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文章基于弘扬传统文化的视角,阐述了我国传统武术文化的内涵,分析了弘扬传统武术文化的时代价值,指出当前高校武术教学思想存在的问题,提出武术教学要树立"弘扬民族传统文化"的理念、树立"弘扬与培育民族精神"的理念、树立"武术文化传承与技能传授并重"的理念、树立"尚武崇德"的理念、树立"促进社会和谐发展"的理念,以大力传承传统武术文化,为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服务。  相似文献   

2.
文章采用文献资料法,调查访问法,以及分析逻辑法,通过对武术产生的历史渊源和多元化发展的探究,发现被称之为"国术"的武术的产生和发展是与社会的发展同步的,其中所蕴含的文化价值也是我国五千年历史的积淀与精华,但是随着社会的发展,中西方文化交流的频繁,传统武术自身的价值体系面临各种质疑,重新挖掘中国传统武术的文化内涵和健身价值,并继承发扬,对于中国传统武术本身有着重大的意义。  相似文献   

3.
文章运用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等研究方法,以费孝通的著名论断"文化自觉"为理论依据,对中国武术的发展进行了思考。即面对传统武术应继承与批判;面对外域文化应借鉴与吸收;面对武术发展应创新与交叉。  相似文献   

4.
文章运用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等研究方法,以传统武术发展作为研究对象,从武术体育化的视角,对传统武术发展的尴尬境遇进行研究和反思。研究发现:武术体育化视域下传统武术的生存危机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1)传统武术正在逐步走向"异变"的里程。(2)传统武术正在逐步走向"边缘"的境遇。其原因在于:"武术名词"的含糊滥用,造成了传统武术认知上的混淆和误读;"以偏概全"的属性定位,忽略了传统武术其他属性的作用和价值;"崇洋媚外"的思想剥夺了传统武术发展的时代话语权;传统武术的"时代短板"限制了传统武术大众传播的深度和广度。  相似文献   

5.
文章运用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逻辑分析法等研究方法,对传统武术与竞技武术在当前全球化背景下对学生提高武术技能的作用进行分析探讨.研究表明:传统武术继承了中国文化的精髓,凝聚着中华灿烂的文明;竞技武术是推动武术国际化发展主要形式,是保障武术生机与活力的有效手段.文章通过将二者融合互补发展,切实提高武术技能水平.  相似文献   

6.
":大武术观"和"武术标准化"的提出为我们重新审视中国武术提供了一个多维度和多视角的窗口。文章在这样的大背景下通过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比较法等方法对当代武术的发展历程进行梳理,在此基础上对传统武术与竞技武术;文化的武术与体育的武术;武术国际化与本土化这三大问题予以客观的思辨。认为:传统武术与竞技武术是相辅相成的辨证关系,要注重两者的共同发展;武术属于体育,却又高于体育,在发展过程中既要注重武术的体育属性,更要强调武术的文化属性;武术的国际化是武术发展的必然趋势,而武术的本土化则是武术发展的核心。  相似文献   

7.
苗族传统武术文化是优秀的民族文化遗产,文章运用文献资料研究法、逻辑分析法、专家访谈法等研究方法阐述苗族传统武术文化的发展简史,分析贵州苗族传统武术的主要特征:技术上的山地特征、传承上的封闭性、与民俗紧密结合、训练体系的“打练结合”、持守传统,为贵州苗族武术文化的继承和发展提供过重要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8.
文章运用文献资料法和逻辑分析的研究方法对武术进行分析和研究,进一步认识到现代武术思想在我国社会转型期高校武术教育功能中的定位:中国武术作为我国民族优秀文化的一部分,只有将文化与武技相融合,并将传统武术教学升华为一种“授技育人”的武术教育,在学校体育教学中传授真正的“人文体育”精神,才是对它真正意义的继承和弘扬。  相似文献   

9.
文章运用文献资料研究方法并结合多年的武术学习及实践,对传统武术的发展现状进行了分析,并对竞技武术对其的影响进行了论述,同时就未来传统武术的继承与发展提出了一些见解,以推动传统武术在我国的更好发展。  相似文献   

