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在对话教学看来,"一字未宜忽,语语悟其神",意味着学生与文本对话已渐进理性与智慧的佳境。生:读了《草船借箭》,与其说是"借"箭,不如说是"骗"箭。师:为什么?是"借"箭,  相似文献   

2.
一字未宜忽     
"借"箭还是"骗"箭生:读了《草船借箭》,与其说是"借"箭,不如说是"骗"箭。师:为什么?生:"借",是请求别人借给自己没有的东西,但要如期归还:骗,是为了达到一定的目的,耍手腕,甚至采取不阳光的行动。师:有道理。生:从整个故事来看,诸葛亮显然不是"借"箭,而是  相似文献   

3.
曾学红 《四川教育》2006,(10):29-29
[案例] 一位教师上《草船借箭》,在就课题质疑时.大多数学生都围绕“是谁借,怎样借.借到没有”等提出问题.唯独一个学生提出:“《草船借箭》这个题目不准确,因为‘借’是要经人同意的.而这个故事中是曹操中了诸葛亮的计。我认为题目应该是‘草船诈箭’或‘草船骗箭’。”一石激起千层浪.教室里顿时搞闹起来。  相似文献   

4.
1.引导学生针对课题质疑题目是文章的眼睛,引导学生针对课题提出问题,既有利于学生加深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又能培养他们质疑能力。如《草船借箭》一课,引入课题后,学生质疑:“我觉得诸葛亮不是借箭,而是骗箭。”他的这种想法,充分说明孩子在预习课文基础上进行了深入的思考。教者首先充分肯定他善于动脑,大胆质疑,这是会学习的表现。请大家读课文后说清自己的意见。究竟是“借箭”还是“骗箭”?孩子们兴趣大增,调动自己探究的意识,同时分小组讨论,进行合作探究。2.引导学生在课中质疑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善于激发学生质疑问难,促进学、思、疑…  相似文献   

5.
体验性描述:“对话”教学中教师讲解的价值取向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时下借“对话”教学之名,把语课上成自由“交谈”课,似乎已渐成时尚。学生以“我以为”的线路与本进行“对话”;“阅读对话”成了学生的“独白篡位”,“教学对话”成了学生的“你的理解”、“你的看法”、“你的理由”、“你的生活体验”;教师处于不敢“讲解”、不敢“分析”、更不敢“练习”的尴尬境地。这一现状不能不引起我们的深思。  相似文献   

6.
我们学习了《草船借箭》这篇课文。刚开始学习的时候,我就发现,有个小问题很有意思—“草船借箭”中的“借”字用得不当。因为“借”在词典中的意思是“暂时使用别人的物品或金钱”,而作者在这里用“借”似乎不很恰当,固为诸葛亮的做法明明白白的是“骗取”而不是“借”呀。为什么不说是“草船骗箭”?况且,有“借”必有“还”,  相似文献   

7.
启发讨论——奏响师生平等交往的和谐乐章 【案例】 老师正在教学《草船借箭》。一个学生质疑:‘‘我觉得课文题目上的‘借’字用得不恰当,因为‘借要在征得别人同意的情况下,用别人的物品或金钱,用后再归还。’可是课文中的箭既没有征得曹操的同意,也不说归还。所以不是‘借箭’是‘骗箭”’。  相似文献   

8.
严文华 《农村教育》2004,(11):45-45
《草船借箭》的故事,在中华大地上可以说是家喻户晓、妇孺皆知的故事,其斗智斗勇的内容,起伏跌宕的情节,尤其受到孩子们的喜爱。教学伊始,可以从课题人手诱发学生质疑。例如:“箭”与“剑”有什么区别?为什么要借箭?草船借箭,究竟是谁借箭?为什么不用“诸葛亮借箭”作题目?故事写了哪些相关的人物?主要写谁?他们之间究竟是怎样的关系?诸葛亮借箭成功,周瑜心服口服.称赞他神机妙算.那么.诸葛亮“算”了哪些  相似文献   

9.
课文以周瑜妒忌诸葛亮的才干作为故事的起因,围绕一个“借”字展开故事情节,写了借箭的原因、准备、经过及结果。因此,导读本课应紧扣“借”字。在读写训练中,认识诸葛亮借箭成功的主要原因是有知识、有计谋、有胆量和有胆略。一、扣“借”字揭题,整体感知明确题意是利用草船去借箭,中心词是“借”,文章内容都是围绕“借”字来写的。读课题,引导学生整体感知课文内容,思考:谁借箭?向谁借?为什么要借箭?怎样借箭?结果怎样? 二、循“借”字识中心,深化理解教学时,引导学生思考:诸葛亮使用妙计,借箭成功了,周瑜对此是什么态度?划出并讨论中心句:周瑜长叹一声说:“诸葛亮神机妙算,我真不如  相似文献   

10.
《草船借箭》全文以“借”为主线,按事情发展顺序进行叙述,条理清楚,重点突出。教学时,应紧扣一个“借”字,引导学生读课文,把握文章的中心思想。一、点出“借”字,揭示课题在揭题时,我是这样设计提问的:“根据课题,你认为文章应该写哪些内容?哪个字是题目的中心词?全文主要突出哪个字?”通过审题,学生初步了解了“借”字的重要性。二、围绕“借”字,理清脉络在学生读通课文的基础上,教师围绕“借”字提出以下问题,让学生思考:①“借”箭的原因是什么?②“借”箭的经过怎么样?③“借”箭的结果如何?学生带着问题,自学…  相似文献   

