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转向文学是指由于政府的介入而不得不放弃共产主义理想的作家写的作品。而战时文学是指日本举全国之力投入战争之后一些作家发表的恐惧战争的作品。不管是转向文学还是战时文学,其根本是反映了日本人不得不与良心对抗的矛盾与斗争,包含着良心的呼喊。而这些作家不太出名的根本原因也是他们的文学与本心背道而驰的缘故。  相似文献   

2.
转向文学是指由于政府的介入而不得不放弃共产主义理想的作家写的作品。而战时文学是指日本举全国之力投入战争之后一些作家发表的恐惧战争的作品。不管是转向文学还是战时文学,其根本是反映了日本人不得不与良心对抗的矛盾与斗争,包含着良心的呼喊。而这些作家不太出名的根本原因也是他们的文学与本心背道而驰的缘故。  相似文献   

3.
村上春树一直刻意游离于日本的主流媒体,常年旅居海外,期望用第三者的眼光审视日本.作为一名日本人,特别是父亲参加过侵华战争的日本人,战争问题一直在村上的脑海中挥之不去.在内心的挣扎与拷问下,村上春树在许多作品中都描写过战争,也在很多场合下发表过公开言论,表示对于战争的看法.试从村上春树的代表作<寻羊冒险记><奇鸟行状录>和<海边的卡夫卡>等三部长篇小说及公开言论中,梳理村上春树的战争观.  相似文献   

4.
明治维新后,日本不断进行对外扩张,推行"大陆政策",期间新造了政治地理名词--"满蒙"。诸多日本女性作家旅行、旅居"满蒙"并以纤细笔触创作了众多相关文学作品。一些作品美化日本的殖民统治,丑化中国,渲染"五族协和",为日本的殖民统治服务,从中可以看出日本对外扩张政策在文艺领域的渗透。同时亦有作品对战争及殖民具有清醒的认识,批判日本发动的侵略战争,呈现中国人的善良与大爱,并表达了对日本民众战争认知及日本历史教育的忧虑。女性作家战争记忆中的"满蒙"叙事,从一个侧面透视了日本人的战争认识与历史认知。  相似文献   

5.
试论川端康成作品的日本传统美学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川端康成是日本历史上第一位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作家,也是日本近现代文学史上重要作家。其作品具有“物哀”、幽玄、风雅的日本传统美学特征,这是他获得世界文坛广泛认可的主要原因。研读他的作品,开掘其作品的民族特质,对于中国文学如何走向世界有着重要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6.
在日本的近代文学中,有很多以中国为题材的作品。这些文学作品大多以中日战争为背景,不仅具有极高的文学价值,也对历史考察起到了很大的作用。在这些文学作品中,南京题材的日本文学作品格外引人注目,但关于这些文学作品的对比研究却是寥寥无几。在这些作品当中,日本作家分别站在各自的立场上写出了不同的文学作品。其中有像堀田善卫这样富有人道主义的人,他秉持正确的历史认知,塑造了正义的中国人形象和伪善的日本人形象,真实地暴露了日本人的罪行;有像林芙美子这样为了迎合时局而鼓吹战争,丑化中国人形象,美化日本人形象的人;也有像石川达三这样真实地描写了战争的残酷,但又写出了日本士兵的无奈与悲凉,以此来为其作辩护。因此,通过对比研究南京题材的日本文学中的人物形象,可以解日本左翼、右翼和中间派的观点,并一步暴露战争的残酷,表达对世界和平的希翼。  相似文献   

7.
符夏鹭 《林区教学》2012,(12):57-58
日本当代著名作家村上春树通过《奇鸟行状录》这部长篇巨著,揭露了日本发动侵华战争的暴力罪行,探索了当今日本暴力的传承脉络,明示出对战争责任的深层思考和追究。《奇鸟行状录》是村上春树文学创作上的一个重要里程碑,标志着村上春树由一名自由主义作家转变为具有高度历史责任感和社会责任感的作家。《奇鸟行状录》是村上春树创作生涯中最伟大的作品。  相似文献   

8.
夏目漱石是日本近代文学史上卓越的作家,其所创作的众多作品对日本文学乃至世界文学都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其中长篇小说<心>于大正三年在<朝日新闻>上连载,这部作品深刻反映了明治时代知识分子中利己主义者的可怜、可悲的内心世界.对主人公先生的人物形象的塑造可谓入木三分.  相似文献   

9.
被誉为"现当代重要作家"的帕特·巴克(Pat Barker)是英国当代为数不多的以写战争创伤著称的女作家。在其后期创作的六部小说里,她描写了受到残酷的战争所影响的士兵、军医和战地记者患上了"创伤后压力症",并因此产生不同的"心理躯体化反应"和"自我心理防御机制。"本文通过创伤理论、精神分析学以及巴克的创作背景来分析其后期作品中的战争创伤。通过残酷和惨烈的战争给英国人民带来无法言说的创伤和梦魇,巴克展现了一个独特的创伤世界,记录了英国人在一战期间以及战后跨越一个世纪的心灵创伤。她的作品表达了战争创伤作为一个民族的集体创伤记忆,将永远存在,并且无法被历史所抹去。  相似文献   

10.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适应新形势而登上文坛的一批新作家被称为战后派。战后派是日本战后影响较大的一个文学流派,也是日本战后所出现的第一个现代派。1 战后日本文坛经过一段时期的沉寂,不久后各种倾向、各种流派、各种年龄层次的作家纷纷出来活动。首先是志贺尔直哉、谷崎润一郎等在战争期间保持中立态度的老作家开始发表作品;继之川端康成、  相似文献   