10.
弘扬武术文化需要依靠教育的渗透,要从娃娃抓起,世代学习。因而武术教育是中华武术之树常青的重要保证,是一项全社会关注的系统工程。随着我国体育文化的发展,民族传统武术也得到了同步发展。为了更好地继承与发展传统武术,文章分析了当前传统武术文化在高校的发展现状,同时提出了几点加强其在高校发展的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11.
传统武术是中华民族传统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蕴涵着深厚且具体的历史内涵和浓郁的文化特色。但是,随着经济、文化全球化的到来,在竞技武术、西方体育的冲击下,传统武术的发展面临着困境。基于此,文章运用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等研究方法,根据传统术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即传统武术重“身教传授”、轻“文化认同”,在“奥运场域”中的缺位,后备人才资源“青黄不济”等,并针对现存问题从提升“文化意识”、“文化认同”,保持特色与创新向奥运进军,加强“武德”、“口德”教育几方面提出发展思路,旨在为传统武术的传承与发展贡献力量。  相似文献   

12.
文章采用文献资料法,通过对中国传统“和”文化的四个主要表现特征进行简要分析,研究并总结了中国传统“和”文化对武术的理论、道德、技能及未来发展道路的影响,以期为继承中国传统武术的特色,凸显武术的文化特征,把握武术发展方向提供有益的依据.  相似文献   

13.
传统武术起源于中国,在其发展的过程中不断地与中华传统文化相融合,使其有着丰富的中华文化内涵。文章以哲学思想为切入点,从"整体"思想、"中庸"思想、"和"思想三个方面阐述哲学思想在传统武术中的外显,以及对于当代人在继承传统武术、继承传统文化、弘扬中华文化、完善传统文化等方面的意义。  相似文献   

14.
武当武术起源于部落间的军事战争,成长于传统文化生态环境之中,特别是道家"清静无为"思想对武当武术的产生、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而今,伴随着人类步入信息化时代,我们却见证了一直引以为豪的传统文化瑰宝——中华传统武术群体正渐次走向边缘。本研究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视角梳理武当武术文化的保护思路,采用文献资料、实地考察、质性访谈、逻辑分析等研究方法,对制约武当武术可持续发展的因素进行了较为系统的研究与分析,提出:对武当武术的保护应建立在"存在是前提、传承是根本、发展是硬道理"的条件之上,建议:第一,武当武术的保护应该是基于传承概念下的保护;第二,武当武术的发展应该是基于保护、传承前提下的发展,要与时俱进,力求在保护中求传承、求发展,在发展中求得更好的保护与传承。  相似文献   

15.
文章采用田野调查及历史人物口头阐述等研究方法,对梅山武术文化的传承与变迁及影响因素进行文化人类学考察,指出:梅山武术文化的传承途径既具有乡土武术独特的神秘方式,也具有中国传统武术文化的若干显著特点;梅山武术文化的变迁形态可分为原生态、次生态和现代形态三种乡土文化形态。当前,梅山武术文化发展出路在于扩大或增值自身的文化内涵,以适应民众已经改变或正在改变的文化需求。  相似文献   

16.
武术与孔子学院具有提升中国软实力的共同诉求。武术进入孔子学院具有可行性:武术与孔子学院在文化传播上具有耦合性;武术进入孔子学院是对孔子理念的秉承,有助于多维度阐释"和"的理念,进一步推动中外文化的交流与融合;学生练习武术可以修养身心,提高学习兴趣与效率。以促进武术和孔子学院的发展为基点,以提升中国软实力为目标,武术进入孔子学院的策略是:由"小武术"走向"大武术",形成"大武术"发展观;文化与技术互彰,以文化为目的;传统与竞技并举,以传统为主导;技击与健身互融,以修身为旨归;武术与汉语互显,提炼"武术汉语"教学模式。  相似文献   

17.
传统武术是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一朵艳丽奇葩,它不仅象征着华夏民族,同时也象征着饱育儒、道、释思想的东方文化。文章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视角探讨中华传统武术的传承问题,分析了当前传统武术传承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延续师徒传承、鼓励民间组织传承、规范学校教育传承、推动产业发展传承等传统武术传承模式,并提出应重视传统武术的文化价值的挖掘与开发,为中华武术和社会发展服务。  相似文献   

18.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人类几千年来的文化结晶,传统武术作为中国最优秀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在当今全球化的时代背景下,不可避免地面临着巨大挑战。文章旨在通过对传统武术"扬弃"的探讨,来实现传统武术在当今社会更好的发展,提升传统武术在全球化进程中的文化创造力与核心价值,更好地对传统武术进行文化的保护。  相似文献   

19.
彭翔 《精武》2012,(25):78-78,81
本文借鉴课程理论中"显"和"隐"思维形式,按照武术文化在教学活动中的表现,将教育活动中的武术内容分为"显形武术"和"隐形武术",提出武术文化在教育传承中具有"显形传承"与"隐形传承",武术教学是在二者辩证统一条件下进行武术文化的传承和发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