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
我们     
我抽烟的事被父亲知道了。 一包“娇子”,一包“黄鹤楼”;“娇子”抽掉了三支,“黄鹤楼”没动。 这两包烟是过年趁家里忙乱顺手拿来的,我还以为神不知鬼不觉,没想到还是被发现了。  相似文献   

2.
“不想长大”是我们埋在心底的渴望,然而这又是不可能的。我们不能拒绝成长,但是我们可以选择童话。在被习题、考试塞得满满的某一天,在被成长的烦恼扰得烦躁不安的某一刻,抽出一本童话书来,让我们借着童话的翅膀,回归到那美好的纯真年代。  相似文献   

3.
“一个大学的学生社团打算拍摄红楼梦!”听了这话,您一定会连连摇头了。是啊,拍摄红楼梦,哪一次不是投资巨大,演员众多,一个小小的学生社团,能行么?更何况,这还是在一所被学生戏称为“文化沙漠”的理工科大学。可是,我们中科大“木石前盟”红楼梦书友会这一群“痴人”,还真就干起了这“痴人”说“梦”的事情。  相似文献   

4.
我们是90后     
陆瑶 《青少年日记》2008,(12):24-25
11月24日雪 “70后”这个名词已鲜被提及,“80后”正备受关注,而我们“90后”也在不知不觉中成长着。  相似文献   

5.
一直以来,教师们都很重视走进课堂之前基于教学意义上的备课(即“前备”),只是需要进一步思考如何提高“前备”的深度,以切实提高教学的效益。与此相关,教师还必须对教学之后基于专业成长意义上的“后备”给予更多关照,因为这一课的“后备”必然地延续到下一轮次的“前备”之中。这是我所理解的完整备课。  相似文献   

6.
哎!“后进生”,这可是个比“孔子”年轻不了多少的名词。不幸的是我从小就成了其中的一员:成绩不好,不受欢迎。这个“后进”是什么理由也甩不掉的。上次篮球赛,我们一帮“难兄难弟”为班上争下个亚军,本指望能得两天的好眼色,没想到班主任一语惊魂:“玩物丧志!”还记得有次作文,我在文中稍微露出了一点对老师不满的情绪,没想到作文就被  相似文献   

7.
在现实生活中,越来越多的家长为“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感到焦虑,让孩子先学一步成了育儿“高招”,幼儿在家长铺就的轨道上运行,按照成人的意愿被调教,这不仅给幼儿园的保教工作带来了挑战,更对孩子的成长带来了危机。  相似文献   

8.
我们这个班     
我班的趣事多多,这里不妨收录三则,以飨读者。圈羊运动大毛、小浪、胖仔、瘦崽是我班风云一时的“F4成员”,今天却上了黑名单———名字被公布在班级的违纪公告栏上,原因是他们追赶打闹,不慎打破了班里的窗玻璃。他们四人还蛮讲义气,都说是自个儿干的,老班(班主任)一下子火了,让四人停课反省。老班还立即在班上下了一道禁令:全体同学下课后除有事要出去,一律不得在门前走廊逗留,违者处罚。这一下可苦了我们,连去外面轻松一下,呼吸新鲜空气的权利也给剥夺了。大伙把这道“圣旨”戏称为“圈羊运动”。我们犹如软弱的羔羊,被困在这憋闷的教室…  相似文献   

9.
苍茫的林海里,有一棵小树,它虽身单力薄,却俏然挺拔。历史老人担心地对它说:“孩子,你这身子骨可不算硬朗。知道吗,真正划在你身上的年轮才只有5个圈圈儿哟!”小树听了微微一笑说:“可是,我还在成长啊……”这棵叫做《学子》的“小树”,在原《中专天地》的基础上开始了茁壮成长。如今,《学子》更多地融入了责任和使命——它要走进莘莘学子的心灵深处。它要与学子们携手同行、并肩共进!  相似文献   

10.
最近《暗算》这个电视连续剧挺火的,很多人都知道了“密码”、“密钥”这一类的专有名词。其实,说起来,密码这东西也没什么神秘的,我们在小学时代就曾经将“暗算”精神发扬光大。小学时代,我和同学搞地下活动,常常悄悄递送纸条传阅信息。可惜三年级以前,学生教育水平普遍不高,“密信”都是由歪歪扭扭的汉字组成,很多时候还要夹杂几个拼音。这些纸条被老师缴获以后,除了秘密被洞悉之外,还可以供老师分析我们的学习情况——比如某些同学写字有坏习惯,某同学还未掌握本月生字。被捕的地下工作者除了因为信仰问题被教育,还要在业务水平上遭到无…  相似文献   

