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敦煌郡库作为汉代边郡敦煌郡的武库,设置有库令、库丞等吏员,从简牍文书来看,库令与库丞在太守府下发文书时可以"兼行丞事",反映出郡库在行政方面的重要地位。敦煌郡库掌管着敦煌郡车辆、马匹、兵器、什物等各种物品,是敦煌郡重要的管理机构。简牍文书还反映出敦煌郡库兼管西域兵物的职能。究其原因,一方面敦煌是河西咽喉,设两关而控西域,具有地理上的便捷性,另一方面汉代边郡往往兼管边外事务,敦煌郡正起着兼管西域的作用,因此敦煌郡库可管理西域兵物。  相似文献   

2.
王勃所作《滕王阁序》头两句,版本不同,文字有异,如原刻本《王子安集注》为“豫章故郡,洪都新府”,而《古文观止》则为“南昌故祁,洪都新府”。“故郡”到底是豫章还是南昌?唐人称“新府”应是洪州还是洪都?我们须从南昌的地理沿革去考究,才能辨其正误。  相似文献   

3.
[士大夫]旧时指官吏或较有声望、地位的知识分子。如《师说》:“士大夫之族,日师日弟子者,则群聚而笑之。”《石钟山记》:“士大夫终不肯以小舟夜泊绝壁之下,故莫能知。”《训俭示康》:“当时士大夫家皆然。”《五人墓碑记》:“郡之贤士大夫请于当道。”  相似文献   

4.
《汉书·地理志》及《后汉书·郡国志》都载荆州辖七郡,即南阳、江夏、南郡、长按、武陵、零陵、桂阳。然《后汉书·刘表传》载,刘表初为荆州刺史,延谋士激越为其画策,认为只要“兵集众附,南据江陵、北守襄阳”,“荆州八郡,可传激而定”。这说明东汉末年,荆州却辖有八郡。那么,荆州八郡又指哪八郡呢以汉官仪》载:“荆州管长沙、零陵、桂阳、南阳、江陵、武陵、南郡、章陵”。其中,“江陵”当是“江夏”之误。前七郡都是西汉以来既已设置的旧郡,章陵郡当为新增置的郡。然章陵郡为何时所置呢?清代著名历史地理学家洪亮吉说:“案…  相似文献   

5.
一、因不辨结构而误《赤壁之战》:“巨是凡人,偏在远郡”,教参译作“吴巨是平凡的人,(又)在偏僻边远的州郡”。欠妥。原文是“偏在远郡”,译文却是“在偏远郡”,改变了原句结构。况且偏僻就是指“离城市或中心区远,交通不便”(《现代汉语词典》),本身就含有“...  相似文献   

6.
河西走廊东部汉长城遗迹考李并成《史记·大宛列传》:汉武帝元鼎六年(前111年)“始筑令居以西,初置酒泉郡,以通西北国”.令居在今兰州市永登县境,“筑令居以西”即修筑兰州黄河以百通往河西走廊的长城,皆在保卫河西地区的安全和维护丝绸之路的杨通。历经两千多...  相似文献   

7.
高中语文课本第一册273页《师说》注①说韩愈“自谓郡望昌黎,世称韩昌黎”。那么,什么叫“郡望”?“昌黎”所指何处?现据《辞海》简释如下: “郡”是古代的行政区划,秦汉以前,郡比县小,秦汉以后,郡比县大。《史记·秦始皇本纪》有载:“(秦)分天下以为三十六郡。”“望”有仰望之意。魏晋至隋唐,人  相似文献   

8.
原河西四郡自魏晋南北朝到晚唐五代,音乐歌舞极盛,故四郡州郡名全都被用为词牌名,即《敦煌曲子》,《酒泉子》,《甘州子》,《凉州令》,其中《凉州令》的前身当为《凉州词》。从内容上看,《凉州词》基本上都是边塞歌词而不一定都与凉州有关,它应属音乐曲调名而不像是诗题,并且很可能是唐教坊大典《凉州》的截曲,属于《竹枝词》,《杨柳枝词》同类,第七绝同构的亦诗亦词的作品,辨析《凉州词》这类亦诗亦词的创作现象,对揭示唐代文人词的起源有一定意义。  相似文献   

