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56 毫秒
1.
南京一位家长来信说:我儿子今年12岁,上小学六年级,过去还算是个听话的孩子,可现在却爱生气,对大不了的小事也要顶嘴,动不动就要反抗。他还跟奶奶说,“不相信我,就要反抗”、“专门说我,就要顶嘴”。真是越大越不懂事,越来越难管教。怎么办?A青春期的孩子,既不是小孩子,也不是成年人。所以他们既有孩子的行为,也有大人的行为。这时期的孩子,情绪不稳定,容易激动;烦恼多,爱发火。家长该怎么办呢?第一,要关注孩子的情绪。情绪好,你说他几句他愿听,听得进。情绪不好时,你不说他,他还烦恼着呢,你再说他,他就火了。第二,要宽容孩子。青春期的孩…  相似文献   

2.
2月2日晴周末,我闲着没事,就上了QQ,玩起了QQ游戏,同时也看了看QQ邮件。突然,我眼睛一亮,看到了"漂流瓶",就捞起了漂流瓶。哎呀,我捞到了一个名叫"匿名瓶友"扔出的提问瓶:活着没劲。我百思不得其解,回了一句:你为什么这样想呢?他回了一句:不然怎么想?我:你觉得生活很无聊吗?他:是的。我:为什么?他:整天吵得烦死了。我:你跟谁吵啊?他:  相似文献   

3.
有问有答     
儿子不愿意接受批评怎么办?6岁的儿子做错了事,不愿意接受批评。我们说一句,他学一句,弄得我们哭笑不得。我该怎么和他沟通?刘莹:看来这个小男生在受到批评时采取了以守为攻的策略,拒不认错,和这样的孩子说话还真要动些脑  相似文献   

4.
苏州一母亲来信说:上小学六年级的儿子刚学会上网就迷上了,马上就要期中考试了,他还依然每天上网一两个小时,把复习考试的事忘在脑后。他爸爸见他不听,就将电脑锁进了书房,结果儿子变得常常无端发火,动不动就与我顶嘴,不理睬爸爸。我担心这样下去会影响他的学习成绩,我与他爸爸商量,他爸爸却怪我太宠儿子。我真不知道怎么办才好。答:青春期的孩子容易逆反,无需特别担忧。孩子不与他父亲说话,是孩子为了防范脆弱的自我被征服所产生的一种反抗,而和你顶嘴,也是不甘示弱、表示自己坚强的一种反应。对青春期的孩子来说,这虽然是相当普遍的,但若…  相似文献   

5.
“我们家孩子,家里亲戚、朋友都夸他乖巧懂事,在学校怎么这个样子,这不可能。…‘我请你到学校来谈谈你孩子的情况,难道还说谎不成?你这做家长的怎么这样说话?”一天下午,某学校一办公室传来这样的争吵声。可以想象,这种情形老师和家长的交流是没法进行下去了。  相似文献   

6.
我的孩子10岁了,上小学四年级。这段时间我发觉他跟我们特别反抗,说什么都不听,有时候把我和他爸爸气得要命,忍不住要揍他几下,可他下次更不听我们的了。孩子的反抗好像是突然到来的,他以前不是这样的。请问,为什么会这样,我该怎么对待我的孩子?辽宁抚顺吴丽丽孩子在不同的年龄  相似文献   

7.
老师的话     
每次家访,家长们都会说上一句:“这孩子就听老师的,不论大小事,他都爱说‘我们老师说的’,真拿他没办法。”开始我听了不以为然,心想:老师的话真有这么大的威力?然而,当自己的孩子入园以后,我才真正体会到老师说的话在孩子心中的分量。我儿子上中班时,有一次他告诉我美术课上画了什么,是怎么画的。我说:“你画画的顺序不对,应该……”没等我说完,儿子理直气壮地说:“就是这样,我们老师都这样画的。”我拿出纸笔想纠正他,他  相似文献   

