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让童年永驻     
家长总怕自己的孩子不懂事,其实大可不必。真正应该担心的是,孩子过早地丧失童心。平心而论,我们成人都很怀念自己的童年,童年因其快乐纯真而成为我们一生的财富。推己及子,我们的孩子现在正处在一生中最美好的时光,应该让他们尽情地享受这份快乐、单纯。我们不但不应把成人的世界强加给他们,而且要主动切断成人习气对孩子的侵袭。我儿子今年上小学二年级,以前迷电视,也问过我关于亲嘴的事。我觉得不太妙,就把电视关了,给他买回大量优秀的少儿书,和他一起看。渐渐地,他迷上了图书,经常会吵着找我要书看,而不是看电视。儿子早在上幼儿园时就…  相似文献   

2.
每当我经过报刊亭,看到橱窗中摆放的《启蒙》杂志,一股亲切感便会从心底油然而生,因为正是这阳光般温暖的《启蒙》杂志伴我走过了那阳光般灿烂的童年时代。从牙牙学语,到走进幼儿园,直至跨入小学的大门,《启蒙》杂志伴我迈出了童年的每一步:它既像一位老师,不断地教给我知识、开发我的智力,又像一个伙伴,时时给我鼓励、给我支持。现在,我已经成为天津市耀华中学实验班的一名高中生,手中的书也早已从《启蒙》杂志  相似文献   

3.
孩子一出生,父母便是他的启蒙老师。作为父母,我们能不能在孩子的最初几年,就给他以最好的知识启蒙、人生经验和幸福的童年呢?我认为是完全可能的。观赏大自然便是最  相似文献   

4.
孩子一出生,父母便是他的启蒙老师。作为父母,我们能不能在孩子的最初几年,就给他以最好的知识启蒙、人生经验和幸福的童年呢?我认为是完全可能的。观赏大自然便是最  相似文献   

5.
我对苏霍姆林斯基的崇拜源于上师范的时候,因为当时他的著作《给教师的建议》是我这个准教师的教科书。参加工作后,苏霍姆林斯基的书又读了不少,有《把整个心灵都交给孩子》,有《教育的艺术》,  相似文献   

6.
柏拉图出生在雅典城里的一个奴隶主贵族的家庭里,因为家里非常富有,所以到他该接受教育的年龄的时候,父亲便给他请了三位启蒙老师,其中一位教文法、修辞学和写作,另一位教柏拉图美术、音乐,还有一位教他体育。柏拉图的写作老师经常讲一些故事给他听,有时让他模仿着书中的故事,写一些小故事出来。渐渐地,柏拉图对写作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柏拉图不仅热爱写作,在美术、音乐老师的培养下,他对美的东西的辨别能力也越来越强,后来他在美学上的理论见解,和他童年的启蒙有着很大的联系。当时在雅典最有学问的人是苏格拉底,苏格拉底经常在一些公开场合…  相似文献   

7.
美国诗人惠特曼有一首诗:《有一个孩子向前走去》。诗里说:有一个孩子每天向前走去,他看见最初的东西,他就变成那东西,那东西就变成他的一部分……如果是早开的紫丁香,那么它会变成这个孩子的一部分;如果是杂乱的野草,那么它也会变成这个孩子的一部分。我们都想看见一个孩子一步步地走进经典里去,走进优秀。以上这段文字摘自梅子涵先生的《一辈子的书》。作为一名小学语文教师,从这段话中我读懂的是责任。童年是短暂的,优秀的作品是少量的,为了让孩子在有限的时间里避免和经典擦肩而过,我们有责任把真正优秀的作品推荐给我们的孩子;童年是美…  相似文献   

8.
要让从看绘本和漫画书开始的孩子,爱上看字书,我的方法是“诱娃上钩”。让孩子选有趣的书,先读给他听。罗尔德·达尔写过007系列,他被称为世界奇幻文学大师,《查理和巧克力工厂》就是他写的。儿子很小的时候听我读过他写的《了不起的狐狸爸爸》。当时我以为那么小的孩子,不会有耐心听这么复杂这么长的故事,没想到儿子非常喜欢,听了又听。这次我让他从罗尔德·达尔的一系列书中挑一本来读,他挑的是《女巫》,跟我心里猜得一模一样。  相似文献   

9.
母亲是美的启蒙人 出生于历史古都西安的蒋勋,血液中流淌着一种传统的古风,即使学的是西洋艺术,也始终流露出对儒家思想的执着。这源于他在童年深受淡水河、基隆河两岸风土人文的自然熏陶,那里的生活习俗和民间庙会都在他童年的心灵里留下了不可磨灭的深刻印记。而母亲可以说是他美的启蒙人,这种启蒙的具体形式,就是母亲给他说故事。  相似文献   

10.
"本文选自《寻春之路》一书。作者洪汛涛,当代儿童史学作家,为孩子们写作了大量小说、诗歌、童话等文艺作品,已结集出版近百种,不少作品在许多国家有译本,多次获国内外大奖。他的童话作品《神笔马良》,在国内外影响广泛,饮誉世界,被列为名著,主人公马良已成为中华民族儿童形象的典型代表。《我的启蒙老师》是作者对少儿时代生活的回忆。他从小就读了许多"写给儿童看的作品"、古代名著以及当代许多知名作家的作品,受到很好的文学熏陶。他把书当做自己"最好的启蒙老师"。文中还特别叙述了童年的他很爱听二祖父家那位老长工讲故事,爱看家乡戏班演的戏,以及跟姑姑、姐姐们学刻窗花、制作"香包"等往事。作者认为,正是民间故事、地方戏曲和群众喜闻乐见的民间制作……这些"民间文艺,给了我很大的教益。它是我的又一位很好的启蒙老师"。作者在记述童年往事的时候,首先想到的是书和民间文艺这两位启蒙老师。因为"它们,无私地、慷慨地、热忱地,以它最甜美的乳汁,哺养我"。这既是一种感恩,也是对少儿时代生活的总结。这其实也回答了,作者为什么能够在文学道路上取得成功的根本原因。  相似文献   

