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翁同龢(1830—1904)字声甫,号叔平,别署均斋、瓶居士、瓶生,晚号松禅、松禅居士、瓶庐居士等,别号天放闲人。清末名臣。《清史列传》卷63有传。富藏书;诗文简炼凝重;书法纵横跌宕,力透纸背,有颜真卿风骨。遗著有《瓶庐诗稿》、《瓶庐文抄》、《翁文恭公日记》等。下文将分别介绍其藏书:《楞严经》、《老学庵笔记》和《陶渊明集》。一、元写本《楞严经》  相似文献   

2.
顾崧,字维岳,号"憩闲主人",是明清之际苏州时人所推崇的书画收藏、鉴赏大家,但有关他的生平和书画收藏、鉴赏活动却不为后人所知.文章通过对相关史料的钩辑,对其生平和书画收藏情况作了一些考证,希望这一抛砖引玉式的工作能对当今的书画鏊藏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3.
浙江的皕宋楼:第一代主人是陆心源(1834—1894年)。他的藏书达15万多卷,其中多是《四库全书》未收之书。而且宋、元版尤多。他称藏书处为“皕宋楼”,意指收藏宋版书多达两百部。他去世后,全部藏书被他的儿子以6万元代价卖给日本人,国人无不为之惋惜感叹。 江苏常熟的锈琴铜剑楼:第一代主人的瞿绍基(1772—1836年)。瞿氏藏书在10余万卷,在藏书史上有举足轻重的地位,而且藏书管理极严,连皇帝来借也要受限制,因瞿家珍藏铁琴一张,铜剑一把,故称藏书为“铁琴铜剑楼”。解放后,这些藏书几乎全部归北京图书馆。  相似文献   

4.
国家现存古籍善本总目录——《中国古籍善本书目》中,收录有山西大学图书馆藏的古籍善本340余种,其中孤本数种。虽数量不多,却也十分珍贵,此略作介绍,以飨读者。《詹养贞先生文集》《詹养贞先生文集》三卷明詹事讲撰,明万历二十六年詹德象刻本。半叶十行二十字,白口,左右双边。书前有万历二十六年冯梦祯序,后有金陵朱之蕃跋。钤有"太原叔子藏书记"、"耜轩主人藏书印"、"志闲居士"、"张"、"留为之宝"五方藏书印章。  相似文献   

5.
《四库全书总目》子部术数类著录《发微论》一卷,署"宋蔡元定撰"。馆臣所撰提要曰:《地理大全》亦载此书,题曰蔡牧堂撰。考元定父发自号牧堂老人,则其书当出自发手。或后人误属之元定,亦未可知。然勘核诸本,题元定撰者为多,今故仍以元定之名著于录焉。"今案明万历年间建阳蔡氏之嗣孙蔡有(?)辑刻蔡氏九儒之著作为《蔡氏九儒书》,其中《牧堂公集》收录了《地理发微》,与四库全书中的《发微论》为同一书。《牧堂公集》附录宋詹体仁《蔡牧堂公墓表》,称蔡发著《地理发微》、《天文星  相似文献   

6.
台湾国立故宫博物院藏有宋刊本《昌黎先生集》一种,计《正集》四十卷,《外集》十卷,《附外集》一卷。左右双边,每半叶十一行,行二十字,小字双行同。版心白口,单鱼尾,鱼尾下记"韩文几",其下记叶次,下方记刻工姓名。每卷首叶首行题"昌黎先生集卷第几",次行下署"门人李汉编",第三行起低三字  相似文献   

7.
秘香阁(180页)怀古书屋(233页):清武陵顾湘。案:秘香阁、怀古书屋二室名之主乃顾湘舟。顾湘舟名沅,湘舟乃颐沅之字,古吴武陵人,《藏书纪事诗》卷六有传。此二条漏一"舟"字,则为另一人矣:顾湘,常熟人,其室名为小石山房、玲珑山馆。陶谷主人(192页):清张徵。案:据《藏书纪事诗》卷五当作"张徵斋",漏一"斋"字。又,据王欣夫先生的初步考证,陶谷主人当为"清山  相似文献   