9.
《后汉书·杨震传》中有—个故事:杨震赴东莱郡上任太守的时候,途经昌邑。杨震当年举荐的荆州秀才王密正好是昌邑令。为了感谢杨震的知遇之恩,王密“至夜怀金十斤以遗震”。杨震说:“故人知君,君不知故人,何也?”王密说:“暮夜无知者!”杨震说:“天知,神知,我知,子知。何谓无知?”王密听后遂“愧而出”。  相似文献   

10.
讨论两件新公布的战国纪年兵器:一件是十九年上郡戈,收录在《桐城文物精华》中;另一件是出自甘肃陇县大堡子山的右库工师戈,见于《秦西垂陵区》。十九年上郡戈据铭文和器形可以判定属秦昭王时期,对于研究当时的兵器督造制度、秦上郡地区的行政等问题进行探讨。右库工师戈铭文的纪年部分虽由于锈蚀无法看见,但可以通过文字和辞例确定属于三晋中的韩国兵器。  相似文献   

11.
原河西四郡自魏晋南北朝到晚唐五代,音乐歌舞极盛,故四郡州郡名全都被用为词牌名,即《敦煌曲子》、《酒泉子》、《甘州子》、《凉州令》。其中《凉州令》的前身当为《凉州词》。从内容上看,《凉州词》基本上都是边塞歌词而不一定都与凉州有关,它应属音乐曲调名而不像是诗题,并且很可能是唐教坊大曲《凉州》的截曲,属于和《竹枝词》、《杨柳枝词》同类、与七绝同构的亦诗亦词的作品。辨析《凉州词》这类亦诗亦词的创作现象,对揭示唐代文人词的起源有一定意义。  相似文献   

12.
郡起源于春秋时代,到战国中期以后已普遍得到了推广,并初步建立起行政管理机构。郡的长官曰“守”,郡守有治民攻守赏罚之权,对君国负完全责任。秦并天下之后,分全国为三十六郡。秦郡一律置“守、尉、监”三长官。郡守为一郡之长,主管一郡行政。郡尉掌佐郡守,典武职甲卒。郡守、尉均有丞,以协助处理日常事务。郡府设诸曹掾属,以理一郡民政事务。汉承秦制,但随着疆域的扩大,郡的建置乃有较大的发展。郡为汉代地方行政的骨干,故郡守的职权颇重,考察一个郡的政治、经济、军事状况,首先要了解其行政长官太守的情况。《汉官》说:“…  相似文献   

13.
何谓小说?“小说者,街谈巷语之说也”(《隋书》卷34 《经籍志》).小说是怎样采辑、编缀而成的呢?三国郡丞如淳注《汉书·艺文志》说:古者“王者欲知闾巷风俗,故立稗官(小官)”,采缀“街谈巷说细碎之言”,“使称说之”.是“小说家者流,盖出于稗官”(《汉志》);而小说则是稗官所采民间细言琐语而缀成的杂记野史,有别于正史,故谓之稗史——小说.  相似文献   

14.
王定保 《华章》2011,(10):25-25
【选文】 王勃著《滕王阁序》,时年十四。都督阎公不之信,勃虽在座,而阎公意属子婿孟学士者为之,已宿构矣。及以纸笔巡让宾客,勃不辞让。公大怒,拂衣而起,专令人伺其下笔。第一报云:“南昌故郡,洪都新府。”公曰:“亦是老生常谈!”  相似文献   

15.
1《廉颇商相如列传》“君不如肉担伏斧质请罪”中的“质”通“”。课文注:“斧质,古代一种腰斩的刑具。质,砧。”《说文解字》:“质,以物相赘。”《辞海》:“质通、,古代杀人用的椹垫。”“,古代腰斩用的垫座。”2.《赤壁之战》“时周瑜受使至番阳”中的“番”通“鄱”。课文注:“番()阳,在现在的江西省波阳县。”“番”字本身有两个读音。fdn和pen。它没有p6这个读音。《辞海》:“翻阳,郡名。东汉建安十五年《公元210年)孙权分像章郡置。治所在邵阳(今波阳)。”可见,“番阳”即“邵阳”,“番”通部。3K赤壁之战》“顷…  相似文献   

