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戏曲艺术是我们民族文化中最具影响力的艺术形式之一,是中华民族具有标志性的文化符号。在当今全球化语境下,包括戏曲艺术在内的民族艺术的个性没有得到有效的保护,出现"他者化"现象。对此,戏曲艺术必须强化自己的个性,戏曲生产者和创作者应该有高度的文化自觉,继承戏曲的文化传统,保持戏曲的传统神韵;全社会都要重视戏曲审美教育,完善当代人戏曲审美心理结构,在不断自我整合中强化戏曲的根本特点,使中国戏曲在全球文化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相似文献   

2.
在现代的大多数年轻人心中“原生态民歌”是一个听说过但是不了解的名词,但是中国音乐要发展,要走向世界,要对世界文化的完善和发展作出贡献,就必然要保持本民族的个性与特色,就必须要保护与传承自己的传统音乐文化.文章提出将原生态民歌艺术引进高校公共艺术教育课堂的意义和设想,加强年轻一代对中国民族艺术文化的认知.  相似文献   

3.
一、具备独立自主的教学个性 教师的个性有益于创造语文教学的艺术.教师有个性,才有语文教学的艺术.个性意识强,个性教学主动性明显,愈能有效地进行和指导语文教学.同样,个性意识越强烈,教学创新意识就越强烈,愈能创造地运用于语文教学艺术之中.独立自主的个性,是实施个性语文教学的前提. 二、设计独树一帜的个性化教学思路 思路要新颖,不同凡响,就要别出心裁,不拘一格地设计教学思路.一是要有超前意识,尽可能地打破原先的课堂教学模式,赋予新意.  相似文献   

4.
在艺术和设计领域,中国传统吉祥图形的艺术魅力经久不衰,千年传承.但由于国外各种新思潮的涌入和渗透,人们的思想更大程度地获得解放,动摇着我们固有的价值观与审美观,使我们的作品越来越远离民族个性和丧失自身的话语权.因此结合新科技继承传统民族文化,将传统图形与现代标志设计紧密结合,拓展现代标志设计的艺术魅力,传承传统民族文化,促进标志设计的发展,是新一代设计师们所面临的重大课题.研究传统吉祥图案在现代标志设计新趋势中的应用,不仅有利于我国标志设计的发展,而且有利于对传统文化的传承.  相似文献   

5.
我国的民族声乐艺术在继承优秀艺术传统的同时,又大胆借鉴和吸收美声唱法的精髓,使得我们的民族声乐艺术得到了一定的发展和提高。不管是民族声乐还是美声,都是歌唱的艺术,它们既有共性,又有个性。要发展今天的民族声乐艺术和声乐教育,就要继承传统民族声乐文化的精华,同时大胆借鉴国外声乐文化的先进理论和经验,使中国民族声乐真正走向更科学、更系统、更完美的艺术境界。  相似文献   

6.
在现代艺术设计水平不断发展的今天,国外各种艺术思潮对中国传统文化艺术不断带来冲击.中国现代艺术设计与传统文化越来越背离,出现盲目崇拜西方艺术设计思想,一味模仿西方艺术设计的现象,导致我们的艺术设计失去了民族个性.如何正确认识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艺术设计的关系,成为当下我国艺术设计教学需要认真研究的课题.  相似文献   

7.
改革开放以来 ,我国的美术事业出现了空前的繁荣景象 ,但一直存在着这样两种观念 ,一种是传统是一切创造的基础 ,学好传统 ,个性创造会自然流露。另一种观点是认为传统是累赘 ,攻击传统 ,否定文化 ,我认为他们大多文化根基不好。有的“艺术家”研究了一辈子的传统终究还没有形成自己的风格。也有的“画家”守着自己枯朽的没有生命根基的个性渡过了一生 ,这两种人都很固执。传统是一定要继承和研究的 ,任何事物都有其产生发展延续的过程 ,个性创作 ,风格的形成是我们对艺术追求的目标 ,但只一味的继承传统或一味追求个性探索都是不能真正形成…  相似文献   

8.
采访的艺术     
采访是一种艺术,不是我们想象的一问二答三记录那么简单,它是一件复杂的、充满挑战性的工作。记者要讲究采访的艺术,要艺术地采访。如何做到采访的艺术呢?必须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1.提问的艺术:要问得具体,问得有特色、有新意,问到点子上,问读者感兴趣的事,问得合情合理。2.听的艺术:要听出有新闻价值的事实和材料,要听出有个性、有特点的的语言和事物,要听  相似文献   

9.
办好高职艺术院校要准确把握职业教育和艺术教育的特点,以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实践能力为重点,构建"重传统、讲创新,重特色、讲个性,重实践、讲实效"的学校文化,促进艺术职业院校的发展.  相似文献   

