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最近一项调查表明,当今我们对社会信息的获得,60%到70%的方式是通过图像。有人欢呼“读图时代”的到来,也有人对此深感忧虑。人大中文系教授金元蒲认为:读图时代与我们现代社会产生的巨大变化相关。在传播方式上,原来的印刷媒介变成了现在的电子媒介和数字媒介,于是产生了我们现在诸多的视觉图像或者叫读图时代的一些现象。以前文字是占据主导地位的获取知识的方式,现在视觉图像使我们的社会生活和思维发生了重大的变革。  相似文献   

2.
快节奏的时代呼唤"视图文化"的到来."图"极大地扩张了人类的视觉世界,越来越成为我们感受最多的文化对象;"读图"恰到好处地满足了忙碌的当代人快速获取信息及"快餐式"文化消费的需求.不管你喜欢与否,"读图时代"正深刻地改变着我们的生活和阅读.  相似文献   

3.
"读图"的功过与是非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读图时代”这个词语标志着一个时代阅读方式的某种变化。有观点认为读图会削弱文字的阅读能力和想像力,也有观点说读图“体现了后现代文化对于知识的一种解构”。见仁亦可,见智亦可。就因为它是一种新的时代现象,一种新的阅读现象,所以我们就应从多角度去研究。  相似文献   

4.
黄利娜 《新闻世界》2010,(8):319-319
图片或图像带我们走入读图时代,并对于传受双方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它在带给我们欣喜的同时,也累了我们的眼睛"闲"了我们的心。图文不可相互取代,二者应相得益彰。  相似文献   

5.
21世纪,“读图时代”向我们走来。由于生活和工作节奏日益加快.使得人们更加青睐形象直观的摄影报道。当前新闻摄影已形成与文字报道同等重要的新闻力量,新闻照片不再是文字新闻的配角,它凭借其他记录形式无可比拟的优势独立地发挥着其报道的职能。而在摄影报道中,摄影专题较之单幅的新闻照片在传递信息、传播知识等方面更具优势,堪称“读图时代”的重型武器。  相似文献   

6.
作为一张在“读图时代”问世的新生报纸,三峡商报如何实施“两翼齐飞、图文并茂”的谋略?选择何种图片激活版面?用什么图片开发读者注意力?这是我们需要研究破解的一个重大课题。实践告诉我们,要把新闻图片运用好,关键在于会不会“读图”。摄影记者会“读图”,就能抓拍到新闻含量大、冲击力强的图片;编辑、主编会“读图”,就能充分发现或挖掘新闻图片的含金量,在版面上为它安排一个最佳位置;社长、总编辑会“读图”,就能在整个报社营造一个高度重视和科学运用新闻图片的良好氛围。我们经过不断探索,在运用新闻图片上逐步深化了…  相似文献   

7.
读图时代:新闻摄影的应对与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就在新闻摄影界力行“图文并重,两翼齐飞”的时候,近年又有了“读图时代”的说法。什么是读图时代?现有的资料还没有对它作出严格的定义。根据笔者的理解:读图时代一词,是从受众的角度来描述的,它没有揭示出传者、受众、让会的互动,也没有体现读图时代背后深刻的社会意义、文化背景等等。读图时代一词只是表明这样的现状:人们接受图片的载休大大增  相似文献   

8.
寇俊玲 《出版参考》2014,(Z1):32-33
正近年来,在出版传媒界有这样一种说法:我们的时代已经进入读图时代。更有持此论者撰文立论,配合现代出版传媒界迎合大众文化消费出现的图像化趋势,似乎真能让人相信我们确实已经真切地处在读图时代了。然而,细读"读图时代"论者的论点,不得不说,"读图时代"一词在出版传媒界的流行,其作为"概念"的意义远大于对其进行的任何确证性的文本阐释的意义。作为一名编辑,笔者将针对"读图时代"论者的说法,结合个人的体会对"读图时代"进行解析。  相似文献   

9.
如今我们已经迈进了读图时代,生活的快节奏使得人们对信息获取的途径越来越注重速度,人们对图片的故事内容的要求也越来越高。目前,很多报刊媒体采用了新闻专题摄影的方式来进行新闻摄影的报道。  相似文献   

10.
这是一个读图时代,也是一个全民皆拍的时代。与传统摄影者相比,读图时代拍客最大的特点在于它的草根性。本文通过对拍客草根性的界定,分析了它形成的原因和产生的影响,并试着进一步分析了它所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  相似文献   