16.
汉简《讨羌檄》中虽存错谬,然大致恢复其原貌后,亦可为探讨东汉西北地区统治机制的问题来源。通过分析《讨羌檄》中的诸问题,可以发现:东汉一朝西北地区存在六种统治机制,分别为:督率、监军(以上两种皆暂时之制)、属国、别领、郡县、特殊别领(原郡侨置,属国领郡之旧土)。因北地郡人口稀少,郡县统治的根基不牢,故上郡属国与安定郡之三水、安定属国与上郡之龟兹出现了介于“别领”与属国之间的特殊关系——特殊“别领”。  相似文献   

17.
今甘肃天水市,作为行政地区被命名为“天水”,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汉书·地理志》云:“天水郡,武帝元鼎三年置。”武帝,即汉武帝。元鼎三年,即公元前114年,初置天水郡,即用“天水”之名。西汉之郡,相当于今天的地区,天水郡之范围也与今天的天水地区差不多。西汉天水郡,郡治平襄,在通渭西北;东汉移治冀县,即甘谷;西晋始移治上邽,即今天水市。平襄在渭水北岸,离水较远。冀县、上邽紧傍渭水,在水之南。平襄、冀县、上邽诸地均不是渭水之源,只是渭水的流经区域。而渭水之源以及渭水的任何一个区段都不名“天水”,亦别无支流名“天水”,故汉武帝置郡命名“天水”不能不是一个谜。这个谜引起了唐人的注意,注《汉书》的颜师古第一次对“天水”二字提出了解释。颜注云: 《秦州地记》云,郡前湖水冬夏无增减,因以名焉。  相似文献   

18.
《屈原贾生列传》言道:“贾生名谊,洛阳人也,年十八,以能诵诗属书闻名郡中……”①,“………居数年,怀王骑,坠马而死,无后,贾生自伤为傅无状,哭泣岁余,亦死。贾生之死时年三十三岁矣。”②从未及弱冠闻名乡郡,到方始而立哀泣致死,终其短暂的一生,贾谊始终在社会困苦与个人挫败中间起落浮沉,呼吸维艰。太史公曰:“读服鸟赋,同死生,轻去就,又爽然自失矣。”③事实上,在贾谊的生命当中,《服赋》长歌:“其生兮若浮,其死兮若休”④,死生之界固可泯然一同;而去就之际,却总是令他徘徊踌躇,两难选择。后人探讨贾谊时,往…  相似文献   

19.
《岳阳楼记》“庆历四年春,滕子京谪守巴陵郡”,很多注家把句中“巴陵郡”注释为“岳州”或“岳州郡”,将修辞问题当作训诂问题来理解。宋代只有岳州,没有巴陵郡。《宋史.地理志》记“岳州,巴陵郡”,州下所附的郡名,与地理无涉。钱大昕《十驾斋养新录》卷九《元史不谙地理》条:“《宋志》每州之下又有郡名,此沿《九域志》之文,不过为王公等封爵之用,大约袭唐之旧。”《宋志》州下郡名,与其说是地理问题,勿宁说是官制问题。地名与官名之间有着严格的对应关,《新唐书.地理志》:“唐兴,高祖改郡为州,太守为刺史。”玄宗时又曾“改州为郡、刺史为太守”。以古地名称代今地名,是古文中常见的一种修辞格。“守”,用古官名称今官,接下来就必须用郡名与之搭配。行文既合文法,又合史法。  相似文献   

20.
《岳阳楼记》“庆历四年春,滕子京谪守巴陵郡”,很多注家把句中“巴陵郡”注释为“岳州”或“岳州郡”,将修辞问题当作训诂问题来理解。宋代只有岳州,没有巴陵郡。《宋史.地理志》记“岳州,巴陵郡”,州下所附的郡名,与地理无涉。钱大昕《十驾斋养新录》卷九《元史不谙地理》条:“《宋志》每州之下又有郡名,此沿《九域志》之文,不过为王公等封爵之用,大约袭唐之旧。”《宋志》州下郡名,与其说是地理问题,勿宁说是官制问题。地名与官名之间有着严格的对应关系,《新唐书.地理志》:“唐兴,高祖改郡为州,太守为刺史。”玄宗时又曾“改州为郡、刺史为太守”。以古地名称代今地名,是古文中常见的一种修辞格。“守”,用古官名称今官,接下来就必须用郡名与之搭配。行文既合文法,又合史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