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我国花药培养和单倍体育种研究的成就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下载免费PDF全文
在我国花药培养和单倍体育种研究的园地上,经过10多年来许多生物科学、农林科学工作者的辛勤垦植和培育,已经结出了丰硕的果实.有些方面,特别是应用花药培养于育种实践方面,已经站到了世界的前列.花药培养和单倍体育种研究,是以植物组织培养和细胞培养领域萌发出来的一个新分支,  相似文献   

2.
细胞工程育种用花药培养方法选育新品种,是近代育种学的发展。60年代印度科学家Guha和Maheshiwari从毛叶曼陀罗花药培养诱导出单倍体植物,引起了世界有关学者的重视。育种学家从中看到了克服杂交育种中纯合过程长,一般需要3—4年时间,以致选育一个品种需要十余年。而采用花药培养方法为培育新品种提供了一个新的有效途径。我国应用花药培养技术取得了丰硕  相似文献   

3.
随着啤酒酿造业和畜牧业的发展,生产上对大麦品种的丰产性和籽粒品质的要求日益提高,迫切要求能够快速育成大麦新品种。自从花药培养工作开展以来,国内已相继在小麦、水稻等禾谷类作物中育成了品种,证明单倍体育种可以简化育种程序和加速育种规划的实现。大麦花药培养自1973年成功地  相似文献   

4.
三叶半夏花药培养及单倍体植株的获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三叶半夏花药培养条件,诱导单倍体植株,为三叶半夏育种研究提供材料.方法:对3种不同叶型的三叶半夏进行花药培养和单倍体诱导.结果:4℃预处理5 d后,三叶半夏花药在N6+2,4-D 1.0 mg·L-1+6-BA0.5 mg·L-1+5%蔗糖+0.8%琼脂的培养基中,诱导产生愈伤组织的效果最佳.在优化条件下不同叶型的花药都诱导出了愈伤组织,诱导率分别为:桃叶型半夏Bx-t最高,为4.25%.芍药叶型半夏Bx-s为2.08%,柳叶型半夏Bx-1最低,为0.99%.结论:通过半夏花药培养,能够诱导出愈伤组织和单倍体植株.  相似文献   

5.
农作物新品种的培育对农业增产、增收的贡献越来越大。农作物新品种的培育和很多生物学知识都有密切的关系,是生物高考联系生产实际的重要内容,在高考试题中经常出现。农作物新品种的培育一方面是改变农作物的遗传物质,产生新的满足人们需要的新的遗传性状,从这层意义上来说,育种方法有:杂交育种、诱变育种、单倍体育种、多倍体育种、基因工程育种、细胞工程育种等。另一方面,目前实际生产中培育农作物新品种的方法还有:植物组织培养、培育无籽果实等,但这类培育方法并没有改变农作物的遗传物质,只是改变了农作物的性状。这些方法的原理、具…  相似文献   

6.
单倍体育种新技术可缩短育种周期,加快新品种的培育,目前已得到了广泛应用并成功地培育出烟草、水稻、小麦、甜椒等新品种。而西瓜花药培养难度较大。我们继1981年首次获得西瓜花粉植株之后,于1982—1984年,在获得花粉植株试管苗的基础上,对其结瓜技术和花粉植株第1、2、3代的生长和结瓜情况做了观察和记载,初步结果如下。  相似文献   

7.
《中国科学院院刊》1999,(2):134-134
特等奖(1项)棉属种间杂交育种体系的创立完成单位:遗传研究所等研究者经过26年的连续试验,首先研究探讨种间隔离机制并找到克服杂交不亲和性的有效方法;继而找到种间杂交育种的特定规律,并获得多种组合的高代杂种;最后创育出具有特优性状的新种质和新品种。通过上述三个相互依存的研究过程,取得了突破性进展,建成了棉花种间杂交育种新体系。该体系具有成功率高、可操作性强、显著缩短育种年限、可广泛应用等优点,开创了中国棉花育种的新途径,达到国内外领先水平。已经育成6个种间杂交新品种,累计推广面积1000多万亩,已…  相似文献   

