其实质就是将档案法律规范申规定的权利和义务转化为现实生活中的权利和义务关系,进而把档案…  相似文献   

5.
《档案法》是行政法,行政法的原则适用于《档案法》。《档案法》应当是调整档案行政法律关系的法;是限制与规范档案行政权的法;档案行政权不仅受《档案法》的限制与规范,还受不同法源中的行政法律规范的控制、制约和规范。认真学习行政法知识,正确认识《档案法》的定位与作用是档案法制建设,推进档案工作依法行政的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6.
《档案法》是行政法,行政法的原则适用于《档案法》.《档案法》应当是调整档案行政法律关系的法;是限制与规范档案行政权的法;档案行政权不仅受《档案法》的限制与规范,还受不同法源中的行政法律规范的控制、制约和规范.认真学习行政法知识,正确认识《档案法》的定位与作用是档案法制建设,推进档案工作依法行政的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7.
完善档案法律法规和考生档案管理工作制度,是保护考生个人隐私权的重要途径.对此要在《档案法》中增加隐私权保护条款,并在适当时制定《考生档案管理办法》,明确考生档案信息隐私权范围和考生档案管理机构、工作人员的职责.  相似文献   

8.
1987年9月5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法》公布。1998年1月1日开始施行。国家最高权力机关这一重大举措.为建设和发展我国档案事业提供了可靠的法律保障.对我国档案法规体系建设,完善档案管理制度,加强档案管理,有效地保护和利用档案等工作起到了推动作用,《档案法》的颁布实施,对于档案管理工作更好地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挤条件下的档案事业发展、保证档案事业更好地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有重大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相似文献   

9.
《档案法》是我国档案事业发展的根本保障,也是依法治档的具体依据.新修订通过的《档案法》在规制范围和力度方面较旧《档案法》有了明显进步,但也存在一些不足.本文分析了新《档案法》尚未彻底解决的三个问题,即当前法学界重点关注的法律域外适用以及事关民生的私人档案及其监管、已公开信息的开放等,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方法.  相似文献   

10.
今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法》(下简称《档案法》)颁布20周年。1987年9月5日颁布的《档案法》,是中国档案事业发展史上的一个里程碑,标志着我国的档案管理从此走上了法治的轨道。《档案法》实施20年来,对于加强档案管理、增强社会的档案意识、完善档案制度、维护档案的完整与安全、保护国家和历史文化遗产、大力开发档案信息资源、更好地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第一段]  相似文献   

11.
随着人们依法维护权利人的意识也逐步增强,国家关于《档案法》、《城市房地产权属档案管理办法》《房屋权属登记信息查询暂行办法》等法律法规政策的出台,使房地产档案管理和服务得到进一步规范和完善.同时也对我们房地产管理部门实施管理,提供服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房屋权属档案管理工作也从传统纸质档案管理过渡到信息化管理,档案信息化管理成为房地产管理工作主要组成部分,下面就开展房地产权属档案信息化管理方面淡淡自己的一些见解.  相似文献   

12.
《档案法》修改既是社会各界的期盼,也是国家法制建设和国家治理现代化的题中之义。在新的历史发展时期,新一轮档案法修改应以两个决定和两办《意见》为指导,以《宪法》为准绳进行全面梳理。作为行政法,《档案法》修改的重点应在规范档案的形成与管理,明确档案的权属与处置,协调档案的公开、公布与利用,推进档案信息化建设和电子档案管理的发展,使《档案法》成为国家治理现代化的重要支撑。  相似文献   

13.
《浙江档案》2013,(1):7-8
第一条为了加强档案管理,保障档案信息的真实、完整、有效,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法实施办法》等法律、法规规定,结合本省实际,制定本办法。第二条本省行政区域内档案登记备份的实施及监督管理,适用本办法。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 ,随着行政执法工作的逐步深入开展 ,金塔县档案部门始终把如何贯彻好《档案法》《档案法实施办法》及《甘肃省档案管理条例》作为推进全县档案工作上台阶的重中之重来抓 ,在档案行政执法工作中 ,敢于碰硬动真格 ,取得了显著成效。金塔县在坚持不懈地采取多种方式宣传《档案法》和《档案法实施办法》及《甘肃省档案管理条例》 ,努力提高全县广大干部群众的档案法制意识的同时 ,将档案行政执法工作融于档案业务工作的全过程 ,把档案业务工作纳入法制化轨道 ,依靠档案法律、法规 ,及时解决档案业务工作中存在的问题。特别是将档案行政执…  相似文献   

15.
《档案法》是我国第一部规范档案管理的基本法律。这部法律的实施,从制度层面上促进了档案事业的全面发展。由于现行的《档案法》制定于上个世纪八十年代,虽然1996年第八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次会议对其部分条款进行了修改,但是计划经济色彩依旧较浓。  相似文献   

16.
1、建立健全切合实际的档案管理制度 档案种类繁多,形式各异,要实行规范的管理,就必须建立切合实际的档案管理制度。档案管理制度要以《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法》为指导原则。首先,要加强硬件的建设。  相似文献   

17.
焦扬  李林  范海斌 《兰台世界》2023,(S1):67-69
<正>在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不断推进的背景下,遵循档案法律法规,推动企业档案规范化管理是实现档案管理现代化的必由之路。作为档案法制建设中最重要的一环,《档案法》为各级企事业单位的档案规范化管理提供了法律依据和实践指引。从制度体系建设而言,《档案法》统筹档案事业发展“,依法治档”加强了对档案业务工作的监督,实现档案工作的规范化管理;同时,《档案法实施办法》等法律规范也为各行业、各领域的档案管理提供基本准则,使之可以结合自身改革和发展特点,构建适合于自身发展的制度体系规范,实现企业档案管理创新。从创新管理路径来看“,增量电子化、存量数据化、对外服务智能化”[1],促进企业档案数字化转型的同时,  相似文献   

18.
(此文以广东省档案局第4号公告公布)第一条为加强档案行政执法队伍建设,提高行政执法人员的执法水平,根据《国家公务员法》和《广东省行政执法责任制条例》,结合我省实际,制定本制度。第二条档案法制学习、宣传、培训坚持理论联系实际,讲求实效的原则。第三条档案法律、法规和规章的学习、宣传培训的内容主要是《档案法》《、档案法实施办法》《、广东省档案管理规定》等档案工作的法律、法规、规章和《行政许可法》《、行政诉讼法》《、行政处罚法》《国家赔偿法》、《行政复议法》、《公务员法》等公共法律、法规、规章。第四条法制学习、…  相似文献   

19.
依法治档     
继卫 《档案天地》2020,(12):1-1
《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法》(以下简称《档案法》)是为了加强档案管理,规范档案收集、整理工作,有效保护和利用档案,提高档案信息化建设水平,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服务制定的法律。2020年6月20日,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九次会议通过了新修订的《档案法》,国家主席习近平签署第47号主席令予以公布,将于2021年1月1日起正式施行。  相似文献   

20.
为完善档案法规体系,促进新修订《档案法》实施,应按照遵循档案法立法导向和法律文本、面向档案工作实践、契合档案事业发展趋向、降低档案制度转换成本的思路,从保障档案利用权利、鼓励档案社会参与、加强档案信息化建设、推进档案资源共建共享、优化档案公共服务、明确档案管理责任、强化档案监督检查等七个方面加强新修订《档案法》配套制度建设,从而夯实新时期档案事业规范化、制度化和现代化发展的制度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