8.
范摅二考     
一、里贯范摅的里贯应当说在越州会稽(今浙江绍兴)。《云溪友议》卷首自序作者署"五云溪人范摅",五云溪即若耶溪的别称,为会稽镜湖上源,此自署显为自明贯属。五云溪又省称云溪,作者取之以为书名,书中又屡屡自称云溪子,其用意盖与上同。范摅谢世时,友人李咸用有《悼范摅处士》诗,首句即言"家在五云溪畔住",正指其里居。《新唐书·艺文志》于《云溪友议》条下注:"咸通时,自称五云溪人。"自称云云,当移录书首自署。新志每于作者名下注出籍贯,此"五云溪人"无论称其贯属还是别号,总之于其里贯别无异说。  相似文献   

9.
近读严绍璗先生《日本藏汉籍珍本追踪纪实》(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年版)一书,著录先生在日本多家藏书机构所见宋元善本古籍。这些书因出自先生目验,且著录体例颇善,读之令人可想见书籍原貌,甚益学界。书中著录日本尊经阁文库藏宋临安陈宅经籍铺刊本《宾退录》一部,称"此书在国内至清代则世上仅以写本流传"(第392页),大抵先生未访得中国国家图书馆所藏宋本,而有此言。《宾退录》国图藏宋本(馆藏号7540)框高17.5厘米,宽12.9厘米。每半叶十行,行十八字,小字双行同。白口,左右双边。著录为"宋临安睦亲坊陈宅经籍铺刻本",惟书中不见可确定此  相似文献   

10.
北京图书馆出版社最近影印出版清人冯云鹏等人编纂的《金石索》一书,该书有如下特点。一、内容丰富。自宋以来的金石著作或"详于石丽略于金",或"专于金而缺于石"。而《金石索》却兼而有之,"金索自钟鼎以逮镜鉴,石索自碑碣以逮瓦砖,靡不赅备。自三皇以至有元,自中土以至外国,靡不综采。""大而炉鼎尊彝,小而半砖片石",凡属先代所留传,都尽力访寻搜求,著于书中。  相似文献   

11.
有宋一代国家藏书事业极为兴盛,其国家藏书之地统称为馆阁。宋代有关馆阁藏书著作主要有五部,北宋有二部:宋匪躬的《馆阁录》、罗畸的《蓬山志》;南宋有三部:程俱的《麟台故事》、陈骙的《南宋馆阁录》、不撰人的《南宋馆阁续录》。南宋三部至今尚存,或有其辑佚本,北宋的二部却全部散佚。笔者近年从事文献整理工作,在群籍众书中搜罗爬剔,共辑录《蓬山志》佚文41条,近7000字,虽非全璧,但于研究北宋国家藏书事业不无裨  相似文献   

12.
《黄氏日抄》又作《慈溪黄氏日抄分类》。《中国古籍善本书目·子部》(下称《善目》)第663号著录,曰:"九十七卷,宋黄震撰。宋绍定二年(1229)积德堂刻本。存二卷,二十七至二十八。"藏国家图书馆。第664号又著录一部,曰:"宋绍定二年积德堂刻,元至元重修本。存二十五卷,四至五,十二至十三,十七,十九,二十五至二十六,二十九,三十四至三十八,七十一至七十八,九十四至九十六。"藏山东省博物馆。第665号又著录一部,曰:"元后至元三年刻本。"可见第664号著录的"元至元重修",指的是前至元。据此,《善目》编者确信:出版过宋绍定二年《黄氏日抄》九十七卷本。只是散失严重,仅存残本。  相似文献   

13.
《里堂书品》(以下简称《书品》),抄本,浅绿格,每叶11行,每行24字。卷首目录题为"里堂焦氏书品",下署"廷琥手录"。现藏中国国家图书馆,名为《里堂书品》。郑伟章先生在《文献家通考》中曾说:"(焦循)藏书多有题识。其子焦廷琥辑为《里堂书品》五册,系雕菰楼绿格抄本,有题跋之作四百四十九篇,多集部书。"以为该书是焦循的"题识"之作。其实,原书共十册,现存五册,故见于目录者有"四百四十九篇",而正文只存一百六十七篇。如果该书为焦循所作,尽管是残本,也必将成为研究焦循学术、尤其是文献学成就的重要著作。然细加考核,令人疑窦丛生。  相似文献   

