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50 毫秒
1.
本文介绍毛泽东同志在主办广州农民运动讲习所期间主编的《农民问题从刊》的出版背景及他所写序言的主要论述。文章分析《从刊》的历史和现实意义,并着重指出从刊中有关广东的材料占8种,是研究广东农民运动的珍遗史料。  相似文献   

2.
在武昌都府堤毛泽东同志旧居陈列馆里,陈列着一件珍贵的革命文物,它是一本32开铅印的小册子,书名《湖南农民革命》,1927年由我党所开办的长江书店出版。这本小册子,原来就是毛泽东同志的名著《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小册子里有瞿秋白同志写的序言。瞿秋白同志在《序言》中,热情赞扬了湖南农民的革命斗争,高度评价了毛泽东同志的考察工作。他明确指出:“中国革命家都要代表三万万九千万农民说话做事,到战线去奋斗,毛泽东不过开始罢了。中国革命者个个都应当读一读毛泽东这本书,和读彭湃的海丰农民运动一样。”  相似文献   

3.
《告中国的农民》是第一篇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系统论述中国农民问题与农民革命的重要文章。1921年,国内能看到农民革命性,并提出农民革命运动的人,只有毛泽东、彭湃、瞿秋白等少数几个先进知识分子;文章写作笔法、表达方式与行文语句存在大量海丰方言土话,以及方言思维与表达手法,证明作者不是湖南人或江苏人。彭湃留学日本时与施存统关系密切,施存统与《共产党》主编李达经常书信往来,彭湃有在月刊发表文章的条件。彭湃在党内第一个领导农民革命运动是《告中国的农民》所提出理论的实践。  相似文献   

4.
社会调查,是毛泽东同志革命生涯中的一个强项.年轻时,他就十分重视深入社会底层搞调查.他一直坚持"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的著名论断,不仅身体力行,通过深入细致的调查研究,写出了《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农村调查)的序言和跋》、《兴国调查》、《长冈乡调查》、《才溪乡调查》等等著名的调查报告,有力地指导了各个不同时期的革命斗争和实际工作,他还对全党干部和全体新闻工作者,提出了深入实际、深入基层进行认真调查的严格要求.  相似文献   

5.
1927年8月起,王若飞担任江苏省委农民部部长,9月又任江苏省委农民运动委员会主任,直到1928年5月.他经常巡视沪宁沿线各地,在无锡、宜兴,通如泰等地区农村都留下他的足迹,了解农民的疾苦,指导农民斗争.1927年12月在《布尔塞维克》(第7期)上发表《江苏农民大暴动之过去与将来》这篇重要文章.  相似文献   

6.
新闻标题是对新闻内容和中心思想富有特色的浓缩和概括。它是文章的眼睛。《神异记》曰:画龙而点睛,则“雷电破壁,见二龙飞去”。文章有了好的标题,则全篇得神,文采飞扬。在新闻报道中常有这种现象,一些作品的具体内容读者早已记不清了,而那些脍炙人口的标题却深深留在人们的记忆中,甚至成为人们生活的座右铭。毛泽东同志是文章大家,他特别重视文章的标题。据《毛泽东和他的秘书田家英》一书介绍,1955年为了推进合作化运动,毛泽东同志亲自编辑  相似文献   

7.
毛泽东历来重视档案的收集与保管工作,无论是战争年代,还是和平时期,他都多次指示要注意收集文件以备档案留存。正是在他的关心下,新中国的档案工作才得以蓬勃地发展起来,为后人留下了丰富的历史材料,使它们更好地发挥"留史资政"的作用。在大革命时期,为了解农民状况,毛泽东亲自做农村调查,形成了许多珍贵的第一手资料,并在写完《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之后,又将这些调查材料交给  相似文献   

8.
中国有一亿三千万农民工,他们的生存状态如何,对和谐社会建设和国家发展影响极大。近几年来,媒体加大了对这部分人群的报道,引起了社会的关注,但往往浅尝辄止,浮光掠影,开掘不深,深度不够,缺少像当年毛泽东同志写的《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夏衍的《包身工》这样有分量、有说服力的重量级的文章。  相似文献   

9.
中国共产党自从在党的二大决定加入共产国际后,作为它的一个支部,不仅思想上受到共产国际很大影响,组织上也受到它的一定约束。共产国际对中国革命做过许多有益的工作,也做过不少错误的决定。中国共产党在处理各种政治上、组织上的重大问题时,常常不能不考虑到共产国际的态度这个因素。赞赏《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共产国际最早对毛泽东予以关注是在1927年。这年3月,毛泽东的《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开始在中共中央机关报《向导》周报上刊登。5月,共产国际执委会机关刊物《共产国际》俄文版上转载了这篇文章。6月,英文版的《共产国际》也…  相似文献   