11.
"读图时代"的产生是科技进步的表现,它的起源与发展,紧扣时代发展的脉络,并在推动社会提速的同时,也为我们带来了快捷化、透明化、影像化、贴近化的社会"红利"。媒体和媒体人要掌控好"读图时代"与"标题党"结合所带来的发展态势,从而更好地为党的新闻事业服务,为社会大众服务。  相似文献   

12.
蔡红梅 《新闻通讯》2008,(11):41-42
21世纪来临,视觉影像已经铺天盖地、无所不在地覆盖了我们的生活、覆盖了我们的文化、覆盖了我们的传播。先是摄影、电影、电视,然后又出现了网络,出现了数码化的成像方式,这是视觉文化的转向。事实上,早在二十世纪后半期,针对图像信息越来越多的事实,杨小彦、钟健夫等有识之士就提出“读图时代”的到来。  相似文献   

13.
王倩 《新闻世界》2010,(9):122-123
21世纪,视觉影像已经全方位进入了我们的生活。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人们很难有耐心通过阅读冗长文字去了解各种各样的信息,相反图像却能将所要传递的信息一目了然地呈现给受众。这样眼球经济与注意力经济便紧密地交织在了一起。随着社会发展,我们开始从文字时代走向读图时代。  相似文献   

14.
丁开 《新闻知识》2005,(8):49-51
一、读图时代人类化心理潜能的释放 北京青年报2000年新增一个“读图时代”版。而在其他出版物上,“读图时代”也在逐渐成为一个流行语。“我们的时代是一个视觉时代,我们从早到晚都受到图片的侵袭。在早餐读报时,  相似文献   

15.
我们生活在一个读图时代,慢慢地变得缺乏耐心,变得不愿意把过多的时间花费在阅读报纸的文章上,而更愿意通过阅读具有冲击力和诱惑性的图像来快速得到自己所需要的信息。  相似文献   

16.
陈骊 《新闻世界》2012,(8):238-239
上个世纪80年代,我们的报刊杂志图片用量还不多,阅读报刊其实就是读字。进入21世纪,技术的革新给新闻摄影带来了革命性的变化,让新闻摄影真正迎来了一个“读图时代”。“读图”说到底是受众要读新闻信息之图。高质量的新闻图像能够“一图胜千言”,能够满足社会生活中人们对新闻信息的直观需求。传播界已进入了多媒体时代,互联网给新闻事业带来了新的活力与新的课题。图片与新闻的关系已进入一个图丈并貌,两翼齐飞的时期。  相似文献   

17.
我们所处的时代已经逐渐步入了数码时代、读图时代,如今许多技术与技能都搭上了时代列车从而大大减少了训练的强度。在日新月异的技术革命中,新闻出版业是受惠最大的领域之一。这个行业除了告别了铅字印刷之外,网络传稿、数码图片等几乎所有流程都换上了21世纪的“脉络”。然而,在享受现代技术带给我们快捷与方便的同时,我们万万不能忘却还有一种叫做“速写”的艺术手法。速写,对于美术界抑或美术以外的人来说并不陌生,它既是美术编辑和所有美术工作者的基本功,又是一个独立的画种,也是一种新闻报道手段和表现形式,在阅读被称作读图时代的今…  相似文献   

18.
读图时代的受众心理和阅读取向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我们的时代已进入了读图时代。现代文化正在脱离以语言为中心的理性主义形态,日益转向以视觉为中心,特别是影像为中心的感性主义形态。读图时代的来临,不但标志着一种文化形态的转变和形成,也标志一种新型传播理念的拓展和形成。当然,这更意味着人类思维范式的一种转换。本文试就读图时代的受众心理和阅读取向发表一家之言。  相似文献   

19.
目前在校大学生读图文书现象十分常见.分析了"读图时代"大学生的阅读倾向和心理.高校图书馆馆员作为信息素养员要做好读者服务工作,必须注意读者阅读的需求心理,并根据它激发读者阅读兴趣,引导阅读动机,指导阅读行为.  相似文献   

20.
近几年来,纸质媒体新闻图片的广泛运用,得到了社会的承认和广大读的认可。“读图时代”正健步向我们走来。下面,就“读图时代”谈一些粗浅的看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