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目前,语文教学中妨碍培养学生自学能力的主要表现有三:一是多而杂;二是深而空;三是满堂灌.概括起来,一句话:(女保)姆式的教授法.这种方法置学生于被动地位,教学效果自然不会好.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是一种双方活动,就其二者的关系来说,“教”是主导,“学”是主体.教学的过程应该是教师引导学生自学的过程.衡量一个教师教学水平高低,主要不是看他教给了学生多少知识,而是看他在教知识中是否培养了学生的自学能力.  相似文献   

2.
仅有初中学历的上海市嘉定二中的钱梦龙老师,之所以能够成为具有很强的业务能力和丰富教学经验的特级教师,是与他本人几十年来刻苦的自学分不开的。八○年第九期《语文学习》以《学海无涯有渡舟》为题,刊登了钱老师谈自学的文章,他认为,自学就是为了做好两件事:一是给自已缸里加“水”(增加语文知识的储备);一是想办法提高自己“半缸水”的利用率(进行教学方法的研究)。一、关于语文知识的学习。钱老师认为,中学语文教师应该成为“杂家”,就是要掌握广博的知识。语文教师的知识结构不怕“杂”,就怕“窄”。“窄”的结果必然是孤陋寡闻,教学上就不可能有活跃的思维和  相似文献   

3.
一、当前高职院校应用文写作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1.教学观念陈旧,多讲少练为了完成教学任务,教师上课“开快车”,有时一节课讲授好几个文种。多而杂,杂而乱,乱则废。坚持学生客体观,把学生视为单纯的知识接受者,视为贮存知识的“容器”,把教学过程视为教师将知识和经验传授给学生的过程。忽视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使得课堂变成了教师的“一言堂”。表面上看,学生学了很多东西,但缺少必要的练习,消化不了,实际上是水过鸭背,等于没有学。2.对应用文写作重要性认识不深高职院校专业性强,学生注重专业课的学习,以为学好专业课,…  相似文献   

4.
为了完成教学任务,教师上课“开快车”,有时一节课讲授好几个文种。多而杂,杂而乱,乱则废。坚持学生客体观,把学生视为单纯的知识接受者,视为贮存知识的“容器”,把教学过程视为教师将知识和经验传授给学生的过程。忽视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使得课堂变成了教师的“一言堂”。表面上看,学生学了很多东西,但缺少必要的练习,消化不了,实际上是水过鸭背,等于没有学。  相似文献   

5.
读了一些介绍美国中学作文教学的文章, 看到许多让人耳目一新的作文题。这些作文命 题具有“杂”、“实”、“新”、“特”等显著特点。下 面具体谈谈这些特点及其借鉴价值。 一、杂。美国中学作文题目很“杂”:《怎样 制作动画片》《黑色这个词》《评论剧中的某一 个人物》《如果你是杜鲁门总统的高级顾问,你 对美国投放原子弹持什么意见?》这些题目涉 及政治、军事、文化等诸多学科的知识。学生完 成一篇作文往往要搜索、整理许多相关资料,  相似文献   

6.
一位教学经验丰富的教师说,课堂教学提倡“少而精”,但没有“多而杂”,也就没有“少而精”。他的见解发人深省,颇能使人悟出一  相似文献   

7.
著名教育心理学家布鲁纳认为:“知识是一个过程,而不是一个结果。”因此,他强调:“教一个人某门学科,不是要他把一些结果记下来,而是要引导他参与知识形成起来的过程”。这无疑击中了传统“重结论、轻过程”教学的弊端,对改进教学、优化教学过程,从一个方面言明了出路,有极强的指导意义。我们的教学应显示知识的发生、发展轨迹,反映出知识形成的全貌。  相似文献   

8.
二、精深的研究张先生常常以“杂”自居,他说:“自己得益于此,视野不狭隘;也受损于此,杂而不精,所专不深。”其实,“他说的前半是事实,后半是谦逊。”“他是‘杂’而且‘专’的。”也就是说,他的治学不仅“杂”——广博:而且“专”——精深。其精深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其一、自觉运用唯物辩证法指导自己的学术研究。唯物辩证法像一条红线贯穿在他研究的各个领域、贯穿于他学术研究的始终。社会上已有文章对这个问题作了比较深入的探讨,这里只就几个重要之点作些补充说明。 1.实事求是,辩证地分析、评价汉字。长期以来,在如何评价汉字的问题上存在两种观  相似文献   

9.
教学方法改革的目标是培养学生主动获得知识和应用知识的能力。美国心理学家布鲁纳就此提出过一种意见,他说:“我们教一门科目不是建立一个有关这一科目的小型现代图书馆,而是使学生亲自象一名数学家那样思考数学,象一名历史学家那样思考史学,使知识的获得过程体现出来”,让学生“参加知识可以建立起来的过程之中”。对于数学教学他强调“探索是数学教学的生命线”。布氏关于教学过程应有探索性,研究  相似文献   