11.
启发讨论--奏响师生平等交往的和谐乐章 [案例] 老师正在教学<草船借箭>.一个学生质疑:"我觉得课文题目上的‘借'字用得不恰当,因为‘借要在征得别人同意的情况下,用别人的物品或金钱,用后再归还.'可是课文中的箭既没有征得曹操的同意,也不说归还.所以不是‘借箭'是‘骗箭'".  相似文献   

12.
“独白”与对话式教育结构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对话式教育内含“独白--对话”之间的相互包含、循环再生的“生态”结构关系。对话式教育基本上是由作为片段的师生各自的“独白”链接、融合而成的。现实语境中存在两种“独白”:一种是实质为独断的“独白”;一种是个人言说之“独白”。不可将“教育中的′独白′”--概地隐喻为独断,否则便会将“教育中的′独白′”与“′独白′式教育”混为一谈。完全消解了“独白”的“′对话′式教育”没有实现的可能性。为促进学生主体的确立和主体间性的生成,必须既倡导和强调“对话”,又鼓励和尊重“独白”,把包括“独白”在内的“对话”的权利还给学生,在“对话”与“独白”的必要张力中理解和构建对话式教育。  相似文献   

13.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在谈到问的重要性时,曾风趣地说:“发明 千千万,起点在一问,智者问得巧,愚者问得笨。”在课堂教学中,巧妙恰当的提问对于体 现“教师主导”与“学生为主体”有举足轻重的作用。怎样才能做到提问巧妙而又恰当呢?一忌以问代罚,枯燥无味,要有趣味性。提问最为重要的是要激发学生的兴趣,调动学生 的积极性,把学生从某种抑制状态中激奋起来。如有位小学语文教师在上《草船借箭》时问 :诸葛亮既没得到曹操同意,又不必归还,那么这还是借箭吗?用“骗箭”是否更恰当?这是 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课文的契机,学生也会跃跃…  相似文献   

14.
教学要求:着重理解课文主要内容。教学重点:了解“借箭”的起因、经过、结果。教学难点:认识诸葛亮借箭成功的主要原因。教学方法:在教师主导下,学生自己尝试学习。一、审题:(出示尝试题)1.用课文中的语句解释“草船”一词。(用青布幔子遮起来,草把子排在两边的船。)2.谁向谁借箭?(诸葛亮利用草船向曹操借箭。)3.课文的重点词是什么?(“借箭”)通过审题知道这是一篇典型的写事记叙文。所以应写出“借箭”的起因、经过、结果。读题时重音  相似文献   

15.
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和文本之间的对话过程。本文从文本与教师在小学阅读教学对话过程中的作用出发,阐述了“教师与文本的对话”、“学生与文本的对话”以及“教师与学生的对话”之间的关系及在阅读教学中起到的作用;点明了这种新的教学理念体现了阅读行为中人与人之间确定的一种平等、双向互动的对话关系。在这场“对话”中关键的是“教师与学生的对话”。  相似文献   

16.
一、调动全员参与 ,培养主动探究能力培养学生探究性学习能力 ,需要教师的大胆放手 ,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积极性 ,让学生在课堂中能够轻松、和谐、主动地学习。一位特级教师上的《草船借箭》一课 ,博得了听课老师的一致好评。新课伊始 ,有个学生质疑“我觉得课题上的‘借’字用得不妥。原因是 ,借要在征得别人同意的前提下 ,使用后归还 ,而文中的箭既没有征得曹操的同意 ,也不需归还 ,这不是‘借箭’是‘骗箭’。”话音刚落 ,课堂上举手的一大片 ,学生跃跃欲试。此时 ,这位老师便抓住契机引导学生仔细地读课文 ,然后让学生各抒己见。有的说 :…  相似文献   

17.
语文教学中的对话教学,包含着“阅读对话”和“教学对话”两层意思,其对话形式是多向的,主要有师本对话、生本对话、师生对话和生生对话。  相似文献   

18.
巴赫金的对话理论来源于陀思妥耶夫基小说的复调性、对话性,不过却否认与疯癫之间的联系,显然是不符合文本事实的。因为第一,巴赫金恰恰是在陀氏的而非其他作家的作品中发现了“对话”的,而疯癫却正是陀氏小说明显的特征;第二,实际上,巴氏所举的“对话”例子,从形式上看并不是“对话”而是某种“拷问”,从内容上看,更象精神分裂病患者的谵语。据此,可以说明“对话”与“疯癫”之间的联系并由此角度审视“对话”的价值。  相似文献   

19.
《语文课程标准》对阅读教学的建议中存在着概念含混的地方,导致指向不明,教学中容易造成混乱。应把握阅读“对话”与阅读教学“对话”的不同,阅读“对话”与教学“对话”的不同。真正在阅读教学中落实阅读教学“对话”的理论和实质。  相似文献   

20.
方军 《科学教育》2005,11(6):64-64,F0003,F0004
传统的政治课教学,师生被严格控制在一定的规则和程序之下,不能进行有效的“对话”,而采用抛锚式教学则改变传统教学的弊端,在情境创设、问题确定、解决问题、效果评价等环节中实现师本对话、生本对话、生生对话、师生对话、反思型对话,有助于不断开阔政治课的教学“田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