10.
古往今来,我们这个民族涌现出许许多多各领风骚的文章写作大师,毛泽东同志就是其中的一位。这一点,既体现在毛泽东同志的丰富的文章写作实践上,也体现在他的宝贵的文章写作理论中。在长期的革命斗争实践中,毛泽东同志曾在《改造我们的学习》、《整顿党的作风》、《反对党八股》等一系列重要文献中就文章写作的问题作过数十次的论述。尽管  相似文献   

11.
由厦门大学出版社出版、郑以灵教授撰写的学术专著《毛泽东农民观透视》,自出版后受到党史界的高度重视。在纪念毛泽东诞辰110周年之际,中共中央党校胡为雄教授撰写了长篇文章《20世纪90年代国内毛泽东思想研究回顾》,文中充分肯定了厦门大学马列教学部教授郑以灵的专著《毛泽东农民观透视》的价值。文中指出,在20世纪90年代,毛泽东思想的各个分支理论研究比80年代的研究更加深入,其中研究毛泽东农业思想的代表著作是农业部农业政策研究会主编的《毛泽东与中国农业》和郑以灵的《毛泽东农民观透视》。  相似文献   

12.
商豫 《湖北档案》2013,(9):36-37
电影《拔哥的故事》是一部描写早期中国农民运动的影片。里面的主人翁韦拔群领导农民打土豪,分田地,把农民运动搞得轰轰烈烈。这是一个真实的故事,韦拔群是我党的早期领导人,红军初创时期的高级指挥员,与毛泽东、  相似文献   

13.
毛泽东一生写了很多文章,但新中国成立前,尤其是井冈山时期丢了不少,有的至今下落不明。1961年3月毛泽东在广州会议上,专门讲了丢失文章的事,他说:"别的文章丢了,我不伤心,也不记得了,这两篇文章我总是记得的。忽然找出一篇来了,我是高兴的。"哪两篇文章丢了让毛泽东伤心呢?一篇是《反对本本主义》,另一篇是《调查工作》。这两篇文章都是在1930年写的。哪篇文章找到了,毛泽东高兴呢?这就是《调查工作》。  相似文献   

14.
活动策划在栏目发展中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枫 《青年记者》2012,(17):33-34
如今活动类的电视节目,无疑是各级电视台较为火爆的节目之一.从中央台到省台到市县台,活动几乎无处不在.像中央三套的《欢乐中国行》、河北农民频道的《魅力新主播》、山东综艺频道的《综艺满天星》、江阴电视台的《唱响江阴》等栏目,更是直接以活动命名.活动不仅带火了一个栏目,甚至带火了一个频道.像《超级女声》的海选活动,就让湖南卫视出足了风头,也赚足了银子.难怪有人说活动是电视台提高节目收视率和市场竞争力的一大“法宝”.尽管近几年一些活动因低俗而被叫停,但有一点不得不承认:活动的影响力确实非同一般!  相似文献   

15.
李文邦 《出版科学》2016,24(6):120-124
1919—1922年,毛泽东以“馆外撰述员”的身份参与湖南《大公报》的采写与编辑工作,这是青年毛泽东早期新闻活动和编辑实践的重要内容之一。他在《大公报》的编撰活动,既对当时湖南的社会、政治、民生产生了重要影响,也反映了他从民主主义者向马克思主义者转变的心路历程。  相似文献   

16.
把新闻写得精粹些———重读《我军解放郑州》刘见初毛泽东的新闻文风堪称一绝。它的特色是:鲜明、生动、精粹、准确。在延安整风运动中,他号召大家研究一下怎样把文章写得短些,写得精粹些,并且躬亲实践,带头写短新闻。1948年10月22日,他为新华社写的消息《...  相似文献   

17.
《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以下简称《考察报告》)是毛泽东在大革命后期所写的一篇重要文章。它首先刊登在1927年3月5日出版的中共湖南区委机关刊物《战士》周刊第35、36两期合刊上。3月12日出版的中共中央政治机关报《向导》周报第191期转载了其中的第一、二两部分,即(一) “农村革命”,(二)“革命先锋”,但未能将第三部分,即“十四件大事”转载。对此,长期以来史学界认为,是陈独秀等人“锁住了真  相似文献   

18.
葛美荣 《档案天地》2010,(12):30-32
1949年8月18日.毛泽东发表了《别了,司徒雷登》一篇著名的文章。文中的司徒雷登是何许人?毛泽东为何要写他?  相似文献   

19.
徐振军 《兰台世界》2012,(28):34-35
毛泽东一贯注重体育锻炼,从青年时代起,毛泽东就在《新青年》上发表了"体育之研究"一文,展示了他对体育的本质和体育的社会意义的认识.毛泽东指出:"体育者,人类自养其身之道,使身体平均发达,而有规则次序之可言者也."这说明毛泽东已认识到体育对于养生之道的生理意义,他把体育活动与中国的解放事业联系在一起,提出让战士们具有强壮的体魄和运动技巧,才能战胜恶劣的战争环境,取得革命胜利的体育主张.  相似文献   

20.
本文介绍彭湃1923-26年所著《海丰农民运动》一书的出版经过,内容概要和写作背景,并略述毛泽东、瞿秋白同志对该书的评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