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出版业集团化改革的根本目的在于做大做强,而做大做强的实质就是外延做大,内涵做强.组建集团是做大企业规模的一种重要手段.但是,经营规模并不一定是规模经营,更不一定是规模经济,做大并不等于做强.做强实际上是做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集团化发展应该是基于核心竞争力的规模扩张行为.因此,出版集团在做大规模的同时,必须着重把核心竞争力做强,避免出现"翻牌集团",尽快产生"化学反应".为此,出版集团重组之后要努力实现五大转变,大力实施五项战略: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中国报业进入了集团化发展的新阶段,有关做强做大的要求和呼声日益高涨。"做强",主要是针对提升报业核心竞争力与市场  相似文献   

3.
报纸新闻产品的内容,构成了核心竞争力;要提高核心竞争力,必须坚持用党的十六大精神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统领新闻工作,坚持政治家办报,始终把坚持正确舆论导向放在首位;强化新闻创新,形成舆论强势.针对新形势,焦作日报社推出了做大做强报纸主业的若干举措,在打造舆论强势方面进行了积极探索.  相似文献   

4.
目前报业集团的产业结构主要集中在由广告、发行、印刷构成的报业经济。 "以报为主,以报为本",这是报业集团打造核心竞争力的原则。报业集团要做大、做强,首先要在办报上形成自己的特色、优势和竞争力。报业市场的激烈竞争与改革开放的不断推进,迫切要求报业集团尽快适应新时期经济、社会变革对新闻媒体的要求,培育自身的核心竞争力,积极有效地引导舆论,更好地满足读者的需求。  相似文献   

5.
姜凤羽 《传媒》2006,(3):29-30
在刚刚过去的2005年,几乎所有的报业集团都面对一个事实:报纸广告在经历10年的高速增长之后,开始大幅度放缓.这对于一直对广告收入依赖度很高的报业集团来说,是一个严峻的挑战.在这样的形势面前,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积极培育和发展报业集团核心竞争力,做大做强党报集团,具有重大意义.全面贯彻落实报业科学发展观,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使命,针对党报集团而言,我们的理解是:必须坚持"一个目标",提升"两种能力",应对"三个挑战",实现"四个创新".  相似文献   

6.
中国传媒业的集团化与核心竞争力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前,中国传媒业已进入集团化发展时代,但中国传媒集团建设尚处于起步阶段,在传媒竞争日趋激烈的情况下,如何增强实力,赢得规模竞争优势,实现做大做强目标,是中国传媒集团必须面对和亟待解决的难题,而要破解这个难题,必须依赖核心竞争力来实现。本文结合我国传媒业的实践,阐述了中国传媒集团核心竞争力的内涵和特点,分析了中国传媒集团核心竞争力形成的主要途径。  相似文献   

7.
内涵式发展道路是多数出版社走向产业化的现实选择.所谓内涵式发展道路,主要是指出版单位通过内部的深入改革,激发活力,增强凝聚力,提高竞争力,不断提炼品牌,加大实力,有效地拓展市场空间,追求两个效益,及时推动由一到多的纵向自我裂变,在量变引发质变的过程中实现跨越式发展.内涵式发展道路的实现途径多种多样,本文仅从人才团队构建、体制变革、核心品牌建设三个方面做一些简单的探讨.  相似文献   

8.
出版业内有心的人们,不知道注意到了没有,在2002年全国新闻出版局长会议上,谈到集团问题时,有一个"内涵式发展的名社、大社"的重要提法.在会议的经验介绍中,有几家出版社的老总强调了"内涵式发展道路"的作用.何谓"内涵"?<现代汉语词典>上说,它有两层意思:一层是指一个概念所反映的事物的本质,即概念的内容;另一层是指内在的涵养.内涵与外延相比较而存在,相伴随而发展,是一个事物不可分割的两个方面.在出版业改革、出版集团组建问题上,内涵式发展道路是相对于外延式扩张模式而提出的.所谓"内涵式发展道路",是指主要通过出版单位内部的深入改革,激发活力,增强凝聚力,提高竞争力,不断提炼品牌,加大实力,有效地拓展市场空间断,追求两个效益,及时推动由一到多的纵向自我裂变,在量变引发质变的过程中,实现向实质性集团的跨越式发展.  相似文献   

9.
论期刊的核心竞争力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伴随着"知识经济"、"网络时代"的大步走来,出版业正在"改制转业",如何紧跟形势,研究市场规律,适应竞争激流,谋求新的发展,应是每个期刊人义不容辞的责任.在市场竞争日趋白热化的今天,辨识期刊核心竞争力,尤显意义重大.正像企业需要培植自己的核心竞争力一样,期刊也应有自身的核心竞争力.何谓期刊的核心竞争力?即期刊独具的长期积累形成的并融入期刊内质中的支撑期刊竞争优势,使期刊能在竞争中取得可持续性生存与发展的核心性竞争能力.  相似文献   

10.
一、引言 在目前竞争日益激烈的科技出版业中,做强做大已成为科技出版人的发展思路及规划目标.一些地方科技社尽管形成了一些特色,也初具规模,但由于产品线单一,形成不了核心竞争力;况且办社规模、出版资源等不及许多部委专业出版社、大学出版社,故存在着不易做强做大、抗风险能力低等一系列问题.  相似文献   

