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曾放 《声屏世界》2003,(12):48-48
广告大师奥格威说过,广告是词语的生涯。这句话无疑道出了广告语言对广告的重要意义。现代社会里,广告是企业营销手段的重要环节,于是,广告文案创意比拼日愈激烈。有创意的广告文案往往通过节奏明快和富有视觉冲击力的语言、韵味悠远的意境以及人情味打动人们。它求新求异,以诉诸灵感和智慧的关键词语为人们提供切中销售要点的利益承诺或消费理念。所谓言简意赅、言有尽而意无穷,在有限的时间里达到诉求效果,赢得消费者的信赖并激起其消费欲望。设置悬念,彰显个性市场如战场。在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如何表现企业的品牌形象及产品的独特…  相似文献   

2.
广告是符号的建构。索绪尔将符号的意义分为"明示"与"暗含"。显见的"明示"意义更容易引起人们的关注或防范,而隐性的"暗含"意义更易被人们忽略。广告中以消费价值为导向的"暗含"的意义建构影响了儿童的认知和判断、价值观念形成,使儿童毫无警觉与防备被卷入利益至上的消费社会,并一定程度上设置了儿童的社会认知,过早地使儿童形成成人的消费价值评价体系。  相似文献   

3.
正广告的天然功能是促进商品的销售。在建构广告文本的过程中,不可避免地把能否有效劝服消费者作为文本符号选择的标准;它紧紧抓住了人与物之间的关系:人依靠物(功能性价值)而存在,人通过物的符号意义(象征性价值)来确定自己的位置;它不断激起消费者的各种欲望(当然,这种欲望只有通过消费商品才能获得满足)。人与物的关系、人们追求欲望满足的心理,是广告构建商品符号意义、创造劝服说辞的起点。同时,广告是一种文化,它在实现其  相似文献   

4.
霍娜 《今传媒》2010,18(10):87-88
消费社会中的一个重大特征就是符号,似乎生活中的万物都可用符号来代替、转化。广告的符号化是这个社会最明显的特征。而符合背后所蕴含的意义成为人们认同广告以及产品的动因,即欲望机制。广告作为一种日常生活的欲望叙述,既不断唤醒和激活人们的欲望,也重新组织着人们的欲望。本文从消费社会入手,阐述消费社会中广告如何叙述、唤醒消费者的欲望。  相似文献   

5.
在广告的传播过程中充满了符号与由符号构成的广告文本,人们消费某种产品,更多的是消费彰显社会等级和进行区分功能的符号价值。本文结合索绪尔、罗兰·巴尔特、皮尔斯的符号学观点,用符号学理论解析2014年迪奥"真我"香水广告片,揭示其背后代表的产品理念和品牌形象,并运用"神话"的二级符号系统进一步揭示其所传达的意识形态和价值观。  相似文献   

6.
张甄 《新闻世界》2010,(10):93-94
本文以两则香水广告为例,探讨和分析了化妆品广告中男性和女性的形象特征及其关系地位,认为不论男性形象还是女性形象都在被观看和消费,二者均依照异性的审美和价值而塑造。现代商业广告的理念标准不是男权社会的价值投射,而是商业文化和消费社会的必然产物,这些广告通过塑造男性和女性形象的理想典范,诱导男女受众进行模仿消费,以达到销售获利的目的。  相似文献   

7.
广告的终极目的是说服,进而实现产品的销售。现代广告在实现其经济目的的同时,还把文化、观念、生活方式甚至意识形态等形而上的东西带给消费者。在现代消费过程中,消费过程不仅仅是为了满足消费者的基本生理需要,同时也是一个意义生成和享用的过程。广告也由传统叫卖式推销产品的传播方式过渡到了帮助消费者生成意义、建立关系的现代传播方式。现代广告一般通过意义关系的建构、通过广告符号的能指和广告叙事的技巧雕琢以及对广告情景的虚拟,来实现其建构消费者的心理认同的目的。欲望之桥——广告传播建构消费者心理认同的基本逻辑现代广…  相似文献   

8.
对人们来说.消费商品的满足.一部分来自商品本身.另一部分.来自广告提供的意义。广告在控制消费者的需求的同时.也成为了一种举足轻重而又被人忽视的社会化的机制。广告提供了许多供人们模仿的样本,承诺人人都能获得所标榜的利益,而且附送最便捷的方式,就是购买这个产品。  相似文献   

9.
刘思博 《今传媒》2013,(6):111-113
当今社会,随着人们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消费不再仅仅是为了满足消费者的基本生活需要,而是更强调消费过程中能带来的艺术享受及精神满足。广告渐渐由早期叫卖推销的传播方式过渡到满足消费者审美愿望、实现意义生成的现代传播方式。本文在充分研究已有大量广告作品及相关研究文献的基础上,针对广告叙事发展现状进行了分析,阐述广告叙事在广告传播活动中的重要作用,探究广告叙事的新思路、新方法,同时为中国广告传播的转型提供新的参考。  相似文献   

