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吴炯 《考试周刊》2014,(16):85-86
文学翻译中提倡的"神似论"同样适用于科技翻译。科技翻译并非逐字翻译,为了准确传达原文的意境和精神,有时需要摆脱原文表层结构的束缚,达到"神似"境界。本文列举了一些科技翻译实例,提出了几种翻译策略,以求科技翻译达到神似的效果,从而提高译文质量。  相似文献   

2.
文学作品的生命力在于它的艺术气质和神韵,因而文学翻译也应当将传达原文的艺术神韵,即"神似",作为最高标准。通过对众多译例的比较分析,从字词的调整、成语的运用、局部的转换、效果的补偿、形式的重构、风格的贯穿等方面归纳出文学翻译中力求"神似"的几个策略。  相似文献   

3.
论文通过研究我国文学翻译家江枫有关雪莱诗的歌翻译作品,结合他的诗歌翻译标准及技巧,深入研讨了他在诗歌翻译中提出的"翻译诗歌,形似而后神似"思想,探索出其诗歌翻译作品中蕴涵的美学原则和美学价值。  相似文献   

4.
论翻译中的“神似”与“形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早在20世纪初,中国翻译界便将艺术界的术语"形似"和"神似"借来作为翻译的两个标准。20世纪60年代,傅雷提出了"重神似不重形似"的翻译主张,此后,神似派和形似派展开了一场"激战"。"形"和"神"在中国古代就有记载,两者是密切相关、密不可分的。在翻译中,特别是文学翻译中,只有把形似和神似结合起来,译文才能更加如实地传达原作。  相似文献   

5.
"等效原则"是翻译的一个重要原则,在翻译过程中,由于受到文本、文化思维方式和译者等因素的影响.追求绝对的等效是不可能的.汉语对联是中国传统文学的一种特殊形式,翻译时存在可译性限度.因此,译者可以确定一个切实可行的目标,充分利用汉英两种语言的共性,使译文尽量"等效",力求"神似".  相似文献   

6.
中英文产生的文化背景、社会习俗及文化传统等各不相同,因此在汉语和英语互译的时候,难免会出现一些不可译的情况,特别是在两种语言的文学翻译中这种现象就更为明显。在翻译实践中,严复的“信”、“达”、“雅”翻译三标准一直是译者们信奉的标准,然而在文学翻译中存在太多“不可译”的现象,如果盲目地遵循严复的翻译标准,译者在翻译实践中就会变得举步维艰。在英汉互译时,文学作品中诸多不可译现象的存在说明绝对“忠实”的文学翻译是不可能的,“神似”翻译理念为译者们提供了更广阔的空间,在文学翻译中做到传神、达到“神似”才是译者们应该遵循的真正标准。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人们一直在寻找一种更加有效、更加贴近原文的翻译途径。等值翻译论揭示的翻译原则、翻译过程、翻译方法、翻译评估等可以实现翻译转换的最大等值,实现翻译的最佳功效。在文学翻译中,它要求从神似着眼,从形式入手,最大限度把原文语言的言语特征表现出来,达到‘神似形式浑然一体’的境界。  相似文献   

8.
《考试周刊》2016,(A3):10-11
文学作品承载多种信息,因此文学翻译中存在信息难以保真的问题。本文批判性地分析了国内主要的四种翻译原则,即严复的"信达雅"、鲁迅的"宁信而不顺"、傅雷的神似说和钱钟书的化境说,并提出了信息保真的原则,即忠实原则和创新原则。  相似文献   

9.
英汉互译中需要转换的对象不是语言单位预先规定的意义,或孤立静止的词典释义,而是上下文语境中的变通意义,即词典释义在具体语言环境下产生的动态的相对价值。由于英汉两种语言与文化之间存在着巨大差异,变通既是文学翻译的基本属性,也是非文学翻译的基本属性。同单纯的"形似"相比,"神似"无疑更可取。  相似文献   

10.
英汉互译中需要转换的对象不是语言单位预先规定的意义,或孤立静止的词典释义,而是上下文语境中的变通意义,即词典释义在具体语言环境下产生的动态的相对价值。由于英汉两种语言与文化之间存在着巨大差异,变通既是文学翻译的基本属性,也是非文学翻译的基本属性。同单纯的"形似"相比,"神似"无疑更可取。  相似文献   

11.
傅雷提出了"神似"的翻译理论,丰富了中国译论。历年来,他的"神似"说的研究也层出不穷,本文探讨傅雷"神似"说形成的渊源和原因,继而讨论"神似"与"形似"的关系。通过分析,发现傅雷"神似"说的来源主要有三个方面,即中国传统文化,傅雷自身的美学背景,以及中国的语言风格。另外本文发现,傅雷的"神似"并非只追求"神似",而是将"神"与"形"相结合。  相似文献   

