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构建“五育并举”育人体系,成为深化新时代高等教育改革的重要遵循,美育应强调以美育人、以文化人,用审美的、艺术的教育实现知、情、意、行的融会贯通。本文以《音乐名著欣赏》课程为例,探索高校艺术美育的实施路径,为全面提高学生审美情趣和人文素养提供新的实践路向。  相似文献   

2.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强调要全面加强和改进学校美育,坚持以美育人、以文化人,提高学生审美和人文素养。艺术教育是学校美育的最重要内容和主要途径,以美育人是艺术教育的本质规定与使命担当,美美之教是艺术教育的应然理想境界。要实现以美育人目标,达到美美之教境界,学校艺术教育必须切实扭转功利化、技术化倾向,不忘初心,不断改进,真正回归到育人本位。  相似文献   

3.
一所学校要培养什么样的人,如何培养这样的人?这个问题就好比是学校办学的灵魂,唯有目标明确,才能实现教育的本质。笔者认为:选准突破口,实行错位发展,用艺术提升学校内涵与核心竞争力,用艺术照亮人生,用艺术提升学校整体美育。本着"高品位、儿童化"的原则,以"书香艺苑"为主线,创建了以书香与艺术相结合为特色的校园文化。在特色引领下,开展课堂教学的审美化改造成为全校的共识;构建"五美"课堂成为教师的自觉行为。将"乐美育人"理念融入到学校课程的设置与实施中,把美育带给每一个孩子,惠及每一名学生。  相似文献   

4.
在学校,美育主要以开设美术、音乐、书法等艺术课程的形式开展。这些艺术课程主要涉及基本的艺术知识和艺术技能,让我们拥有欣赏美、体验美的机会,帮助我们掌握艺术特长。同时,艺术美育是全面育人的重要组成部分,可以培养我们多方面的能力。  相似文献   

5.
山东省东营市探索在市域层面整体提升中小学生艺术素养,实现以美育人。一是立足整体,通过强化系统规划与政策制度设计,助力中小学美育的全域整体推进和城乡均衡发展;二是立足本土,构建具有区域特点的特色艺术育人课程体系,提升课程育人价值;三是立足课改,探索单元教学、活动教学、特色教学、融合教学等多元路径,推动艺术课堂转型。  相似文献   

6.
周宏 《江苏教育》2022,(90):19-21
全面加强和改进学校美育,需要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以美育人、以美化人、以美润心、以美培元。在美育的高质量实施中,艺术教师队伍建设显得尤为关键。推进新时代学校的美育工作和艺术教育发展,必须提升艺术教师的综合素养和美育能力,建设一支高素质的艺术教师队伍。  相似文献   

7.
《辽宁教育》2012,(12):50-52
六纬路小学坐落在抗美援朝的英雄城市辽宁省丹东市,现有46个教学班,教师112人,学生2400余人。学校以科学的教育理念、鲜明的办学特色和优异的教学成绩享誉社会。多年来,学校以"以德载育,以美育人"为办学理念,坚持"艺术育德,潜移默化;艺术启智,健全人格;艺术辅健,全面发展;艺术激情,张扬个性"。六纬路小学以艺术教育为龙头,大力构建学校审美文化,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积极塑造完美人格。一、横看成岭侧成峰——美育融入课堂教学(一)开齐创新艺术课,以美育人1.课堂教学是进行艺术教育的主阵地。我校除了以制度和法规保证艺术课开齐、开足之外,在管理上注意做到"四个到位",以此增强教师的责任感,保证课堂教学质量。音乐课,加大技能、鉴赏的比重;美术课,把学生喜闻乐见的新事物加入到学科内容中去,剪纸、编织、树叶画、电脑设计图  相似文献   

8.
江苏省南通市通州区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以美育人,以文化人,围绕"校校、班班、人人"的目标,努力加强和改进美育教学,着力提高学生审美和人文素养,现已初步形成"校校有特色、班班有社团、人人有项目"的艺术教育立体架构,基本实现艺术课程开齐开足、艺术教育设施设备基本到位、"一校一品"基本形成、艺术师资配备基本均衡。  相似文献   

9.
缺乏美育的教育是不完整的教育.美育作为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上具有重要地位.我校充分发挥多年积淀形成的艺术教育优势,以"办好学校教育、教好每一个学生"为追求,以"培养‘合格+特色’人才、实现优质特色发展"为目标任务,构建"一个体系"(即"以美育德、以美启智、以美健身"的育人工作体系)、优化"三个层次"(即普通高中班、特色高中班、艺术高中班)、加强"五个美"建设(即美的教育、美的课堂、美的环境、美的生活、美的师生)的特色发展内涵及工作布局,积极推进"以美育人"特色高中建设,努力开创"以美育人、优质特色发展"的新局面.  相似文献   