10.
“教学做合一”的显著特征是它的实践性。“做”是教学的中心 ,理解“做”的含义是正确理解“教学做合一”的前提。陶行知赋予“做”如此重要地位源于对知识的透彻理解 ,他对知识的分类和对“亲知”的重视表明他对知识的研究与当代理论前沿相近。他在知识论领域的探索对今天的教学改革至少有三点启示 :纠正“几乎以‘闻知’概括一切知识’ ,学校只是传授知识场所的错误观点 ,正视和肯定默会知识在教学中的重要价值 ;克服教学只是教师“一言堂”的习惯 ,而应是师生及同学之间“教学做合一”的生动过程 ;改变课堂教学与实践教学相脱离的错误做法。“教学做合一”正是实现课堂教学与实践教学紧密结合 ,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1.
学生学习元素化学的共同感觉是:头绪多,内容杂,难记,难用。改革旧的教学方法势在必行。为了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主动获取知识,发展能力,我们把一族元素及其化合物的知识作为一个整体,拉通安排,试行以学生为主的“大单元”教学法。现以“氮及其化合物”知识的教学为例谈谈基本做法和体会。“氮及其化合物”的内容包括:氮气、氨和铵盐、NO 和 NO_2、硝酸和硝酸盐等知识。教学的基本过程是,教学的任务下达给学生——读书自学,分组讨论,书面作业,教师  相似文献   

12.
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语文教学大纲》试用修定版(简称新大纲 )在《教学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中强调指出 :“要充分利用现实生活中的语文教育资源 ,优化语文学习环境 ,努力构建课内外联系、校内外沟通、学科间融合的语文教育体系。”就“学科间的融合”而言 ,在新的小学语文教材中得以充分体现。如果我们暂且把小学语文教材中的语文学科知识与能力叫做“正学”,那么教材中的非语文学科知识就叫“杂学”了。纵观小学语文新教材 ,我们认为融合的“杂学”主要有以下一些。一、哲学知识。如《刻舟求剑》一文中 ,那个过江之人不慎将宝剑掉入江…  相似文献   

13.
杂说“杂”     
语文教学应该“杂”。社会科学的文、史、哲;自然科学的数、理、化、天、地、生无一不是靠语言文字来表达的。作为工具课的语文教学应该包罗万象,囊括“一切”,绝不仅仅是语言文学。“杂”,是语文教学的固有规律,古往今来,语文教学都杂收各家之长,博采诸家之道。语文教学不应该怕“杂”。  相似文献   

14.
鲁迅,可谓“一代之杂家”,杂家乃其本色,杂学乃其当行,其杂学的知识背景深深地影响了他的杂文创作。其杂文的观念、杂文文体的多样化、及其杂文区别于他人杂文质素的“个人性”,都与其丰赡的杂学学养紧密相关。杂学的志趣决定了鲁迅的文化气质,使得鲁迅成为有史以来杂文领域内创造这种文体的大宗师。  相似文献   

15.
2003年上海的高考语文作文题是以“杂”为话题写一篇文章,对这个题目,专家褒贬不一,发表了各种不同意见。阅卷结束后有报纸编辑要我谈谈看法,我没有参与讨论。倒是一位考生事后向我谈起他的感受,引发了我的深思。他说:“我一看‘杂’这个题目,立即想模仿鲁迅写一篇杂文,可不知为什么,写着写着,谈‘杂’变成了‘杂谈’,你说说看究竟怎样才能写好一篇有主心骨的杂文?”我想,情况确实如此,2003年上海高考作文中不少文章,谈“杂”变成了“杂谈”,结果杂乱无章、杂而无序、杂而无味的文章触目皆是。千部一腔、千篇一律的局面倒是打破了,但高水平…  相似文献   

16.
儿子正读初一,老师说他看问题常有独到之处,受此鼓励,为父的我打定主意:让他多看看《杂报》。当我将新年的第一张《杂报》交到他手里时,叮嘱说:“好好看看人家是怎么看问题的。”第二天他晚自习回家,来不及换鞋,就捧上了日记本,说:“老爸,我写了篇杂,瞧我是怎么看问题的。”我不屑地说:“只看了一张《杂报》,就写起杂来了。”接过一翻,一个蛮有杂昧的题目赫然在目:《教育的矛盾》:  相似文献   

17.
“教学做合一”思想是陶行知先生在20世纪20年代提出来的,是他“生活教育”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陶先生把“教学做”看成一件事,他提出“教的法子要根据学的法子,学的法子要根据做的法子,教法、学法、做法应当是合一的”,对传统教育重知识灌输轻知识获得、重本轻实践、重接受轻创造、重占有轻思考、重考试分数轻知识运用,  相似文献   

18.
思维定势是指运用过去已有的经验,按照某种固定的思路去思考和分析问题的一种心理现象.鉴于化学知识的“散”、“乱”、“杂”的特点,在知识的整理,特别是在综合复习及习题教学过程中教师均有形、无形中对学生进行着思维定势的影响.正确的思维定势可使学生在解题时表现出习惯化  相似文献   

19.
郑涛 《教学考试》2024,(17):17-21
<正>在“三新”背景下,高中历史新教材体现了知识内容多、繁、杂,高三师生应如何进行有效的二轮复习?笔者在教学实践中不断实践,在二轮复习中利用“四化”法进行知识整合。所谓“四化”法主要指对知识点的融合化、概念化、结构化和命题化。融合化是对知识点进行“面”的联系,  相似文献   

20.
“杂”字不应归“木”部方德教学“杂”字时,被学生指出了一处误写,由此也意外地发现一个问题:“杂”字应归哪部?查《新编小学生字典》、《现代汉语词典》、《辞海》等工具书,它们都无例外地把“杂”归到了木部,但“杂”的下半部分分明是“木”;在《说文解字》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