12.
在我国,翻译研究者对傅雷的"神似"说还缺乏足够的关注,认识上也存在偏差。文章考察了傅雷有关翻译的论述,着重探析"神似"说的内涵、"神似"说提出的理论依据以及"神似"说的理论意义。结果发现:傅雷的翻译思想以"神似"为主线,以艺术修养为根本,以其深厚的艺术造诣和渊博的常识为基础,揭示了翻译作为暴力工具和抵抗工具的两面性,对翻译研究的诸方面都有极大的启示作用。  相似文献   

13.
文章从英美文学作品名称、作者名字及作品中人物名字的汉译谈起,论述文学翻译中译者的创造性叛逆,认为在文学翻译实践活动中,译者把忠实与创造相结合,直译与意译相结合,发挥主体性进行创造性叛逆是最佳翻译方法和手段,以此说明文学翻译达到形似、意似、神似或意美、音美、形美即是成功的翻译。  相似文献   

14.
在我国,翻译研究者对傅雷的"神似"说还缺乏足够的关注,认识上也存在偏差。文章考察了傅雷有关翻译的论述,着重探析"神似"说的内涵、"神似"说提出的理论依据以及"神似"说的理论意义。结果发现:傅雷的翻译思想以"神似"为主线,以艺术修养为根本,以其深厚的艺术造诣和渊博的常识为基础,揭示了翻译作为暴力工具和抵抗工具的两面性,对翻译研究的诸方面都有极大的启示作用。  相似文献   

15.
文学作品作为一种特殊的文本形式,有其特有的表达方式。本文以分析文学作品的主要语言特征为基础,着重讨论了翻译工作者在进行文学作品的翻译时应注意到文学文本这些独有的特征,采取不同的翻译方法,从而达到文学文本翻译的神似,利于译文读者对原作的理解和优秀语言文化的吸收。  相似文献   

16.
在当今经济飞速发展的中国,越来越多的外文的引入,导致"信、达、雅"早已不能够满足翻译者们的需求。对此,中外译界人士争相研究和谈论,最终提出了翻译求似说。《文学翻译谈》一书的前言中有这样一句话:翻译的方法可以分为两种:一种是直译或形似,一种是意译或神似。本文旨在研究翻译求似的相关内容,并从美学角度浅析其本质意义。  相似文献   

17.
文学翻译中的译者主体性——哲学诠释学与接受美学模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学翻译是翻译的最高境界,对译者自身气质、人生经验、艺术和学识修养等有很高的要求.译者在文学翻译中需充分发挥主体性.彻底理解、深切领悟原文,用译入语进行再创造.本文运用哲学阐释学与接受美学的相关原理对文学翻译中译者主体性进行探讨.文章说明了哲学阐释学"视域融合"原则和接受美学"文本召唤结构"对文学翻译的指导作用,详述了译者在文学翻译中主体性的表现,即译者应在文学翻译时应从语言、风格、文化等方面进行再创造,传神再现原文艺术美,再现原作丰姿.  相似文献   

18.
傅雷在翻译文学领域内著述颇丰,在翻译理论方面也构建了独特的译论体系,这与他在艺术领域内的精深造诣密不可分。本文以傅雷的绘画理论为着眼点,从创作者的个人素养、神似说以及均衡观念三个层面探讨其画论与译论的相通之处,分析其画论对译论的影响。  相似文献   

19.
不同的翻译文本根据其具体的内容、题材、体裁以及译入语受众群等等的不同,对于翻译的忠诚度要求也会有所不同,而且不能只是简单地分为非文学翻译与文学翻译;文学翻译的本质也决定了它与非文学翻译或专业翻译的区别。以文学翻译为对象,探究译者在翻译中如何把握、平衡和抉择并实践对原文本的"忠诚",有助于揭开长久以来蒙在译者脸上不公的"背叛"的黑纱。  相似文献   

20.
20世纪80年代法国当代翻译家、哲学家安托瓦纳.贝尔曼(Antonie Berman)提出了"翻译伦理"的概念,并认为翻译的伦理就在于在目的语的语言和文化中"把‘他者’当作‘他者’来承认和接受"。"五四"时期是中国历史上文学翻译的高潮时期,西方文学作品充当了"他者"的地位,受到中国学者的青睐而大量介入,他们在承认和接受西方文学的同时填补了中国文学的空白,大大丰富了中国现代文学。本文旨在从翻译伦理的角度,以"五四"时期西学翻译为研究对象,讨论其对中国现代文学体裁、题材以及语言的丰富和发展,进一步肯定并巩固翻译文学在中国文学中的地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