10.
马俐  吴强 《华章》2010,(28)
高校设置的艺术教育课,其目的就是提高大学生对于艺术作品的理解、鉴赏和批判能力,陶瓷艺术选修课是以陶瓷艺术设计为特色,以美术理论教育为基础的特色选修课,坚持以育人为本的宗旨.因此,开设陶瓷艺术选修课目的就是培养和引导大学生追求真、善、美,提升艺术素养,学会欣赏,甚至于学会生活,学会艺术化地生活,从而完善大学生个性,促进其全面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11.
艺术教育是学校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和途径之一。多年来,我们在努力提高教学质量的同时,始终把艺术教育作为教育教学改革的一项重要任务,促进了学生素质的全面提高,办出了学校的特色。   一、提高认识,推进学校艺术教育的深入开展   开展艺术教育,首先要求领导转变观念,充分认识艺术教育是运用艺术美、自然美、社会生活美,培养受教育者正确的审美观念,感受美、鉴赏美和创造美能力的教育。它对提高人的全面素质有着其他教育学科不可替代的作用,具有以美辅德,以美益智,以美健体、以美促劳,达到…  相似文献   

12.
鞠灿平 《教育》2013,(22):43
江苏省靖江外国语学校是一所百年老校。学校的百年发展史也正是艺术教育的百年探索史。学校一直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尤其是近年来,学校不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探索出普及与提高相结合的艺术教学新路逐渐形成了"以美育人,和谐发展"的学校艺术教育特色。在建章立制上下功夫学校重视艺术教育教学,成立了艺术教育领导小组,由校长任组长,分管校长为副组长,处室领导和艺术教师为成员。在具体教学中做到"五有"、  相似文献   

13.
新时代国家对美育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要全面加强和改进学校美育工作。以长江工程职业技术学院为例,结合高职院校学生特点、专业特色及工作实际,以艺术实践为抓手,探索新时代高职院校美育教育新方式,将体验与个性化发展相结合,理论学习与艺术实践相结合,思想引领与育人成效相结合,切实提高高职院校学生美育教育成果,探索多方面育人路径,拓展新形势下艺术实践育人新格局。  相似文献   

14.
03 美育     
<正>艺术教育是美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核心在于弘扬真善美,塑造美好心灵。坚持以美育人、以美化人、以美润心、以美培元,引领学生在健康向上的审美实践中感知、体验与理解艺术,逐步提高感受美、欣赏美、表现美、创造美的能力……  相似文献   

15.
鞠灿平 《教育》2013,(8):43-43
江苏省靖江外国语学校是一所百年老校。学校的百年发展史也正是艺术教育的百年探索史。学校一直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尤其是近年来,学校不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探索出普及与提高相结合的艺术教学新路,逐渐形成了“以美育人,和谐发展”的学校艺术教育特色。  相似文献   

16.
丰子恺培植“艺术心”的美育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丰子恺的以培植和永葆“艺术心”为宗旨的艺术教育思想,在20世纪美史上独树一帜。本文围绕丰子恺倡导的“艺术心”作细致分析,揭示其“艺术心”美育观的丰富内涵和艺术观、艺术教育观的基本要点以及对于现实的启发性。  相似文献   

17.
美是人类追求的永恒话题,如何在价值多元化的时代,引领学生以美引善、以美启真、以美怡情,塑造完美人格是美育工作的根本任务。结合参加2020年度全国职业院校教学能力比赛的教学实践,以美育实践课堂——合唱艺术体验坊教学为例,探索合唱艺术在高职美育课程思政建设中的具体应用,力求更好地助力高职院校其他专业课程思政建设,形成协同育人的教育合力。  相似文献   

18.
美育是以形象思维为主,以感情交流为纽带,用美的事物激发人们的情感共鸣,达到潜移默化教育目的的教育手段之一。以美育人,具有形象性、情感性、教育性以及娱乐性,通过鲜明生动的视觉形象激发人们的感情,使其达到认识自然美、社会美和艺术美的目的,对人的一生将产生不可估量的影响。多年来,我校以"小校园、大美育"和"注重美育、德育、艺术教育的内在联系,营造和谐美的师生关系。以美育陶冶儿童的思想感情,启发儿童的创造思维,培养儿童的道德观念"等教育理念为指导,努力为孩子们营造一个环境优美、典雅艺术的美育乐园,一个勤奋探索、创新实践  相似文献   

19.
美育及艺术教育是我国教育全面发展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由于美育具有其自身的特点,以美育人、寓育于美。美育寓教育于美的享受之中,通过美的艺术形象唤起人的情感和共鸣,使人在赏心悦目中自愿接受美的熏陶,接受思想道德教育,获得科学知识,  相似文献   

20.
《现代教学》2013,(7):86-87
中学艺术学科以多样化、可选择的艺术学习活动,引导学生在视、听、画、演、创的过程中探索艺术世界,启发艺术想象,激发艺术创意,发展艺术思维,理解艺术文化,实现感知美、表现美、创造美的主要育人目标。审美和实践作为艺术学科的基本特征,在育人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也彰显出中学艺术学科育人的独到性、全面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