8.
玉米是我国主要的粮食作物,在人民生活和国民经济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确保其持续稳产对保障我国粮食安全及服务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尽管传统杂交育种技术在玉米遗传改良工作中取得了一系列重要成绩,但是尚不能满足当前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随着生物技术的迅猛发展,分子育种已成为玉米育种的重要方向和必然选择,其中分子模块设计育种将多学科相结合,实现全基因组水平上的多模块优化组装,对未来的玉米育种事业将起到极大的推动作用。文章综述了玉米育种技术的发展历程以及分子模块设计育种技术在玉米育种中取得的成绩,并对未来的研究提出了展望。  相似文献   

9.
玉米双单倍体技术能够快速提供来自供体亲本的稳定纯系。目前,全世界有250多个作物物种应用了双单倍体育种,12个物种中培育了300多个来自于栽培种的DH系。玉米单倍体的选育和加倍技术较为先进。与传统育种方法相比较,双单倍体技术是选育玉米自交系的一种最快、最简便、经济和直接的方法,可以生产100%纯合的优良自交系。目前,该技术正在得到广泛的普及应用。  相似文献   

10.
植物植被     
正植物雌雄识别的分子机制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杨维才研究团队首次分离到了花粉管识别雌性吸引信号的受体蛋白复合体,并揭示了信号识别和激活的分子机制,研究结果发表在《自然》杂志。远缘杂交育种是指人类利用不同种、属或亲缘关系更远的物种间杂交,产生远缘杂种,从而打破植物种、属间的隔离,获得新的作物品种。一直以来,杂交育种都是人类提高农作物产量和品质的主要技术。但是远缘杂交广泛存在生殖隔离造成的杂交障碍,往往使得杂交表现不亲和性,作物杂交育种失败或  相似文献   

11.
UPOV公约下我国植物新品种保护制度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胡凯 《中国科技论坛》2013,(9):91-96,145
植物新品种保护是国家知识产权战略和科技兴农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农业科技创新的重要原动力。为调动植物育种者的积极性,发达国家率先制订相关法律法规,形成各具特色的植物新品种保护制度。总结了国际上植物新品种保护制度的主要形式,比较了专利保护与UPOV公约的区别。分析了我国植物新品种制度实施以来的成绩及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我国进一步完善植物新品种制度的建议。  相似文献   

12.
科技动态     
我国空间诱变工程育种研究取得新成果记者近期获悉,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园艺分院通过航天工程育种技术培育出的农作物新品系性状表现优良,推广面积逐年扩大。随着人造卫星等空间技术的发展,空间诱变工程育种技术已成为人类获取新型农作物物种种质资源的重要手段。其利用高真空、微重力、强辐射等多种宇宙射线、重粒子和交变磁场等复杂环境来研究植物的生长发育和遗传变异,可以  相似文献   

13.
<正>说到太空植物,就得先说太空育种。太空育种,也称空间诱变育种,就是将农作物种子或试管种苗送到太空,利用太空特殊的、地面无法模拟的环境(高真空、宇宙高能离子辐射、宇宙磁场……)的诱变作用,使种子产生变异,再返回地面选育新种子,培育新品种的作物的育种新技术。太空育种具有有益的变异多、变幅大、稳定快,以及高产、优质、早熟、抗病力强等特点。其变异率较普通诱变育种高3~4倍,育种周期较杂交育种缩短约1倍,由8年左右缩短至4年左右。  相似文献   

14.
长期以来棉花育种的主要手段一直采用品种间杂交和系统选择方法,由于所有栽培品种都起源于少数共同原始类型,亲缘关系过近,遗传基础贫乏,致使育成品种的增产幅度小、退化快,经济性状也难以提高,特别是纤维强力不够、抗病虫及抗逆性差。为此,国内外育种界普遍认为从众多野生棉种中转育生产上急需的有益特性,将成为一条重要的育种途径。但是,由于技术上的种种困难,这一美好的愿望长期以来难以实现。我组坚持连续试验27年,总体设计分三步走:首先研究种间隔离机制并找到克服杂交不亲和性的有效方法;第二步找到种间杂交育种的特定…  相似文献   

