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通过对牛磺酸的研究、回顾、总结分析,认为牛磺酸是一种人体必需的非蛋白质氨基酸,具有多种药理作用和极高的药用价值。其生物学作用广泛,具有较好的抗运动性疲劳作用。多种研究表明,其抗运动性疲劳机制是通过抗氧化、保护生物膜、清除体内自由基、提高机体运动能力、运动耐力等消除疲劳。但牛磺酸的各种研究,尤其是抗运动性疲劳方面的研究尚不多,其作用原理及机制也待进一步探讨和完善。基于牛磺酸的认识,其临床应用前景广阔,开发价值很大,是当今医药、卫生、保健及化学品等领域里具有广泛商业价值和社会价值的原材料。  相似文献   

2.
中药抗运动性疲劳研究进展述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中药抗运动性疲劳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从运动性疲劳的发生机制、中药抗疲劳的调节机制、中药抗疲劳的方药筛选原则、中药抗疲劳的实验研究等方面进行总结,并就现代科学与技术发展趋势对未来的抗运动性疲劳中药研究的发展进行展望.  相似文献   

3.
抗运动性疲劳中药的药物动力学研究展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运动人体科学领域开展抗运动性疲劳中药的药物动力学研究进行了展望,对国内运动人体科学领域抗运动性疲劳中药的药理学研究概况进行综述,分析了用药物动力学方法研究抗运动性疲劳中药的优势所在。结果表明:运动人体科学领域抗运动性疲劳中药的药理学研究仍需完善,有效药物的药物动力学研究应逐步开展。  相似文献   

4.
前言 自1978年Dillard首次提出自由基在运动性疲劳、损伤中的作用后,自由基在运动性疲劳、损伤中的意义日益受到重视。我国1986年在这方面的研究开始起步,从不同角度间接揭示了运动与自由基的关系,并在应用自由基清除剂抗运动性疲劳、  相似文献   

5.
营养补充与抗运动性疲劳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通过查阅大量献资料,阐述了能源物质、中药、抗氧化剂、运动饮料、碱性盐的补充等在抗运动性疲劳中的作用,以期为预防和延缓运动性疲劳的发生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6.
无创痛艾灸缓解和抗运动性疲劳作用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探讨无创痛艾灸缓解和抗运动性疲劳的作用,以大学生运动员为研究对象,采用实验法探讨无创痛艾灸对大学生运动员运动后的心率、皮肤两点辨别阈,闪光融合率、血乳酸、血氨等指标的影响。研究发现:无创痛艾灸对大学生运动员运动后反映运动疲劳程度的指标均有良好的调节作用;无创痛艾灸能够有效地缓解和消除运动性疲劳,其可能的机理是调理脾胃和益肾壮阳。  相似文献   

7.
目的:用实验方法研究中医药抗运动性疲劳的功效。方法:以SD大鼠为实验对象,通过实验组和对照组在游泳抗疲劳,抗缺氧,血红蛋白含量和血清睾酮含量等方面的比较来确认中医药抗运动性疲劳的功效。结果:大鼠服用中药后,游泳时间和耐缺氧时间延长,血红蛋白的含量提高;中药结合运动训练,可使大鼠血清睾酮值显著高于运动组。结论:中医药显示出较强的抗疲劳作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诺迪康胶囊抗小鼠运动性疲劳的作用.方法:将ICR小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组和诺迪康高、中、低3个剂量组,采用负重游泳试验建立小鼠的运动性疲劳模型,通过比较小鼠游泳力竭时间、机体乳酸脱氢酶(LDH)、尿素氮(BUN)、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和肝糖原的含量变化,考察诺迪康胶囊抗小鼠运动性疲劳的作用.结果:诺迪康胶囊可明显延长小鼠力竭游泳时间、提高运动后小鼠LDH、SOD和肝糖原含量;降低体内BUN和MDA含量.结论:诺迪康胶囊具有降低小鼠机体损伤、增强小鼠抗运动疲劳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自由基的清除与中医药抗运动性疲劳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本文对自由基的产生与清除、自由基与运动性疲劳的关系进行了论述,对近十年国内外有关运用中医药清除自由基以达到消除运动性疲劳的文献报道进行了综述分析;对中医药在抗运动性疲劳中的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0.
针炙三阴交穴对小白鼠运动能力与某些免疫指标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许多研究已经证实:中医药对提高运动能力、消除疲劳有一定效果。然而,有关针灸抗运动性疲劳的实验研究报道尚少。为此,我们通过采用小白鼠游泳训练模型,观察针灸三阴交穴在提高小白鼠运动能力、减少或延缓运动性疲劳的发生、纠正运动小白鼠神经——内分泌——免疫调节紊乱等方面的作用,以期为针灸在体育训练和运动保健中的实际应用提供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11.
对热条件下运动负荷对脑的生理功能及代谢的影响及其与疲劳的关系做了分析研究与综述。体核温度过高会对肌肉运动能力造成损害,这与中枢疲劳有关。体温过高导致脑循环效率下降和热潴留,脑氧代谢略微升高。而脑内乳酸的释放并不受影响。中枢疲劳反应和机体运动能力的下降可能是防止机体体核温度和脑温过高的“安全阀”。  相似文献   

