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62 毫秒
1.
张镱锂  吴雪  祁威  李士成  摆万奇 《资源科学》2015,37(7):1455-1464
建立自然保护区是保护典型生态系统和生物多样性及珍稀濒危物种资源的基本途径。具有敏感生态系统和丰富生物多样性的青藏高原,其自然保护区建设及其成效一直以来是各界关注的重点问题。本文以最新的《全国自然保护区名录》和已发表NPP与保护成效数据为基础,分析了青藏高原保护区的组成、分布格局与保护成效。结果表明:11963年至今,青藏高原地区建成了各类保护区155个,面积达82.24万km2,占全高原面积的32.35%;2保护区类型主要以野生动物与荒漠生态系统、野生动物及其生态系统、野生动物3个类型为主,各占高原内保护区总面积的36.84%、33.35%和6.80%;3形成了以超大型保护区为主、中部和东南部分布为主、保护类型多样为特点的青藏高原自然保护区体系;4经过50余年的生态建设,保护区保护成效显著,主要表现为:珍稀濒危物种数量显著增加、濒危物种西藏马鹿被重新发现、野生动物的栖息地得到了恢复和改善及典型保护区内草地植被的生态功能增强。本研究结果可为青藏高原生物多样性保护研究和区域可持续发展提供科学参考。  相似文献   

2.
湿地作为干旱区一种重要而特殊的生态系统,具有很强的环境指示性。为了准确地认识和评估人工生态输水对塔里木河下游湿地生态环境修复的成效。文章通过遥感技术手段,动态地监测了人工应急生态输水前后塔里木河下游的湿地景观变化。研究结果表明:通过10余次的人工生态输水,在总体上改变了流域湿地长期持续减少的状态,流域范围内湿地总面积呈现稳中有增,湿地生态环境得到了明显改善。其中,河流湿地和湖泊湿地变化过程呈现"V"型逆转,面积有着显著的增加;沼泽湿地减少的速度得到明显遏制,动态度由1990-2000年的-5.35%降低到2000-2010年-1.09%;此外,下游河道断流现象得到改善,尾闾湖——台特玛湖在干涸了近30年后重现恢复往日生机。说明了塔河人工生态调水对下游的湿地生态环境拯救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以上研究可为塔河的综合治理提供有益的科学依据和决策支持。  相似文献   

3.
辽河中下游流域生态安全评价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黄妮  刘殿伟  王宗明 《资源科学》2008,30(8):1243-1251
生态安全是指能够维持和保障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同时不损害和威胁生态系统本身健康和完整性的生态系统状态,是人与自然生态环境达到高度和谐状态。生态安全评价的根本目的是为区域可持续发展的资源保护和生态环境建设提供决策参考。本文从辽河中下游流域的实际情况出发,建立了辽河中下游流域生态安全评价指标体系,采用专家打分法确定评价指标的权重,运用生态安全综合评价模型对研究区1986年、2000年2个时段的生态安全状况进行了评价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虽然近几年的退耕还林等生态环境建设活动,使得辽河中下游流域的生态安全状况有所好转,2000年流域整体生态安全指数比1986年增加0.08,但是目前流域的生态安全状况还是不容乐观,生态较安全区面积大幅度减少,减少面积占流域总面积的22.15%,生态预警区面积大幅度增加,增加面积占流域总面积的 17.85%。影响辽河中下游流域生态安全的因素有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两种,但主要受人为因素的影响,自然因素的变化相对稳定。  相似文献   