11.
<正>在探讨关于童年的话题时,《童年清单》是一本必不可少的参考书。这次我们特意将其中3个比较特别的清单挑出来进行了重新编辑,和大家分享。它们正好告诉了我们该如何尊重孩子的童年,如何帮孩子在童年中找到勇气和能量。其实,《童年清单》真的是一本宝藏育儿书,  相似文献   

12.
我对苏霍姆林斯基的崇拜源于上师范的时候,因为当时他的著作《给教师的建议》是我这个准教师的教科书。参加工作后,苏霍姆林斯基的书又读了不少,有《把整个心灵都交给孩子》,有《教育的艺术》,有《怎样培养真正的人》,还有《巴甫雷什中学》。特别是读了《巴甫雷什中学》之后,心中就生出寻访巴甫雷什中学的愿望。  相似文献   

13.
李文英 《父母必读》2014,(10):98-101
美国传媒学者波兹曼在他的《童年的消逝》一书中说,没有秘密就没有儿童时代。孩子的秘密,对成人来说也许就是一个小笑话,但是对孩子来说却大于天。尊重孩子,尊重孩子的秘密,才能赢得孩子脚心。  相似文献   

14.
刘丹 《父母必读》2022,(6):30-35
<正>童书是一座桥梁,可以让我们通往童年世界,唤起童年记忆,更能探寻到有关童年的快乐和很多童年的秘密。在给孩子讲童书里面的故事的时候,如果我们能顺着故事走进孩子的世界,会突然理解孩子的一些看似不可理喻的行为,也因此更了解该如何与孩子沟通。也许,我们一直苦恼的某个教育难题会迎刃而解,我们一直希望传递给孩子的某些重要观念,在讲故事中会被他自然地汲取。  相似文献   

15.
我的孩子很爱读书。5岁半的他已能阅读很多文字,理解力也较强。孩子爱读书的良好习惯得益于我们从小对他的培养和熏陶。 早在孩子1岁的时候,我们就常给他买书,主要想让他从小就拥有自己的书籍。那时候,他把书当玩具看待,我们就给他买撕不坏的手掌书。这些书画面鲜艳,文字不多,而内容基本都是经典、美好的童话故事,比如《丑小鸭》、《野天鹅》等。孩子的小手托着小小书,像模像样,虽然有时把书都拿倒了,还经常对书进行破坏,但我们认为,这都不要紧,在折腾书的过程中,可以培养他对书的感情、感觉呢。  相似文献   

16.
《童年》是原苏联著名作家高尔基写自己童年经历的书,是一部艺术上相当成熟的作品。书中高尔基再现了他童年时代的生活,塑造了许多个性鲜明、栩栩如生的人物。通过阅读,我们不仅可以看到作家艰辛坎坷的童年,还可以知道那个时代人民的生存状态和精神面貌。高尔基是个伟大的人道主义者,《童年》这本书也处处渗透着作者强烈的人道主义精神。高尔基的童年时期正值19世纪后期,社会的重重矛盾日益尖锐,沙皇政权的统治腐朽黑暗,人民的不满情绪与抗议声浪日甚一日。高尔基便在这样的环境中生活着,他的童年是清贫、悲凉的,但又是充满快乐与爱的。童年…  相似文献   

17.
如果在孩子童年的时候,你不花时间给他,当你年老的时候,他也不会花时间给你。——MTV《长大后和爸爸一样》新加坡电影《小孩不笨》里有一个情节让观众动容:父母发现孩子偷阿姨的钱,震惊之下,父母拿起藤条开始惩罚孩子。当父母逼问孩子为什么要偷钱,孩子一边哭一边说:我其实是想用偷来的钱买你一个小时的时间看我的演出。  相似文献   

18.
书缘     
记得刚上学时没有书,启蒙老师给每个同学抄写毛主席语录。每天晚上,妈妈做针线活时,我就枕着妈妈的腿,两只脚丫来回搓着,大声地给妈妈念书。姐姐大我4岁,曾经用鸡蛋到供销社换回过几本小人书,我清楚地记得有高尔基的《童年》、《在人间》、《我的大学》,我们姐弟不知看过多少遍。  相似文献   

19.
艺廊精粹     
《教师》2011,(31):2-F0002
付天全,毕业于西安美术学院,现为西北工业大学附中美术教师。中国画作品《春花》入选中国高等美术院校美术作品集。发表教学论文《如何欣赏美术作品》《浅说线条造型》《速写——随时可体验的艺术》《观察、.感悟、表现》等数篇。2007年艺术课《加加减减的秘密》作为教学范例纳入中国电视师范学院系列电视教材《新课程艺术课例与评析》之中,并在中国教育电视台向全国播出;  相似文献   

20.
家里的书不少,我也很想给孩子读书,可他就是黏在电视机前,根本不听,实在没办法啊!孩子其实是很喜欢读书的,只是他更爱看电视。……电视和阅读有怎样的关系?怎样帮助喜欢看电视的孩子爱上阅读?一起来分享这3个家庭的经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