14.
日本早稻田大学图书馆藏《陆心源藏书目录》稿本,为已知多种陆氏书目之外的新见稿本,学界研究皆未涉及。该稿本为陆氏早期的藏书目录,其中存留卷帙、书价、流转等信息,也记录了皕宋楼早期的宋元版书入藏情况,可以结合《皕宋楼藏书志·续志》及日本《静嘉堂文库汉籍分类目录》进行比较研究。《陆心源藏书目录》之所以藏于早稻田大学,很有可能是岛田翰所寄赠。  相似文献   

15.
此书乃《施顾注东坡先生诗》残本,宋嘉定六年(1213)淮东仓司刊本。该书注释详尽,版刻精美,楮墨精良,版式疏朗,被历代名家誉为宋版书之极品。此书明嘉靖间曾经安国收藏,明末至毛氏汲古阁;清康熙间为商丘宋荦收藏,乾隆间由揆叙谦牧堂收藏,后翁方纲得此书,珍若拱璧,并题其室名曰"宝苏斋",自号"苏斋"。乾嘉之际士人贤达或题诗歌咏,或题画添彩,于是全书各册,护封扉页,墨迹丹青遍布。清末此书被袁思亮所得,而袁宅不戒于火,幸其家人冒死从火中  相似文献   

16.
在清高宗组织编修《四库全书》的影响下,中国私家藏书在乾嘉时期发展到了极盛阶段,而其代表人物则是江苏吴县的黄丕烈。如叶昌炽《藏书纪事诗》指出:“乾嘉以来藏书家,当以先生为一大宗。”陈登原《古今典籍聚散考》亦称:“乾嘉间之藏书史,可谓百宋一廛之时代。”今将其藏书特色述之如下:  相似文献   

17.
正姚光人到中年,取"书淫"为号。他说晋朝皇甫谧和清代张燮,日夕游书肆玩典籍,废寝而忘食,他们号书淫,我与他们相仿,于是又将"书淫"刻为印章。其实,早年的姚光并非一味沉浸图书典籍,自有他宏大的人生目标。姚光(1891-1945),本名后超,字凤石。1906年,年仅16岁,自名为"光",取号"复庐",隐寓光复汉土之义。辛亥年,又取别署"石子",作《石子歌》,开头两句就是"昔精卫含汝填沧海,娲皇炼汝补苍穹",石子虽小,祈求却大,  相似文献   

18.
使用"历历在目"要扣准"在目""历历在目",语本唐·杜甫《历历》诗:"历历开元事,分明在眼前。"后以"历历在目"(或"历历在眼")四字成文,形容远方的景物或过去的情景清清楚楚地呈现在眼前。例如宋·楼钥《〈西汉会要〉序》:"开卷一阅,而二百余年之事,历历在目。"明·冯梦龙《醒世  相似文献   

19.
《辞海》(1979年版)“陆心源”条释文云:“陆心源(1834—1894)清代藏书家。字刚甫,号存斋,晚号潜园老人,浙江吴兴人。咸丰举人,光绪时官至福建盐运使。其藏书处有三:一名皕宋楼,藏宋元刻本及名人钞本;一名守先阁,藏明清刻本;一名十万卷楼,藏普通书。著有《潜园总集》”。  相似文献   

20.
略论宋代馆阁藏书来源及其基本职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宋初设昭文馆、史馆和集贤院,合称"三馆",又建秘阁及秘书省,三馆、秘阁或秘书省总称崇文院或馆阁.馆阁是宋代中央政府的主要藏书机构,兼备访书、购书、抄书、藏书、借书以及对图书的编目、校勘、修撰等各项职能.宋代历任统治者均极其重视馆阁藏书的建设,多方搜求,善加利用,以期向天下显示其文治盛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