8.
江苏南通一位家长来信说:我儿子今年上小学四年级,我发现他话越来越少,越来越难沟通。早上叫他好起床了,不要迟到。他回你一句“:烦不烦?”叫他抓紧时间好做作业了,他又说“:烦死了。”叫他快点洗漱,早点睡,他不耐烦地说“:谁不知道。”我真不明白,我没说错啊,怎么这样难沟通?答:家庭教育是建立在亲子沟通的基础之上的,所以,与孩子建立平等的亲子关系,进行良好的沟通,是有效教育孩子的前提。以下建议供你参考。1.做孩子的朋友。放弃家长的权威,改变控制孩子的意愿。尽可能避免使用一些如“应该”“不要”等命令式的词语。尊重孩子,在态度上…  相似文献   

9.
我儿子13岁了,现在我和他对话时,他总是反对我,比如我说每天上网不要超过1小时,他就说谁规定的?为什么你们可以随便上?他经常说大人们可以很自由地活动,孩子却不能,太不公平了。我应该怎么说服他呢?刘秀英:孩子出现这样的情况,原因可能是多方面的。其中一个重要的因素是孩子生理、心理的变化——孩子的青春期来临了。在孩子成长中的某一天,父母忽然发现自己的孩子变得似乎都不认识了,伤心、愤怒、挫败感一齐袭来:为什么我们的孩子变了呢?为什么原来的教育方式孩子开始不接受?自己辛苦为孩子付出十几年,为什么得到的是这个结果?孩子怎么一点儿都不理解我们?等等。  相似文献   

10.
一位家长朋友找到我:“马老师,您说这孩子厌学怎么治?”我笑着请他坐下:“说说看,孩子怎么个表现?”“就是不喜欢学习。从小就这样,升入中学更严重了。老师说他上课不愿意听课,回家更不愿意写作业。他去过少年宫,去过特长班,写大字,画画,拉提琴,打电脑,他都学过。但他去几回就不干了。学费都白扔了!你  相似文献   

11.
现在的孩子难管难教,作为父母的我们伤透了脑筋。特别是青春期的孩子,更是让人捉摸不透,明明是一句良言,孩子却不搭不理,有时话稍微多点,孩子就表现出一种非常厌烦的样子,而一点不合孩子心意的话,孩子会强烈地反抗,表现出极其敌对的情绪,或和你保持沉默,不再和你交流了。我的孩子现在读初二,虽然不明着抵抗你,可就是不和你交流,你根本没有办法知道他现在究竟在想什么。作为父母该怎么办呢?  相似文献   

12.
江苏徐州市一家长来信说:我女儿上小学六年级,原先我们母女关系不错,女儿有什么事都会告诉我。可现在与我越来越疏远,放学回来走进房间,就把门一关,跟我们很少说话。我注意观察了一下,发现她有一个日记本,而且还上锁。有一次,她忘了上锁,我翻了翻,其实也没什么。可为什么越是长大离我们越远,怎么了解孩子的心理?答:进入青春期的孩子自我意识增强,与同龄人交往多于代际(孩子与父母间)交往,不像以前那样依恋大人,这是青春期孩子心理的需要,是正常的。但如果我们不注意沟通,离我们越来越远,这不利于孩子的成长。以下建议供你参考。1.变换角色。…  相似文献   

13.
丹红 《家教指南》2004,(12):62-63
邻居有个上中学的孩子,两口子为这个孩子好像总有操不完的心。母亲—脸无奈地说,她对孩子讲:“我什么都不要,只要你快乐、高兴就好。”孩子却不耐烦地说:“你整天要我这样,又要我那样;不准我这样,也不准我那样,叫人怎么能快乐呢?”老爸则抱怨说:“轻声对他说话,他当耳边风,无视于你的存在;要是对他严厉斥责,他又是一副爱搭不理的样子,真叫人上火。”这些场景,你是否觉得和自己的生活很类似?也许在当时,听到孩子用这种不耐烦的语气回答,会让你的情绪一下子冲起来,想要大发雷霆,并认为这都是孩子惹起来的,他应该为你生气而负责。但冷静下来之…  相似文献   