12.
有关运动性疲劳产生的的机理及对它如何进行有效预防和消除的研究,一直是令运动医学工作者瞩目的前沿课题。运动性疲劳时出现的机体变化较为复杂,涉及物质代谢、神经、内分泌、免疫等各个方面。其中,神经递质、HPG轴与机体的物质代谢、运动能力及运动后的恢复密切相关。为此,从睾酮的生理作用和调节、神经递质、细胞因子和睾丸间质细胞的调控、反馈调节和运动对下丘脑-垂体-性腺轴的影响等层面,较系统地探讨运动与下丘脑-垂体-性腺轴之间的关系,为加快机体恢复,提高运动能力,以及科学训练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3.
有关运动性疲劳产生的的机理及对它如何进行有效预防和消除的研究,一直是令运动医学工作者瞩目的前沿课题。运动性疲劳时出现的机体变化较为复杂,涉及物质代谢、神经、内分泌、免疫等各个方面。其中,神经递质、HPG轴与机体的物质代谢、运动能力及运动后的恢复密切相关。为此,从睾酮的生理作用和调节、神经递质、细胞因子和睾丸间质细胞的调控、反馈调节和运动对下丘脑-垂体-性腺轴的影响等层面,较系统地探讨运动与下丘脑-垂体-性腺轴之间的关系,为加快机体恢复,提高运动能力,以及科学训练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4.
目前,已有大量实验表明,左旋肉碱、泛酸、支链氨基酸、辅酶Q10等营养素对于运动疲劳有延缓作用,作为强有力的运动营养补剂已经被广泛运用到体育锻炼和抗运动性疲劳当中。该文采用文献资料法对运动性疲劳的变化特征进行综述,并且针对不同机制合理使用补给做出阐释和说明,旨在为运动训练水平的提升和大众健身能力的提高提供科学、有效的参考。  相似文献   

15.
赛场噪声对运动时身体机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赛场噪声影响运动员运动效能这人问题一直深受人们的关注。分析赛场噪声的来源与特点,并着重从听觉、心血管、神经、内分泌系统和物质代谢等五个方面论述赛场噪声对运动时身体机能的影响,提示赛场噪声刺激可加速运动时疲劳的产生,影响运动能力的正常发挥。  相似文献   

16.
广场健身舞具有健身、健心、健脑、健美的价值。经常进行广场健身舞练习,可以改善心肺功能,加速新陈代谢过程,促进消化,消除大脑疲劳和精神紧张,从而达到增强体质,增进健康,延缓衰退,提高人体的活动能力等良好的健身作用。文章采用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等研究方法,通过深入解读《全民健身计划纲要》、《全民健身条例》并结合广场健身舞特征,对广场健身舞在全民健身工程中开展的可行性进行了分析,并指出了利用广场健身舞实践全面健身工程的途径。  相似文献   

17.
运动训练强度变化对内源性激素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选题依据激素是由内分泌腺及具有内分泌机能的组织所产生的微量化学信息分子,它们被释放到细胞外,通过扩散或血液转运到靶细胞或靶器官,调节细胞或器官的代谢,以反馈性调节机制适应机体内环境的变化,协调体内各部分间的相互联系。随着分子生物学的发展,已发现了多种组织  相似文献   

18.
王永梅 《体育科研》2012,33(3):78-81
运动性中枢疲劳已成为科研人员研究的一个热点。随着神经生物学新技术的发展,运动性中枢疲劳方面的研究取得了很大的进展,现已提出了几种与运动性中枢疲劳有关的神经递质。神经递质是中枢神经系统产生的敏感性物质,与运动性中枢疲劳有着密切的关系。本文采用文献综述法,阐述了5-羟色胺、多巴胺、γ-氨基丁酸与运动性中枢疲劳之间的关系及其疲劳消除方法,以期为运动性中枢疲劳的消除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9.
通过对新康泰营养包抗运动性疲劳的研究,认为新康泰营养包对运动员具有较好的抗疲劳作用。结果研究表明:新康泰营养包主要是通过改善运动员的肝肾代谢功能、维持高水平的血睾酮、改善血清酶代谢、增强骨髓造血功能、清除氧自由基等作用而改善运动员的力量、速度、耐力和灵巧性,为运动员的科学训练、合理安排运动负荷与进行必要的调整提供科学依据,其作用在运动界具有广阔的前景。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