10.
生命活动需要艺术活动,艺术活动需要生命活动.通过审美教育,我们可铸造出"优美的灵魂".为此,我们要找到自身的创造点,激发创造的潜能,创造出富有个性的新的艺术形象;在设计创作中,抓住事物本质,充分赋予其生命力,使其更具有感染力.  相似文献   

11.
我国传统象征文化的艺术表现形式丰富多样,其中传统图形是象征文化的主要表现形式之一,其传播方式主要表现在传统图形的艺术性和所蕴藏的象征意义上;如何将其精神元素融入现代企业形象设计之中,这就要求我们在企业形象设计或品牌设计中不仅要保持本民族的传统特色和企业个性,而且要符合不同国家、不同民族的审美心理以及时代精神和新学科领域所赋予的技术要求,从而使企业形象设计更具民族性与国际性。  相似文献   

12.
“美术课程具有人文性质,是学校进行美育的主要途径,在实施素质教育的过程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小学美术教学是小学生接触人文教育、艺术教育的重要方式和渠道,对培养学生的艺术情操、审美情趣及想象力有重要意义.“要充分发挥美术教学情感陶冶的功能,努力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情趣,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美术教学的特殊意义要求教师不仅要对学生进行“传道、授业、解惑”,更要根据学生的思想个性、发展个性与艺术个性,进行个性化的教学.  相似文献   

13.
中国古代传统艺术中包含着很多社会文化和人文心理的因素,中国传统绘画讲究的是"型"、"意"、"神",而现代绘画和设计主张个性、张扬、时尚.前者优雅、含蓄,后者张扬个性,中国传统设计中传达这某种意蕴在里面,而现代设计中的涂鸦艺术却显现了相反的特点.本文主要想分析两者的相同点和不同点,找出融合之处,从而是传统和现代相结合.  相似文献   

14.
书法是中国的古老的传统文化艺术,书法在不同时代、不同书体、不同的个人创作出了不同风格的书法艺术.给人以美的感受,书法同其它艺术一样要接近生活,要有审美观点才能创作出有个性而美观的作品。  相似文献   

15.
知识经济·个性教育·创造性思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佳 《教育探索》2003,(2):15-17
透视知识经济对人才素质的要求与传统的人才培养模式之间的矛盾,正视个性教育理念对传统教育思想的冲击,有助于我们确立个性教育原则,实施个性教育。正确认识个性教育与创造性思维的本质内涵及两之间的矛盾,有助于我们贯彻个性教育的思想,掌握培养创造性思维的教学艺术和训练技巧,最终实现对传统教育思想、培养模式和教学方法的突破,促进人的全面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6.
唐晓华 《成才之路》2013,(30):89-89
世界上没有一模一样的孩子,每一个孩子都有他的个性。因此,我们要重视个别教育,根据幼儿的个别差异因人施教。由于艺术教育在当今教育事业中的重要性,所以我们要不断创新,将个别化教育融入艺术教育,使每一个孩子找到自己的艺术的起点。  相似文献   

17.
艺术创造对艺术个性的追求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艺术创造过程中,是追求审美的艺术个性,还是追求哲学认识论的概括性,成为一个长期悬疑的问题。艺术典型理论的基本倾向性是认识论的“普遍性”意义。这是一种艺术追求的迷失。我们必须清楚艺术创造应该追求什么?艺术的“普遍性”又是什么?否则,就会迷失艺术创造的努力方向。我们认为艺术创造应该指向对艺术个性的孜孜追求。在此基础上,我们试图深化对人的理解,以及艺术对象、艺术主体和艺术个性之间的精神联系。  相似文献   

18.
通过论述当代水彩画艺术在现代艺术环境下的拓展,和对传统绘画语言的固守和扬弃,可以探索如何将传统的艺术资源和当代艺术观念融合,形成个性语言等问题.  相似文献   

19.
一、“像不像”扼杀了幼儿艺术活动的灵魂——创造性 陶行知先生认为,幼儿的创造力被固有的迷信、成见、曲解、幻想层层包裹起来。我们要发展儿童的创造力,先要把其头脑解放出来。那么,传统的美术活动中是否有束缚孩子个性和创造性的现象呢?答案是肯定的。  相似文献   

20.
中国的传统艺术和欧美各国的艺术有明显的不同,这是人人都承认的。但这些区别表现在哪些方面,至今尚无人进行过全面、系统的研究。这里仅就我们的认识所及,摘其要者谈一点很不成熟的看法,纰缪在所难免。而且,“区别”只是相对而言,有些也微乎其微,不过是艺术共性中因民族性不同而造成的一些个性差异罢了。因而,不可绝对化,也不宜夸大其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