14.
破碎的梦     
就像小孩子带着损坏的玩具,哭着要我们修理,我把破碎的梦带给神,因他是我友。然而,我没让他安静,我在一旁总想帮忙,用我自己的方法去处理。我哭着抢回了梦:你怎么这样慢?孩子,他说,我能有什么办法……你从未放手。  相似文献   

15.
父母离异带给孩子的痛苦是巨大的。即使是上幼儿园的孩子也会感到心情沉重。这时,他们最需要教师给予他们什么呢?我感到这样的孩子最需要老师从以下几方面给予关注。 细心和关心 家庭不安定,孩子上幼儿园也会显得心事重重。这时,他们最需要老师轻声地问一句:“你怎么了?”如果老师只是说“别理他,一会儿就好”,那么孩子的心灵将受到怎样的打击啊。在家庭里,孩子没有得到爱抚,他多么希望能从  相似文献   

16.
我婆婆老跟我女儿说“妈妈不好,不要妈妈了,让妈妈回你姥姥家吧”之类的话。有一次我老公在单位值班,女儿问:“爸爸怎么没回来?”婆婆说:“爸爸不要妈妈了。”我很生气,叫她不要这样对孩子说话,她就说:“我说着玩呢,逗孩子呢。”每次都这样,我生气也没用,过后她照常说。  相似文献   

17.
杨一鸣 《家教指南》2003,(10):11-13
父母权威不再 “儿子瞧不起我们太让我们伤心了!”在一家事业单位工作的李先生对儿子感到很无奈:“我们是一对比较开明的父母,从不无端干涉孩子。我们希望和孩子交朋友,但遗憾的是,他和同学有说有笑间总有意无意地认为我们什么也不懂。你想了解他,和他谈心,他敷衍你,说多了,他干脆回一句:“连上网都不会,你们没有我懂得多,还好意思教育我?”“以前我还能看看孩子的日记,现在孩子间流行‘伊妹儿’、ICQ、OICQ,我们一点儿也不懂!”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家长说,他曾试着没收孩子的鼠标、电线,可不知怎么,孩子总能变着法儿打开电脑上网,实在不…  相似文献   

18.
服务与咨询     
《家教世界》2008,(1):55-56
本刊连线A孩子经常说些骂人的话,该怎么管?问:孩子今年上幼儿园大班了,但是在我的同事们和他说话的时候,他经常说:"你神经啦"、"你这个猪"等等这样的话。我该如何阻止他呢?专家答:小孩子在刚刚学会说这些话时,大人虽然觉得不妥,但往往当作有趣的事情,甚至一边批评孩子,一边哈哈大笑。其实,这是对孩子一个不良的强化,使他觉得这样说很好玩,或者父母并不会真的很生气。父母可以采取冷处理的方式,当他再说脏话时,大家都不去理他,慢慢他就会忘记或不再说了。  相似文献   

19.
一位妈妈领着孩子找我咨询,还没开口就伤心地流下了眼泪,稍微稳定了一下情绪说:“我这个孩子白养了,他竟然诅咒我死.” 我关注地引导这位家长:“到底发生了什么呢?” 她说:“我现在只要和孩子说话,孩子就会让我闭嘴,并且会狠狠地来一句‘你不说话会死啊’!” 孩子听了妈妈的话,白了她一眼,愤怒地说:“这能怨我吗?  相似文献   

20.
好习惯多数是训练出来的,坏习惯多数是模仿来的。没有家长教孩子说:"你说话得跟我一样,说两句带一个‘他妈的’,再说两句再带一个‘他妈的’。"可是这个孩子的口头语和他爸爸一样,怎么来的?天长日久模仿来的。因此家长要提高自身的修养,处处给孩子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