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从模因论的视角分析央视春晚小品、相声,发现语言模因的基因型变异和表现型变异是语言幽默产生的模因论基础.模因变异的言语幽默生成机制主要体现在语音、语义、语法三个层面.语言模因理论从一个新的视角阐释语言幽默的生成机制,成为研究言语幽默的一个新途径,同时能够促进模因论在语言文化领域的进一步发展.  相似文献   

2.
模因论是解释语言进化规律的新理论,为言语幽默开辟了一个新的探索视角。以风靡全球的情景喜剧《生活大爆炸》中的会话为语料,以语言模因论为理论依据,探讨剧中言语幽默的生成机制。研究发现,语言模因变异是言语幽默的主要生成机制,模因论能够很好地解释言语幽默的产生及理解,使"看美剧学英语"的外语教学策略更具教育意义。  相似文献   

3.
本文主要探讨喜剧小品中言语幽默在模因论视域下的特殊语用现象.通过引入乖讹理论发现,喜剧小品中言语幽默的生成实际是在语言模因发挥作用下的一个乖讹-消解的过程,即:发现不和谐及不断消解不和谐的过程.本文还进一步分析了模因视角下言语幽默制笑策略,藉此期望能为言语幽默的研究提供一个崭新的视角.  相似文献   

4.
马珲彬 《海外英语》2012,(17):243-244
模因论是基于达尔文进化论的观点解释文化进化规律的一种新理论。模因通过模仿而传播,是文化的基本单位。言语幽默主要指运用趣味性较强的言语形式和内容来表达意味深长的内涵,从而取得特定的语言效果。该文以模因论为指导以2012年央视春晚语言类节目为例研究言语幽默。  相似文献   

5.
模因论是基于达尔文进化论的观点解释文化进化规律的新理论,它可以帮助我们揭示语言发展的一般规律,为研究语言,尤其是研究语言的变异提供了新的视角。词汇搭配变异作为语言变异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规律同样可以在模因论指导下得到研究。本文从模因论的视角出发,对词汇搭配变异的语义变化、修辞特点和语境认知功能三个方面进行了分析,认为以模因为形式的词汇搭配变异是语言进化和发展的一种重要方式。  相似文献   

6.
从模因论的角度分析言语幽默产生的语用特征。模因体现在语言使用中,语言本身也是一种模因。通过语言模因来实现幽默效果的言语被称为模因幽默。语言模因能够利用形式与内容之间的矛盾关系,激发听话人完成乖讹—消解的理解过程,从而实现言语的幽默。此外,某些语言模因还能够再现自身的幽默内涵,调动相关的幽默感受,从而使言语具有幽默效果。语言模因的基本特性,在言语幽默的表达和理解上均发挥着关键作用。  相似文献   

7.
幽默手机短信的语言模因论阐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语言模因对幽默手机短信的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它们的复制与传播为丰富手机短信的言语幽默提供了一条有效的途径.从语言模因论的角度出发,分析幽默手机短信中的语言模因现象并解析语言模因怎样触发幽默言语的产生.  相似文献   

8.
模因论是从新的视角解释文化进化规律的一种新理论。本文利用语言模因论的观点探讨英语习语的变异现象,指出习语模因在复制和传播过程中能够通过重复与类推的方式产生变异,从而使英语语言得到极大的丰富和发展。  相似文献   

9.
在手机短信中,"包袱"是创造幽默效果的一种重要技巧,而它的形成与语言模因变异有着密切的关系。本文从语言模因论的视角出发,分别从语音、词汇和语篇三个层面的模因变异探究手机短信"包袱"的生成,研究发现语言模因论对于手机短信中"包袱"的生成具有很强的解释力。  相似文献   

10.
李晓红 《海外英语》2011,(5):276-277
模因论是以崭新的视角解释文化进化规律的理论。其核心概念模因作为文化信息单位,通过语言得以复制传播,同时也促进语言的发展。该文采用语言模因论对谚语模因的形成和传播加以分析,从一个全新的角度解释了谚语变异的语言现象。  相似文献   

11.
随着社会的发展,依托网络得以发展的网络流行语逐步成为网络语言文化的一部分,该文从认知语用角度入手,利用模因顺应论分析了"hold住"作为网络流行语的形成机制,认为"hold住"的流行之所以能够被人们所接受,离不开社会的繁荣和网络的发展,以及人们审美观念的变更,文章最后对网络流行语"hold住"的流行进行了总结。  相似文献   

12.
模因论是从一个全新的视角解读文化进化规律的一种新理论。模因论的核心概念是模因,模因通过语言得以复制和传播,因此也促进了语言的发展。模因在打造商标名称的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商标名称中的模因有同构异义横向嫁接、同音异义横向嫁接、同构异型横向替换和同基异型横向替换四种特有类型。而商标名模因的独特性和依附性是商标名模因出现的特有原因。商标名模因虽然有助于商家打造独具特色的强势商标名,但是依附于强势模因的新商标名模因会在某种程度上给消费者造成错觉,存在着潜在的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13.
校园流行语是社会语言中较为独特的词语现象,它携带语言和校园文化的双重身份活跃于校园语言的舞台,而且越来越受到关注。模因论是建立在达尔文进化理论基础上的解释文化进化规律的新理论。本文从模因论视角出发,对校园流行语这一文化现象加以分析,带有强势模因的校园流行语言,其传播能力也会大大增强。  相似文献   

14.
模因论是阐释语言及其相关语言现象的新理论。网络语言是一种以网络作为传播媒介的语言变体。网络语言通过重复和类推的方式获得广泛的复制和传播。从模因论的角度出发,探讨网络语言在语音、语法、词汇等方面的变异,可以为研究网络语言变异提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5.
模因是文化的信息单位,靠模仿、复制得到传播。文章以模因论为基础,从英文手机短信缩略语的构成方式、经济性、形象性等方面探讨了其模因成功传播的原因。  相似文献   

16.
模因论视角下的回溯语及其语用成因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回溯语的出现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科学技术的发展。其基本结构为"定语+中心词",该结构在英汉语言里具有很高的能产性。文章从模因论视角来探讨回溯语的语用成因。  相似文献   

17.
语言迁移是语言和第二语言习得研究领域的一个重要课题。模因论是一种基于达尔文进化论的观点解释文化进化规律的新理论。从模因论的视角出发,对语言迁移这一语言现象从词汇、句法、语篇三个方面结合实例进行考察,认为语言迁移现象是语言发展的需要,是语言模因作用的结果。  相似文献   

18.
我国模因论与语言学之间的界面研究尚处于起步阶段,如何用模因理论指导ESL写作教学是一个新的课题,也具有现实意义.把语言模因复制规律运用到单词、句子、段落乃至篇章中,离不开传统的背诵手段.以背诵策略运用为切入点的写作教学策略,是一次历史性的回归.  相似文献   

19.
翻译模因论视角下的英文电影片名汉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回顾了传统翻译理论对英文电影片名的分类,并进一步以模因论的视角对这一社会语用现象进行了新的研究分析,提出了新的分类方法并且从翻译模因的角度重新解释了这一语用现象—源语模因感染宿主(译者)并被解码再重新编码为目的语模因的模因传播过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