15.
介绍油菜品质育种,油菜小孢子培养和双单倍体育种,油菜基因工程,油菜杂种优势利用等研究进展情况。  相似文献   

16.
文章从植物育种者权利的三种主要载体一植物新品种、育种方法和产品入手,论述了植物育种者权利保护的三种形式即植物品种权、专利和育种技术,提出了育种者权利的立体保护模式。以河北省农林科学院“利用甜椒核雄性不育两用系培育出了系列甜椒杂交种”为实例,对这种立体保护模式进行了进一步分析。  相似文献   

17.
药用植物品种选育的特殊性及其对策措施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药用植物品种选育主要包括系统选育、染色体倍性育种、杂交育种、诱变育种、分子育种等,药用植物品种选用当前存在的问题是基础研究薄弱、品种选育机制不健全、推广应用差。与一般植物相比,药用植物品种选育具有种类繁多、产量、质量双重要求;同一药用植物有多个药用部位、独特的生态生物学特性、浓厚的地域等特殊性。药用植物品种选育对策包括:①加强种质资源研究,构建中药资源的核一心种质库;②把握品种选育目标,兼顾产量、质量、抗逆性、不同药用部位等多重要求;③重视道地药材及野生品,使其质量、产量、抗性等诸多指标更符合中药优良品种的要求;④重视数量性状研究,把表型方差和环境方差分离出来,并判断出选择群体各性状的变异程度,使选择具有预见性;⑤建立健全品种选育机制,对优质新品种实行注册证书管理;⑥加强优良品种推广。  相似文献   

18.
李龙兴 《今日科苑》2009,(14):164-164,166
植物遗传资源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是人类开展栽培、育种和生物学研究的基础材料。植物遗传资源的保存对生物多样性、生态平衡、农业未来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意义。本文主要就利用原生境和非原生境的方式保存植物遗传资源,从高产、优质、抗病虫、抗旱、高肥效等方面进行了系统研究,它对于植物遗传基因的挖掘和利用研究具有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19.
蚕豆是重庆市第二大冷季作物,常因赤斑病的流行导致大面积减产,长江流域蚕豆赤斑病年平均发病率高达30%,产量损失超过30%,严重田块甚至绝收,病害之重严重制约蚕豆生产,因此,开展蚕豆抗赤斑病育种及抗逆栽培研究对促进重庆市蚕豆产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蚕豆赤斑病抗性育种与应用”项目针对重庆市蚕豆赤斑病高发频发的现状,采用抗病育种与抗逆栽培相结合,进行种质资源和栽培技术创新,历经十余年研究,攻克了蚕豆抗赤斑病育种与抗赤斑病栽培的技术难点,在蚕豆育种、栽培及病害防控领域取得重大突破。创新育成国内首个抗赤斑病蚕豆新品种“通蚕鲜8号”,发明抗赤斑病栽培技术、快速检测农作物最优播种密度方法和蚕豆高效杂交育种技术。该项目由重庆市农业科学院主持完成,获国家技术发明专利4项(稻茬免耕下蚕豆马铃薯多样性种植蚕豆赤斑病的方法,专利号: ZL201210170827.8;高效蚕豆杂交育种方法,专利号:ZL201110080369.4s等),发表相关研究论文8篇,主要完成人有张晓春、张继君、杜成章、王学军、宗绪晓、李艳花、陈红、杨明、孟鸿菊、胡斯刚、刘帮银、马培云、武海燕、李大银、郭安、罗成远、邓世友、刘水泉、何显伦。  相似文献   

20.
《科学生活》2011,(9):16-19
对自然育种的最初干涉——杂交育种 以杂交方法培育优良品种或利用杂种优势称为杂交育种。杂交可以使生物的遗传物质从一个群体转移到另一群体,是增加生物变异性的一个重要方法。不同类型的亲本进行杂交可以获得性状的重新组合,杂交后代中可能出现双亲优良性状的组合,甚至出现超亲代的优良性状,当然也可能出现双亲的劣势性状组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