10.
鞠惠冰 《现代传播》2002,(1):106-108
传统广告的诉求点是产品诉求 ,而现代广告的诉求点是形象诉求。广告中出现的内容大多为一种符号信息 ,一种人与物关系的建构。广告传达给受众的东西日益充满了社会意义与形象网络。广告在人们生活中起着能动的构造作用 ,人们买进一种商品 ,同时也买进了一种观念。广告在某种意义上确定了人的身份 ,确定了人本身。  相似文献   

11.
一、消费的符号属性与房地产广告符号系统的运行机制 现代社会,消费已经在很大程度上超越了产品物质层面的功能和效用,商品的符号化意义越来越被消费者所重视.人们对于商品的需求除了要满足其基本的物质性要求之外,还想获得更多的精神层面和心理上的满足,充分彰显消费者的身份地位、个性品味和生活价值等方面的意义,进而得到礼会的认可.  相似文献   

12.
在当今消费社会中,消费已超越了基本生理需要,更主要是为了满足那些不断被刺激出来的精神欲望.人们追求和崇尚高度的物质占有或将消费作为美好生活和人生目的,消费至上的价值观念和生活方式逐渐成为主流消费意识形态.而广告意识形态就是消费意识形态的一种具体表现,同时反过来还充当消费意识形态的培育者.但是广告意识形态与新闻意识形态、政治意识形态又有着明显的区别,广告意识形态更为软性、隐蔽,它主要是对消费者形成潜移默化的影响.广告意识形态主要有三个方面的功能:引导和更新消费观念、塑造和培育价值取向以及反映和构建消费关系.  相似文献   

13.
正视广告的负面影响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广告不仅是商品促销的手段,也承载着一定的文化意义.广告的消费话语决定了它往往以物质至上、技术至上、时尚至上、欲望至上、利润至上为价值准则,包含着诸多负面或片面的人生取向,极易对人们产生潜移默化的不良影响.对此,我们必须给予足够的关注.  相似文献   

14.
池筠 《新闻世界》2010,(7):133-134
在消费社会中,汽车消费不仅是使用价值的消费,还是符号的消费,也是一种空间消费。汽车电视广告作为视听合一的符号系统,通过对符号意义的建构,刺激着人们的消费欲望。本文以一系列丰田汽车电视广告为文本,运用符号学、意识形态研究方法分析如何运用广告符号塑造商品形象,并解析丰田汽车广告带来的神话及其存在的意义和影响。  相似文献   

15.
产品、名人、消费者分处三个不同的场域。名人场域的资本与产品场域的资本在广告中流通,并与消费者的习性相契合,实现了名人广告对产品形象和消费意义的构建。从社会文化的健康发展来看,要防止出现"符号暴力"。  相似文献   

16.
刘萍  翟丽叶  张楠 《新闻世界》2011,(8):202-203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广告的诉求点也在不断提高,广告电影化便在这样的环境下应运而生,它是广告与电影的完美结合。电影的手法丰富了广告的表现形式,它为广告提供了广阔的展现空间,也为产品更好地诠释品牌的核心理念提供了更加适合的平台,让产品更具吸引力,有助于更好地建立起消费者对品牌的忠诚。  相似文献   

17.
刘亚萍 《新闻世界》2009,(10):150-151
在消费社会中,广告连接着消费者和商品,商品的使用价值与广告所建构的理念开始分离,消费者通过对商品符号的消费构建了自己生活方式,强化着人的生存尊严和荣耀与物品相关,但是,人们对使用价值的消费是满足“需要”的消费,而人们追求消费品的社会意义的消费则是满足“欲求”的消费。  相似文献   

18.
商业社会广告随处可见。我们生活在一个由广告符码所构建的消费环境之中。本文试图以符号学的基本理论为参照,探讨消费社会中大众的消费心理及广告的符号价值。  相似文献   

19.
卢伟 《报刊之友》2013,(10):140-142
在消费社会语境下,广告作为引领消费的一面大旗,广告通过构建一系列符号对人们的消费行为进行操纵,对人类的生存状态产生了一定影响。广告符号对物的符号价值的建构,通过g『领流行与时尚刺激人的消费欲望,制造理想生活的乌托邦,在广告符号的控制下人极易被物所奴役和异化,本文试图从批判的角度在消费社会的视野下去探析这些广告符号。  相似文献   

20.
吴志华  陈卓 《东南传播》2012,(2):103-105
消费社会和消费文化的盛行,导致人们在消费心理、消费观念和消费行为等方面发生了变化。作为广告的一种表现形式,影视植入广告该如何在现有的发展状况中保持自身的优势,突破先天的限制性因素继续向前发展?影视植入广告的价值取向发生了何种变化?植入广告新兴类型与影视植入广告如何并存发展?这些都是影视植入广告需要考虑的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