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7 毫秒
1.
完美     
从前,有一位满脸愁容的老人,七十岁了还没结婚,到处旅行、流浪,似乎在寻找些什么东西。有人问他在找什么? 他说:"我在寻找一个完美的女人,娶她为妻!" 那人就问他说:"你四处旅行,找了那么多年,难道从来没有找到一个完美的女人吗?" "有的,我碰到过一个,那是仅有的一个,真是一个完美的女人!" "那,你为什么不娶她呢?" 老人无奈的说:"可是,她也正在寻找一个完美的男人!"  相似文献   

2.
与几个朋友小酌,或许是酒精起了作用,一位友人突然失去了顾忌,大声说:"现在一些报刊和出版社的领导,说假话、说谎话的不少!"我闻后一惊,忙用手堵着他的嘴说:"不要乱讲,别人要说你诬告,你可吃不了兜着走。"他笑笑说:"我不是随便说说,我有证据。"坐在另一旁的那位凑起热闹:"什么证据?说出来让大家听听。"  相似文献   

3.
泪水与深思     
吃饭时,一名艾滋病患者指着自己的饭盒说,"护士长,我不吃肉."王克荣迟疑了一下,把他饭盒里的肉夹过来,放进了自己的嘴里.患者一下子惊呆了:"王姐,我家里人都不敢这样!"此刻,王克荣的真切感受是"他管我叫姐了,把我当亲人了!" 听到此处,同为全国劳模、同为北京劳模宣讲团成员的郑丹娜,瞬间受到启发,为困扰自己很久的一个难题找到了答案. 这是北京开展劳模宣讲活动中出现的一个细节.  相似文献   

4.
一 "威权"坐在山顶上, 指挥一班铁索锁着的奴隶替他开矿. 他说:"你们谁敢倔强? 我要把你们怎么样就怎么样!" 奴隶们做了一万年的工, 头颈上的铁索渐渐的磨断了. 他们说:"等到铁索断时, 我们要造反了!" 奴隶们同心合力, 一锄一锄的掘到山脚底. 山脚底挖空了, "威权"倒撞下来,活活的跌死! 此诗题为《威权》,是一首典型的左翼诗,作者是胡适.《威权》的末尾有一个注释:"八年六月十一夜.是夜陈独秀在北京被捕;半夜后,某报馆电话来,说日本东京有大罢工举动."20世纪二三十年代,左翼诗歌非常时尚,连郭沫若为自己的诗集《女神》写的序诗,也会写成这样:"我是个无产阶级者:/因为我除个赤条条的我外,/什么私有财产也没有./《女神》是我自己产生出来的,/或许可以说是我的私有,/但是,我愿意成个共产主义者,所以我把她公开了."  相似文献   

5.
2007年8月16日下午,济南市天桥区北坦街道办事处新菜市街居民郑承镇给我打来电话,他在电话里抑制不住内心的激动:"今天晚上的'新闻联播'要播出我的事迹了,你到时候可别忘了收看!"说着说着,郑承镇不由感慨起来:"唉!这么多年来,不容易啊!我能有今天这一步.  相似文献   

6.
正你老我老?大师选女朋友的标准就是"漂亮""年轻"和"腿长"。至于个性如何、知识程度如何,他一概不管。他说:"我就是不要老女人。"王志慧四十几岁时,大师就每天哇哇叫:"这个老女人!这个老女人!"我在山上养病时,有次他们吵着要离婚,于是我下山,到金兰敲他的门。门一打开,他看到我就说:"你来干吗?"  相似文献   

7.
营销趣解     
你在一个聚会上看见一漂亮的女生,你走过去对她温柔说:"我很有钱,嫁给我吧!"我们称之为直销。你和一帮朋友在一个聚会上,看见一个漂亮女生。你的一个朋友走过去,指着你对那个女生大声说:"他很有钱,嫁给他吧。"  相似文献   

8.
幸福     
一位年轻的少妇,站在新任某市档案局副局长刘天宇的办公室门口,神情显得异常的沮丧与尴尬.迟疑了好大一会儿,才表情极为不自然地问道:"刘,刘局长,我……,我想参加档案专业大专自考班!行吗?……?"正在埋头批阅文件的刘天宇,听到有人在叫他,赶忙抬起头来."啊!原来是你呀!欢迎!欢迎!"让他大吃一惊的是,来人他曾经那样熟悉."你不是在银行储蓄所工作吗?与档案专业可是风马牛不相及哪!……"听到刘天宇如是说,少妇脸上的表情更加不自然了:"不!我已经从储蓄所调到分行机关喽!如今在办公室从事档案工作……""那敢情好呀!想不到咱们成了同行喽!……"刘天宇的态度无疑是诚恳的.然而,说者无心,听者有意.没待他把话说完,那少妇更觉得无地自容了!  相似文献   

9.
(一) “你的足迹遍及全中国了。”路易·艾黎白发红颜,风采磊落,目光深邃,粲然微笑道: “你怎么知道的!”“从你一大本又一大本的通讯报告中,就可以看到你的行踪纵横了。”路易·艾黎点点头。他从1927年来中国,伴着我们党已经五十四个年头了。他走遍了神州大地,写了许多书。从他的书中,可以看到中国变化的历程。而这个变化的动力,他也记录下了,正是中国共产党。路易·艾黎是富于思想的人,也是勤于观察的人。虽然住在北京,可是他在北京的时间并不多。他登山情满于山,临水意溢于水。但是,他并不单纯欣赏自然的美。他说:“美必须同现实的道德的生活相吻合,才会有真正的意义。”  相似文献   

10.
心中的刘杲     
正今日出版界,如果有十位业内人士聚会,你说:"我认识刘杲。"那九个人一定笑着说:"是么,我们也认识啊!"天下谁人不识君?他是新闻出版总署前任领导,还被誉为当代出版家、编辑家、思想家、理论家、版权专家云云。小心,这些话千万别让刘杲先生听到,否则他一定板起面孔说:"打住打住,不要胡说。我什么都不是,只是一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