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18 毫秒
1.
钟巧灵博士的《古典诗歌审美意象研究》是一部阐释古典诗歌意象的理论著作,全书具有三个显著特点:一、廓清迷雾,立论科学;二、分析透彻,示例生动;三、语言流畅,引人入胜。  相似文献   

2.
《周易》卦爻辞已经开始讲究对仗和用韵,句式生动流畅、简明洗炼,在形式上呈现出诗歌的特征;成功地运用了赋、比、兴的艺术表现手法,形成了色彩斑斓、摇曳多姿的艺术风格,在内容上具备了诗歌的意境。《周易》对《诗经》的创作具有明显影响。它的产生标志着中国诗歌原初状态的萌芽。  相似文献   

3.
[引子]语言流畅生动,是作文获得高分的重要因素。综观考场高分或满分作文,无一不是语言流畅生动之文。本文试图给同学们个例子,以揭开语言流畅生动之谜。[原文回放]春天走了多远袁畅时间过得真快,转眼间新学期就要开始了。那天他对我说:哥们儿,我要转学了,以后我俩见面  相似文献   

4.
刘半农在“五四”前翻译了大量外国小说和诗歌,涉及多国作家的作品,其中不乏名家名篇。所译小说内容丰富多样,注重情节的生动和结构的新巧,语言流畅,虽然存在改编、译述的情况,但大多能忠实于原作。所译诗歌以直译为主,意译为辅,能够比较准确地传达出原作的意境、风貌,并逐步打破了古体形式的限制。刘半农这一时期的小说与诗歌翻译,有助于当时的中国读者了解外国文学作品,对作家的创作实践也不无启迪,是中国近代翻译文学史上不可忽略的一页。  相似文献   

5.
<正>李白诗歌语言如"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这是其诗歌语言最生动的形容和概括。其语言艺术上最为突出的特点就是大胆的艺术夸张和想象,语言流畅自然,潇洒清丽。一、任真淳朴,着意追求自然美,不事雕琢用李白自己的话来说,就是"雕虫丧天真",为了做到这一点,李白从不同的方面来进行了尝试。1.善于向民歌学习,从乐府民歌中点化而来。李白的一生漫游从未停止过,他每到一地都会学  相似文献   

6.
[《真想变成大大的荷叶》是江苏版新编教材小学语文二年级(下)册第八单元的一篇课文。它是一首富有想像力,充满感情的诗歌,展现了孩子们在夏天的美丽遐想,洋溢着浓浓的童真童趣。全诗语言浅显生动,欢快流畅,蕴涵丰富的美育因素,富有儿童情趣。张艳老师执教该课,注重创设情境,引  相似文献   

7.
著名诗人杨万里晚年的诗歌创作,不但讲究"活""妙"之法,而且追求诗歌的余韵。他善以画家、作家的二重身份来观照审美对象,用流畅典雅韵味馥郁的基调将诗歌的"生""活""味""韵"表现得隽永精致。他在作诗时,专注"捕景捉物",强调诗歌在明志达意的同时要不失诗歌之"余韵",这不仅指诗歌的"言外言,意外意",还指诗歌情之"余韵"。  相似文献   

8.
语言是人们进行沟通的煤介,政治课教师应以流畅、生动、清晰、准确的语言特色,将知识传播给学生,达到教书育人的目的。  相似文献   

9.
牛靖超 《成才之路》2013,(20):78-78
诗歌以丰富的情感真实生动反映生活,因此诗歌具有表情性。诗歌是诗作者对客观现实的形象的反映,因此诗歌具有反映生活的形象性。诗歌是铿锵悦耳和谐动听的韵歌,因此诗歌具有音乐性。诗歌是高度浓缩的精炼的语言艺术的精华,因此诗歌具有语言的精炼,生动,形象性。诗歌的外在形式是分行排列的,因此诗歌具有结构美、层次美、图画美、建筑美。结合诗歌的这些特点,在初中语文诗歌教学中努力创设情  相似文献   