4.
随着社会的进步,人与自然相协调的生态文明理念受到重视。城市化进程中,城镇密集区的规模越来越大,相应的生态环境脱离自然状态的情形也愈加严重,被忽略的城镇密集区野生动物栖息地的保护与营建应作为改善人居环境、建设生态文明的一项重要内容。为了给制定和完善城市发展规划奠定决策基础,从地形地貌、水域生境和植被群落结构三个方面对城市化对野生动物群落的影响进行了探讨,指出了确定栖息地的适宜面积、种植林荫道、开展招引工程、城市特殊空间的绿化和健全法制与加强公众参与等保护措施,为建设生态城市提供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5.
石羊河流域地处青藏高原、黄土高原、蒙古高原交汇地带,生物多样性丰富,地理位置独特,生态环境脆弱,不仅是我国西北乃至全国重要的生态安全屏障、内陆河水源保护的重点区域和生物多样性保护的优先区域,也是我国北方防沙带的关键区域,下游的民勤绿洲阻隔着巴丹吉林和腾格里两大沙漠的会合,同时还是我国内地通往新疆、中亚和印度各地的交通要道和古"丝绸之路"与现代"亚欧大陆桥"的要冲.近几十年来,全球气候变暖和人为破坏加剧,石羊河流域生态环境日益恶化.为此,国家从2006年开始启动了"石羊河流域重点治理规划"等一系列重大生态治理工程,采取了"南保水源、中调结构、北防风沙"的治理方针,即上游通过恢复林草植被来涵养水源,中游调整农业产业结构节约用水,下游通过"关井压田"措施节约农业用水,增加生态用水来恢复植被,抢救民勤绿洲.经过多年的生态治理,目前亟需建立石羊河流域防护林生态功能监测评价指标体系,开展石羊河流域防护林体系生态功能监测和评价,研发防护林结构优化模式,为石羊河流域生态、经济和民生改善协同发展提供理论依据,也为国家和各级政府开展重大生态治理工程提供科技支撑,同时推动内陆河流域生态学科发展,指导流域生态环境综合治理,确保西北生态安全和河西走廊水源安全.  相似文献   

6.
<正>加快青海生态文明建设征程的与时俱进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论述,特别是对青海要保护好生态的重要指示精神,吹响了强化问题导向,坚持与时俱进,努力走向生态文明新时代的"号角"。青海是"三江源头"、"中华水塔",在维护国家生态安全中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地位。从青海生态保护与建设实践来看,近年来,在党中央、国务院的重视支持下,我省大力实施三江源生态保护等重大生态工程,启动了三江源国家生态保护综合试验区建设,迈出了创建全国生态文明先行区的行动步伐,并对生态文明制度建设进行了一些积极探索,生态保护与建设取得了积极成效。但与生态文明的目标要求相比,我省生态环境局部好转、整体恶化  相似文献   

7.
在日益强调可持续发展的今天,社会进步要求人们不能以牺牲环境和浪费资源为代价来发展经济,在我国经济与社会的发展过程中,发展经济与保护环境的矛盾非常突出。流域生态关涉到人与生态环境的和谐相处、区域间协调发展、环境与经济的协调发展等问题,现已成为恢复和保护流域内生态环境的重要措施。基于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视角,选取流域生态补偿作为研究对象,分析国内流域生态补偿的现状并指出存在的问题,提高了应如何建构一个完善的流域生态补偿机制。  相似文献   

8.
<正>拥有"面积大省、资源大省"的优势,却一直难以摆脱"落后"、"贫穷"等标签;集长江、黄河和澜沧江发源地于一身,享有"中华水塔"的生态地位,却始终被"生态环境恶化"所困扰。青海,这个位于青藏高原东北部的高原内陆省份,积极践行在开发中保护、在保护中开发的发展理念,巧做特色产业文章,发展循环经济,逐步探索出一条资源开发与生态保护并重的经济转型之路。  相似文献   

9.
段伟  赵正  马奔  温亚利 《资源科学》2015,37(12):2471-2479
了解保护区周边农户对生态保护收益和损失的感知有助于保护区的长期可持续发展。本研究利用在陕西、湖南和江西调研的922份有效农户数据,分析保护区周边农户对保护收益及损失的感知。研究结果表明: ①生态保护带来的最主要的收益因素为居住环境改善、生态旅游增加收入和当地知名度增加,野生动物致害是在三个研究区域均发生次数最多的损失因素;②多数的当地居民对保护持有积极的态度(65.5%),农户在保护区获得收益与其保护态度呈正相关,从生态旅游、更多就业机会和更多生态补偿中获益的农户,其保护态度更积极;而承受生态保护的损失则与其保护态度呈负相关,木材采伐受到限制和发生野生动物致害的农户,其保护态度更消极;③承受保护损失的农户,其家庭收入相对较低,而获得保护收益的农户,其家庭收入相对较高。得到更多就业机会以及从生态旅游获益的农户,其家庭收入较高;木材采伐受到限制和野生动物致害的农户,其家庭收入较低。  相似文献   

10.
环境学课程思政教学工作,重点围绕"生态保护、绿色发展、资源消耗、环境损害、生态效益"等生态环保专业知识构建思政教学体系,充分挖掘和凝练环境学课程在生态文明建设、生态环境保护和绿色发展方面的思政元素和育人功能,向学生传授生态保护与恢复、环境污染治理和自然资源保护等专业知识和实践经验,培养学生保护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的良好政治意识,并使其深刻认识环境保护的紧迫性和艰巨性,最终树立为我国生态环保事业奋斗终身的伟大志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