11.
读者·编辑·作者:期刊核心竞争力的支撑点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自1990年美国学者普拉哈拉德和哈默在<哈佛商业评论>上发表<企业核心竞争能力>一文以来,"核心竞争力"一词被广泛引用.所谓核心竞争力,是指某一组织内部一系列互补的技能和知识的结合,它具有使一项或多项业务达到竞争领域一流水平的能力[1].近年来,在出版业,"出版社核心竞争力"、"期刊核心竞争力"、"编辑核心竞争力"等概念大量出现.其中,期刊核心竞争力就是期刊能在竞争中取得可持续生存与发展,所具有的吸引、拥有和团结作者、读者的影响力和核心能力[2].它是关系期刊生存和发展的关键要素.通俗地讲,其内涵就是"人无我有,人有我优",其特征可以归纳为价值性、独特性和持久性.应该说,期刊不同,其核心竞争力的表现也不同.近年来,期刊核心竞争力的培育得到了期刊社的高度重视,都积极采取措施,提高本刊的核心竞争力.  相似文献   

12.
自1990年美国学者普拉哈拉德和哈默在<哈佛商业评论>上发表<企业核心竞争能力>一文以来,"核心竞争力"一词被广泛引用.所谓核心竞争力,是指某一组织内部一系列互补的技能和知识的结合,它具有使一项或多项业务达到竞争领域一流水平的能力[1].近年来,在出版业,"出版社核心竞争力"、"期刊核心竞争力"、"编辑核心竞争力"等概念大量出现.其中,期刊核心竞争力就是期刊能在竞争中取得可持续生存与发展,所具有的吸引、拥有和团结作者、读者的影响力和核心能力[2].它是关系期刊生存和发展的关键要素.通俗地讲,其内涵就是"人无我有,人有我优",其特征可以归纳为价值性、独特性和持久性.应该说,期刊不同,其核心竞争力的表现也不同.近年来,期刊核心竞争力的培育得到了期刊社的高度重视,都积极采取措施,提高本刊的核心竞争力.  相似文献   

13.
李刚 《视听纵横》2007,(1):22-23
浙江广播电视集团在新闻宣传"品牌年"建设活动中,精心培育品牌栏目,品牌频道,重点活动,重点节目,品牌主持人这"五朵金花",全面推进品牌建设,已经形成了一批视听率高,美誉度好,影响力大的优秀节目和活动,为集团做大做强广电宣传,不断拓展市场份额,进一步增强核心竞争力打下了雄厚的基础。本文从"高端谋篇,整体布局""五彩缤纷,高潮迭起""提升内涵,凸现价值"三个方面对此进行了论述。  相似文献   

14.
一目了然     
《声屏世界》2012,(7):66-67
文化建设须处理好几个关系一是"魂"和"体"的关系。当代中国文化之"魂",就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一切文化产品只有生动地体现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这个"魂",才有主心骨,才有精气神。当代中国文化之"体"有多种形态,包括国民教育体系、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文化产业体系以及各种形式的文化产品和服务。只有把"体"做大做强做生动,才能使文化之"魂"广为传播、深入人心。二是公共财政投入和社会多元投入的关系。文化建设必须有一个合理  相似文献   

15.
新闻界在描述报业竞争时都使用过"激烈"、"残酷"、"白热化"、"生死存亡"等等火药味极浓的字眼.因为在实践中,一些报纸的竞争目标并非像在某些报告里所冠冕堂皇地宣告的那样"为了做大做强,以便与西方文化遭遇时更有实力和竞争力",恰恰相反,它们竞争的直接目的就是把同区域"兄弟报纸"挤垮.  相似文献   

16.
提高核心竞争力,把企业做大做强,是很多企业的战略目标.一个具有核心竞争力的企业必然是具有完美执行力的企业.执行力的强弱,直接关系到企业生产经营等各项目标能否顺利实现.在这里,笔者结合报社实际谈一下自己对执行力的理解.  相似文献   

17.
WTO对中国传媒的影响广泛而深远,但同时受到政治体制改革进程的制约。媒体集团化改革的目的是为了提高媒体自身的核心竞争力,做大做强中国传媒集团,以便能应对国际传媒巨头对中国传媒行业形成的巨大冲击。因此说中国的媒体集团化改革必须走一条不归的市场化之路——  相似文献   

18.
黄太成 《出版广角》2011,(10):61-62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迅速发展、文化市场空前繁荣的条件下,出版物市场监管是新闻出版管理工作的重点。要搞好出版物市场监管,就必须开展"扫黄打非",解决出版物市场存在的突出问题,净化出版物市场。服务工作大局,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做强做大出版业。  相似文献   

19.
程忠良 《青年记者》2007,(16):127-127
对于媒体而言,利用传媒的平台来做"活动",用"活动"来提升人气、提升品牌进而做大传媒,已经成为传媒打造核心竞争力不可或缺的因素。  相似文献   

20.
人力资源是影响出版产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因素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一、出版产业核心竞争力概述 影响我国出版产业发展动力的因素来自两个方面.一方面,在我国加入WTO后,中国出版产业已置身于世界经济、文化这个大格局中,竞争对手增多,竞争更加激烈,中国出版产业面临着国外强势文化媒体的强势挑战,面临着发展的压力.另一方面,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系的逐步建立,出版业的改革逐步深入,出版产业市场化程度越来越高,出版企业出现生存危机,有做大做强的内在需要.因此,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我国出版产业自身的发展优势与弱势,面对生存环境与发展空间,研究和分析影响并制约我国出版产业可持续发展壮大的内在动力--核心竞争力这一关键问题,才能做到知己知彼,立于不败之地,才能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不断壮大自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