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中职语文校本教材作为与国家、省级统编教材开行的教材形式,已经成为一个学校语文教师校本科研能力、语文教育教学能力的有力佐证。开发与建设中职语文校本教材,要认清其性质与功能,把握其特点,遵循四个基本原则,使校本语文教材既符合学生学习与发展的需要,又满足教师自主与创新教学的需要。  相似文献   

2.
语文教师的教材使用观深刻影响着语文教学和学生语文能力的养成,目前语文教师的教材使用观不够科学,经常把教材当作练习册或读本,影响了语文教学的质量。突出语文教材的校本化,时刻以培养学生能力为主线的教材使用观是语文教师走出教学泥潭的最终归宿。  相似文献   

3.
中职语文校本教材的开发是中职学校语文教育教学改革的重要环节。应当面向职业,贴近中职生的认知水平,加强就业指导,激发学生道德情感,培养学生就业能力,努力构建具有中职特色的语文教材。  相似文献   

4.
盛艳梅 《考试周刊》2012,(32):18-19
开发中职卫校语文校本教材,是中职卫生教育教学改革的需要,是提高学生语文素养和实际应用能力,满足职业生涯需要的有效途径。本文主要从突出人文性,注重实用性,关注专业性,重视实践性四个方面阐述了中职卫校语文校本教材开发中的有益探索。  相似文献   

5.
一、对校本教材进行归纳与梳理,贴合分层需要 教师编写校本教材时,要对资料进行认真筛选,去粗取精、删繁就简、归纳梳理,使知识能够适合每个学生的实际学习能力。如我校培智第五册第一单元语文校本教材,列出了家乡的许多名胜、名人、特产等,主要目标是培养学生热爱家乡的情感。  相似文献   

6.
论语文校本课程的形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语文校本课程历经20多年的发展,已形成了两种主要形态:学科性语文校本课程和综合性语文校本课程。前者主要涉及语文学科的知识与能力;后者以语文学科为中心,同时又涵盖了其他学科,它体现了学科的综合性。两者在价值取向上、在课程的实施过程中存在着较大的差异性。在价值取向上,学科性语文校本课程注重从教材的角度去关注学生语文学科的知识与能力发展;而综合性语文校本课程则注重从实践的角度去关注学生以语文实践能力为中心的多学科综合应用实践能力的发展。在课程实施中,学科性语文校本课程在实施过程中各环节都有相对的确定性;综合性语文校本课程在实施过程中各环节有诸多的不确定性。  相似文献   

7.
电视语文校本教材可以让学生学到什么,怎样编制它,如何突出它的教学性?通过电视语文校本教材,学生可以学习文章艺术,学习语言艺术,了解风俗人情,积累写作素材。电视语文校本教材可以采用转录购买、节录整理、自制拍摄等方式编制。要把握好电视语文校本教材的教学性,使电教变成”教师手中的电教”,突出“教师为教而设计”的特点。  相似文献   

8.
关于编写中职语文校本教材的思考与实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职高语文教材存在的问题,结合本校学生实际,自主研发中职语文校本教材。在编写校本教材的实践中,遵循了实用性、人文性、趣味性的三大原则,力求编写出能真正促进学生成长的教材。  相似文献   

9.
中专语文校本教材的开发是中等专业学校语文教学改革的一大热点,它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目的,突出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尤其是以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培养学生的各种能力为重点。在开发中专语文教材的过程中,笔者认为应注重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相似文献   

10.
胡岩 《吉林教育》2006,(6):50-50
我校二年级的校本教材是在《课标》的指导下,依据我校的教育思想及其相关理论,在不增加学生学习负担的前提下,以丰富学生的语文知识,拓展学生的视野,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能力为目的开展了“每周一诗的校本教材中华古诗文积累”的课程,让孩子从小认识优秀的中华文化,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