11.
日本冲绳本土作家目取真俊以独特的构思,通过多部追忆冲绳战役的作品向我们展示了冲绳人经历的苦难。本文试以藤井这个小人物为切入点,浅析《风音》这部作品,分析战争带来的罪恶。  相似文献   

12.
日本新世纪文学与二次世界大战密切相关,但是其主题既不是反对侵略战争,也不是反对战败,而是从人道主义的立场出发,对整个世界大战进行反思,描写战争的残酷,战时经济困乏以及给普通民众造成的感情扭曲等的心理创伤。作品中都或多或少地流露出反战、厌战的思想意识,其中既有深层次的社会、政治、思想、文化等方面的原因,也与作家的个人体验密切相关。日本反战文学主要包括两个内容;一是对战争的揭露,二是对核战争的反对。纵观日本二战后的文坛,无论从数量上或质量上说,这一意义上的反战文学一直占主导地位。日本新世纪文学是从反战文学起步的。但是也毋庸讳言,由于战前的错误教育和舆论导向,日本人和日本作家对日本军国主义者发动的这场侵略战争的认识和态度不尽一致,所以日本当代反战文学并不是清一色的反对侵略战争的文学,也存在打着反战的旗号为军国主义分子招魂和美化侵略战争的所谓反战文学。二者针锋相对、壁垒分明。,我们期待着日本作家能从加害者的角度,从整体上,从广阔的文化背景上,探讨和剖析这场浩劫的内在原因;如能对这场战争的帝国主义性质给予必要的批判,将具有更加发人深省的影响和巨大推动力量。倘若如此。这必将是世界爱好和平人民的福音。  相似文献   

13.
日本文学课程是面向各院校日语专业所开设的重要课程之一。日本文学史上杰出女性作家辈出,女性作家们极具特色的人生经历与哲学观为她们的作品带来了不同的魅力与影响。她们的作品是了解日本历史社会的发展与宗教哲学观的窗口之一,因此在日本文学课程中女性作家作品的选用也非常重要。  相似文献   

14.
《一个人的好天气》是日本作家青山七惠的作品,这位出生于1983年的年轻作家凭此作于2007年获得日本第136届芥川龙之介文学奖,成为史上第三年少的获奖者。自获奖以来,相关文学评论大多围绕日本少女作家所代表的日本"80后"的心路历程展开,反而作品中的某些主题并未得到太多探讨。因此,试从"车站与移动"的角度对该作品进行新的解析。  相似文献   

15.
青年作家沃尔夫冈·博歇尔特是虚墟文学的重要代表作家之一,他给后人留下了许多经典之作,人们把他的作品称作.沃尔夫冈·博歇尔特的呐喊".其作品语言简洁、明快,内容主要是反映德国人的战后生活状态.本文以其短篇小说<老鼠夜里是睡觉的>与<厨房的钟>为例试图分析博歇尔特如何以独特的角度来诠释战争.  相似文献   

16.
哈金与其他华裔作家最大的不同之处在于他的作品主要讲述中国人的故事。作为新一代华裔作家,关于其本人及其作品一直以来存在争议,他在赢得了认可和诸多荣誉的同时,也受到很多评论家的强烈指责。本文旨在通过对哈金主要的三部长篇小说《等待》《疯狂》和《战争垃圾》进行主题分析,来论证哈金的作品描写的是整个人类的心灵世界,是对普通人生命境遇和生存状态的关注,体现的是对普通人性的思考。  相似文献   

17.
《呼啸山庄》作为作家艾米莉·勃朗特作为最著名的作品,其在英国文学史甚至是世界文学史上产生了重要影响,经过一百多年的沉淀,这部作品所散发出的光彩仍然对很多读者产生重要影响,被它其中包含的艺术魅力所折服,也是我们高中阶段拓展自己阅读量的推荐作品。  相似文献   

18.
苏联卫国战争时期,作家、诗人康斯坦丁·西蒙诺夫曾经在《真理报》上刊登了一首题为《等着我吧》的诗作.该作品当时曾感动过千千万万的人,诗句“等着我吧,我会回来”像口号,像誓言一样响亮.半个多世纪过去了,重读该诗,人们仍被其真挚的情感和必胜的信念所折服.  相似文献   

19.
在"五四"一代的作家中,郁达夫的作品和人都具有浓厚的时代特征。郁达夫的经历是极具传奇性的,同时也是很有争议的一个人。郁达夫少时性格只是内向腼腆而已,是很自信的,其"卑己自牧"的性情实为日本生活经验所造成。他留日时期没有资本或者象征性的资本超越种族上的距离以满足自己的本能欲望,影响了郁达夫此后对于日本的态度和政治观点以及他对两性的认识。  相似文献   

20.
张博 《文教资料》2015,(2):21-22
文学作品的风格往往与作者本人的出身、个人经历等"小风土"密切相关,作者的性别也是影响其作品风格的重要因素。由于女性与男性在社会中的定位存在差异,二者所关注的问题就大不相同,这在把反封建作为重要使命的明治文学中体现得尤为显著。在男女差异相对缩小的当今日本,即便男性作家与女性作家所关注的问题趋于一致,二者在审视社会时的视角仍然会有所区别。加强对日本女性作家群体的关注,有助于从不同维度全面了解日本文学及其背后日本社会的全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