10.
陆游是我国学史上伟大的爱国诗人,他“六十年间万首诗”,晚年还“无诗三日却堪忧”。他的诗不仅数量很多,而且艺术成就很高。从诗歌体裁上说,诸体皆备;从艺术渊源上说,转益多师;从创作风格上说,既有现实主义色彩,又有浪漫主义色彩;从语言上说,简炼生动,明白平易,自然流畅。  相似文献   

11.
用 FLASH 制作机构运动参数化动画,数字形象生动,播放流畅,引人入胜。  相似文献   

12.
儿歌,是以低幼儿童为主要接受对象的简短诗歌。它音韵流畅、节奏明快,广受低幼儿童的喜爱。所谓儿歌化,就是将语文教学中出现的一些复杂、抽象或难懂的知识点分解、简化,艺术地编  相似文献   

13.
文学语言是文章的基本材料,文学语言有其特点.不同特点的语言体现了各式各样的语言美。如散文的语言流畅,小说的语言生动,诗歌的语言凝炼,议论文的语言严谨,说明文的语言朴实.抒情的语言感人等等。美的语言是由普通语言构成的。普通的语言必须进人一定的文学文本和文本中的其他语言构成。并且创造、生成一定审美意味或美学意味的有意味的形式。只有这样,才能由  相似文献   

14.
罗伯特·弗罗斯特是美国20世纪最伟大的诗人之一,其诗歌以质朴清新、富含哲理见长,具有节奏明快、和谐流畅、抒情浓郁的特点。本文从隐喻象征和句子声音两个方面浅析他的诗歌特色。  相似文献   

15.
《真想变成大大的荷叶》是江苏版新编教材小学语文二年级(下)册第八单元的一篇课文。它是一首富有想像力,充满感情的诗歌,展现了孩子们在夏天的美丽遐想,洋溢着浓浓的童真童趣。全诗语言浅显生动,欢快流畅,蕴涵丰富的美育因素,富有儿童情趣。张艳老师执教该课,注重创设情境,引导学生动口、动手、动脑,使阅读过程充满体验和创造。  相似文献   

16.
侯方域是明末清初著名文学家。他生逢乱世,遭遇坎坷,为挽救明朝危亡而与当时权阉作斗争,入清后归隐不仕,被逼参加乡试,并非“晚节不忠、。其创作以散文见长。传记散文深受《史记》和唐传奇影响,选材典型,叙事生动,人物个性鲜明,栩栩如生。论文、书信等其他散文豪宕流畅,纵横恣肆,明显带有唐宋八大家遗风。其诗歌追踪杜甫,情意悲凉,真挚感人。  相似文献   

17.
郁达夫作为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著名作家,其旧体诗歌具有独特的美学风貌,即情感的真挚美、诗歌的意境美、语言和音韵律的通俗流畅美。在风格上,其前期诗歌充满忧郁、哀伤的婉约阴柔美,后期诗歌则大多体现出慷慨悲壮的阳刚美。  相似文献   

18.
教学语言具有魅力应注意以下方面:准确流畅,饱含感情;通俗易懂,生动形象;风趣幽默,启智导学。  相似文献   

19.
在艾青的诗歌作品中,有一百来首不满百字的短诗——“一叶诗”,散见于各个时期艾青的诗集或其它刊物上。这些小诗,语言精美流畅,意象鲜明生动,呈现出一派勃勃生机,读之意味深长,令人赞赏不巳。虽然其中的多数篇章似乎只是诗人偶尔为之(有时也见刻意经营)的几声低唱,但把它们集中起来看,其题材之广泛,形式之多样,技巧之纯熟,却足以反映艾青一生诗歌创作的方方面  相似文献   

20.
诗歌是将诗人所见之物抑或思绪飘风之处,通过富有音乐美的精炼言辞,或生动或隐晦地跃然于纸上的一种文学体裁。高中语文诗歌的教学方式多种多样。本文立足于具体的教学案例分析,对意境教学法在高中语文中的运用策略做了简要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