11.
最近关于教参教案的争议评说不少。我是一位教了二十多年中学语文的教师,对教参教案也禁不住想说几句。首先,我是伴着教参教案逐渐成长起来的。刚参加工作的几年,几乎是寸步不离教参教案。随着自己教学知识的逐步增长,教学经验的逐步增加,教参教案与我的距离越来越远。现在,我已经能做到不需要教参教案而独立备课了。但如果由此认为就可以丢弃教参教案而仅凭一本语文书打天下,我是做不到的。并且,我还可以斗胆地说一句,绝大多数老师是离不开教参教案的。有人说:“教辅是被污染的河”、“教参也是条被污染的河”,事实真是这样吗?未必竟然。我想,教参教案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有些“被污染”是可以理解的,但是不能因此对全部教参教案的质量一口否定,对于教参教案给予教师的帮助也不应该全盘否定。  相似文献   

12.
班斓 《成长》2005,(4):38-39
在我欲将她和我少年时代的故事写给《成长》杂志之前,我思之再三,给她寄去了在书市买的一本《成长》。10天后,收到了她的来信,说同意将我写的稿子寄给《成长》,还感叹:“我们在错误中丢失了美好的春天!”  相似文献   

13.
“吴正宪小学数学教师工作站”在吴正宪老师的带领下,聚集了72名来自北京市18个区县的市区骨干教师。面对这样一支有着丰富实践经验的队伍,我们如何找到专业成长的生长点,实现再次成长?如何打破教师已有的“高原期”,突破教师专业成长的瓶颈,实现专业的再次提升?如何使习惯了等待、习惯了被给予、习惯了跟从的团员们在被动的等待中实现...  相似文献   

14.
中国人一直都强调“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故而传统教育观非常推崇“教学相长”:教和学两方面互相影响与促进,结果都获得了长进。这是非常正确的。然而.在被教育界人士称为“新课改时代”的今天,这个教学相长的“长”.除了“长进”的意思外,还应有更深刻的“成长”内涵:教师和学生都要实现成长。  相似文献   

15.
《劳拉日记》中文版由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翻译出版了。在编辑的推荐下,笔者有幸先睹为快。和所有读者一样,我被小主人公劳拉的故事所吸引,也被来自世界各地的专业工作者的褒扬所吸引。然而真正让我深思的,却是中国幼教工作者可能面对的问题:我们需要怎样的教育日记?我们应该如何记录儿童?众所周知,十几年前,来自瑞吉欧等西方的教育理念,催生了我国幼儿园的“成长档案”热。近年来,又不时出现一些新的时髦,如“教育叙事”“学习故事”等等,令人目不暇接。教师作为教育者,同时也是幼儿成长的见证者、记录者,为幼儿留下成长脚印,不仅是给他们留下一份记忆,其本身就是一种教育。  相似文献   

16.
我们的爱情     
一这所中学在这个山乡的边沿,这个乡又在这个县的边沿,这个县又在这个省的边沿,在地图上,这个学校连同它所在的小镇一起被盖在粗粗的红色省界下,见不得半点影子。学校未成为学校之前是一座小寺庙,小得连个名字也早被人忘了,好在它比不远处的另一座庙大一些,所以它在当地百姓口中的名字叫“大庙”(另一座自然叫“小庙”),顺理成章,学校里的师生便被当地百姓统称为“大庙上的”。学校师生多住校,因此他们少不了要常到山下的小镇上去买个油盐酱醋、针头线脑什么的,卖家有时候见了新面孔会问一句:“哪个庄子的呀?”若回答”,问者总会说:“噢,大…  相似文献   

17.
1958年,当时我还在汲县师范读书,我和几个同学被批斗,之后接受劳动改造,为学校拉白干土烧水泥,成为“汲师运输队九班战士”。这张照片便是在这种背景下,我们几个“战士”在照相馆拍下的合影(前排中为作者)。我成长在农村,1956年初中毕业后,由于家境贫寒...  相似文献   

18.
因为时代洪流的关系,发生在1949年1月底的重大海难——太平轮事件,被埋在了舟山群岛间的海面之下。60多年过去了,吴宇森的电影《太平轮》唤起了那段沉没已久的记忆。而在电影之前,这艘“中国的泰坦尼克号”还出现在不少文学作品里——  相似文献   

19.
“升堂!”“威——武——”听到这声音,你一定以为是古代县官在办案吧!这你可就猜错了,那是我们班的“县官”在“办案”呢!(嘿,真有趣,班上还有“县官”,并且还能办案哩!究竟是怎么回事呢?)原来刚一上课,李老师便被校长找去有事,让我们自由背诵前面学过的课文。可我们班……哪怕老师离开一分钟,我们也会演出几出戏来。(这也太夸张点了吧。)这不,李老师前脚刚一走出教室,我们班的“县官”——黄杰就开始“升堂办案”了。宣布“升堂”后,黄杰一本正经地高喊:“带原告上堂!”正在做作业的李小伟还没弄清楚是怎么回事,便糊里糊涂地被几个同学“…  相似文献   

20.
好多同学来信问丹丹:“我投的稿怎么没被选上啊?”很遗憾,那说明你的作文还缺乏“新意”,还需要跟着我们不断地操练。有“新意”,这就是我们所喜欢并提倡的“新新作文”! 如果你的作文一写到邻居小孩,就是“大大的眼睛,红苹果似的脸”;一写到老师,就是“辛勤的园丁,灵魂的工程师”;一写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